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00.75KB ,
资源ID:3054787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5478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玉溪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玉溪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

1、玉溪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玉溪一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学科试卷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先将信息填写在生物学科试卷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所有试卷均在答题卡上作答,直接做在试卷上无效。3本试卷测试内容:必修一模块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至第六章的全部内容。4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简答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对“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B蛋白质和核

2、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为“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2如右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基本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蛋白质、糖类、水、脂质,O、C、N、HB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N、CD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C、O3图1为某蛋白质结构示意图(图中有二硫键),图2为由该蛋白质切下的某一片段,试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1所示蛋白质含有

3、两条多肽链B图2中氨基酸种类的不同决定于、C该蛋白质在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240D合成图2所示片段的部位是核糖体4从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含量大于Y,用胃蛋白酶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元素N,有的还含有元素S,Y含有元素N和P,它们与苏丹染液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 AX可能是蛋白质 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C细胞膜上X的种类,数量越多,则膜功能越复杂 DY可能在核糖体上合成5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分子

4、式为C63H105O45N17S2的环状多肽化合物在形成过程中,最多脱去水分子的数目是17个 C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中的氢D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是脱氧核糖;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类是葡萄糖6植物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增强。下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变化关系图。请根据图推断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冬季来临过程中,自由水明显减少是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B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与植物的抗寒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C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根系的吸水

5、量减少,组织的含水量下降D随温度的缓慢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弱,有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7关于细胞基础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主要是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根本原因还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同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有线粒体的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C高等植物细胞中都有细胞壁、大液泡和叶绿体,而中心体在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都有D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8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B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C甲状腺细胞形成的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D

6、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9下列关于玉米、蓝藻和变形虫的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正确叙述是( )A都有能被健那绿染色的结构B细胞中都有被吡罗红甲基绿染色的物质C细胞内都有核糖体,但都不含中心体D三者的原生质层都有选择透过性,都能选择性地吸收和排出物质10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三种生物(用M、N、P表示)的细胞结构时,发现其细胞结构a-e具有下列特征:a、b、c均有双层膜,其中a的膜上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d与有丝分裂有关;e由几个扁平的囊状结构重叠而成。根据试样M、N、P的细胞结构比较表,判断M、N、P分别是(注:“+”表示存在,“一”表示不存在)( )细胞结构abcde试样M试样N+试样

7、P+A菠菜叶、大肠杆菌、鼠肝 B大肠杆菌、菠菜叶、鼠肝C大肠杆菌、鼠肝、菠菜叶 D鼠肝、菠菜叶、大肠杆菌11下图表示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该图最能说明(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细胞核与细胞的物质、能量代谢密切相关C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遗传D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密切相关12右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结构1可在该细胞分裂时提供能量B此细胞不可能是细菌细胞,有可能是动物上皮细胞C此细胞是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D结构2,3不具有磷脂、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13研究人员分别对光合细菌和蛔虫进行各种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

8、“有”,“”表示“无”)。你认为该研究人员的实验记录正确的是( )核仁光合色素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核糖体纤维素酶处理的结果光合细菌无变化蛔虫无变化A光合细菌 B蛔虫C都正确 D都不正确14下图是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b、c分别是指细胞膜、具膜的细胞器和核膜B图中m是指叶绿体的类囊体膜C图中p是指线粒体内膜D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15下图表示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b过程属于被动运输,a过程经过的结构是载体蛋白 B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和的流动速度,实现细胞间识别和信息传

9、递的结构是Cb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D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16下图所示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吐”和“胞吞”时,发生在细胞膜上的过程,对有关原理或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B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Cb方式细胞分泌的同时导致膜成分的更新D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17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现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上述实

10、验不能说明的是()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18右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 B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C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D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基本保持不变19取正常生活的长5cm的葱茎,将其纵切到4cm处。由于纵切使薄壁的皮层细胞摆脱了厚壁的表皮细胞的束缚,皮层细胞扩张得更快,从而使葱茎向表皮外弯曲,切后的形状如图1所示,将它作为对照。再取另外四节相同的葱茎做

11、同样的处理,将它们分别置于a至d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30min后,葱茎形状记录如下。据此判断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为()Aa b c d Ba c d bCb d c a Db a c d20用2 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生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此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细胞B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C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D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21下图表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

12、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则甲、乙、丙的横坐标表示的条件与吸收的速率相对应的一组是(提示:在一定范围内,ATP的数量随氧气浓度的增大而增多)()A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 B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C氧气浓度、温度变化、载体数量 D温度变化、载体数量、氧气浓度22如图所示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图中能正确表示E的是()23下列图表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试管I试管II反应物含量3支试管同时加入甲物质试管III某酶2ml2ml2mlpH887温度704040反应物2ml2ml2mlA甲物

13、质可能抑制该酶的活性 B该酶比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下起作用C该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比碱性环境高 D该酶在作用35min后便失去活性24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D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相同物质25如图(1)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2)表示图(1)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 mmolL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 B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

14、a在2 min内可被完全分解 C若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温度一定低于曲线和 D若曲线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酶浓度高于曲线和26下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三装置中种子的质量相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当种子中的有机物消耗完毕,温度计读数hB最高BA、B两试管有色液滴右移的速率一样C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hChAhBD取适量的幼胚研碎,滴加少量的一种被还原后为白色的试剂,一段时间后试剂颜色可能变白的原因与种子呼吸过程产生H有关27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

