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之六国论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之六国论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文体: 议论文主旨: 1. 强调六国的失败在于赂秦政策的不当。 2. 借六国有不赂而胜之之势,以致先后覆亡的史事,指出北宋对外族的媾和及退让政策, 比诸六国赂秦更为不智,以作为政者之当头棒喝。表解:六国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据一(正面申论)解释赂秦而亡的原因: 客观原因: 秦国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主观原因: 六国赂秦所失之地,比战败而失去的多达百倍;
2、同时,亦不珍惜先祖土地,只贪求苟安。 小结: 以地事秦,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论据二(正面申论)分述不赂秦而亡的原因:1. 齐: 与嬴而不助五国。2. 燕: 误以荆卿为计。3. 赵: 信谗而诛李牧。4. 不赂者以赂者丧。小结: 三国处于智力孤危之形势,加上用武不终,未能坚持抗秦而亡。论据三(反面设论)消极假设(个别而言)1. 韩、魏、楚各爱其地。2. 齐不附秦。3. 燕刺客不行。4. 赵良将犹在。积极建议(整体而言)1.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士。2.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3. 并力西向。结论借古: 六国灭亡的原因。讽今: 北宋当政者不要被外族的淫威所吓倒,否则重蹈六国覆辙,便连诸侯也不
3、如。【内容讨论】 试说明下列各组中阻有括号的词和字的意义和作用。 兵: 1.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名词,指兵器。 2. 是故燕虽小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名词,指战略。 暴: 1. (暴)霜露,斩荆棘。 动词,解暴露。 2. (暴)秦之欲无厌。 形容词,解强暴。 亡: 1. 诸侯之所(亡),其实亦百倍。 动词,解丧失。 2. 燕虽小而后(亡)。 动词,解灭亡。 与: 1. (与)秦而不助五国也。 动词,解交好。 2.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连词,和的意思。 之: 1. 以有尺寸(之)地。 介词,的的意思。 2. 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指土地。一、试说明本篇的时代背景。
4、答:苏洵写六国论,虽然根据战国末期若干的史实,论断六国终致覆亡的根本原因,但并非纯粹的与现实无关的史论,而是有所为而作的。因此研读本篇,对于当年的时代背景,就必需首先获得明朗的认识,而这又须从宋初说起。 溯自宋太祖统一天下以后,实施重文轻武,强干弱枝的政策,影响所及,全国军备废弛,地方兵力薄弱,边境的防务空虚。两传至真宗时,虎视东北的辽,势力强盛,曾大举南侵;结果被逼作澶渊之盟,规定每年贡献给辽大量的白银和丝织品。继传至仁宗时,强悍的夏崛起于西北,对边疆侵扰,宋又须按年把大量的银、绢以及茶叶给夏。总之,对于辽、夏间歇的凌迫和长期的需索,北宋王朝越来越穷于应付,而国力也逐渐削弱了,情势是严重的。
5、 苏洵生当真宗、仁宗两代之间,目睹外患日亟,而朝廷却一贯采取屈辱退让的对策,深以为忧。他于是写作本文,借六国割地赂秦,终致覆亡的故事,向执政者提出警惕;希望能够省悟振作,坚持抗战,而免走向危亡。二、六国之中,有些国家是不愿割地赂秦的,何以它们也相继被灭?试据作者所说,阐述其中的道理。答:在战国后期,六国应付暴秦的侵凌,所采取的态度和行动,并非完全一致。苏洵指出,当时齐、燕、赵三国是没有割地赂秦的。但另一方面,其它国家如魏、韩、楚等,却纷纷割让土地,藉此讨好暴秦。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不赂秦的国家,由于失去赂秦那几强国的支持和缓助,势寡力弱,因此终于免不了给暴秦各个击破,逐一由蚕食而鲸吞,相继灭亡
6、。原文所谓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就是概括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三、试根据本文,说明齐、燕、赵三国灭亡的个别原因。答:依据六国论所说,由于魏、韩、楚三国软弱畏缩,割地赂秦,不肯组成联合阵线,合力抗暴,使齐、燕、赵三国失掉强大的外援,而终致灭亡。对齐、燕、赵来说,这是造成它们灭亡的外在的原因。然而,它们所以一免先后为强秦中吞并,是还有个别的内在的原因的: 齐国 在战国末期,齐国还相当强大,它虽然没有用土地赂秦,却采取亲附的态度,和秦联结,不肯协助五国共同抗战。因此在五国相继灭亡之后,结果它也不免于被秦国吞并。 燕国 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之下,燕国始终坚持义不赂秦,守土力抗。只因太子丹后来行险
7、侥幸,派遣荆轲入秦行刺秦王政,事败被杀。于是秦王命大将王翦统兵攻陷燕国首都蓟城,继而把燕灭掉。 赵国 当着战国后期,赵国力抗暴秦,坚持不割地退让,表现得相当出色;正如苏洵所说,它曾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来秦国两之大举攻赵,又都被赵国名将李牧击退。接着秦国用重金贿赂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诬告李牧谋反,赵王竟因此杀了李牧。于是秦国大将王翦指挥劲旅长驱直进,攻占赵的首都邯郸,掳获了赵王,把赵国全部吞灭。四、根据上面所摘录的本文的片段,作者认为,六国如要从危亡中自救,应该怎样做法?试就各国个别方面和六国整体方面,分别析述。答:秦国自从称霸西戎以来,既无后顾之忧,而军事、经济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情势演变
8、到战国后期,它加速了步骤朝着中原进军,向东、南、北三方面都做出了大举侵略的行动;面对着这般险恶的局势,六国的处境自然岌岌可危了。然而,仿照苏洵在本文中的论断,六国当年也并非一定要同归覆没的,它们还可以从危亡中自救,办法是: 从个别方面说 假如韩、魏、楚三国都受护,珍惜自己的领土,坚决不肯割让给秦以求苟安;而齐国则不与秦联结,尽力援助各国抗敌;燕国不派遣荆轲入秦行刺,以求行险侥幸;至于赵王,也不听信谗言,杀掉卫国的良将李牧;那么,六国与秦,谁胜谁负,孰存孰亡,还是在未可知之数的。 从整体方面说 苏洵认为,列国应该把割让秦国的土地,转而封赏天下擅长谋略的人臣;又把对秦国奉承的心理,转而优待天下俊秀
