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186.23KB ,
资源ID:305329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5329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导学案专题5第2课《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版必修3.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导学案专题5第2课《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版必修3.docx

1、高中历史导学案专题5第2课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版必修3第2课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情景问题切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如图一(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和图二(希望工程宣传画)。中国教育由小到大,逐步发展。 1983年国庆前夕,在北京景山学校,邓小平同志挥笔写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现在,它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教育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国运兴衰,系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我们该如何看待“国运兴衰,系与教育”呢?学习目标引领课标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2、重点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实。难点教育大革命。整体结构感知本课第一目“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兴办的史实概况。 本课第二目“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着重讲述了“文革”期间教育的发展。本课第三目“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主要讲述了“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重视教育以及教育迅速发展的情况。 三目关系,图示如下: 自主预习梳理【答案】社会主义新型工农子女为人民大众服务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两种教育制度国民教育体系大中小学成人教育业余教育坚实基础骨干力量上山下乡文化断层人才断层文盲半文盲全民族文化素质现代化事业恢复高考中小学教师参评高级职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科教兴国义务教

3、育法教师法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重难疑点探究1. 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其迅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经济的发展为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20世纪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 (4)党和政府对教育高度重视,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现代化建设。 2.新中国初期,我国的教育兴办具有哪些特点 (1)除旧布新,确立新的教育制度,改革与调整并举。 (2)教育服务对象发生变化,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 (3)制定新的教育办学方针。在办学体制和办学形式上加快改革步伐。

4、 (4)各级各类学校调整教育模式,充实部分学科和专业,使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整、系统。 (5)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接班人。 3.中国普及义务教育的重大意义(1)普及义务教育对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2)普及义务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 (3)实现普及义务教育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4.“文革”结束后教育蓬勃发展的原因 (1)拨乱反正,全面整顿。“文革”结束后,邓小平亲自领导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和全国恢复教学秩序的工作,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 (2)确立

5、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明确了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 (3)坚持“三个面向”,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4)教育的全方位改革。 (5)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典型例题示例【例1】(2011山东卷基本能力29)“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面向工农开门,开办工农学校 恢复高考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B. C.D. 【解析】面向工农开门 ,开办工农学校是建国初期;恢复高考是1977,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198

6、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故选B项。【答案】B 【例2】(2011四川文综37历史部分)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有谠(正直)言直谏,可以施于致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荀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唐太宗(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哪些用人思想? 材料二表2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2)表2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材料三1911年清华学校成立,1928年改

7、建为清华大学。1934年,清华大学发展为包括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十六个系的综合性大学。文、法、理三院大一不分系,开设共同的必修课程,意在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通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逐步恢复和重建了文科院系。(据清华大学校史稿等)(3)根据材料三,概述建国后清华大学的两次院系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图1、图2所示清华校训和格言蕴含着怎样的人才培养理念? 材料四“才能优先原则”一直是美国移民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原则。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的文化清洗运动导致犹

8、太难民出现时,罗斯福政府积极实行知识移民政策,给予知识难民优先入境的权利。美国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一些私人基金会创建外国流亡学者紧急救助委员会,努力援救流亡科学家。到1945年,德奥两国驱逐的约12000名文化精英至少有63.3%被美国接纳,约1400名流亡科学家至少有77%被美国接纳。其中包括爱因斯坦等18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在学习欧洲百年之后,美国出乎预料地成了世界科学中心。欧洲的原子物理学家、奥地利精神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等纷纷在美国落户生根。美国利用这一巨大的智力资源以及由他们培养出来的新的科学力量,为美国科技发展服务。今天,美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已超过200名,显然与这批科学家在美

9、国开拓的新方向和营造的特殊学术氛围紧密相关。(据胡小芬罗斯福时代的美国欧洲犹太知识移民政策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罗斯福政府的知识移民政策。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唐太宗用人思想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扬长避短;虚怀纳谏;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加以概括。 (2)此题考查的是对曹魏到北宋选拔人才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的理解。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变化直接归纳:从曹魏到东晋逐渐下降,其后逐步上升,北宋时达到高峰。第二问原因可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制度:首先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寒门子弟入仕受到限制;其次隋唐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度渐渐解体;再次北宋科举制度进一

10、步发展,录取名额大大增加加以概括。 (3)此题考查的是对清华大学校训和格言蕴含着的人才培养理念及两次院系调整的目的的理解。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目的:第一次主要是为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第二次适应改革开放后,恢复、重建文科院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需要。第二问理念:德才兼备、自立自强、注重实践加以概括。 (4)此题考查的是对罗斯福政府的知识移民政策的理解。根据材料四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从知识移民政策的背景: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的文化清洗运动导致犹太难民出现,罗斯福政府积极实行知识移民政策,给予知识难民优先入境的权利;内容及其实施: “才能优先原则”, 创建外国

