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3.12KB ,
资源ID:3050130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5013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读张翎的长篇小说《金山》.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读张翎的长篇小说《金山》.docx

1、读张翎的长篇小说金山读张翎的长篇小说金山2009年09月27日 文汇报肖复兴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学传统的国度,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我国对待文学拥有如此的热情与激情了。以往,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小说的国度;特别是长篇小说,我国的作者和读者,一并投入了极大的想象和理想,被庄重地称之为作家孜孜以求的“枕头书”。中国从诗歌国度到小说国度的转化,是抒情到叙事的转化,而对于长篇小说宏大叙事的热情选择,是一个大国崛起的心情表征和文学倾诉。回顾新中国60年的历史,初期,著名的“三红一创”(即红岩、红日、红旗谱和创业史),曾经那样深入人心,普及至极,发行量令人叹为观止,而且都是小说和电

2、影以及连环画一起遍地开花,走进千家万户。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思想和艺术的解放,茅盾文学奖的引领,使得长篇小说创作多元化,呈现更加丰富多彩的局面。尤为瞩目的是,如今长篇小说以平均每天一部多的速度诞生,令人目不暇接。尽管水平不一,量质并不同步,但总体可以说,60年以来长篇小说的整体创作,勾勒出了共和国建国60年的历史轨迹,成为了共和国的创业史和人民的精神史的一部分。在迎接共和国建国60周年的日子里,一部名为金山的长篇小说,走进读者,赢得广泛的好评。这是一部反映海外华侨一个家族四代人,从清末到新世纪浩浩150年历史的长篇小说,其中融合了鸦片战争之后的屈辱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兴

3、盛。它是一部海外华侨的奋斗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兴衰史。它将一个家族的起承转合融入了历史的框架,将宏大的时代叙述融入人物的悲欢离合,将民族对开放的艰辛摸索与体认,融入了笔力千钧又细微动人的情节和细节。它以富于深沉感情和扎实功底的现实主义手法,勾勒出中华民族的坚韧性格,抒发了对于祖国一往情深的思乡情怀。而小说一唱三叹的吟唱,正和我们互为镜像,在我们心底产生共鸣。它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震撼人心的佳作,是给共和国60周年最好的文学献礼。只是如金山这样抒写中华民族的传奇和史诗的长篇小说,还实在太少,太不解渴,和眼前发生的风云激荡的变革着的现实,和新中国60年以来曲折复杂、蕴含着丰富宝藏的历史,尚有距离

4、。我们的文学,特别是代表着一个国家文学整体和最高创作水平的长篇小说,还落后于瞬息万变的现实和读者的期待。进入新时期以来,我们的长篇小说对于曾经泛滥的“假大空”的反思和弃绝,却也同时对于宏大叙事产生了误解、消解甚至疏离,以至于我们越来越缺少了关于我们民族的传奇和史诗的书写。我们不少的长篇小说愿意向市场屈膝,向娱乐靠拢,向流行文化看齐,满足于男欢女爱,热衷于杯水风波,躲在蜗牛壳里咀嚼一己些微琐事去自恋和自虐,而缺少金山一样的大气象。特别要指出的是,金山的作者张翎是一位旅居加拿大的华人作家。除四海一家的欣慰外,或许还能够给予大陆的作家一些促进和砥砺。身处祖国大地,我们被日新月异的生活所簇拥,理应拿出

5、更多更好的作品,才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金山故事梗概2009年08月12日 中国作家网著名的侨乡广东开平至今矗立着一群特殊的建筑碉楼。这种碉楼外表亦中亦西,能同时起到住宅、防洪、防匪等多种功能。据说,这是清末民初远赴海外“捞生活”的男人们为使留在乡里的女人和孩子们免受绑匪和洪涝之苦,极尽所能省钱盖得。而其中一座名叫“得贤居”的碉楼的主人就是这部小说的男女主人公方得法和关淑贤(六指)。 “金山”是在加拿大做苦力的华工对洛基山脉的称呼。而远赴海外打工的男人则被称为“金山客”、“金山伯”。他们固定每月往家中寄来血汗钱,供家人维持生活。待攒够来回船票,便回乡待上一年两年,娶妻生子后再回金山。红毛就是开

