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3.67KB ,
资源ID:3054248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5424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汉语通论二十一古代文化常识三.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汉语通论二十一古代文化常识三.docx

1、古汉语通论二十一古代文化常识三古汉语通论(二十一)古代文化常识(三)姓名,礼俗,宗法 (一)姓名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等都加女旁,这暗示先民曾经经历过母权社会。后来由於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例如旧说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了。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和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联系。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

2、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国如鲁晋郑卫虞虢吴燕等国都是姬姓;异姓封国如齐是姜姓,秦是嬴姓,楚是芈(m)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上古同姓不婚,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为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 孟姜 伯姬 仲子 叔姬 季芈出嫁以后如果要加以区别,就采用下列几种方法:1.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国名或氏。例如: 齐姜 晋姬 秦嬴 陈妫 国姜(国,氏。)2.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国名。例如: 秦姬 芮姜 息妫 江芈3.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例如: 赵姬(赵衰妻) 孔姬(孔圉妻

3、) 秦姬(秦遄妻) 棠姜(棠公妻;棠,邑名。)4.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注:谥号,下文就要讲到。)。例如: 武姜(郑武公妻) 昭姬(齐昭公妻) 共姬(宋共公妻) 敬嬴(鲁文公妃) 文姜(鲁桓公妻) 齐归(鲁昭公母) 氏的情况比较复杂。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注:此从旧说。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一原姓篇认为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例如: 郑捷(郑文公) 蔡甲午(蔡庄公) 齐环(齐灵公) 宋王臣(宋成公)卿大夫及其后裔则以受封的邑名为氏。例如: 屈完 知罃 羊舌赤 解狐或以所居的地名为氏。例如: 东门襄仲 北郭佐 南宫敬叔 百里孟明视或以官名为氏。例如: 卜偃 祝 司马牛 乐正克古人还有以祖

4、先的字或谥号为氏的。例如: 孔丘(宋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 仲孙阅(鲁公子庆父之后,庆父字仲) 叔孙得臣(鲁公子牙之后,牙字叔) 季孙肥(鲁公子友之后,友字季) 庄辛(楚庄王之后)此外还有以技为氏的,如巫陶甄等。关於姓氏,有几点需要提出来说一说。第一,上古称呼妇女可以在姓下加“氏”字。例如武姜被称为姜氏,敬嬴被称为嬴氏,骊姬被称为姬氏,等等。第二,在某些情况下,族和氏是同义词。春秋成公十四年:“叔孙侨如如齐逆女”,左传说:“称族,尊君命也。”春秋在下文说:“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左传说:“舍族,尊夫人也。”这里所谓称族,舍族,指的是称叔孙,不称叔孙,可见族就是氏。战国策秦策:“昔者曾子处费

5、,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这里的族也就是氏的意思。第三,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注:参看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二“姓氏”条则认为“盖三代以前,姓与氏分;汉魏以后,姓与氏合”。),并且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就都能有姓了。第四,后世有非汉族的复姓。例如长孙、万俟、宇文、慕容、贺兰、独孤、拓跋、尉迟、呼延、秃发、乞伏、仆固、哥舒,等等。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尔雅释地:“广平曰原。”)又如颜回

6、,字子渊。(说文:“渊,回水也。”回是旋转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同义词,例如宰予,字子我;樊须,字子迟。(须和迟都有待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反义词,例如曾点,字晰。(说文:“点,小黑也。”引申为污的意思。又:“晰,人色白也。”)有时候我们看不出名和字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语义变迁的缘故。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男子字的全称。例如: 伯禽父 仲山甫 仲尼父 叔兴父有时候省去“父”(甫)字,例如: 伯禽 仲尼 叔向 季路有时候省去排行,例如: 禽父 尼父 羽父有时候以排行为字,例如管夷吾字仲,范睢字叔,鲁公子友字季,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周

