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19.59KB ,
资源ID:304291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4291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专科教育的比较.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专科教育的比较.docx

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专科教育的比较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专科教育的比较各类各级教育之间的区别,实质在于培养目标的差异,其他因素大都由此而派生。因而,本文着重进行有关教育的培养目标的探讨,然后进行相关因素的研究。当前,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水平,已达到一定程度。我国社会的人才结构与世界发达国家已基本相同。我国教育类型和层次的构成也不可能离开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所以进行国际比较研究也是廓清本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一)1991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培养能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适应基层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生产工作等一线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都

2、得到发展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国家教委高教司颁布的教学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工程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基本要求(试行)中提出:“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工业、工程第一线,从事制造、施工、运行、维修、测试等方面的工艺、技术和管理工作和一般设计工作”。普通高等医药专科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和基本要求等文件中提出: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县及县以下农村和厂矿等基层医药卫生工作,或医药院校,医学科研及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辅助工作”。“毕业生主要担任卫生医师、临床医师、检验师、护理师、技师、中医师等职”。全国高等农林专科教育座谈会纪要等文件提出:农林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的高级农林技术

3、应用人才和管理人才”。在业务方面“获得助理农艺师或高级技术员的基本训练”。财经类专科教育有关文件提出:“普通高校财经专科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财经管理工作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分配主要面向基层,在各级财经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上述国家教委颁布的文件以及国家教委高教司颁布的各类高专教育的教学文件所提及的高专培养目标内容是迄今为止,对高专培养目标最明确具体的阐述。1987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管理干部学院应当利用自己同企业、行业关系紧密的有利条件,结合需要,举办高等职业

4、技术教育,为企业事业单位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1993年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所颁布的文件关于改革和加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工作的若干意义中提出:“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能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适应城乡企事业单位生产、工作第一线需要的,又红又专的应用型或职业型高等专门人才”。1995年国家教委教职199512号文件中提到:“职工大学直接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面向基层、面向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担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部分中级)实用技术、管理人才的任务”。1995年8月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全国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会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生产

5、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这类人才的主要作用是将已经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在第一线从事管理和运用工作。这类人才一般可称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从上述国家教委有关文件对高等专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阐述以及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承担实体职业大学和职工大学培养目标的规定。我们可以得到明确结论: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并可归结为以下四点:(1)人才类型是技术型(应用型、实用型等)人才(2)人才层次是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如比技术员高一层次的高级技术员)(3)工作场合是基层部门、生产一线和工作现场(4)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

6、生产和服务。(二)我国高专教育与高职教育办学机构的实际培养目标,可以进一步论证上述结论。1.高专:上海机专生产现场工艺人员和管理人员。上海化专生产一线工艺及运行技术人员。嘉兴工专现场技术及管理人员、工地施工员。杭州工专中小型工厂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盐城工专生产一线应用型人才(技术和管理)2.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大专层次第一线应用型人才。江南大学各行各业生产一线专门技术人才。常州工业技术学院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的一线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襄樊职业大学大专层次的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的一线高级应用技术人才。苏州职业大学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及管理人员。3.职工大学:上海轻工业局职工大学生产一线工作的工艺人员

7、和管理人员。上海机床公司职大从事数控机床编程、调整、操作及维修的技术人员。上海二轻局职大从事生产线上工艺工作及工艺装备设计的技术人员。上海仪电局职大从事生产现场工艺工作及工艺装备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大同矿务局职大煤矿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机电技术人才。沈阳新光动力机械公司职大从事柔性加工自动线上的编程、调试、操作及维修等工作的专门技术人员。由此可见,我国各高专及高职院校实际的培养目标也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说培养的是同一种人才类型技术型人才。从上述学校的教学计划看,也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1)主要以高中文化作为学习专业的基础。学制一般为23年。学历为大专层次。(2)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要掌

8、握扎实。(3)强调专业理论的实际应用,重视实践能力(包括专业工作所需的技能)的培养。在办学方面,高专和高职都重视服务目标的针对性、(地方、行业和企事业),都与地方、行业及企事业有广泛合作。因而,在办学方向也有较大的一致性。(三)从六十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际高等教育产生了结构性调整。当前世界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由三种教育类型组成:学术教育、工程教育及技术教育。1.学术教育培养发现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学术型人才。2.工程教育培养将客观规律(即科学原理)转化为设计、规划和决策的工程型人才。3.技术教育培养将设计、规划和决策(图纸、文件)转化为物质产品或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技术型人才。上述的“

9、工程”与“技术”概念,是由这类人才的活动特征和工作内涵所规定的,因而具有广泛含义的。“工程”用语已延伸到包装工程、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等。“技术”内涵也已覆盖到管理技术、教育技术、营销技术、运行技术等。学术教育与工程教育各国大都由传统大学或高等院校来承担,而技术教育则由六十年代后兴起的高职院校来承担。如美国的学术教育由综合性大学承担,工程教育由专门学院承担。而社区学院和技术学院承担技术教育。英国的传统正规大学承担学术教育,工业大学与专门学院承担工程教育,多科性技术学院承担技术教育。德国的综合性大学承担学术教育,工业大学承担工程教育,而高等专科学校及职业学院承担技术教育。法国的传统正规大学承担学术