6、平和安自勉村众多金山客中的一位。为了支撑负载累累的家,十五岁的方得法决定跟随红毛远赴金山(加拿大)。初至金山,阿法随众人在唐人街当帮工。1881年加拿大开始修建太平洋铁路,招募近万华工,阿法便是其中之一。工程队九死一生,终于完成铁路施工。红毛却因重伤难愈,客死他乡。工头要违背合同,就地遣散工人。阿法以其中一个工头为人质,用马尿冒充烈性炸药硝化甘油,逼得工头们最终履行合约,整个工程队的上百名华工终免于饿死荒野。同时也使得充当人质的工头瑞克亨德森没有被愤怒得失去理智的工人们乱棍打死。1896年李鸿章结束欧美之旅取道温哥华回国,众侨民赶来欢迎,阿法也在其中,抱怨加拿大政府对华工的盘剥。加拿大人排华愈

7、演愈烈,回到唐人街的阿法找不到工作,潦倒落魄,走投无路间突然发现红毛临死留给他的一把胡琴中竟然藏了一大块金子。这是红毛当初淘金时偷藏下来的,一直藏在这把形影不离的破胡琴中。阿法用这金子在维多利亚开了一家洗衣馆,取名“竹喧洗衣馆”。三十一岁的阿法衣锦还乡,违背母亲订下的婚约,非要娶能写诗作画的红毛妻妹六指为妻。婚后不多时又回温哥华,在亨德森的帮助下承接了温哥华大酒店的洗衣业务。1903年、1904念梁启超、康有为先后访问温哥华与英属哥伦比亚,发表演说,发展保皇组织。阿法受到鼓动,决意卖掉生意日渐兴隆的洗衣馆,支持康梁变法。再度开业的“竹喧洗衣馆”在1907年的温哥华排亚大暴乱中尽遭劫毁。阿法决意

8、不再开衣馆,转而在新西敏士郊外种地卖菜为生。国内世道日乱,六指和锦河遭匪徒绑架勒索,被家丁墨斗救回。阿法遂生建碉楼保护家人的想法,并嘱咐家中购置中西武器作防守之用。阿法的母亲麦氏病危,六指不惜挖肉熬汤,延了婆婆的寿命。麦氏却始终不肯放六指去往金山。阿法的两个儿子锦山锦河陆续来到金山。锦山被孙中山的共和理想而鼓动,偷偷拿钱支援“洪门”,却遭父亲误解,被逐出家门。又在之后一次意外中残疾,无法劳动,终生抑郁不得志。锦河来到亨德森家做男佣,亨德森夫妻不和,对锦河甚为依赖,尤其是亨德森太太,更是想方设法不让锦河离开寸步。锦河在母亲的安排下,回乡与区燕云成亲。次年区氏生下儿子方耀楷,耀楷深得麦氏喜爱,却在

9、九岁时不慎溺毙于村口无名河。二战爆发,锦河把亨德森太太死前留给他的巨额音频买了一架飞机捐给加国政府。并与其他华人一道自愿入伍代表加拿大参战,最终战死他乡,只有衣冠被送还加拿大。阿法将各种建筑材料一批批运往家乡,终于建起了“得贤居”,却终其一身没有凑够妻子六指的“人头税”,实现与六指在加拿大团聚的“金山之约”。阿法年岁渐高,想要衣锦还乡却始终心有余而力不足。锦山与被拐卖到金山的女子猫眼生下女儿方延龄。叛逆的方延龄几度离家出走,颠沛流离间始终没有过上稳定幸福的家庭生活。她给混血的女儿取了英文名字,并极力避免她了解家族旧事。阿法的小女儿锦绣一直留在家乡,与青梅竹马的家丁墨斗之子谢阿元结为夫妻,生下儿

10、子怀国、女儿怀乡。战乱中,夫妻二人在镇上办起了“百姓学堂”。怀国在上学路上被日军的投下的炸弹炸死。锦绣在学堂惨遭日军蹂躏。建国后,土改运动中,锦河之妻区燕云带着“贫协”来得贤居抄家。为免遭侮辱,墨斗拿出本用来抗击强盗的来复枪,打死领头的贫协主席,以及怀国、锦绣、六指,然后跳楼自尽。方延龄的女儿艾米史密斯为了完成母亲方延龄交待的任务,来到了祖先居住过的开平,见到了唯一活下来的叔公谢阿元。无意中开启了自己身世和家族的那扇历史之门。她的人生从此走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她终于找回了一个属于她却几乎被她丢弃了的世界。钟制宪:难得的金山2009年08月12日 中国作家网 真不好意思,今天是高朋满座,各个都是文

