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79.17KB ,
资源ID:305030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5030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型机.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型机.docx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型机*课 程 设 计 课程设计名称:压片成形机 学生姓名 :* 学 院 : * 专业及班级: * 学 号: * 指导老师 :* 2010年 12 月 31 日目 录一、摘要 1二、工艺流程 2三、功能分析 4四、机构设计分析 4五、方案图 6 (1)方案16 (2)方案27 (3)方案38六、凸轮设计9 (1)料筛凸轮设计9 (1)下冲头凸轮10七、方案比较分析和优选11八、方案尺寸计算11九、设计心得13摘 要一 设计原理及任务:干粉压片机的功用是将不加粘结剂的干粉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压制成h 圆型片坯,经压制成形后脱离该位置。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

2、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1)精压成形制品生产率为每分钟15 件; (3) 被压工件的外形是直径为60mm,厚度为5mm 的圆形片坯。二设计要求:(1) 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2) 画出机器在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拟定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运动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运动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3) 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和最小曲率半径,计算凸轮廓线。(4) 设计计算齿轮机构。(5) 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并进行连杆机

3、构的运动分析,绘出运动图。如果采用连杆机构作为下冲压机构,还应该进行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计算飞轮转动惯量。(6)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7) 学生可进一步完成机器的计算演示验证、凸轮的数控加工的等。关键字:压片成型机、凸轮、齿轮、连杆三 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压片成型机的工艺动作是(1) 干粉料均匀筛入圆形型腔(图8.2a)。(2) 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粉料扑出(图8.2b)。(3) 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图8.2c),并保持一段时间。(4) 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图8.2d)(5) 料筛推出片坯(图8.2a) 上冲头、下冲头、送料筛的设计要求如下:(1)上冲

4、头完成直线往复运动(铅锤上下),下移至终点后有段时间的停歇,起保压作用,保压时间为0.4s左右。因冲头上升后要留有料筛进入的空间,故冲头行程为90 100mm。因冲头压力较大,因而加压机构应具有增力功能,如图8.3a所示(2)下冲头先下沉3mm,然后上升8mm,加压后停歇保压,继而上升16mm,将成形片坯顶到与台面平齐后停歇,待料筛江片坯推离冲头后,再下移21mm,到待料位置,如图8.3b所示。(3)料筛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复震动筛料,然后向左退回。待批料成形并被推出型腔后,料筛在台面上右移45 50mm,推卸片坯,如图8.3c所示。上冲头、下冲头与送料筛的动作关系见下表 动作关系表上冲头进退送料

5、筛退近休进远休下冲头退近休进远休四 功能分析1)根据分析可得到:为了达到高效、方便的目的,采用机械自动加工的方法比较好,因此,本题采用了自动加工的方法压制片坯。2)各个部分功能分解(1)送料机构:为间歇直线运动,这一动作可以通过凸轮上升段完成(2)筛料:要求筛子往复震动(3)推出片坯:下冲头上升推出成型的片坯(4)送成品:通过凸轮推动筛子来将成型的片坯挤到滑道(5)上冲头往复直线运动,最好实行快速返回等特性。(6)下冲头间歇直线运动五 机构设计分析 1)上冲头加压机构设计压片机机构有三个分支:一为实现上冲头运动的主加压机构;二为实现下冲头运动的辅助加压机构;三是实现料筛运动的上、下料机构。此外

6、,当各机构按运动循环图确定的相位关系安装以后,应能作适当的调整,故在机构之间还需设置能调整相位的环节 (也可能是机构)。要完成上述几种机构的设计,对课程设计来说,工作量太大,因此,这里也只就其中的一个机构主加压机构叙述其设计过程。实现上、下冲头、料筛运动的机构应有下述几种基本运动功能:(1) 上冲头要完成每分钟15次往复移动运动,所以机构的主动构件转速应为15 r/min,若以电动机作为原动力,则主加压机构应有运动缩小的功能;(2) 因上、下冲头、料筛是往复运动,故机构要有运动交替的功能;(3) 原动机的输出运动是转动,上、下冲头、料筛是直移运动,所以机构要有运动转换的功能;(4)因有保压阶段

7、,所以机构上冲头在下移行程末端、下冲头在上移行程末端有较长的停歇或近似停歇的功能;(5)因冲头压力较大,所以希望机构具有增力的功能,以增大有效作用力,减小原动机的功率。实现这五种要求的每一项几乎都有可以用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机构中的一样或者组合起来后实现,这样就有许多的方案,在这许多方案中,有些机构,如曲柄滑块机构,就兼有运动转换和交替换向的功能,可以替代凸轮和齿轮的组合,这样的组合就显得繁琐而不合理,因而可以直观进行判断,从而舍弃一些方案。六 方案的比较分析和优选方案一:采用齿轮和皮带轮传动,传动效率高,皮带能实现较远的传递,且应用广泛,价格便宜,有很好的经济、应用性。 方案二:采

8、用皮带轮、齿轮、蜗杆涡轮传动,蜗杆传动效率低,质量中,价格昂贵,这样就导致整个系统的效率低,并且上冲头的齿轮连杆组合机构不能精确的实现上冲头的轨迹运动 方案三:整个系统均是运用齿轮传动,尽管整个系统效率比较高,传动稳定,但是也会导致整个系统的能量不能够较远的传递,这样的系统就必须要求有中间齿轮作为过度作用,这样的后果就会使系统中的齿轮较多,系统比较沉重,而且总价格很昂贵,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不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 所以综合以上三种方案的分析与评价,可以得出,方案一在这三种方案中有显著的优点,其余方案虽也可达到所要求的机构功能,但均不如前述几个方案的结构简洁,而且经济实用性均没有以上三种方案好,所以

9、最后选择的方案是方案一。七 方案的尺寸计算 在计算尺寸之前,必须作出先作出机构的运动循环图,根据机构的运动循环图来计算各个构件的尺寸(为的方便计算取整值)。因为选定的电动机的转速为n=970r/min,每分钟生产15件产品,根据公式可得出他的转速比 :I=970/15=64.7=64 为了使计算简便,下面数据均采用标准值=20 m=2 齿轮减速比I=16取=17,则=272 =2*17=34mm, =272*2=544mm 皮带减速比I=4取=100mm,则=400mm= 设计心得 刚开始准备接触机械课程设计的时候,很想自己设计一个创新作品,然而,在自己想了几天后感觉很多东西都不能够设计出来,

10、遇到了不少瓶颈,所以在无奈之下转而设计压片成型机。在设计压片成型机的过程中,先后应用到了连杆机构知识、齿轮机构知识、凸轮机构知识等等,这一次的课程设计比较全面的将自己在机械原理这门课程所学到的东西,其实设计的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复习过程。 在这次设计中,遇到了不少的设计瓶颈,例如上冲头的停歇与匀速直线运动,耗费了我不少时间去想设计的方案,然而,到最后还是无疾而终,根本就难以设计出完全符合上冲头运动轨迹的连杆机构,在万般无奈之下借鉴参考书籍上的知识设计了一个不太成熟的方案,大体能够实现上冲头的运动。在计算方案的尺寸中,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也无法精确的计算各个构件的尺寸,例如上冲头的连杆滑块机构、料筛的连杆滑块机构的连杆的尺寸就当前我所掌握的知识无法确定,所以也只得把这部分的尺寸給搁置下来了。这次的课程设计,尽管自己没能够设计出自己想象的创新机构来,这是个遗憾,但通过这次设计,我也学到了不少知识,种下了许设计的种子,为以后的设计起到一个探路的作用。参考文献(1) 孙桓、陈作模主编 .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2) 裘建新主编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