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德哲学笔记康德哲学笔记Zwei Dinge erfllen das Gem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 je 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ftigt: Der bestirnte Himmel 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Immanuel Kant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 伊曼努尔
2、康德墓志铭(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一、康德生平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4.221804.2.12)出生于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一个马鞍匠家庭,家庭情况拮据。1740年康德考入哥尼斯堡大学,在校期间,除了哲学和神学外,他对自然科学也有很大兴趣。1755年康德获得了哥尼斯堡大学的讲师职称,开始了长达四十余年的教学活动,1770年才晋升为教授。后来他被选为哥尼斯堡大学校长、柏林科学院院士、彼得堡科学院院士。他讲授的课程有数学、物理学、逻辑学、形而上学、伦理学、自然地理、人类学、矿物学、自然哲学和“哲学百科全书”。他的演讲,思想深刻又机智风趣,充满激情又循
3、循善诱,引导人们去独立思考。康德的生平就是他的著作,其著作以1770年为界。在前批判时期,康德信奉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的唯理论,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其作品构思精巧,阐述明快,文字优雅华丽,激情火热,讥讽幽默,深深吸引着读者。主要著作有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对形而上学认识论基本原理的新解释、自然单子论、三段论四格的虚伪烦琐、证明上帝存有的惟一可能的论据、将负量引入哲学的尝试、论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晰性、对美和崇高的情感的观察、以形而上学家的梦解释视灵者的梦、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等。在批判时期,康德的研究重点转向了哲学,集中于对人性的探讨,其作品主题重大、观点崭新、思想深邃,结构刻板乏味、术语
4、艰深、文字晦涩。主要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导论、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单纯理性界限内的宗教、永久和平论、道德形而上学、实用人类学、论教育学等。康德从小在宗教环境中长大,其家庭信奉路德宗的虔信派,但他成年后再未进过教堂,骨子里并不相信上帝,晚年他还因宗教问题的激进观点受到国王的申斥。康德精通自然科学,曾创造性地用物理原因解释天文、地理、气象等现象,为哥尼斯堡大教堂设计过避雷针。他终生未离开过家乡,却知天下事。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也是卢梭的崇拜者,是一个平民哲学家。二、自然哲学康德早年正值牛顿物理学与18世纪法国唯物论在欧洲大力传播
5、,他在前批判时期较注重对自然科学的研究。1746年完成的处女作对活力的真实估量的思想企图对笛卡儿派和莱布尼茨派有关测量动能的争论作出裁决。他在序言中宣称,在科学的法庭上,决定性的是理性的命令而非权威和人数,任何权威和成见一旦有碍于指示真理就应该抛弃。1754年发表的对一个问题的研究,地球是否由于绕轴旋转时发生过某种变化提出地球自转速度受潮汐摩擦的影响而延缓的假说,海水粒子受月球引力而产生潮涨潮落的交替,水位涨落与地球旋转方向相反,这种阻碍不断增长却得不到补偿,最终将使地球停止自转走向死亡。天体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奇迹般突然产生的,它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这为天体演化的研究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康德