7、代贵族女子字的前面加姓,姓的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母”或“女”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女子字的全称。例如孟妊车母(注:见铸公簠。),中姞义母(注:见仲姞匜,中即仲字。),等等。有时候省去“母”字,例如季姬牙(注:见鲁大宰原父盘。);有时候省去排行,例如姬原母(注:见应侯簋。);有时候单称“某母”或“某女”,例如寿母(注:见鲁生鼎。),帛女(注:见帛女鬲。)。但是最常见的是在姓上冠以排行,例如孟姜、叔姬、季芈,等等(见前)。春秋时男子取字最普通的方式是在字的前面加上“子”字,这是因为“子”是男子的尊称。例如: 子产(公孙侨) 子犯(狐偃) 子胥(伍员) 子渊(颜回) 子有(冉求)

8、 子夏(卜商) 子我(宰予) 子贡(端木赐)这个“子”字常常省去,直接称颜渊、冉有、宰我,等等。附带说一说,古人名字连着说的时候,通常是先称字,后称名。例如孟明(字)视(名)、孔父(字)嘉(名)、叔梁(字)纥(名),等等。古人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注:称字不是最尊敬的方式,最尊敬的方式是不称名也不称字。例如孔子,在论语二十篇中只有子张篇称孔子为仲尼。)。试以论语为例。孔子自称为丘,这是谦称。孔子对弟子称名,例如: 求,尔何如?(论语先进) 赤,尔何如?(同上)弟子自称也称名,例如: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论语先进)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同上)弟子当着老师称呼其他弟

9、子也称名,例如: 夫子何哂由也?(论语先进)记录论语的人对孔门弟子一般都称字,例如: 颜渊、季路侍。(论语公冶长) 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先进)只有对曾子称子不称字,对有若也有一次称子不称字,所以有人推想论语是曾子和有若的门人所记的。直到后代称名、称字基本上还是依照这个标准。后人通常用两个字为字,例如诸葛亮字孔明,陆机字士衡,鲍照字明远,等等。除名和字外,还有别号(别字)。别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三个字以上的别号,例如葛洪自号抱朴子,陶潜自号五柳先生,苏轼自号东坡居士;第二类是两个字的别号,例如王安石字介甫,别号半山,陆游字务观,别号放翁。两个字

10、的别号和字在应用上没有什么显著的区别,甚至不大称字,反而以称号为常(如陆放翁)。三个字以上的别号有时候也可以压缩为两个字,例如苏东坡。后来有人以为称字称号还不够尊敬,於是称官爵,称地望(出生地或住地),例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王安石被称为王临川。此外,唐代诗文还常常见到以排行相称,或以排行和官职连称,例如白居易被称为白二十二,李绅被称为李二十侍郎。唐代女子也有被称为廿几娘的。这种排行是按照同曾祖兄弟的长幼次序来排算的,并不是同父所生的兄弟排行,这是值得注意的。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据说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其

11、实,这往往是虚伪的,不符合事实的。但是一个人有了谥,就等於在名字之外又多了一个别名了。谥法是给予谥号的标准。谥号是固定的一些字,这些字被赋予特定的涵义,用来指称死者的美德、恶德等。谥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表扬的,例如: 经纬天地曰文 布义行刚曰景 威强睿德曰武 柔质慈民曰惠 圣闻周达曰昭 圣善闻周曰宣 行义悦民曰元 安民立政曰成布纲治纪曰平 照临四方曰明 辟土服远曰桓 聪明睿知曰献 温柔好乐曰康 布德执义曰穆2.批评的,例如: 乱而不损曰灵(注:“灵”是无道昏君的谥号,所谓“乱而不损”,只是带着隐讳的说法。晋灵公不君,所以谥为灵公。) 好内远礼曰炀 杀戮无辜曰厉3.同情的,例如: 恭仁短折曰

