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5.90KB ,
资源ID:3052020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5202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docx

1、关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关于区域经济学的几个问题一、区域经济学概念、研究对象(一)概念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一国(或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区域经济规划和区域经济问题的学科。(二)研究对象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国(或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生产区域组织的规律性及其作用机制。2.研究的方法:是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对全国区域体系和每一个经济区的经济、社会过程及经济结构进行综合研究,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3.研究内容(1)区域经济理论。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域比例、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区划和经济区综合发展、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

2、预测和模型等。(2)生产力布局。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而不是某一企业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研究内容包括:科技进步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区域社会问题、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地域生产的组织形式等。(3)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包括区域特征分析,目标系统与政策、手段、产业结构演进、人口增长与移动、城市建设与布局、区域国土规划,区域联合与区际利益的协调,区域比例关系。也包括区域经济调节机制,

3、如各地区经济结构的建立和法则,区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国民收入的分配、固定基金的利用、价格的地区差异等。(4)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区域规划及管理、区域投融资等。二、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历程(一)农业区位论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出版孤立国一书,首倡农业区位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成本、价格是影响孤立国生产布局的决定因素,孤立国的农业生产按六个圈境由内向外依次布局,后人简称杜能圈或杜能环。孤立国全称为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地租收入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农场主一般选择能获取最大地租收入的农作物进

4、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与生产布局的杜能圈结构。杜能圈结构模式的实质是强调合理的农业生产空间组织结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同心圈结构。杜能首次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加以理论化和体系化,其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农业的土地利用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城市近郊农民因农地转化为住宅等城市用地,可能随时放弃耕种或转为临时性耕作,而远离城市的农民则可能从事相对集约度高、农业利用价值大的经营活动,从而可能出现农业生产方式呈“逆杜能圈”的现象。(二)工业区位论1909年德国经济学家韦伯著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主要是研究工业布局和厂址选择的理想方案,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判别

5、一般区位因子的具体方法是考察影响工业生产与分配全过程的成本因素。由于原料、动力和燃料费用的地区差异可转换为运费的差异,因而影响所有工业的一般区位因子最终确定为运费和劳动力成本两种。韦伯认为,当集聚节约额大于因运费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时,便产生集聚韦伯理论的最大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对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批判:企业家不仅关注最小成本的节约,更多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技术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削弱了运费与劳动力成本的指向作用。本来属于原料地和劳动供给地指向的区位类型现在已变为消费地指向区位类型,特别是一些尖端技术工业布局受地域束缚极小,工业区位的选择范围很广。

6、在这种条件下,工业区位出现了新的指向类型,如临空型、临海型和高智能型等区位类型,这些类型的工业区位无法直接套用韦伯的区位理论。(三)区域经济学随着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各国经济的不稳定、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收入差距的加大,城市人口膨胀、落后地区荒芜;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又受到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影响,区域经济学由微观经济分析和静态经济分析向宏观经济分析和动态分析,形成了今天的区域经济学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种区域规划工作,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原苏联:60年代,原苏联经济

7、学家涅克拉索夫出版区域经济学,首先提出了“区域经济学”概念,侧重于研究区域规划、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在西方:侧重于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地区配置、区位选择和区域规划的技术经济问题。在中国:一是地理经济研究,与区域经济研究具有很大的关联性。二是上个世纪80年代,称谓“地区经济”,90年代开始使用“区域经济”概念。三、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一)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区域产业组织是促进区域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提高区域资源要素综合利用的产业空间组织形态。根据各产业间的关联程度和方式,以及各产业在区域产业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功

8、能,将区域的全部产业划分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类。产业功能分类法在各种区域产业分类法中居于核心地位。决定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条件包括:区域自然资源状况、人力资源状况、资金供给状况、科学技术水平、原有产业基础和生产传统等。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外部环境包括:社会消费(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需求、国家产业布局规划和产业政策、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区际分工、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等。所谓区域产业结构配置是指为使区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各种产业循着一定规律和比例的动态空间组合。配置区域产业结构的实质是通过主导产业的确立,围绕主导产业的产前服务、协作配套和产后深度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等发展辅助产业,构筑结构

9、紧凑、各具特色、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高效区域经济有机体。在战略和策略上,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应从以下三大方面入手:准确选择、优先发展主导产;协调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的关系;积极扶持潜在主导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及时合理转换。区域产业链是一种新型区域产业空间组织形态。从一般意义上而言,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同一产业内所有具有连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构成的价值链,可称之为“产业链”或“产业活动链”。产业链可由若干产品链构成。产业链的本质和基础是价值链。区域产业链的基本功能:吸聚投资功能、彰显竞争优势功能、促进经济稳健发展功能、舒缓产业冲突功能。区域产业集群的组织特征:弹性生产组织、中间性体制组织、网络型组织

