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494.71KB ,
资源ID:3040552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4055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肇庆市届高三第一次统测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肇庆市届高三第一次统测语文试题.docx

1、广东省肇庆市届高三第一次统测语文试题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统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当下我们追求的目标。生态文明时代的审美形态在尊重生态这一前提下应该拥有诸多形态,但朴素是其中标志性的美。距今两千多年前,中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首倡“朴素”观。“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是没有染色的丝。老子用它们代表事物原本的状态即自然的状态。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所应追求的极致,“见素抱朴”是“道法自然”的美学表达。朴素观

2、首创于道家学派,亦为儒、墨等学派采用并融入自身学说。在现实生活层面,朴素观与主要由墨家、儒家创立的节俭观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审美观。中国农业社会倡导由道家创立的朴素观,在精神上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本色观。崇尚天然、崇尚纯真,以本色为真、以本色为美。二是恬淡观。不慕繁华、不贪名利,以清廉为贵、以平淡为美。三是清新观。不繁复、不艳丽,清雅、简洁,充满生气,以清廉为贵。进入工业社会,朴素观被工业社会追求财富、追求享受的价值导向排挤,奢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香饽饽”,进而腐蚀人心、催生腐败,引发严重社会问题。以大量浪

3、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奢华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工业文明发展之“殇”。基于工业文明掠夺资源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的现实,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文明与生态共生的生产方式诞生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提出来了;与之相应,一种新的审美观念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更受推崇了。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既是对工业社会那种严重破坏生态的奢华美的批判,又是对农业文明时代具有生态意味的朴素美的回归,但回归不是复旧,而是否定之否定的升华,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与农业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有着实质不同。在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中,虽然也类似农业文明时代朴素审美观那样尊重自然、奉自然为美,但实际上这种尊重的立足点是生

4、态,因而可以说,不是自然而是生态才是朴素美的灵魂。朴素作为生态文明时代标志性的美,必须是资源节约型的,任何高耗能的生活方式都谈不上朴素;必须是环境保护型的,任何生活方式如果产生诸多垃圾或者垃圾不易回收,这种生活方式就与朴素无缘;必须符合生态公正原则,这种公正一是体现为对动植物生存权利的尊重,二是体现为在精神上尊重动植物自身的价值。从人类利益出发,我们所希望的生态不是与人类利益相敌对的生态,而是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然而,生态自有其规律,完全不会迎合人类。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节人与生态的矛盾,尽量实现文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就建构在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中

5、,作为一种审美精神,它又反过来促进这一宏伟历史使命的实现。 (选自2016年1月18日人民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朴素观由老子首创,得到儒、墨等学派的认同和采用,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审美观,对中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老子的朴素观,以自然为本位,具体包括本色观、恬淡观、清新观三个方面。C.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是对农业文明时代朴素观的继承和发展,生态是其灵魂。D.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要求人们保护自然环境,正视当前人类社会出现的垃圾问题,反对产生过多垃圾,倡导对垃圾进行回收利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

6、章以工业社会人们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而导致环境严重破坏的事实为立论依据,论证了建构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的必要性。B.文章开头就提出了论点,接着论述了朴素观的源起,然后从三个不同时期展开分析论证,末段与开头呼应,结构严谨。C.文章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以突出生态文明时代朴素审美观的历史性与巨大的传承价值。D.文章分析论证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生态文明时代审美观的特点,但生态文明时代的审美观是论述的重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所应追求的极致,所以朴素美是最值得推崇的审美形态。B.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观与农业社会的朴素观有着实质的不同,可

7、见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不是节约型和保护环境型的。C.在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的指引下,人类要注意在尊重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与生态相互容让,避免矛盾,协调发展。D.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在当代备受推崇,是因为工业文明时代奢华的生活方式造成了环境的严重破坏。(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一只会思考的猴子徐慧芬 夜里,猴子横竖睡不着,它越想越生气:他怎么可以这么不讲理呢! 这个他是它的主人。十多年前,它还是少年的时候,在族群里受了欺负,独自出走,碰到了孤身的背包客。它和他相互望着,而后背包客摸了摸它的脑袋说,你好像跟我一样孤独?跟我走好不好? 它似乎听懂了他的