6、在175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论火中提出不可量物的假设。康德的科学著作的代表是1755年匿名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Allgemeine Natur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Himmels)(宇宙发展史概论),提出了天文学上著名的“星云学说”。此时康德的思想中唯物主义无神论和自然神论交织,他还在唯物主义独断论和唯心主义独断论之间动摇。上天世界虽历来是宗教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禁地,但在自然科学所能提出的各种研究中,对天体的研究可使人们最容易、最有把握地追溯天体的起源。自然科学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必须从天体学作为突破口:天体并不神秘,它是球形的,这是人们探讨物体起源时常见的一个
7、结构;天体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在各种自然物的起源中,宇宙体系的起源、天体的产生及其运动的原因有望首先得到彻底而正确的认识。自然的“原始状态”是一切天体“最初物质”(“原子”),康德的理论根据是牛顿的吸引理论,也吸收了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关于漩涡运动的思想。自然作为一个有序的整体,源于一个至高无上的智慧按协调一致的目标来设计万物的本性,有机界的内在本质不是人类能说明的,物质世界可通过力学手段制造出来,生命世界则涉及一些“尚未展开的概念”(永恒、不朽、超越物质世界的某种精神性质)。上帝虽不是天体及其规律的创造者,但仍是浑沌状态的物质的创造者,是宇宙的“原始的原因”。整个宇宙最初是一团云雾状的物质
8、粒子(原始星云),基本微粒的密度不同引起物质原始状态的聚集,产生引力中心,密度较小的微粒向引力中心聚集。微粒落到中心物体上使其燃烧达到炽热状态,形成太阳。斥力阻碍微粒朝一个方向聚集,其中一部分发生漩涡运动而产生行星,行星逐渐在一个平面集中,最后成为有规则的天体系统。运动是自然界的永恒生命,斥力使垂直下落变成围绕降落中心的圆周运动,行星绕太阳旋转不需要外力的推动。整个宇宙从物质的原始状态凝聚成一个中心,再逐步向四面无限扩展下去。天体不断形成又不断毁灭,宇宙万物处于永恒的生死循环过程中。康德承认了牛顿不敢承认的与引力相对的斥力,上帝的第一推动力最终被取消。但他将宇宙天体的协调一致归于上帝设计的万物
9、本性,人的产生是上帝的目的,自然界的必然规律最终体现了“上帝的意志”。别的星球也可能有人类。或许行星系统还在形成一些星球,使我们在地球上的可居住时期终止后能到那里找到新的住所。宇宙到处充满着物质和精神,物质的力量是引力,精神的力量是理性,两者成反比。离宇宙越近,引力越大,理性越弱。地球处于太阳系之间位置,因此人类有一定的理性,但没有完全、纯粹的理性。康德从宇宙学的角度认识到人类理性的局限性,人只是理性存在者中的一类。三、批判哲学的形成在前批判时期,康德的思想从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的理性主义独断论向其对立面经验主义独断论转化,然后又回到包含某种批判思想萌芽因素的理性主义的、独断的认识论。他用牛顿的物
10、理学改善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现象必须从物理学来研究,物自体必须从形而上学来认识,现象与物自体的划分一直贯穿于他此后的思想中。休谟用怀疑论对抗一切有关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断言:我们所知道的仅限于知觉和印象中呈现出来的东西,是否有一个不变的实体支撑着它们则一无所知;故我们现有知识中的规律和法则(因果性、必然性等)不能归于客观的实在,只能归于主观的习惯性联想,没有确定不移的客观性。休谟的挑战严重威胁到自然科学的哲学基础,但又无法反驳,打断了康德的“独断论的迷梦”。康德试图沿经验主义道路来改善形而上学的基础,但遇到了经验的界限问题:经验不能证明上帝的存在;经验是真理、知识的基础,却不是善、道德的基础;灵