9、突出的人才;共同协力向西方用兵,一致抗秦:即所谓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那么,秦国将会陷进六国的大包围中,难于抵御,穷于应付,简直食不下咽,又怎能对六国由蚕食而鲸吞呢?【作法探究】一、 试据苏洵六国论一文,回答下列两问: 简述六国论的主旨。答: 1. 强调六国的失败在于赂秦政策的不当。 2. 借六国有不赂而胜之之势,以致先后覆亡的史事,指出北宋对外族的媾和及退让政策,比诸六国赂秦更为不智,以作为政者之当头棒喝。 下列文句,在表达主旨方面的作用怎样? 1.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3. 以赂秦之地
10、,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4.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答: 本题各句在突现主旨方面的作用: 1. 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破题立论),下笔立论,指出六国之败,在于赂秦,而不赂者亦以赂者丧。 2. 用比喻手法,指出赂秦的不智,犹如抱薪救火,不可以赂秦而满足秦国的野心。 3. 从反面立论,指出六国倘能积极抗秦,或可改变亡国之后果。 4. 借古讽今,指出北宋对外族媾和退让,极为不智,绝非长治久安之策。二、 试就六国论一文,回答以下各题: 1. 六国论起笔和收笔,分别运用了哪两种手法?这两种手法对文笔结构产生甚么优点? 答 六
11、国论起笔运用破题立论的写作手法,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把六国破亡的原因作正面和反面的道破,然后才列举论据,反复辨正。 收笔时则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论述假若北宋当权者对辽夏等外族割地赔款,以换取短暂和平,到头来必重蹈六国的覆辙。此种笔法,前呼后应,一方面起笔立论明朗痛快,确立论点,收笔标出结论,令论点不可移拔。另一方面起笔果断,令人有先入为主之效,读者印象加深;再进行分析,令人折服;收笔借古讽今,喻意显明,言之有物,令文章论点深化。 2. 试概括说明六国论全文的结构安排。 答 六国论结构安排绵密,很有层次: 立论 一 非兵不利、战不善。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不赂者以赂者
12、丧。 论据 以地赂秦者灭亡的原因:日削月割去满足强秦的欲望。 不赂秦者灭亡的原因:齐国与虎为伴,燕、赵用武不终。 消极假设: 若个别国家能义不赂秦,不派刺客,不误信谣言,不附于秦。 积极假设: 若全体合力抗秦。 结论 一 借古讽今(以六国讽刺北宋错误的外交策略)。三、 六国论多援引例证去支持论点,试列举个中的事例、语例、史例和设例,并说明其作用。答: 苏洵运用了以下各例证去支持其论点: 事例: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事例能直接以事实证明事实,加强立论观点。 语例: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语例是以古人之言词引证今日的论点
13、。 史例: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例是借历史事实引证论点。 设例: 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等,设例是假设推论,从反面作出引证。四、 解释下列注有( )的字词在原文句子中的意义: 1.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有的人。 2. (或)未易量。 或者。 3.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就。 4.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那么。 5.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那么。 6.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那么。 比较下列句中的与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4、 1.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1. 亲附、联结。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2. 和的意思。 3. 相如闻,不肯(与)会。 3. 参加、出席。 4.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 4. 对、向的意思。17、六国论B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教学目的: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
15、,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
16、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 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 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 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
17、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检查作业 完成练习二四 二、 分析课文 1、 齐读课文 2、 思考练习一。 3、 提名思考回答: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 4、 教师简析(参教师用书) 5、 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
18、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 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三、
19、小结 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 齐读课文 五、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比较阅读过秦论; 学习苏辙六国论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一、 检查背诵 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背诵全文 二、 比较过秦论 1