12、哀 在国遭忧曰愍 慈仁短折曰怀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也有用两三个字的,例如: 周平王 郑武公 齐桓公 秦穆公 魏安厘王 赵孝成王 贞惠文子后世谥号除皇帝外,大多用两个字,例如: 宣成侯(霍光) 忠武侯(诸葛亮) 文忠公(欧阳修) 武穆王(岳飞)此外还有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死后其亲友门人所加的谥号。例如东汉时陈实死后,海内赴吊者三万余人,谥为文范先生;晋代陶渊明死后,颜延年为他作诔,谥为靖节徵士;宋代张载死后,门人谥为明诚夫子。封建皇帝在谥号前面还有庙号。从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为太宗、世宗等等(注:嗣君也有称世祖、太祖的,这有别的原因,这里没有必要

13、叙述。又,汉代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的,要“有功”“有德”的才被称为“祖”“宗”。南北朝时称“宗”已滥,到唐代就无帝不“宗”了。)。举例来说,汉高祖的全号是太祖高皇帝,汉文帝的全号是太宗孝文皇帝(注:汉惠帝以后一律加一个“孝”字,算是谥号的一部分。),汉武帝的全号是世宗孝武皇帝,魏文帝的全号是世祖文皇帝,隋文帝的全号是高祖文皇帝,等等。从唐代起,皇帝还有尊号,这是生前奉上的(注:尊号起於唐武后中宗之世。见司马光司马文正集二十六,请不受尊号札子。)。例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受尊号为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尊号可以上好几次,都是

14、尊崇褒美之词,实际上是阿谀奉承(注:帝后也有尊号,后来称为徽号。例如清代同治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慈禧。徽号可以每逢庆典累加,所以那拉氏的徽号积累有慈禧等十六个字。)。也有死后上尊号的,例如唐高宗死后,到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上尊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这种死后所加的尊号也可以说是谥号,这样,谥号的字数就加多了。唐以前对殁世的皇帝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不称庙号;唐以后由於谥号加长,不便称呼,所以改称庙号(如唐玄宗、宋太祖)。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汉武帝即位的一年(公元前140年)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为建元二年,等等。新君即位必须改变

15、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例如汉武帝曾经改元为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注:有人说征和当作延和,形近而误。)等。明清两代的皇帝基本上不改元,因此有可能用年号来称谓皇帝,例如明世宗被称为嘉靖皇帝,清高宗被称为乾隆皇帝,等等。最后简单地谈谈避讳的问题。所谓避讳就是不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则用改字、缺笔等办法来回避,其结果往往造成语文上的若干混乱。试举一些例子:汉高祖名邦,“邦”改为“国”。论语微子“何必去父母之邦”,汉石经残碑作“何必去父母之国”。汉文帝名恒,“恒”改为“常”。恒山被改为常山。唐太宗名世民,“世”改为

16、“代”或改为“系”,“民”改为“人”。“三世”称为“三代”,世本改称系本,柳宗元捕蛇者说把“民风”写成“人风”。唐高宗名治,“治”改为“理,”或改为“持”或“化”。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把“治乱不知”写成“理乱不知”,李贤把后汉书曹褒传“治庆氏礼”改成“持庆氏礼”,把后汉书王符传“治国之日舒以长”改成“化国之日舒以长”。清圣祖(康熙)名玄烨,“玄”改为“元”,“烨”改为“煜”。我们读清人著作或清刻的古书时应该注意,许多地方本来应该是玄字的,如玄鸟、玄武、玄黄等,都写成了元。以上是避君讳的例子。此外,文人还避家讳。例如:淮南王安的父亲名长,“长”改为“修”。老子“长短相形”,淮南子齐俗训引改为“短修

17、相形”。苏轼的祖父名序,苏洵文章改“序”作“引”,苏轼为人作序又改用“叙”字。上古不讳嫌名。所谓嫌名是指和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音同或音近似的字。例如汉和帝名肇,“肇”“兆”同音,由於不讳嫌名,所以不改变“京兆”字。三国以后渐渐避嫌名了,隋文帝的父亲名忠,因为“忠”“中”同音,所以连带避“中”字,“中”改为“内”,官名“中书”改为“内史”,就是讳嫌名的例子。由於避讳,甚至改变别人的名或姓。汉文帝名恒,春秋时的田恒被改称田常;汉景帝名启,微子启被改称微子开;汉武帝名彻,蒯彻被改称蒯通;汉明帝名庄,庄助被改称严助。刘知几著史通,后人因避唐玄宗李隆基讳(基几同音),改为刘子玄所著(子玄是刘知几的字)。到了