8、话,顺从地来到了他家里,他成了它的主人。主人指着屋里一条狗对它说,它比你先到,但我会对你们一视同仁的。主人开始训练猴子学习人类文明。一段时间后,在主人手把手的教授下,猴子也能像模像样地弹奏几支钢琴曲了。一次主人喝酒后,竟和它像朋友般坐而论道。主人侃侃而谈:知道吗?你们猴子与人的差别在哪儿?差别就在于你们所做的事,只是在模仿,是盲从,而不是创造,创造是需要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你们的大脑没有这个元素,所以你们拎不清,只能是和人长得有点像的猴子了。 那么,我们族里有个孙悟空不是很厉害么?它不是很有思想吗?它能做的事情不是你们人也不一定能做吗?它怯怯地问。 哦,那仅是个例,个例不能代替普遍,你看现在哪还

9、有孙悟空呢?主人解释。但是今天我没有盲从,没有拎不清,你却这样对我!它实在想不通。 今天主人下班回来,坐在钢琴前无精打采地弹了支曲子,它照例在旁仔细聆听。一曲刚完,狗就跳了过去,舔舔主人的手,这是它为主人喝彩的语言。而它却按兵不动,主人问它,你今天为啥不鼓掌。它说,你今天弹得心不在焉,有个地方还弹错了,你不觉得吗? 主人一听脸红了起来说,我今天心情不好,你就不能照样鼓鼓掌,让我开心一下吗? 可是你弹错了,我怎么可以为你鼓掌喝彩呢? 你真是个死脑筋,你就不会顺从我哄我一下吗? 你不是说猴子要学会独立思考才能进化为人吗?主人咆哮起来:你以为当人就那么简单吗?人的复杂程度你远远估计不到!你拎不清就永

10、远当不了人!主人从包里拿出一只烧鸡,撕下半只扔给狗,另一半就着一瓶酒胡乱塞进了自己的嘴里,而后气呼呼地命令猴子:今晚就让你空肚子反省自己错在哪里! 猴子实在不知道,主人白天也被他老板批了一顿,骂他拎不清,老板批评主人的口气和主人批评它的口气差不多。 黑暗中反复回想刚才的情景,猴子开始泪汪汪,开始想念山里的父母和伙伴们,自己这一走亲人们还不知怎样呢或许回去还能找到孙悟空帮忙,猴子决定回归故土。主意打定,脚下生风,不一会儿猴子就到了花 果山。昔日的花草果木都不见了,正用机器鼓捣挖山的一群男人,见到这只奔来的猴子,放下手上活,开始议论起来:咦,这兔子都不见的地儿哪来的猴子呀!唉,说是地下有矿,忙到现

11、在也没挖出啥宝来,快过年了,也不见老板发工钱,干脆逮住这只猴子煮了,咱哥们补一补风把这些话送到猴子耳朵里,猴子叫了一声妈呀,拔腿溜到旁边的石洞里躲起来。忽又听到一人说,不是快猴年了吗?咱哥们遇上了真猴子,说不定是好兆头呢!听了这番话,猴子想起当年它与主人相逢时,主人也对它说过,猴年遇上了你,也算咱俩有缘啦! 怕极了饿极了的猴子开始怀念起主人那儿安全而又温饱的好日子,还有主人教它弹琴念诗的好时光。相比要吃我肉的家伙来,主人偶尔的不讲道理骂我几句又算什么呢?再说眼前的故乡已成荒山野岭,我待在这里,只有饿死的份,还是回去吧!可是回去怎么向主人交代呢?让我动动脑筋思考思考,对了,就说猴年到了,我回山里