15、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C氧浓度为c时,CO2产生的场所只有线粒体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28将一片新鲜叶片放在特殊的装置内,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到氧气释放量如下表所示:光照强度(klx)02468101214O2(l/cm2叶面/min)0.200.20.40.81.21.21.2对该数据分析,错误的是()A该叶片呼吸作用吸收O2的速率为0.2l/cm2叶面/minB光强为2klx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C光强为8klx时,光合作用产生O2的速率为0.8l

16、/cm2叶面/minD光强超过10klx后,光合速率不再提高29如下图曲线表示农田中I(昼夜温度变化),II(光照强度),III(植物吸收CO2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III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光合作用利用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的量相等Ba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C在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e点有机物的合成终止D增大曲线III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措施包括适当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30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的绿叶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

17、以得出的结论是()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3+3+3+1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 B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C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931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光合作用开始于C点之前,结束于F点之后B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的浓度最高C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32一位学生将葡萄糖和酵母菌溶液放入一个保温瓶中,并用带有两个孔的塞子封口,如

18、下图所示。随着反应进行,指示剂的颜色开始改变(该指示剂遇酸变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温瓶内的温度将一直慢慢升高B保温瓶中氧气的含量对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类型有重要的影响C实验可用来测定酵母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D指示剂变色的情况与保温瓶中空气的量无关,与葡萄糖的量有关33下图ab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核DNA含量增加一倍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34如图表示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在bc段进行DNA的复制,复制结束DNA分子数

19、加倍;cd段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的数量比是212de段可发生在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用电镜观察马蛔虫受精卵细胞,会发现中心粒复制和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bc段A B C D35以下细胞生理过程在多细胞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肯定发生的是( )细胞癌变 细胞衰老 细胞分化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A B C D36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引发的编程性细胞死亡B衰老的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增多C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但细胞衰老个体不一定衰老D细胞凋亡能维持组织中细胞数目的相对平衡37对多细胞生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的

20、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细胞癌变是所有细胞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C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 D细胞死亡是细胞癌变的结果38如图为人体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图中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相比,的分裂增殖能力减弱,分化能力增强B如果在a、b、c过程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被激活,则会成为癌基因C的遗传物质相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相同,因此具有全能性D进入c过程的细胞酶活性逐渐降低,代谢逐渐减慢39如图所示:甲图中表示目镜,表示物镜,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比的放大倍数大,比放大倍数小B把视野里的

21、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同时提升镜筒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D若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最少,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40下列各项中,依次为实验试剂、作用或实验结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醋酸洋红,使染色体着色,观察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行为B吡罗红,把DNA染成红色,观察DNA的分布C健那绿,活细胞染料,把线粒体染成蓝绿色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验CO2,溶液由蓝绿黄第卷(共40分)二、非选择题(4个题,共40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41(10分)甲图为某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为甲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丙图为某高等动物的

22、分泌细胞。请据图回答。(1)在甲图中,高等植物细胞内不会有1 (细胞器),如果图甲中的植物细胞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多画的结构有 (填图中标号);蓝藻与甲图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 。(2)请写出一种鉴定甲图中的植物细胞是否为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3)图乙中的A、B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图甲的 (填标号)中,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的物质是 。(4)影响图乙中A、B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 和 。(5)若丙为唾液腺细胞,则参与其合成和分泌淀粉酶的具有生物膜的结构有 。42. (10分)如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图2是某科研小组利用密闭的透明玻璃小室

23、探究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图1图2图3(1)图1中,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 。过程中,能为该细胞合成蛋白质供能的过程是 。(2)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向图2所示的装置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0.5 s时,14C出现在C3中;反应进行到5 s时,14C出现在(CH2O)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 (条件)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用到的实验方法为 。(3)将图2所示的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零点开始)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3所示曲线。观察装置中液滴的位置,c点时刻的液滴位于起始位置的 侧,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 点。在下午某段时间内,

24、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25273137该组实验数据是在图3所示曲线的 段获得的。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 。43(10分)下图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 。(2)图乙为细胞有丝分裂 期图像;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该时期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数体为 。(3)若2号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自父方,那么与之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 号,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4)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 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 段。(5)请在图甲中画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44(10分)早春季

25、节,农民在水稻播种之前要进行催芽,即先用温水将水稻种子浸泡几小时(非恒温,让其自然变凉),再堆放在一起,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好。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要常掀开薄膜,并经常进行翻种。请根据上面材料回答问题: (1)必须用一定温度的水浸泡的目的是_。(2)经常翻种的目的是为了提供O2和散热,这是防止_造成烂芽和烂根。(3)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请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中,如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量和CO2释放量相等;如果进行无氧呼吸则只释放CO2。实验材料和用具:萌发的水稻种子、带橡皮塞的玻璃罩2只、100 mL的烧杯4个、2根弯曲的其中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

26、管、NaOH溶液、蒸馏水、凡士林。实验方法:按照装置一将实验材料和用具装好。如想得到预期的实验结论,必须同时设计另一组实验装置即装置二。完成如下表格,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请描述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液滴移动状况)实验现象结论一左移,二不移动_只进行无氧呼吸_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玉溪一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学科试卷答案一、选择题 (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CDDADA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CACDCAB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CBDCDBCCD题号3

27、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CBDCCBCCDB二、非选择题(4题,共40分)41.(10分,每空1分)(1)1 中心体 10 蓝藻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或用台盼蓝染色)(或其他合理答案)(3)10、6 ATP(4)光照 氧气(5)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细胞膜42. (10分,每空1分) (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2)反应时间 同位素标记法 (3)左 18(或g) ef 设置如图2一样的装置,将该装置遮光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43(10分)(每空1分,第5小题2分) (1)ah(2)后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1:1:0(3)6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分离形成的(4)ef ce(5)见图44(10分,每空2分)(1)提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