10、、创新型组织。波特认为: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有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四类,另加“机会”和“政府”两类变数,构成完整的钻石体系;产业是研究国家竞争优势的基本单位,一国的成功并非来源于某一产业的成功,而是来自纵横交织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虽然包含了钻石体系中的一个方面,但它最能体现钻石体系四个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高效的产业空间组织形态,彰显出持续、强劲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外部经济效应、交易网络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区域产业品牌效应、正反馈效应。产业带的形成一般遵循以“点”带“面”的非均衡路径,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

11、此消彼长的力量对比变化,以及极化过程和扩散过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即指在一定时期内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特定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如果点、线、面要素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呈有机结合状态,在功能上就完全融合为空间一体化系统,具体表现为节点相互依存,域面协调发展,通道配套运行,各种空间经济实体的联系交错密集,呈网络化系统。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空间结构要素的组合模式,是经济高度发达阶段的空间结构模式。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地域构成单元是指构成空间结构的实体,一般是城市、乡村或者其它经济活动的发生地域。区域经济三元空间结构形成的一般机制具体表现在:不同的交易成本与

12、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城市聚集不经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点轴渐进式扩散是点轴空间结构系统形成的关键。从空间结构要素组合角度而言,它是点、线、面协调的区域经济系统;从经济发展目标而言,它是谋求实现区域的均衡发展;从空间结构演变而言,它是实现空间一体化的必然选择;从效应机制而言,在网络式空间结构中,扩散效应大于极化效应。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区位势能不断变化的结果。从资源空间配置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开发的目标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提高资源空间配置的效率,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二是逐步缩小区际差距,实现合理的空间均衡和经济一体化。前者称为效率或增长目标,后者称为均衡目标。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落后或者工业化

13、的初期阶段,一般采取极点开发模式;在经济发展已有一定基础或者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一般采取点轴开发模式;而在经济发展基础较好或者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则通常采取网络开发模式区域经济的空间开发模式:增长极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网络开发模式。这种对区域内经济结构进行整体调整,建立新的增长极,全面开发城镇体系、产业体系以适应区域一体化的开发模式,即为区域网络开发模式。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经济活动分布逐步由集中走向分散,这也对空间网络开发提出了时代要求四、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意义(一)宏观研究国家层面的区域经济研究。东部加快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

14、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二

15、)中观研究地区的区域经济研究。产业结构研究,培育主导产业。(三)微观研究 企业的区域经济研究。 在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功能分析中,确定本乡镇、本村的经济发展模式。 五、“一区一城”的经济学意义(一)区域经济的特点区域经济具有五大鲜明的特征:中观性区域性差异性开放性独立性。(二)“一区一城”“十一五”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房山区按照“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两大功能定位,从服务首都建设大局出发,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依法发展,加速区域城乡统筹和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推进 “三化两区”发展战略,按照新型城市化发展路径,努力构建“两轴三带五园区”发展新格局,全区经济社会实现较快发展。特

16、别是2009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全区上下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以争创一流的气魄化危为机,夺取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攻坚战的重大胜利。1.“三化两区”发展战略2009年,原北京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刘伟同志调房山区担任区委书记。在刘书记的带领下,中共房山区委员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围绕结合贯彻落实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和绿色北京的战略、如何完成“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大幅度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提出了三个问题:全区发展的第一拉动力是什么,什么是制约自身发展的瓶颈?山区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17、组织干部党员进行讨论。通过调研和讨论,干部群众认为,近些年房山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首都郊区发展规律的认识,没有从首都发展的大局找准自己的定位,特别是对首都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理解不深,融入市区的主动性不强、紧迫感不够,严重制约了城市化进程。一时间,所有的矛盾几乎指向了一个焦点:城市化。正是城市化的步伐缓慢,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乏力,诸多其他矛盾随之而来。基于这一认识,房山做出了城市化应该成为发展第一驱动力的判断,提出了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促进现代化的发展思路。经过反复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了“三化两区”的发展思路,即“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建设产业友好

18、、生态宜居新房山”。“三化两区”提出以后,成为房山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战略、新的发展目标三位一体的新思路。“三化两区”的核心,就是要以城市化带动功能区建设,以功能区建设促进全区发展,最终实现城市化和功能区发展的良性互动。在“三化两区”的指引下,2009年,房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城市化率由2008年的51.3增至52.4,整整增加了1.1个百分点;区财政收入527240万元,为预算的265.7%、比上年增加了306833元,增长139%;税收达到42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4.7倍。充分显示出无比正确性与旺盛的生命力。实践证明,适逢其时,英明正确。2

