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独家中国大运河之运河上的帝国解说词【独家】中国大运河之运河上的帝国解说词 镜头一 北京城举行一年一度的祭天仪式 2014年大年初一。 喧闹的北京城里,一年一度的祭天仪式再次举行。人们穿上古装行头,模拟古代皇帝和大臣举行祭祀仪式,保佑国家全年都能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虽然只是表演,但折射出的,却是几千年来帝国统治者对于国计民生的强烈关注,更形象地反映了中国悠久历史的农耕文明与江山社稷的关系。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而在一个国家级的宏大粮食战略体系建设中,不仅包括了产粮,还有运粮和囤粮。 对于帝国统治者,粮食的产量除了农民的努力,更多的要靠天气决定。但,运粮和囤粮,则可以通过强大的运河体系来实
2、现。一条运河,连接着帝国的命脉。 镜头二 考古发现运河沿线历史遗存古代粮仓 在洛阳的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里,有一堆已经完全碳化的谷子。它们被密封在玻璃器皿中。这些谷粒来自一千多年前的遥远岁月。它们在河南洛阳一个巨大的仓窖之中被发现。这个仓窖就属于被喻为隋唐时期“天下第一仓”的含嘉仓。 方孝廉,洛阳当地的文物专家,退休前在洛阳博物馆工作。他亲历了1969年那次令人震惊的考古发现。方孝廉在节目中称:“这是在1971年,秋季,八九月份160号窖东北过铁路,它在铁路北,160号窖在铁路南。” 这些珍贵的碳化谷子,被尘封了一千多年,直到30多年前的那次考古挖掘,才得以重见天日。 自隋唐运河修筑完成后,对于帝
3、国最重要战略物资粮食的运输就放弃了艰辛辗转的陆上交通,开始通过大运河进行输送。含嘉仓里的谷子想必就是经过运河,最终汇集到这里。 但是,这些谷子究竟是来自哪里?为什么要囤积在含嘉仓呢? 在洛阳博物馆,我们找到了一块含嘉仓出土的最为完整的铭砖,这上面清晰记录了粮食的来源是苏州。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铭砖记录了粮食分别来自于邢州、德州、沧州等地。南北各地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到洛阳,仅仅含嘉仓的一个窖中就有50万斤谷子。 那么,这个被称为隋唐天下第一粮仓的含嘉仓规模究竟有多大呢? 就在距离含嘉仓五公里的洛阳郊外,还有一处同时期的粮仓回洛仓,它的大小、规模与含嘉仓非常接近。 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粮仓来领略一下
4、当年含嘉仓的风采。 我们现在看到的每一个花圃下面都有一个仓窖。 整个回洛仓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一共有700多座仓窖。 2013年11月,回洛仓遗址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考古发掘,这是隋唐时期运河上的另一处巨型粮仓。 这些规模惊人的古代粮仓,或许是隋唐大运河沿线最为珍贵的历史遗存。 除此之外,仅在洛阳、商丘、西安一带,已经发现的古代粮仓还有七八处。 这些规模宏大、形制整齐划一的粮仓告诉人们,大运河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条简单的运输通道,而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帝国统治的工具。 当运河水不再流淌,这些守候千年但再也不会被填满的粮仓,忠实记录了运河曾经的繁忙。 出洛阳往西400公里,就是曾经历
5、经十三朝的古都西安。 开车四五个小时可以到达,坐最快的高铁只要一个半小时。 今天的人们或许很难想象,在大唐盛世,长安城里的皇帝居然因为没有饭吃,而要在西安和洛阳两个都城之间来回奔波史称“东都就食”。“东都”指的是洛阳,“就食”就是靠近吃饭。 西安博物馆导游田继伟称:“关中地区地狭人稠,一旦发展到王朝中后期的时候,(人口)何止百万,那么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它怎么解决饮食的问题呢?那么当时裴耀卿这个人就受玄宗的委托进行相对应的治理。” 身为江淮河南转运都使的裴耀卿没有辜负皇帝的信任。他在运河漕运中使用了新的转搬法进行运输。简单地说,就是在不同的河段,使用当地的船工、船舶;在不同河段之间设立中小