18、清代,为了避清圣祖讳,又恢复刘知几著,但是当提到刘子玄的时候,则改称刘子元。地名官名等也有不少由於避讳而改变的,这里不一一举例了。以上说的是避讳改字。至於避讳缺笔,则是到唐代才有的。例如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世”字作“卅”;避宋真宗赵恒讳,“恒”字作“卅”;避清世宗讳,“胤”字作“ “;避清宣宗讳,”宁“字作”“;避孔子讳,”丘“字作”“,等等。(二)礼俗礼俗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和社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奴隶社会有奴隶社会的礼俗,封建社会有封建社会的礼俗。在古代社会中,统治阶级所提倡的礼俗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在今天看来,许多不合理的繁琐的礼俗和吃人的礼教,在当时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的。

19、在这个题目下,我们不能全面叙述上古的礼俗,只能谈谈几个重要的方面。(1)阶级、阶层尧舜禅让的传说与原始公社制的阶段相符合;夏禹不传贤而传子,可以认为原始公社制的瓦解。夏代是否已经达到奴隶制,还不得而知。至於殷代,可以确实断定是奴隶社会了。依照古代史的研究者的一般结论,最初所谓”众“”奚“”仆“”臣“”妾“都是奴隶。臣是男奴隶,妾是女奴隶。周初的社会还存在着大量的奴隶,周天子常常拿奴隶赏赐给他的大臣。奴隶有在室内劳动的,但是他们主要劳动还是农业生产。有人说诗经周颂噫嘻篇说的”亦服尔耕,十千维耦“指的就是两万奴隶在那里耕田。尚书牧誓说到”臣妾逋逃“是指的奴隶逃亡。周代的奴隶还可以像牛马一样在市场上

20、贩卖。周礼地官质人:“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郑玄注:“人民,奴婢也。”贩卖成交后,要订立合同。这种合同叫做“质剂”。依郑玄说:人民牛马的合同叫“质”,兵器珍异的合同叫“剂”。奴隶还可以被当做牲畜来屠杀,这表现在上古的殉葬制度上。墨子节葬下:“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在殷代,这话完全合乎事实。到了周代,虽然此风稍衰(这不是由於仁慈,而是由於人力可贵),但是在某些国度仍然是盛行的。例如秦国,据史记秦本纪所载,秦武公葬时,从死者六十六人,秦穆公葬时,从死者一百七十七人(包括诗经秦风黄鸟所悼念的三良在内)。又据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秦始皇葬时,秦二

21、世令后宫(妃嫔等)无子者一律“从死”,“死者甚众”。而且把工匠都关闭在陵墓里。古代统治阶级的这种淫威,至今还令人发指。奴隶和奴隶主是两个相对抗的阶级。商代的奴隶主是贵族,总称为“百姓”(注:“百姓”,金文写作“百生”。后来周人称商的贵族为“殷多士”。),商王是贵族最高的代表,自称为“余一人”(注:“余一人”见於甲骨文,古书上写作“予一人。”)。论语尧曰引尚书泰誓篇的话说:“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可见周初还这样称呼。后来百姓成为民的同义词。民在古代又称为黎民,秦国则称为黔首。商代王位的继承是兄终弟及,无弟然后传子。周代王位由嫡长子世袭,余子分封为诸侯。(也有异姓功臣封为诸侯的。)诸侯的君位也由嫡