11、魂、精神实体是经验达不到的。沿经验主义改进形而上学已达最高点,怀疑论因素也充分暴露。他最终在唯理论与经验论之间另辟蹊径,开辟了先验哲学的新路径。他赞同一切知识都是经验知识,但不同意经验派将经验看作单纯的后天感知印象。任何经验既包含后天经验性的成分(物自体刺激人的感官而形成的知觉和印象),也包含先天的成分(先天的直观形式和知性的纯粹概念)。康德在1770年发表的教授就职论文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中提出了新的认识论体系。是先验形式而非外部对象决定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事物区分为现象和物自体(本体),人类的认识能力分为作为接受能力的感性和作为自发性能力的知性。感性认识的对象是现象,其先天知识形式是
12、时间和空间,对空间和时间的反省产生数学这门先验科学。知性的先天知识是一般的观念,知性形式的逻辑运用对知觉进行加工改造,产生关于现象的必然知识(经验的自然科学),知性形式用于物自体产生形而上学。由此,康德的实现进入批判时期。四、纯粹理性批判(一)序言自古以来,形而上学被看作一切科学的女王,但到了近代,它受到新兴自然科学的排挤和中产阶级先进哲学家的批判,逐渐成为弃妇。人类理性的自然倾向是认识和把握宇宙整体,把握绝对完整的东西,故不能取消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根本矛盾是人类理性的本性的要求和它的能力之间的矛盾。哲学史上首先出现的必定是独断论(Dogmatismus),它是不预先批判其自身能力的纯粹理性
13、的独断做法,在其控制之下的形而上学的统治是专制的。怀疑论(Skeptizismus)是从对理性的向往得不到满足而感到完全失望这一点上产生的,它最初指向反对独断论,进而摧毁一切知识的基础。形而上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正是来自怀疑论,形而上学缺乏普遍必然性,不能像科学那样取得共识、不断进步。休谟对物自体的存在也持怀疑态度,康德则认为必须设定它:第一,保证由知觉印象构成的对象有实在性;第二,将知识限制在感官世界的范围内,对直接针对物自体的断言作出“不可知”的结论,以保证我们的知识都是货真价实的知识而非伪科学;第三,为虽不可知、却应相信的东西(自由意志、灵魂不朽、上帝存在)留下余地。这是一个真正批判的时代,
14、形而上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批判的时代,批判使其成为科学。“纯粹理性批判”从理性有可能去追求的一切先天知识出发,对人类理性本身进行批判性的考察,确定理性的先天知识的源泉、条件、范围、界限,看它能认识什么、不能认识什么,从而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逻辑学最先成为科学,它只研究思维的形式而不涉及其对象和内容,而哲学尚未走上科学之路。数学(几何学)走上科学之路不是单纯的依靠经验和概念分析,而是反思、追溯眼前的图形,回想当初构想图形时的先天条件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物理学要走上科学之路,必须根据自己预先确定的原理进行设计和实验,以原理为指导走向自然,以自己的设计去考验自然。哲学要成为科
15、学,可尝试在思维方式上来一个革命,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这种对传统认识论的颠倒是“哥白尼式的革命”(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对象分为物自体和现象,物自体不可认识,认识对象是我们心中所呈现的现象。这种区分使形而上学的第一部分(本体论)变成了科学,使超验的形而上学成为不可能的,为实践理性留下了地盘。人的认识是以普遍必然的原理为指导,构造图形或设计实践方案,走向自然并强迫其回答问题,以得到单纯理性所不能得到的科学知识这样一个能动的过程。认识的过程不是对象为我们立法,而是“人为自然界立法”,创造出一个科学的认识对象。科学知识是主观的产物,但它是按知识本身的必然性建立起来