6、型粮仓,方便粮食的转运。犹如工业流水线作业,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也极大地降低了航行的风险。 运河上的粮仓自此被填得满满的,含嘉仓也达到了它辉煌的顶点。公元749年,含嘉仓的储粮规模达到583万石,足够中央政府一年之用。 运河发挥的效能显然超出了设计者最初的想象。 唐帝国的粮仓里,各地州县运来的粮食开始堆积如山,而这条帝国的动脉一经打通,澎湃的血液将流至帝国的全身。 今天,我们再来到含嘉仓的遗址,当年挖掘现场的青年已经两鬓斑白。洛阳文物专家方孝廉在节目中称:“这个照片就是当年发掘的工作现场,距今已经四十多年了。所以说岁月不饶人,真是这样。四十多年后的今天,那我现在就已经变成老头子了。” 岁月流逝
7、,沉淀了一个考古人的回忆。而古老、巨大的超级粮仓早已失去了它本来的作用,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作为历史地标活在当下。但是,那个将粮仓填满、维系帝国生命的隋唐大运河又在哪里呢?镜头三 各种梭子成为运河给帝国提供军事支持的一个佐证 新疆,吐鲁番市,古代高昌王国故都。唐太宗时期,被纳入大唐帝国的版图。它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一千多年前,大量的布匹和粮食被源源不断地运到这里。 二十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发掘高昌王国的阿斯塔那古墓群时,发现了一些来自南方的粗布。这匹布是来自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浙江。那么为什么它会出现在吐鲁番?又是如何运往吐鲁番的呢? 手工织布技艺传承人郑芬兰称:“因为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
8、发达的交通,所有的(运输)都要通过运河来完成。其实以前很多纺纱厂都是沿着运河而建的。布匹,还有棉花,都通过运河来运走。” 郑芬兰,浙江金华人,手工织布技艺的传承人,家中三代从事古老的粗布制作。她还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收藏梭子。郑芬兰说:“我十一年的收藏了,这个梭,大大小小。像这种比较小的,是西安那边的,饺子梭。像我们江南的是船梭,两头空的。每个地方的梭都不一样。” 其实对于这个梭来讲,布亲近的地方就像一个河的床面。梭子两头尖像船一样的话,穿梭得更快。所以日月如梭这个词就是由此而来的。因为船在走的时候也是走得非常快,你看每个船都是尖尖的。 在隋唐大运河运行的六百多年间,正是这些在河面上穿梭的漕
9、船,将江淮一带的物资送到关中地区,再由关中转运到西北前线。 根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李隆基执政的后期,唐朝政府每年用于西北地区军事开支的布匹就将近一千万匹。 不仅仅是西北,在河北方向,为了防御契丹和其他外族的入侵,同样驻扎着大量军队。 镜头带领观众到河北清河古贝州城,一千多年前,这里曾是大唐帝国最重要的布匹仓库。满载着军用布匹的漕船正是从这里驶过,继续北上,为守卫边疆的唐朝将士准备越冬的寒衣。 公元684年,农历十一月,湿冷的南方已经不适宜再做手工活。一户姓祝的人家,正在赶制用于上缴官府的租布。祝家或许是最早的一批被允许用租布代替粮食的百姓。越来越多的布匹将取代粮食,成为运河上由南方运往北方的主要