11、学界的行家能手。本来小韩让我来参加会的时候,我只是看了这本小说特别兴奋,我说张翎一把就把我拉进了她的粉丝行列。我也没有想到要在这样一个场合做一个发言。我刚开始还说我就随便说两句行不行,小韩说行啊。后来我就担心是这样的场面,所以我感觉太随便的说又不好。所以,昨天紧急的想了想。一是把我自己在这家行家面前我自己要首先退到普通读者的地位上。再一个就是像学生似的写了一篇读后感。我这篇读后感的题目就叫“难得的金山”。作为一个最普通的读者看小说是我年轻时候一个很大爱好。可能从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开始,我们那一代人就开始读那些红色经典,我记得看书最集中的时间就是寒暑假。我还记得那时候我母亲去上班,我会到学校图

12、书馆借回来一堆书。只要那堆书抱回来,孩子们就特别高兴的抢走。这始终是我一个非常快乐的记忆。后来,因为历史的原因,我们就赶上了文革,小学没有毕业实际上就辍学在家了,就没有书读了。但是,我觉得小时候阅读习惯的养成,还是带给了我在文革十年苍白生活中难得的文化营养。那时候就是那些千方百计弄来,多数残缺不整的中外文学名著,使我们能够在那段不幸文化空白期,又是我们自己的青春成长期幸运的获得了很多宝贵知识。我时常跟我的小孩说,我这辈子就考过一次试,就是考大学。小学考初中都没有考过。后来考大学之后,正逢文革后文艺复兴时代,当时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一样,我作为中文系的学生,又读了不少文学作品。在我的记忆

13、里,无论是少年时阅读带来的乐趣,还是在工厂时用宝贵闲暇时间在自己床上读书的身心愉悦,看小说对我来说始终是一种惬意的享受。当工人时,那时候整天幻想我将来最好当一名图书馆管理员,这是我的一个梦想。后来分配到党政机关以后,自己辞官到出版社当了一个编辑。现在回想起来,喜欢看小说这个潜意识起了很大作用。但是,这个爱好在以后就中断了。我觉得可能也是到了出书的书窝里,对书的感觉迟钝了。也可能是生活、工作的繁忙让自己顾不上看很多小说了。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即使有的时候去翻一些小说也不再有当年那样浓厚的兴趣,那种可以让我逐字逐句一气读下去的小说不太多。最初听说金山是从韩敬群那儿,大家的肯定还是引起了我的兴趣。

14、虽然在此前他也时常向我推荐一些书,也有不少赞美。但是,我读了以后有的是翻翻就放下了,有的觉得还行。但是,就像他那样去赞美一本书我也没有兴致,应该说不是那些书写得不好。而是我作为一个读者的个体没有和这些书产生共鸣。作为一个读者来说,我需要的是能被小说的故事情节牵动,对书中人物的性格要留下深刻印象,要被人物命运吸引,认同喜欢小说的语言风格,对小说展现时代背景和相关知识有了解或认知的兴趣。应该说,在这些方面,金山满足了我。在我已经不看小说很长时间以后看了金山,一字一句的看,看了开头就知道一定会看到结尾。金山使我找到了久违看小说的感觉,我读到了一本难得的好小说。关于海外华工的奋斗史或者血泪史,不在我生

15、活或者工作视野之内,完全因为金山使我邂逅了此前也许一辈子都接触不到中国近现代史以及当代历史中的一些情节。小说凭着好看的故事,个性化的人物,形象生动的细节和语言把我吸引进去。它使我通过这些,第一次如此深刻、形象的了解到我们中国人在百余年前,在远离家乡的西方世界,用生命写下的可歌可泣的奋斗历史和悲壮情怀。做文学评论,我不是行家,我更不敢在这些高手面前加以评论,但是我作为普通读者,除了小说有很好可读性以外,还想谈一点另外感受:首先,是对作者的创造态度。就像张翎所说,这部小说的题材对她是得天独厚,但是值得称道是她的郑重、认真,对一部小说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从某种角度看,她甚至是以做学问、做论文般的严谨