11、流亡学者紧急救助委员会,到1945年,德奥驱逐的文化精英至少有63.3%被美国接纳,流亡科学家至少有77%被美国接纳,其中包括爱因斯坦等18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作用和影响:美国出乎预料地成了世界科学中心,欧洲的原子物理学派、奥地利精神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等纷纷在美国落户生根。美国利用这一巨大的智力资源以及由他们培养出来的新的科学力量,为美国科技发展服务,美国开拓的新方向和营造的特殊学术氛围紧密相关 。总体评价:美国的知识移民政策促进了美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科技学术领先地区。 【答案】(1)扬长避短;虚怀纳谏;知人善任;任人唯贤。 (2)变化:从曹魏到东晋逐渐下降,其后逐步上升,北宋

12、时达到高峰。 原因: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寒门子弟入仕受到限制;隋唐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度渐渐解体;北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录取名额大大增加。 (3)第一次:1952年,从综合性大学变为单一的工科大学。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第二次:改革开放后,恢复、重建文科院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理念:德才兼备、自立自强、注重实践。 (4)(开放性试题)答题要求: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知识移民政策的背景;第二,知识移民政策的内容及其实施;第三,知识移民政策的作用和影响;第四,总体评价。评析须史论结合,层次清楚。 【例3】(2011重庆文综37历史部分)国家政策与知识分子的命运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

13、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年间,朝廷罗致大批文人分批编纂书籍,完成了一大批图书,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是前代所不及的。此举被称为是“稽古右文,崇儒兴学”的盛事。但与此同时,又蓄意借此以收缴并销毁一切认为“违禁”的书籍文献,先后又制造了50余起文字狱。“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就是笼罩在文字狱之下的知识分子状况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怀疑主义、独立思想,都是没有活动余地的。没有自由工会,没有出版自由和结社自由,充其量只有对宗教的有限的宽容。适应这个体系的某些苏维埃犹太人却发现自己受到较多的宽容,有些人甚至取得了重要岗位。但是多数犹太人仍面临着怀疑和不信任,而且在宗教事务上受到

14、困扰。艺术、文学,甚至科学都变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创新性、试验性的作品以及从事它们的人员在苏维埃文化生活中消失了。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小平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对于恢复高等院校正常的招生制度,邓小平在1975年就有过这方面的设想,但由于“四人帮”发动了“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而未能实现。但他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出发,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1977年)邓小平果断恢复高考的战略决策,顺民意,得民心,改变了整个中国的面貌和整整一代甚至几代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为中

15、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展示骄人的才华,贡献着无尽的力量。 薛庆超革故与鼎新:红墙决策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的哪些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史实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时期苏联思想文化状况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状况带来的严重后果及产生的根源。 (3)指出材料三体现的邓小平的思想以及他决定恢复高考的动机;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这种思想和恢复高考的决定对当时知识分子和中国青年命运的影响。(4)在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中,你认为应该怎样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清朝文化政策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

16、所学史实,第一问史实归纳为正面罗致文人大规模地编纂各类书籍;反面收缴并销毁一切被认为“违禁”的书籍文献;制造文字狱迫害知识分子。第二问影响可以从积极方面有利于保存文化遗产;消极方面破坏性:破坏了文化遗产;文化专制:文字狱加强了文化专制,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社会发展: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加以概括。 (2)此题考查的是对斯大林时期苏联思想文化状况的特点和这一状况带来的严重后果及产生的根源的理解。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特点:怀疑主义和独立思想受到严格限制;没有出版和结社自由;对宗教持有限的宽容态度;艺术、文学、科学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创新性、试验性作

17、品遭到扼杀;创新性、试验性作品的作者等遭到“清洗”。第二问严重后果是给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害;思想文化的根源是受制于政治经济因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或斯大林体制)加以概括。 (3)此题考查的是对邓小平恢复高考的背景及其影响的理解。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体现的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动机:为了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第二问的影响:可以从政策的转变:扭转了多年来对知识分子实行的“左”的政策,知识分子重新受到尊重;建设力量:改变了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展示了才华,贡献了力量加以概括。 (4)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

18、即可得分。可以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继续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方针;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奖励科技创新等方面概括。 【答案】(1)一方面罗致文人大规模地编纂各类书籍;另一方面收缴并销毁一切被认为“违禁”的书籍文献;制造文字狱迫害知识分子。一方面有利于保存文化遗产;另一方面破坏了文化遗产;文字狱加强了文化专制,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怀疑主义和独立思想受到严格限制;没有出版和结社自由;对宗教持有限的宽容态度;艺术、文学、科学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创新性、试验性作品遭到扼杀;创新性、试验性作品的作者等遭到“清洗”。给科学文化事业