10、物资。 在大唐帝国不断开疆拓土的过程中,隋唐大运河无疑是最重要的补给线。而当国家动荡、政局不稳的时候,大运河立刻成为战争双方争夺的焦点。因为谁都明白,只要控制住运河,就控制住了帝国的命脉。 安史之乱后,各方势力对汴水的争夺,为人们生动呈现了运河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此时,河北地区已落入藩镇之手,不再向中央政府缴纳税赋,永济渠段的运河形同断流。政府的财赋来源只剩下江南八道,连接江南与北方的汴水也就成为中央政府的命脉所在。 然而,奉命把守运河沿线各重要关口的军事将领并不安分。拥兵自重的地方将领,常常摇身一变,又成为一股新的叛军势力。 被扼住经济命脉的大唐帝国,正一步步走向它命运的终点。 与此同时,运
11、河上的汴州城越来越热闹。对真正的野心家来说,这里才是值得注目的焦点,而不是遥远的长安城。 公元970年,一个叫赵匡胤的军官在这里称帝,国号:“宋”。 在王朝的更替下,围绕着战争与抢夺,布匹的使用和运输的方式也都发生了改变。但古老的织布法没有随着时间消失。它通过那些各式各样的梭子流传了下来,并成为运河给帝国提供军事支持的一个佐证。 镜头四 不朽名作清明上河图的前世今生 不是每个城市都有开封这样的幸运。不朽名作清明上河图为世代中国人留下了一个活色生香的北宋都城:开封。但是,北宋开封城的活力来自哪里呢? 仔细观察清明上河图,人们不难发现,汴河才是这幅画的主体。它是隋唐大运河的一部分,也是整个城市的生
12、机和活力所在。 张择端刻意安排的情节高潮,是画中的“虹桥抢险”,惊恐紧张的气氛,险象环生的场景,令人拍案叫绝。 2008年,这幅图被制作成动态版,在世博会中国馆内面向世界展出。当年完成这个项目的正是于正和他的同事。 清明上河图动态版制作者于正说:“其实清明上河图这个素材被认定说,要让它成为中国馆的一个组成部分已经很早了。因为之前大家都觉得中国馆需要一个镇馆之宝,那么到底是什么,选来选去还是觉得清明上河图比较有代表性。我们觉得虹桥这一段是一个重头戏,在它的构图当中有这样一个视觉中心在。所以如果去中国馆参观的话,大家可以看到虹桥就是在这一百米长的布道中间,当然它也一定是视觉中心。” 无论是张择端,
13、还是于正,都是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来铺陈长河上下、城门内外的大都市繁华。但,熙攘繁华的清明上河图已随烽烟岁月远去,当年的汴河,如今还有迹可循吗? 这里是开封唐宋时期的州桥遗址。从这里往下4.3米,就是被黄河泥沙淹没的州桥。 1984年,开封市政公司在施工时发现了这处遗址。被发现时,这座砖石结构的拱形桥,南北长17米、东西宽30米,保存基本完好。 受当时环境和时间的限制,考古人员在初步清理完州桥之后,又重新将它填埋起来。而州桥再往下,就是大运河汴河段故道,也就是张择端笔下的“上河”。不仅仅是汴河,连同整个的开封古城,都早已被时间的洪流掩埋在黄土之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北宋开封外城、内城、
14、皇城三道城墙、部分城门以及城内汴河、蔡河、古州桥等大批重要遗址的陆续出土,一个气势恢宏的国际大都会轮廓越来越清晰。 河南博物院小志愿者魏莱说:“这是河南博物院复原的宋代开封城全景,以开封为中心,一个庞大的运河系统呈放射状向外分布。首要的当然是汴河,它一路流向东南,连接淮河,并通过真楚运河、江南运河、浙东运河与长江、松江、钱塘江沟通。广济河则流向东北,与济水沟通。” 在河南省博物院,精心复原的宋代开封城全景模型,向今天的参观者生动展现了一千年前的那座超级城市是如何依靠一张庞大的水路运输网络高效运转的。 今天开封市区人口约100万,正好与当年开封城人口数量相当。而城内外的一些交通主干道甚至与当年的
15、河道重合。 正因为有了运河,来自中国各地的物产,才源源不断地汇集到开封城。这里店铺林立:商店、旅馆、酒楼、茶社,还有香药铺和绸缎店鳞次栉比。 北宋时期,政府积极鼓励商业贸易。开封城里,仅较大规模的店铺就有6400多家,另外还有小商小贩八九千名。在一贯重农轻商的中国古代,实属难得。这也让运河的效能发挥到极致。而到了夜晚,宋代开封城的街上华灯璀璨、人声喧哗。连宋徽宗本人也抵御不住这夜晚的诱惑,跑出宫来,和李师师约会。 大运河不仅成就了开封城的繁华,更提振了整个北宋帝国的活力。 今天,虽然我们无法真实地去领略当年的盛世,但还是可以通过张择端留下的画作去追寻历史。在这个完全参照清明上河图而建造的主题公