20、、 都是史论文 2、 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 3、 论证方法:都云对比论证方法。 4、 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 5、 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 三、 学习另二篇六国论 一是苏辙的,见教材。一是李桢的(节选) 四、 布置作业 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附: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1、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21、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我们对于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针锋相对,寸利必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决不搞屈辱外交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季氏将划颛臾:君贤臣能且上下精诚团结 寡人之于国也:使百姓不饥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得到发展 六国论(苏辙):六国相互背盟败约而失韩魏之天下要冲 2、学生习作选读 悠悠中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经历着无数次“江山不改人已换”的历史变
22、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种变化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长河的流动中看出一点天下兴亡的端倪。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和一个国家的兴亡,首先在于为人君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和行为的好坏。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个国君无德无能,行为不正,他的臣子又能好到哪儿去呢?如此一批人去治理国家,他们的国家还能强盛吗?反之,一个国君德才兼备,则其国家之强盛就指日可待了。大家都知道,刘备之子阿斗,不仅平庸无能,而且整天不务正业,一会儿吃喝玩乐,一会儿又斗蟋蟀去了,真是枉费了他父亲白帝城托孤的一片苦心,也枉费了孔明尽力辅佐的几番汗水。后来蜀灭,阿斗难道不应该负有主要责任吗?后人称之为“扶不上墙的烂泥”,此言得之。太宗李世
23、民聪慧过人,一世英明,“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又得魏征等贤臣辅佐,如鱼得水,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正因为如此,才有后人盛赞的“贞观之治”。这一些都说明当神器之重者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统治者是一扇窗,那么,他的德才就是窗架,品行就是玻璃了,玻璃是否脏了,百姓一目了然,要是窗架烂了,怎么擦玻璃也是不济事的,那么,人们就要换窗户了。 民乃国之本,臣则国之柱。正所谓“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人人都说民众的力量是最可怕的,这话不假,一位国君对待民众态度的好坏,是天下兴亡的又一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国家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大臣们能够尽其所能地为百姓做好事,而君主也能够慧眼识得英
24、才并能够知人而任,甚至择善而从,则国家之兴旺发达是不在话下了。反之,则情况不妙了。 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暴君,其统治手段之残忍在历史上是鲜有的。他鱼肉百姓,对百姓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为了堵住天下人之口,他钳民而致天下人“道路以目”,更设立酷刑,镇压百姓,他还杀贤臣,留下一群溜须拍马之人。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后来,后周挥帜进攻,守城士卒纷纷掉转矛头,反抗商纣王,纣王众叛亲离,只得引火自焚,留下千古骂名。他怎么知道百姓是一座活火山,爆发出来就会有灭顶之灾;他更不知道,“气压”不能太高,堵得住人言,堵不住人心!悲哉!刘玄德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请孔明;爱民如子,过江流泪为父老;掷子于地,义薄云天爱
25、子龙。后来,蜀与魏、吴鼎足而立其缘由是与“简能而任”分不开的。 康熙帝对百姓实行永不加赋的政策,使百姓生活富裕安定;他亲自探望含冤带屈的汤若望步入牢房,又促进了当时科技的发展。 这样的事实不胜枚举,如果说民是水,臣是船,君是渡河的人,船破了,它就会沉下去,渡河的人就会被淹死。可是如果及时发现漏洞并修补好它,那么,船就可以安全到岸了。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对于任何外来侵略都应与之对抗,不惧强暴,不欺弱小,这一点,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 南宋之所以被外族入侵,受金人统治,就因为南宋政府的软弱无能和其朝政的腐败不堪。朝廷内部,奸臣当道为了个人私利,秦桧处处陷害忠臣良将,竟然连夜十二道金牌召回枕戈前
26、线的岳飞,并以“莫须有”的罪名轻轻地掩盖了将军一生 “精忠报国”的宏愿。在历史的长空,只留下一声“还我河山”和一曲满江红供后人缅怀。国家破亡,外敌猖狂,这不是南宋政府的软弱无能和其朝政的腐败不堪又是什么? 清末,洋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贪婪地瓜分着这块关闭长久的肥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洋人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致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经过孙中山、毛泽东等一大批优秀人物的艰苦奋斗和他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才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一个崭新的春天。 以上史实都告诉我们:向侵略者低头就只有砍头的命。如果说侵略者是野草,我们就应该是拔草的人。不然,它就会吸取地里的营养,淹没我们的庄稼。 “纷纷世事无穷尽,后来凭吊空牢骚”,天下兴亡的道理,历史已经给我们作出了正确的论述,我们应该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奉献力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