19、010年房山区委区政府进一步深化,“三化两区”内涵,按照“四位一体”的规划思路,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人口规模和土地利用,加快构建“两轴、三带、五园区”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努力打造以良乡、燕房两个新城组团为中心,以窦店、琉璃河、长沟等重点镇为节点的环状城市群落,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推进全区的城市化进程。“两轴”即京石高速公路发展轴和良乡组团、燕房组团连接线发展轴。“三带”即东部发展带,包括京石高速公路以东、永定河以西地区,重点发展休闲购物、现代制造、都市农业等产业,打造城市前沿发展区;中部发展带,包括京石高速公路以西平原地区,以燕房组团为核心,重点发展石化新材料产业,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形

20、成中部城市集群;西部山区发展带,依托山水文化资源,重点发展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低碳高端产业,以浅山区发展的突破带动山区整体发展。“五园区”即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窦店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中央休闲购物区(CSD)、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和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五个重点功能区,并列入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和城市南部地区重点功能区发展规划。2.“一区一城”20世纪90年代初,房山形成了以建材、煤炭、食品饮料、机电制造、服装纺织、塑料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在全市建材产量中,房山水泥、石灰产量各占1/3,红机砖占1/2、煤炭产量占90%左右。进入21世纪,房山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下决心对五小企业进行治理

21、整顿,到2004年累计关闭了近1200余家“五小”企业。2004年开始,加大煤矿治理力度, 2006年关闭煤矿53座(井口231个),占全部煤矿的38.1%。2006年以来,房山坚决退出低端资源型产业,2010年,完成了房山发展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产业革命,关闭了全部地方煤矿。至2011年房山累计关闭小水泥、小石灰、小煤窑、小建材等企业2000多家。为了首都的天更蓝,房山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产业革命。房山功能定位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发展趋势,按照与其他区县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个性化突围和瞄准高端、绿色跨越的定位原则,以北京市把房山作为首都重点建设新城和高端制造业基地为依据,从房山自然地理条件

22、和经济社会基础的比较优势出发,统筹考虑发展的前瞻性、科学性和现实性,整体把房山定位为:首都高端制造业新区和现代生态休闲新城。两大定位是对房山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双重功能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三化两区”发展战略内涵的再次升华,是引领未来房山发展的旗帜和形象。产业发展趋于高端。坚持高端发展方向,吸引大企业、大项目和各类高端要素聚集房山,以功能区建设为依托,重点发展在国际国内具有领先地位、发展潜力巨大、产业控制和带动力强、最能代表我区对外形象和核心竞争力的石化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发电、民用核工业等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首都实体经济的发展。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推动技

23、术创新,形成“总部+研发+基地”创新发展模式,发展“房山制造”,推动“房山创造”,以更高水平推进房山科学发展,走出一条体现房山特色的高端产业发展之路,通过5-10年的努力,把房山建设成为首都高端制造业新区。城市形态趋于休闲。倡导绿色、低碳、休闲等现代城市理念,加快城市空间战略调整和功能优化配置。充分发挥房山区空间地理位置相对独立,具备个性化发展的优势,着力打造标准化的休闲设施和国际化的休闲环境,提高城市的基础休闲力。加快绿色山区转型发展,大力加强山区生态涵养和保育,全面改善山区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环境休闲力。创新休闲文化内涵,着力挖掘和弘扬体现房山特色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将文化作为休闲城市的

24、气质与灵魂,提高城市的核心休闲力。大力发展具有首都核心特征的科教创新、商务休闲、金融服务、文化娱乐等现代创意休闲产业,将休闲产业打造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之一。经过510年的努力,使房山城市形态由生活居住、旅游观光向宜居宜业宜游的休闲城市转变,把房山建设成为更加便利而高效、更加宜业有活力、更加宜居有魅力的首都生态休闲之都。城市形态和产业发展趋于融合统一。要创新发展模式,按照“城业互动、城业并济”的发展理念,以高端旅游业为媒介,在更高层次和更深内涵上实现两大定位的有机融合。一方面要提高承接首都产业功能和高端要素外溢的能力,为房山实现创新发展增添核心动力,为首都实体经济培育新的增长极。另一方面要为高端

25、制造业的规模发展提供完善的城市配套功能,承接首都中心区人口疏解,缓解市区交通压力,让高端人群在房山宜居宜业宜游,使房山成为首都市民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促使高端制造业新区和现代生态休闲新城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相互助益,促进城市与产业在对立统一中实现高度凝结和升华。 房山空间发展布局“十二五”期间,为保持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考虑建设时序和重点,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继续实施“两轴三带五园区”发展战略。第一,两条发展轴线。(一)京石高速发展轴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轴。这条轴线上贯穿着长阳、拱辰、西潞、阎村、窦店、琉璃河、韩村河等城市和城镇发展群落,以长阳半岛中央休闲购物区(CSD)为龙头,带