16、园里,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当年北宋帝国的繁华气象。在那遥远的开封城里,洋溢着的不仅是巍峨庄严的帝国气象,更有生趣盎然的市井风情。 粮仓、布匹、名画,一切与唐宋帝国息息相关的元素,都指向了隋唐大运河。 那么今天,我们是否还能寻找到可见的运河故道,去直面那曾经的帝国动脉呢?镜头五 漂洋过海的中国瓷器最初的航程很多是从运河开始 在淮北濉溪县城西南约25公里处的柳孜镇上,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朴素恬静。 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淮北平原上一个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战略要塞,1999年的一次考古挖掘,让这个小镇一跃成为中国关注的焦点。这次发掘出土了唐宋时期南、北方十几个窑口的大批瓷器,还发现唐代沉船八艘,
17、出土三艘,清理出一座完整的宋代石构建筑。 淮北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就是在1999年的那次考古挖掘后建立的。在柳孜出土的大部分文物都收藏在这个馆内。 这些唐代木船,在历经千年的叠压之后,浮出水面。专家推测,这可能就是当年隋唐大运河通济渠上漕运的主打船型。 比沉船更令历史学家感兴趣的,是船上装载的货物,从柳孜出土的瓷器,几乎涵盖了唐宋时期的数十个窑口。既有精美绝伦的唐三彩、生趣盎然的摆件,也有造型、材质都很一般的酒馆的定制餐具。 如此众多的瓷器为什么汇集到柳孜这样一个小镇?这些瓷器本来应该运往何处呢?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试图理清脉络。 这些瓷器是随着运输的漕船出现在大运河上,然后,又随着漕船的撞毁而停
18、留在运河底。其中,一些粗糙的瓷器,佐证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那就是早在唐代,中国就开始出现大量的“外销瓷”。这些漂洋过海的中国瓷器,最初的航程,很多是从运河上开始的。 来自遥远东方的瓷器,形成了很多国家对于中国的第一个印象。他们甚至开始用瓷器来给那个国度命名:CHINA。 CHINA并不是世界第一次给中国命名。在秦汉时期,西方人把中国称为“丝国”,那是因为中国最早对外输出的主要商品丝绸。而到了唐宋时期,世界开始用瓷器来为中国命名。 公元7世纪初,隋唐大运河贯通。公元8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瓷器开始大量向外输出。难道这仅仅是一个巧合吗? 秦汉时期,丝绸的国际贸易,主要依赖陆上丝绸之路。但如果要依赖这
19、条通道运输瓷器,是不可想象的。 与丝绸相比,瓷器要沉得多。而且最致命的问题是,瓷器极易破碎,根本无法克服陆路运输的颠簸。即使通过海上贸易通道,瓷器在国内的运输问题也无法解决。 显然,水路运输更适合瓷器。南北大运河的贯通,使得中国南北各地生产的瓷器都可以通过水路运送到宁波、泉州等港口城市出海。 那么,瓷器贸易又是如何开始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杨桂梅说:“瓷器在所有外销货物当中,重量比较大,主要是放在舱底,作为一种压舱的货物。它有一定的分量,能够保持船的重量,以及保持它的平衡。” 瓷器作为压舱的货物开始了最早的贸易,虽然只是学术界的一种推断,但是这样的推断也不全无道理。至少在唐宋时期,瓷器在国内的大量运输是离不开隋唐大运河的。 而这些瓷器的外销不仅仅为帝国带来了庞大的经济效益,也让西方社会对于东方帝国有了新的认识。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杨桂梅说:“西方人对于中国的认识很多都是从瓷器上来了解到的,包括中国人的装扮,中国的风光、建筑,以及中国的装饰纹样,这些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具有异域风情的装饰风格,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力,他们通过这个可以想象遥远的中国、遥远的东方是一个什么样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