12、想摘几个鲜桃献给你。可寒冬腊月,哪棵树上有鲜果呢!这样的鬼话主人能信吗?管他呢,说点能哄他开心的谎话总不错。说不定主人听我这么一说,还会表扬我脑子拎得清,又向人靠近了一步。想到这里,猴子再次脚下生风,奔向主人家,敲响了门。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善于运用对比技法,将人、猴、狗三者进行横向、纵向的多重对比,不仅塑造了特征鲜明、丰富饱满的形象群体,也突出了发人深思的主题。 B.猴子之所以负气离家出走,是因为主人不讲理背弃了将它与狗一视同仁的承诺,让它受了冷待,没有获得应得的那一份晚餐。 C.小说的标题为“一只会思考的猴子”,既是指独

13、立思考、独一无二的孙悟空,也是指被矛盾困惑,最终被世俗同化的猴子,可谓一语双关,发人深思。 D.小说讲述了人跟猴的进与退的故事,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起来,在亦真亦幻中彰显出作者的艺术匠心。5. 请简要分析小说中“拎不清”的作 用。(6分)6. 这篇小说充分体现了虚构的特点,但又让人觉得它是真实的。结合本文,请你谈谈小说中“虚构”与“真实”的关系。(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文化是软实力,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着不可忽视和不容低估的巨大作用。69年来,在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上,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

14、动地的发展奇迹。尤其是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生活彻底告别了“票证时代”,走过了“温饱阶段”,迎来了“全面小康”。在欢度国庆之时,在民族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光明前景之际,13亿多人民群众更应坚定文化自信,续写筑梦新篇。庆国庆,让家国文化尽情流淌。无国无以为家,无家不能成国。国庆节是集人民性、政治性和幸福感于一体的节日,承载着反映国家、民族凝聚力的功能。在这个秋高阳暖的美好季节,各族各界群众就纷纷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了庆祝活动中,歌颂赞美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抒发对新时代幸福生活的真挚感受,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福。69年沧桑巨变,69年春华秋实,家国文化在神州大地尽情流淌。 庆国庆,让

15、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传统文化呈异彩,国庆佳节味道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国庆期间,有景区开展歙砚雕刻、诵读朱子家训、体验国学经典文化“蒙童开笔礼”等文化体验活动,深受游客欢迎,每天参加这种文化体验活动的游客达到千余人次。诸如民俗风情展览、音乐“快闪”等等,都让人民群众重新感受到了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传统文化。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69年开拓进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了新时代,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

16、来的伟大飞跃。而今行走在筑梦中国伟大征程中,13亿多中华儿女更应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在续写中华民族辉煌成就的同时,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更好的中国方案。(摘编自秦平让国庆假期多点文化味儿),陕西传媒网2018年10月04日)材料二:消费升级趋势下,人们也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需求满足,旅游、文化、教育等服务消费占比不断提升。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主任黄志龙认为,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比实物消费增速要快,目前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约为50%,成为消费新热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当前我国服务消费需求旺盛,8月份全国餐饮收入3516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高于商品零售0.8个百分点。68月暑

17、期档电影总票房174亿元,再创新高,预计全年电影票房将突破600亿元。国庆期间旅游供需两旺,亲子游、休闲游、自助游、自驾游成为热点。(摘编自消费亮点点亮假期,人民日报2018年10月06日)材料三:国庆长假期间,各地大打“文化牌”,群众在游玩中提高文化素养,感知文化传承。“宾客盈门,礼乐齐鸣”、“进香献酒,尊师敬祖”这两天来到河南许昌神垕古镇能看到按照北宋仪式举行的钧瓷开窑仪式,让游客切身感受千年文化古镇的独特魅力。国庆假期,神垕古镇每天都将有两家以上的钧瓷窑厂举行开窑仪式,千年的窑火,让古镇焕发出新的生机。在齐文化发源地山东淄博临淄,定制文化游成为了游客新宠。除了根据游客需求安排景点外,旅行