16、的,不能任意违背,理性是固定的先天结构,在这个意义上又是客观的。(二)导言将普遍必然的知识等同于先天的知识,是康德批判哲学的一个关键点。“先天的”(a priori)指逻辑上在先,独立于一切经验,我们在一件事情还没发生就可先天断言它,先天的不一定是知识,如形式逻辑。“先验的”(transzendental)是关于先天知识的先天知识,是对先天知识的反思(先天的知识如何可能),一切先验的都是先天的。先验的知识要涉及关于对象的知识,是关于经验知识如何可能的知识,先于经验而不脱离经验。真正的、最起码的知识是判断,但判断不一定都是知识。分析判断是谓词包含在主词里面的判断,一切的分析判断都是先天的,具有普
17、遍必然性,不能增加知识内容,其作用只是解释而非认识,不能认为是科学知识。综合判断是谓词不包含在主词里面的判断,具有偶然性,能增加知识,经验判断都是综合判断,经验判断永远也不能成为科学知识。真正的科学知识必须是两个外在的概念或表象的联结(如综合判断),又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如分析判断)。先天综合判断(das synthesische Urteil a priori)是主词不包含谓词、主词与谓词的联系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判断。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它涉及到科学知识如何可能。先天综合判断可分三类:数学命题、自然科学的基本命题、形而上学的命题。数学命题不是对经验的综合,而是借助纯粹直
18、观对数学概念进行先天的“构造”。自然科学的纯粹部分由先天综合判断构成,具有普遍必然性,其起源是先天的。尽管形而上学没成为科学,但它至少有成为科学的意向,它要追求普遍必然性的先天知识和扩大这种先天知识。先天综合判断之所以可能的根据,在于人自身作为认识主体的能动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即主体通过自身的各种先天条件去综合统一感性经验材料,使之成为自己的认识对象的能力,这就是人的理性(或知性)能力。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实质上讨论的是认识和认识对象如何能达到一致的问题,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真正的科学知识是如何可能的可分解为四个问题:数学知识如何可能?(先验感性论)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先验分
19、析论)形而上学作为自然倾向如何可能?(先验辩证论)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先验方法论)(三)先验感性论先验要素论(Transzendentale Elementarlehre)考察、分析、确定人的认识能力中的先天要素。感性论(sthetik)研究人的感性能力所获得的知识的结构。先验感性论主要探讨先天的直观形式的性质及其与后天质料的关系,以说明纯粹数学如何可能、纯粹数学如何可能在直观中构成一个对象。直观(Anschauung)是直接与对象发生关系的知识,是一切思维作为认识手段所获得的全部内容、材料和认识对象的唯一来源。直观形式是感性对物自体的刺激做出的反应。感性(Sinnlichkeit)是
20、通过我们被对象所刺激的方式来接受表象的能力,其积极作用在于提供一种认识形式,将被给予的感觉材料组织为有条理的、可被认识的经验。感觉(Empfindung)是物自体刺激人的感官而在人心中造成的影响或印象,它只是认识主体心理上的变状,不能被看作物自体和认识对象的属性。它为感性认识的对象、直观的对象提供材料,导致了经验性的直观。现象(Erscheinung)是一种经验性的直观之未规定的对象,其内容或材料是感觉,其形式是先天的直观。感性或直观包括两部分:先天存于我们心中的纯直观形式(时间和空间形式)和通过物自体刺激感官而后天获得的直观的质料(知觉、印象、感觉等杂多材料)。认识主体的先天直观形式是空间和
21、时间,这是一切直观对象、首先是数学之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空间是几何学之所以可能的条件,时间是算术之所以可能的条件。我们的时空形式将感官的杂多表象纳入其自身的秩序中,便直观地构成了一个感性对象。空间是外感官的直观形式,时间是内感官的直观形式,一切外部现象最终都要纳入内部来感知,故时间又是感知一切内外现象的先天直观条件。空间与时间的形而上学阐明(从概念本身来说明时空形式的先天直观性质):第一,空间与时间不可能是从经验中得来的经验性的概念,因为获得对经验的知觉必须以空间和时间的表象为前提;第二,空间是外部直观或外部现象的必然的基础,时间是一切直观、一切现象的必然的基础,因为它们是必然由先天给予的表象