16、在创作。这些从细节的描写上,从历史考证上,从旁征博引随处可见。从前言中可以看到,从她萌生写这样一部小说的念头,到迈出考察、研究之笔的第一步,再到她写完这部小说时间跨越22年,在其间她做过许多相干不相干的事,既要谋生,也写过很多很不错的文学作品。但她迟迟没有落笔,她此生注定会耗费极大的气力。难度之外,我想最重要恐怕是她作为当今旅居海外的后辈华人,尽管和昨日今非昔比,但毕竟气血相通。对一部早年海外华人奋斗史,她充满着格外的敬意,这敬意是那样不容亵渎,以至于她做了很多前期准备,从繁重的案头到调研,又被她及时抓住许多灵感,正是这些细心、周详的准备使她成功的复原了这段历史。再现了许多令人幸福的细节,包括

17、她前言中提到的那些东西,什么照相机、肥皂等。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是她对方元昌抽大烟的情节,我觉得非常生动、形象,让我如临其境。另外,作者自己所说的,客观平实的人生抒写。我从小学学的历史,大多都是围绕概念的,无论是在考试还是在记忆里,概念大大多于有血有肉的历史情景的再现。虽然,理论或者概括可能没有错儿,也就是说那些性质、年代、代表人物这些都没有错。但是,离开了生动的史实、场景和气息,这些东西总是显得那么无力。比如说,我听说一个高中生看了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个电视剧以后非常感慨,他说我要是初中的时候看这个电视剧就好了,中国革命史这一段不用学一定能考到90多分。正是因为没有我当时就是在及格不及格的边缘考

18、的这门课。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最主要的是简单的概念远远无法覆盖复杂多样的历史真实。如果想展现一段历史,从概念出发肯定不会成功。比如中世纪的概念在一般人的头脑中,可能还不如一个西方的小学生那么清晰。这也是前一段时间,我正好见了这样一个小孩,他二年级去加拿大,他现在四年级了。回来以后我们就问他在那边学什么,他学我学历史,学的是中世纪,我觉得他太高深了,我说你学得懂吗?他说我们除了讲中世纪的课还要做手工,专门做中世纪的房子,还要穿上中世纪人的衣服去演中世纪的人物。这样的话,他脑子里的中世纪是一个非常形象生动而不是我们这样概念的东西。因为这个原因,就是我们头脑中来自书本上的概念,应该说只会被逐渐的淡忘

19、。而他们头脑中记住的并不是概念,而是许多鲜活的东西。张翎的不俗和难得就在于她摒弃了简单化,把小说着力点定在一个在贫穷和坚硬生存状态中,努力钻出一条活路的方家家族。书中使人看到旅居海外几代人的奋斗血泪和觉醒。她使我们领悟到走向世界应该不是强者的专利,它更包含着放开眼界,增长见识,包含着忍辱负重,沟通交流,包含着认识并改变落后,追求幸福和光明等太多的意义。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通过其引人的情节、任务和故事,揭示真理,发人深省。我顺便谈一下感受,这两天我看电视局高地,只有一点使我自己想清楚了一个问题,1979年的时候我正好在大学读书,赶上中越自卫反击战,我当时始终是反战的,为什么要死这些人?而历史

20、也证明,没过几年以后,大家就是在抹平这个记忆,这个电视剧让我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为什么要打这个战争我一下子就理解了,邓小平作为战略家、政治家,当时这场战争,是在我们的军队经过十年文革以后,远远的落后于世界的现代化的军队建设。军队面临一个重大转型,而越南战争实际上是战略转型当中一个关键的一招。这个转型可能在当时我们付出了牺牲,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它对中国军队在迅速的赶上世界现代化,包括邓小平的题词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是有重大意义的。这个意义我多少年都不懂,是一部电视剧让我悟出了这样的道理。第三,我认为金山的创作态度和表现方式,有很值得总结和借鉴的地方。如果作者在写到一段历史的时候,不仅限与要歌颂或者控诉,而是能像张翎这样对典型人物极其生活做客观平实的抒写,对抒写的内容做足了功课,再加上作者的才华和天赋那么微言大义就自在其中了。这就是我的读后感,谢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