18、社还与齐文化研究学者合作,游览过程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历史文化讲解,实现了文化传播和旅游的融合。节日里,各地博物馆游客络绎不绝。陕西自然博物馆,“科普游自博,国庆七天乐”主题系列活动,吸引了不少人。在福建莆田市博物馆,小朋友们可以自己动手体验抄纸、寻找铅字块、固版、刷墨等古法造纸和活字印刷流程。(摘编自国庆长假各地打“文化牌” 传承文化提升游客素养,央广网2018年10月4日)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在民族复兴的大好形势下,应继续发挥其软实力的作用。B.各族各界群众以饱满的热情庆祝建国69周年,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尽情诠释家国文化。C

19、.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约占居民消费比重的一半,成为消费新增长点。D.各地发挥地方特色,打出“文化牌”,这一举措有利于群众提高文化素养,感受文化传承的魅力。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B.文化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国家、民族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复兴同样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C.消费升级带来的结果之一是居民更注重精神需求,旅游、文化、教育等服务 消费占比不断升高。D.在千年文化古镇举行的钧瓷开窑仪式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古镇拥有了新活力。

20、9. 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文化自信意义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韩思复,字绍出,京兆长安人。祖伦,贞观中历左卫率,封长山县男。思复少孤,年十岁,母为语父亡状,感咽几绝,故伦特爱之,尝曰:“此儿必大吾宗。”然家富有,金玉、车马、玩好未尝省。笃学,举秀才高第,袭祖封。永淳中,家益窭,岁饥,京兆杜瑾者,以百绫饷思复,思复方并日食,而绫完封不发。调梁府仓曹参军,会大旱,辄开仓赈民,州劾责,对曰:“人穷则滥,不如因而活之,无趣为盗贼。”州不能诎。转汴州司户,仁恕,不行鞭罚。以亲丧去官,鬻薪自给。姚崇为夏官侍郎,

21、识之,擢司礼博士。五迁礼部郎中。建昌王武攸宁母亡,请鼓吹,思复持不可而止。坐为王同皎所荐,贬始州长史。迁滁州刺史,州有铜官,人铲凿尤苦,思复为贾他鄙,费省获多。有黄芝五生州署,民为刻颂其祥。徙襄州。入拜给事中。帝作景龙观,思复谏曰:“祸难初弭,土木遽兴,非忧物恤人所急。”不见省。迁中书舍人,数指言得失,颇见纳用。开元初,为谏议大夫。山东大蝗,宰相姚崇遣使分道捕瘗。思复上言:“夹河州县飞蝗所至苗辄尽今游食至洛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玄宗然之,出其疏付崇,崇建遣思复使山东按所损,还,以实言。崇又遣监察御史刘沼

22、覆视,沼希宰相意,悉易故牒以闻,故河南数州赋不得蠲。崇恶之,出为德州刺史。拜黄门侍郎。帝北巡,为行在巡问赈给大使。迁御史大夫,性恬淡,不喜为绳察,徙太子宾客,进爵伯。累迁吏部侍郎。复为襄州刺史,治行名天下,代还,仍拜太子宾客。卒,年七十四,谥曰文。天子亲题其碑曰“有唐忠孝韩长山之墓”。故吏卢僎、邑人孟浩然立石岘山。 (选自新唐书韩思复传,有删节)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夹河州县飞蝗/所至苗辄尽/今游食至/洛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B夹河州县/飞蝗所至/苗辄尽/今游食至洛/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C夹河州县/飞蝗所至/苗辄尽/今游食至

23、/洛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D夹河州县飞蝗/所至/苗辄尽/今游食至洛/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人的表字。在本名之外另取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叫做“字”。古人自称称名,称人称字,这是基本的礼貌。B“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迁谪”表示升职;“左迁”表示削职降级等。C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为“山东”;战国时除秦外,六国都在崤山函谷关之东,故称六国为“山东”;也指太行山以东地区。D“玄宗”是李隆基的庙号。庙号指帝王死