22、;第三,空间与时间不是推论得来的概念,而是感性的纯直观;第四,概念只能包含个体事物于其下,而空间与时间被表象为一个无限给予的量。空间与时间的先验的阐明(从其在认识中的作用方式上说明时空的这种性质如何使数学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几何学是关于空间的各种属性的科学,它在直观中综合地(对空间的量加以各种方式的限制)、先天地加以确定,几何学中的一切概念都由空间直观构成,几何学公理都是先天综合判断,几何知识可在具有无限量的空间中不断去构成、扩展新的知识,对空间的限制、分割在任何时候都不以经验对象的内容而改变空间的性质,故几何知识是综合性的且具有先天的普遍必然性;算术是关于时间关系及其规定的科学,算术的
23、计数作为有次序的相继运动依赖于时间作为直观形式的根本性质(前后相继性)。时空既是主体本身的先天直观形式,又是形成感性直观对象的条件,故时空具有“先验的观念性”和“经验的实在性”,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任何一种科学知识可能的条件。先验的观念性强调时空是主体先天固有的主观观念,而不是物自体的属性,故不是“先验的实在性”,它说明了时空和数学知识普遍运用的根据和界限。经验的实在性强调时空的先天形式必能普遍运用于一切经验内容而形成经验对象,建立起现象界中的客观实在,而不是仅作为主观的联想和幻想的“经验的观念性”,它说明了时空在经验界限中可普遍运用而获得客观实在的知识。归结起来,就是必须严格区分现象和物自体。独
24、断论主张的先验的实在性认为时空具有超出感性经验范围的绝对的客观实在性,将人的特殊主观感性的条件当作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条件。唯心主义经验论(贝克莱、休谟)主张的经验的观念性认为时空只是由心理产生的一种主观经验,没有区分时空的观念性和感觉的观念性。必须将时空看作感性的先天直观形式并将其应用的范围限制于可能的经验对象(现象界),作为先天综合判断的纯粹数学知识才有可能。康德的时空学说明确提出人类的一切认识都开始于感性直观,使我们对科学的概念有了严格的限定,科学必定建立于感性之上并可通过直观来检验,能用数学加以规范(一门科学只有具有数学的精密性才是一门成熟的科学);康德的时空学说第一次将时空纳入认识论的
25、范畴,表明人的认识在本质上是能动的,即使是对外部感觉材料的被动地接受,也只有通过主体运用自己的直观形式(时空)主动地进行规范、整理才有可能。(四)先验分析论知性(Verstand)是一种主动地产生概念来进行思维的能力,具有自发性和能动性。但知性本身不可能直观,感性提供对象,知性思维对象,知性将感性提供的直观对象在思维中综合统一起来,构成具有客观普遍性的自然科学知识。知性和理性都是高级思维能力,共同构成了“先验逻辑”。先验逻辑研究关于对象的思维,是一切知识或知识对象得以形成的先天条件和构成法则,它只抽去一切经验性的内容而非知识的一切内容,留下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必然的先天关系,由此出发去考察纯思想与
26、对象先天一致是如何可能的。逻辑由传统的形式主义立场转移到认识论基础之上,先验逻辑与认识论结合,标志着辩证逻辑在近代的萌芽。依照形式逻辑,先验逻辑也划分为分析论和辩证论,先验分析论(真理的逻辑)是建设性的,先验辩证论(幻相的逻辑)是批判性的。先验分析论分析我们的知识结构,阐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原理是自然科学知识之所以可能的条件。先验辩证论只是为了批判“幻相逻辑”、限制知性的超经验使用才成为先验逻辑的一部分。1.概念分析论(范畴论)概念分析论考察作为先天概念(范畴)的出生地的思维能力(知性本身)。知性由概念产生知识只有作出判断这一种形式,我们只要按以往形式逻辑已提供的判断分类就能找到相应的纯粹知性