22、长子继承,余子分封为卿大夫。诸侯受封国於天子,卿大夫受采邑於诸侯。卿大夫下面是士(大体是大夫的宗族),士受禄田於卿大夫。周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卿大夫有家。家是卿大夫统治的区域,担任家的官职的通常是士,称为家臣。孔子的学生冉有季路就担任过季康子的家臣。左传昭公七年说:“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这样,形成统治阶级内部的各级阶层。春秋以前士是武士,有义务“执干戈以卫社稷”;春秋以后士是文士,士逐渐成了统治阶级知识份子的通称。士的下面是庶人,又称庶民。西周时庶人虽然还是用来封赐的对象,但是庶人的身份比奴隶为高,以后庶人就逐渐成为个体农民了。荀子王制篇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

23、则覆舟”,可见庶人的向背直接关系到上层统治阶级的安危。君子小人也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最初君子是贵族统治阶级的通称,小人是被统治阶级的通称,后来以所谓有德无德来区别君子和小人。统治阶级的阶级偏见影响到词义的发展。(2)冠礼据近人研究,氏族社会的男女青年到达成熟期后必须参加“成丁礼”才能成为氏族公社的正式成员,才能享受应有的权利和履行应尽的义务。周代的冠礼(加冠仪式)就是由这种“成丁礼”变化来的。周代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礼前先筮日(选定加冠的日期)、筮宾(选定加冠的来宾)。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先加缁布冠,表示从此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表示从此

24、有权参加祭祀(注:缁布冠是用黑麻布做的冠,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爵弁是赤黑色的平顶帽子,是祭祀时戴的。)。来宾敬酒后,去见母亲,又由来宾取“字”,然后去见兄弟姑姊,最后戴礼帽穿礼服带礼品去见国君卿大夫和乡先生。主人向来宾敬酒赠礼品后,礼成。贵族男子二十岁结发加冠后可以娶妻,贵族女子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后结发加笄。所谓结发,就是在头顶上盘成发髻(区别於童年的发式),表示年届“成人”,可以结婚了。文选卷二十九苏武诗说:“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可见这种风俗流传很久。(3)婚姻春秋时代,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妻(嫡夫人),女方以侄(兄弟之女)娣(妹妹)随嫁,此外还有两个和女方同姓的国家送女儿陪嫁,亦各以侄

25、娣相从,这统称为“媵”。嫡夫人是正妻,媵是非正妻。媵的地位和妾不同。妾被认为是贱妾,是嬖人,而媵的身份还是比较尊贵的。战国时代就没有媵的制度了。古代女子出嫁曰“归”。说文说:“归,女嫁也。”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可见出嫁的女子以男家为家。白虎通说:“嫁者,家也”,可见“嫁”字本身就意味着“有家”。白虎通又说:“娶者,取也”,说文也说:“娶,取妇也。”周易和诗经就写成“取”,这表示男子把别家的女儿取到自己家里来。男尊女卑的风俗,由嫁娶两字就可以证明。嫁对於女子来说是被动的,古代只说“嫁女”或“嫁妹”,不说“嫁夫”,可见嫁的权操在父兄之手。娶,对於男子来说是主动的,所以古代常说“娶

26、妻”“娶妇”(妇就是妻)。诗经两次歌咏“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注:见齐见南山,豳风伐柯。后者少一个“之”字。)。媒在古代婚姻中的作用非常大,多少青年男女的命运掌握在媒人的手里。古代的婚姻,据说要经过六道手续,叫做六礼。第一是纳采,男家向女家送一点小礼物(一只雁),表示求亲的意思;第二是问名,男家问清楚女子的姓氏,以便回家占卜吉凶;第三是纳吉,在祖庙卜得吉兆以后,到女家报喜,在问名纳吉时当然也要送礼;第四是纳徵,这等於宣告订婚,所以要送比较重的聘礼,即致送币帛;第五是请期,这是择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徵求同意;第六是亲迎,也就是迎亲。六礼之中,纳徵和亲迎最为重要。诗经大雅大明:“文定厥祥,亲迎於渭