10、教育,大学校(又称高等学府)承担工程教育,短期技术学院及高级技术员文凭培训班承担技术教育。日本的综合性大学承担学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技术科学大学承担技术教育。韩国以综合性大学与专科大学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以初级职业大学培养技术型人才。新加坡以国立大学与理工学院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以技术学院培养技术型人才。我国台湾地区以综合性大学培养学术人才和工程型人才,以技术学院培养技术型人才。我国香港地区以综合性大学和理工学院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以工业学院培养技术型人才。这里必须说明,高等学校所办教育类型是必定存在着一个主要倾向,但决不是绝对的。办学机构与教育类型不是完

11、全对应的如美国普都大学,内设工程学院培养工程型人才,又设技术学院培养技术型人才。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调整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总趋势是完全一致的,即正在形成以上述三种教育类型为框架的高等教育体系。其核心问题是需要不断加深高等技术教育的认识。(四)既然高专、高职从教育本质来说是共同的,那么,为什么我国在八十年代开始,又产生了高职这类教育实体,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教育概念呢。这是必须探讨的问题。这里有两方面的因素促成了这种现象的产生:1.首先是我国的高专虽然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但是建国以来举办高专教育较多是作为对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一种应急措施;而不是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来对待的。如1953

12、年高教部部长马叙伦在全国高等学校行政会议上说:“为了解决迫切需要,1952年曾在高等学校内大量举办专修科,这是完全必要的。1953年仍需招收一定数量的专修科新生以适应最近几年国家建设的要求。同时,从国家长期建设的需要考虑。更必须培养大批真能掌握高级技术的专门人才。随着中等工业学校工作的加强,今后高等工业学校应尽量减少专科招生名额的比例,逐步做到把培养技术的任务由中等技术学校及其附设特别班担负起来”。1955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的高校部1954年的工作总结和1955年的工作要点中指出:“根据国务院指示,专修科应及早停办。从今年起即减少专修科招生任务。大力加强中等专业教育的领导”。这样的指导思想的存

13、在也决非偶然。这是当时全盘学习苏联模式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前苏联是没有高专只有中专的)。当然,更主要的还是我们对高专的社会功能和国情认识不足的缘故。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专教育几起几落未能得到正常又扎实的发展。特别在教学内涵上,尚未形成自身的特色。而且由于起初专修科大都是普通大学举办的,因而,必然会受到本科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方面成为同专业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因而,高专毕业生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基层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但是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经济发展愈来愈迅猛,社会对一线应用人才的需求也日趋迫切。于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在几年内,一百多所职业大

14、学就应运而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也在此基础上提出。 2.作为高职教育实体的职业大学与职工大学,能更及时更准确地对社会一线人才需求作出反应。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化,必定会对社会生产一线和工作现场的职业岗位产生影响。一些岗位消失了;一些岗位的智能内涵不断丰富;同时又产生了一批新的职业岗位。这种职业岗位的变化必然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与地方和企事业有较紧密联系的职业大学和职工大学,能更及时觉察到新的要求并能更准确地作出反应。就这一点而言,职业大学与职工大学比普通高专具有较大的优势。所以,这也是高职能够产生、发展的重要原因。高专与高职虽然在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上是一致的

15、。但是由于历史形成的各种因素,二者会并存一个时期。(五)从当前我国实际情况看,高职与高专在“大同”下尚有“小异”。这种“小异”体现在专业设置,也就是培养目标的针对性上。我国高职与高专在专业设置上有以下几种针对情况:1.一种技术:如包装技术专业。2.一组岗位:如机构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3.一个社会公有岗位:如会计专业。4.一个行业岗位:如汽车性能参数测试专业。高专的专业设置是1、2、3三种情况,而且以技术来设置专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就高职的主要教育实体,职业大学和职工大学来说,主要是2、3、4三种情况,尤其是4,体现出明确优势,办得很有成效。形成这种情况,有高专历史发展的因素。也有高职院校与

16、企事业紧密联系的客观原因。工厂企业欢迎这种针对行业岗位的专业设置。上海许多邮电分局领导对上海邮电职工大学培养的程控电话交换机房调试、操作和维修人员,十分器重,认为在这一岗位上,职大毕业生比其他院校毕业生,工作起来更为顺手得力。当今,国际上许多国家提倡企业办学,如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所属松下电器工程学院,丰田汽车制造集团公司所属丰田汽车工科大学等,都是适应本企业特殊需要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技术而开办的。行业办学的模式,在美国甚为流行,弗吉尼亚州35家企业出资合办夏博兹维尔纺织学院,就是一个典型实例。该学院实行工读交替,开设课程力求与企业密切联系。所以职工大学与职业大学专业设置的这一特点,符合国家需要和国际潮流,也是高职院校发扬优势的体现。结论是:(1)当前我国的高专与高职同是高等技术教育,二者无本质区别。(2)由于我国历史发展形成的缘由,高专与高职尚会并存一个时期。(3)高职院校应发挥与地方经济、企事业紧密联系的优势,更有效地为它们服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