27、概念。形式逻辑只能通过分析将各种表象归于一个概念之下,先验逻辑却教导我们将各种表象的纯粹综合带到纯粹概念之上,这两种情况体现了分析的统一性和综合的统一性,它们出自同一个知性。康德出于先验逻辑的立场对形式逻辑的判断分类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单称判断、无限判断,废除了简单判断与复杂判断、有条件判断与无条件判断的划分,删去了复杂判断中的连缀判断,整理了模态判断。知性的判断机能表:判断的量:全称的、特称的、单称的;判断的质:肯定的、否定的、无限的;判断的关系:定言的、假言的、选言的;判断的模态:或然的、实然的、必然的。范畴(Kategorie)是知性的纯概念。康德在近代哲学史上首次重新启用了亚里士多德的范
28、畴一词,批判其没有认识到范畴与判断形式之间的必然联系,只是用简单枚举法罗列范畴的数量。康德从范畴出发,将其划分等级来进行有序的排列,逻辑判断的形式与知性的形式之间有一一对应关系,有多少种逻辑判断就有多少范畴。范畴表:量的范畴:单一性、多数性、全体性;质的范畴:实在性、否定性、限制性;关系范畴:依存性与自存性(实体与偶性)、原因性与从属性(原因和结果)、协同性(主动与受动之间的交互作用);模态范畴:可能性不可能性、存有非有、必然性偶然性。量的范畴在实际使用中不是按形式而是按关于对象的一切知识中的“概念单一性”来理解单一性的,即“质的单一性”,其外延具有最大普遍性,故对应全称判断;全体性由于其质的
29、完整性而对应单称判断,个别事物在质上是最完满、最丰富的。质的范畴中,限制性对应无限判断,因为外延上无限的判断,其具有某种特定的价值不在于其无限的(无规定的)外延,而在于其内涵(知识内容)上的某种限制(规定)。关系范畴中,协同性对应选言判断,因为选言判断各选言肢虽互不相容,但从内涵上看,它在知识内容方面穷尽了一种知识的全部可能性领域,构成了一种真正的知识。模态范畴与模态判断的关系从否定性的范畴方面看是互相矛盾的,但模态判断对其内容毫无贡献,只涉及系词与主观思维的关系(主观上对系词“是”或“不是”的确定程度),模态范畴只规定经验对象与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不规定经验对象及对象之间的关系,只是在其它范
30、畴已对判断内容作客观的综合后,再将其与知性的认识能力作主观的综合。作一个模态判断时,并不能直接确定它是否有经验内容,而要取决于其它范畴是否严格地限于经验性的运用,对其超出经验的运用,模态范畴评价为“不可能”、“不现实”、“不必然”。模态范畴比其它范畴层次更高,构成了一般经验思维的公设。范畴表可分两组:量和质的范畴可归入“数学的”范畴,是有关直观(纯粹直观和经验直观)对象的,只处理直观对象或单个经验对象,不涉及直观对象之间及其与知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关系和模态的范畴可归入“力学的”范畴,是关于对象的实存的,由于对象是在与知性主体或其它对象的关系中才实存,故这组范畴处理对象之间及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每
31、个范畴连同其相关者或反对者成对出现。每类范畴之下分为三项,不同于过去的二分法(按矛盾律作非此即彼的分类),要将矛盾双方结合为一个新的整体就必须有一个能统一这两方面的能动“综合”的力量,第三范畴反映了知性的“综合”活动。康德打破了逻辑的形式主义观点而深入到后面的实质性内容,将逻辑学的判断机能归结为认识论机能,将原本属于传统本体论的诸范畴化解为逻辑学的和认识论的范畴,为逻辑学、认识论、本体论重新达到一致提供了一个基点。在知性范畴被系统地发现后,还有必要对这些范畴之可能先天地(普遍必然地)使用于经验对象的权利进行一种“演绎”。演绎(Deduktion)是陈述一事物的理论根据并将其合理地推导出来。第一
32、版的演绎是从分析的角度进行的,主要是对知性综合过程的描述,对现有的经验知识层层剥离,最里面的是自我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些知识要靠自我意识的“统觉”和综合作用才有可能。演绎从两方面进行,主观演绎是自下而上地从知识发生的过程中探索这个过程所需的主观先天条件,带有某种后天分析的或心理学的经验色彩。经验知识中的自发性综合有三种:直观中把握的综合、想像中再生的综合、概念中认知的综合。由感性直观得来的表象是孤立零乱、转瞬即逝的,直观中把握的综合是在时间中将各种杂多表象整理、连接,从而使彼此成立相互关系的综合统一的活动。想象中再生的综合是人在想到后一个感性因素时,同时能再现在前的那些感觉因素,从而形成统一的意识。概念的统一意识的作用保证再现的东西和原来意识到的东西是同一的,我们才将杂多表象看作是在对象中必然统一的东西,概念的这种必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