26、动中核北京科技园、良乡高教园区、阎村高技术制造业基地 、良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窦店高端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中国北京农业生态谷等重要产业基地发展,成为首都西南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一条发展轴线。(二)轨道交通房山线及西延发展轴石化新材料与现代服务业发展轴。东部以良乡长阳城市组团为起点,西部以燕房周口店城市组团为结点,中间分布着阎村新镇城镇组团,主要有良乡长阳服务业、阎村高技术制造业、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周口店文化创意产业等四大板块,是全区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和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是房山最重要的经济发展轴。第二,三条发展带。(一)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世界城市的新城示范区和绿色水岸硅谷。这条发展带是

27、首都城市布局和区域发展的重点,在城南行动计划和促进首都西部地区转型发展中都占有重要位置,是房山区距城市核心区和功能拓展区最近的区域,又隔河与丰台、大兴一体化发展。规划布局中央休闲购物区(CSD)、中核北京科技园、良乡高教园区、新型都市传媒数字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阎村高技术制造业基地、窦店高端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和中国北京农业生态谷等一大批高端产业功能区,是房山城市前沿发展区,与大兴区共同构成首都南部高新技术制造业产业发展带。围绕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加快小清河河道综合治理,提升地区整体生态环境,集聚高端要素,重点发展高端商务、高端制造、高端文化创意、高端休闲和高端都市农业,建设一批总部研发基地,

28、是未来五年我区经济发展的重心。(二)中部平原发展带石化新材料和现代新兴产业发展带。这条发展带主要集中在京石高速与京石二高速之间,北起燕房-周口店,向南经石楼、韩村河和大石窝,与河北省相联,规划布局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和韩村河、石楼生物农业基地。既是房山区发展新兴产业的腹地,又是平原城市群落发展的绿芯,地势平坦,交通便捷,资源丰富,特别是燕房地区石化工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雄厚,是房山区经济发展的第二梯度。重点发展石化新材料、现代生物农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西部山区发展带世界城市的高端旅游新区。这条发展带从京石二高速以西浅山边缘地带开始,统筹房山区16个乡镇,是北京市划定的

29、西部生态涵养发展带的最南端,包括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和一大批历史人文景观。是首都西部的绿色生态屏障和首都发展的重要储备资源及战略空间,是首都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基地,是发展总部基地和商务休闲、国际会展业的理想之地。该区域以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和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为依托,重点打造八大旅游景区和长沟、河北两个旅游集散镇。经过五年建设,使房山西部山区成为首都国际国内旅游的热点地区,并向着首都生态人文旅游城市的目标迈进。重点发展生态旅游、文化创意、商务休闲和国际会展等产业。 第三,五大园区。按照核心区、功能区、功能拓展区的思路,将所有街道、乡镇纳入功能区发展范畴,着力打造“

30、5+X”的功能区发展格局,按照“一轴多园、一带多园”的发展布局,实现功能区全覆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二五”时期将重点建设五大产业功能区。(一)中央休闲购物区(CSD)。以永定河水岸为依托,以长阳半岛为核心,突出抓好奥特莱斯购物中心、温泉休闲度假城、中核北京科技园、中国绿色建筑示范园、良乡高教园区、橙天嘉禾影视城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商务会展、温泉休闲、体育健身、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产业,打造首都商务休闲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区域创新驱动的核心区,成为首都西南最具创造活力的智汇城。(二)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完成产业基地核心发展区建设,重点发展技术含

31、量高、附加值高、环保型精细化工类的石化新材料产业,把基地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石化新材料产业高地。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以上,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三)窦店高端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以首都构筑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为契机,全面加快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长安汽车、京西重工零配件、北控太阳能光伏发电、北车城际列车等大型项目建设,打造首都西南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和城际列车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到2015年实现工业产值1000亿元以上,成为首都高端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四)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

32、的历史人文景观,整合八大景区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旅游产品。按照绿色山区发展的统一部署,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集约空间资源,重点发展生态休闲、文化休闲、人文休闲、旅游休闲等高端旅游产业,加大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品牌营销力度,打造成为首都西南绿色生态屏障和世界城市的旅游目的地。(五)中国北京农业生态谷。依托中粮集团在资金、人才、技术、市场、产业等方面的优势,以11.5平方公里核心区为重点,加快以中粮全产业链为代表的农业加工区、绿色种植示范区、国际农业研发总部区、国际农业博览区和配套生活服务区五大功能区建设,吸引国际高端农业产业集聚,建设世界级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成为首都向世界展示现代农业的窗口和名片,把房山建设成为首都现代都市型农业的大区和强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