19、的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害。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或斯大林体制)。 (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了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扭转了多年来对知识分子实行的“左”的政策,知识分子重新受到尊重;改变了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展示了才华,贡献了力量。 (4)答案略。可以从地位、待遇、科研教育等投入等不同角度回答。(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随堂巩固演练一、选择题 1.(2011福州)1950年7月,毛泽东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简体字”,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当时简化汉字的出发点可能是() A.有利于扫盲,普及文化 B.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清算 C.有利于

20、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D.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贯彻 【答案】A 【解析】1950年,扫盲工作成为新中国教育的重中之重,“简体字”有利于这一工作的开展。 2.(2011福建莆田)2001年,中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主要是由于教育具有() A.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B.历史性作用 C.统筹性作用 D.阶段性作用 【答案】A 【解析】从当前的国际形势看,当今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科技和经济实力的较量,这一切都取决于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

21、的关键在教育。因而教育具有先导性、全局性。 3.(09年浙江卷)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这“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答案】A 【解析】此题隐性考查历史时间。1977年12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于1995年宣布,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于1

22、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的公开发表。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初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 5.(2011汕头六都中学模拟)1977年,停止多年的高考制度开始恢复,一代人的命运从此改变。高考制度恢复的背景是() A.邓小平复出后主持教育工作 B.改革开放急需新型人才 C.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 D.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由教材内容可知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23、 6.读图,回答问题: (1)以上三幅图提供了哪些信息? (2)为此,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3)三幅图所体现的教育政策的普遍推行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 (1)普及义务教育,宣传和实施义务教育,尤其是在贫困、偏远的地区。 (2)加大投资力度,实施公平教育;发起“希望工程”,援助失学儿童;颁布义务教育法等。 (3)有利于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培养各类人才;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课后强化作业一、选择题 1.(2011合肥)20世纪50年代,我国调整高等院校。“人文学科受到了抑制,许多所工科学院创办起来,而综合性大学则被削减1960年,中

24、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这一史实说明() A.国家工业化建设急需专业人才 B.“双百”方针得到顺利实施 C.高等教育深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 D.“三个面向”和“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 【答案】A 【解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展工业化建设,急需专业人才,题干中“人文学科受到了抑制,许多所工科学院创办”等信息反映了这一史实。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

25、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有教无类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三个面向”思想发展希望工程 A.B.C.D. 【答案】C 【解析】“三个面向”思想主要体现了教育的现代化与走向世界,这与题干材料中“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等没有直接关联,故排除。 3.(2011海口第二次调研)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据统计,首批院士96人中留学归国的有46名,占总数的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的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23名是归国学者。这最能说明() A.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C.留学教育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

26、量人才 D.留学教育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题干中的数字可知C项正确。 4.(2010临沂统考)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高度重视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此,他() 提出了“双百”方针恢复了高考制度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B.C.D. 【答案】D 【解析】“双百”方针是20世纪50年代由毛泽东最早提出的,含的选项应排除。 5.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C.提出“三个面向

27、”的教育方针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答案】B 【解析】A项发生在1978年,B项发生在1995年,C项发生在1983年,D项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6.图中所示是采煤工人施玉海在中国煤矿工人速成中学学习的情景。你从中可获取的信息是() A.我国开始大规模扫盲运动 B.我国开展“教育革命” C.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答案】A 【解析】注意题干中“速成中学”应为建国初扫盲运动,而C项“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来的,时间不符,不正确。D项“义务教育法”主要针对的是青少年教育,与题意也不符,不正确。该图反映了新中国刚刚

28、成立时,进行的大规模扫盲运动,A项与题意符合,正确。7.“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中国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冲击。下列所示图片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答案】D 【解析】图片A、B两项是“文化大革命”中大批专家、教授遭到残酷迫害,“上山下乡”运动则使大批青年失去了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图片D项反映了工人阶级在建国初积极学习文化的情景,不符合题意。8.“文革”时期,教育事业损失惨重,其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八九十年代出现人才断层现象 B.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为下降 C.彻底抛弃封建儒家文化的糟粕 D.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答案】C 【解析】“文革”时期,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是彻底批判,不分精华和

29、糟粕。9.1957年与196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 年份学校数目招生人数在校学生1957年229所10.5万44万1960年1289所32.5万96万以上情况出现的背景是() A.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B.实施“教育大革命” C.“文革” D.高校扩招 【答案】B 【解析】本题为图表式选择题,由题中时间可得在校生人数激增,结合所学,是由“教育大革命”造成的,可知答案为B。10.为彻底改变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建国以来我国采取的措施有()推行扫盲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支持发展民办教育 A.B.C.D.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均符合题意。 11.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教育方针体现了() 重视全面发展重视德育教育要面向世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A.B. C.D.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从材料可判断正确。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开始后提出的教育方针,在该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12.(2011临沂质检)新中国教育发展的轨迹是() A.开基创业出现偏差进行调整严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