27、”,旧说是周文王卜得吉兆纳徵订婚后,亲迎太姒於渭滨。后世以“文定”作为订婚的代称。礼记昏义谈到亲迎后新郎新娘“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注:以一瓠分为两瓢谓之卺(jn),新郎新娘各执一瓢而酳(yn,用酒漱口),称为合卺。后代合卺变为交杯,新郎新娘换杯对饮(只做个样子)。),后世夫妇成婚称为“合卺”就是从这里来的。以上所说的六礼当然只是为贵族士大夫规定的,一般庶民对这六礼往往精简合并。(4)丧葬人将死时叫做“属纩”(礼记丧大记)。属是放置的意思,纩是新絮。新絮很轻。据说古人把新絮放在临终的人的口鼻上,试看是否断气。这不一定成为风俗,至多也只是个别地方的风俗罢了,但是“属纩”却成为临终的代称。古人初死

28、,生人要上屋面向北方为死者招魂,这叫做“复”,意思是招唤死者的灵魂回复到身体。复而不醒,然后办理丧事。古人死后,要给他沐浴。这在礼记丧大记里有记载。这个风俗持续到后世。晋书王祥传记载王祥将死戒其子曰:“气绝但洗手足,不须沐浴。”可见一般人死后是要沐浴的。死后有“敛”(殓)的仪式。有小敛,有大敛。小敛是给尸体里上衣衾,越是贵族,衣衾越多。大敛则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敛时死人口里须饭含,所以战国策赵策讲到“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注:见本书第一册121页。饭是把米放在死者口里。含又写作琀,是把玉放在死者口里。)。入殓后,停丧待葬叫做“殡”。论语乡党:“朋友死,无所归,曰:於我殡。”孔子

29、的意思是说:“就在我家里停柩吧!”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於曲沃。”这是说把晋文公的灵柩送到曲沃停丧,还不是葬。据春秋左传,次年四月才葬晋文公的。后世所谓出殡是把灵柩送到埋葬的地方去。贵族出葬时还有许多排场,这里没有必要叙述。送葬的规矩是白衣执绋。绋是拉柩车的绳子。执绋的原意是亲友们帮助拉车,实际上只有形式。后来出殡,在送殡人的行列的两旁拉两根带子,那就是执绋的遗制。挽歌据说最初是挽柩的人唱的。古乐府相和曲中的薤露蒿里都是挽歌,陶渊明有挽歌诗三首,后世的挽联(挽联)就是从挽歌演变来的。下面说到葬。上文说过,殷代奴隶主有人殉的制度。后世知道人力可贵,改以“俑”来代替。俑是人偶

30、,有木俑、土俑。后来孔子还反对用俑,孟子说:“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梁惠王上)从殷代到战国,统治阶级还把生前使用的车马带到墓里去。其他随葬的物品是多方面的,包括青铜制的饮食器兵器乐器等,玉制骨制的装饰品以及其他什物。越是贵族,随葬品就越多越精美。也有一些专为随葬而作的“明器”(伴葬的器物)。汉代日常生活中的东西被仿制成陶土模型随葬,明器的象徵性就更加明显了。上古贵族统治阶级的墓里大多有椁(椁),椁是外棺,主要是用来保护棺材的,有的竟有三四重之多。论语先进说,孔子的儿子孔鲤死后,“有棺而无椁”,可见椁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备的。以上所说的只是贵族士大夫的丧葬,至於庶人的丧葬,那完全是另一回事。即使是最节俭的丧葬,对於“匹夫贱人”来说,已经是“殆竭家室”。庶人死了至多只能“稿葬”(草草安葬)如果遇着饥荒的年头,就只好饿死以填沟壑了。礼记檀弓上说:“古也墓而不坟。”根据现代田野考古工作报告,我们知道殷代和西周的墓都还没有坟堆,后来在墓上筑起坟堆,主要是作为墓的标志,其次是为了增加盗墓的困难。先秦文献有合葬的记载。例如诗经王风大车说:“死则同穴。”礼记檀弓上记载孔子将其父母合葬於防。现代田野考古发现一座战国墓中有一椁两棺的结构,考古工作者认为,夫妇合葬的普遍流行是西汉中叶以后的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