24、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号,如某祖,某宗。始于殷代,汉以后历代帝王都有庙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韩思复秉性恬淡,他经历过家族的富有生活,而遭遇家贫,又能甘居贫困;饥荒年两天吃一天的饭,但他都不接受别人的馈赠。B韩思复为政行事仁恕爱民。任梁府仓曹参军时遇大旱,他不顾州府弹劾责备,开仓赈 济民众。任汴州司户时不实行鞭罚。C韩思复敢于陈述时政得失,坚持己见。他曾上谏反对皇帝造景龙观,山东蝗灾时更是上疏让皇帝悔过责己,停止一切不急之务,任用公正之士。他的建议均被采纳。D韩思复为官治理有方,名满天下。他去世后天子亲笔为他题写墓碑,原属下卢僎、同乡孟浩然在砚山

25、为他立石纪念。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母为语父亡状,感咽几绝,故伦特爱之,尝曰:“此儿必大吾宗。”(2)沼希宰相意,悉易故牒以闻,故河南数州赋不得蠲。(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祭常山回小猎苏轼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梁簿,白羽犹能效一挥。【注】西梁簿:指晋将军谢艾,曾任西梁州主簿,本书生,善用兵,胜仗无数。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点题,着力勾画狩猎队伍开向狩猎场的气派和场面,为下文的狩猎作铺垫。B颈联以“

26、白云、青山、红叶”烘托诗人归来的风度神采,增强了诗情中的画意。C尾联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欲驰骋疆场、杀敌报国但壮志难酬的苦闷心境。D本诗与江城子密州出猎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所显之志有异曲同工之妙。15请赏析颔联的妙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甫望岳中表现泰山高耸挺拔,赞叹自然神奇秀丽的两句是“_,_”。(2)劝学中“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3)屈原在离骚中用“_,_”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先贤,宁死不失正直。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提到纪

27、录片,可能有些人的印象还停留在枯燥乏味、 的单一节目形式中。但其实,国内很多纪录片,早已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与表现手段。“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三星堆青铜人像:说我像奥特曼的你别走;陶鹰鼎:陶,醉了6000年;长信宫灯:照着你这些穿越古今的宣传文案,出自如果国宝会说话这部 的文物纪录片。(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是这部纪录片的追求。事实上,除了技艺、文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进行活态传承,那些一动不动的器皿、雕塑、家具、建筑,随着主人的逝去已成陈迹。从电视片到艺术展,从复原远古城市到复制古代用品,现代人利用很“燃”的方式接触古人赖以生活的物质载体。在这一过程中,活起来的不仅

28、是文物,还有关于人们心底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忆。我们看到,一些学者从 的典籍中考证名物制度,一些从业人员试图用3D特效还原古代礼仪的全貌,佶屈聱牙的经典因此得以“翻译”,古代的生活场景仿佛历历在目,令我们不必回到商周,也不用沉溺于器物收藏,便能从文明之源中体会因时变迁的制度和一以贯之的礼乐精神。借助研究者的 ,普通人虽然不可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却可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在这一过程中,活起来的不只是文物,还有人们心底关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忆。B.在这一过程中,不只是文物活起来了,还有人们心底关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忆。C.在这一过

29、程中,不仅是文物活起来了,关于人们心底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忆也活起来了D.在这一过程中,文物不仅活起来了,还有关于人们心底民族历史文化 的记忆。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科技加持的全方位,让历史可听可看可感,助推这部片子大获成功。B.想象力的天马行空、全方位的科技加持,历史可听可看可感, 助推这部片子大获成功。C.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全方位的科技加持,让历史可听可看可感,助推这部片子大获成功。D.想象力的天马行空、科技加持的全方位,历史可听可感可看,助推这部片子大获成功。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述而不作 标新立异 卷帙浩繁 皓首穷经B.述而不作 独树一帜 洋洋大观 孜孜不倦C.照本宣科 标新立异 洋洋大观 孜孜不倦D.照本宣科 独树一帜 卷帙浩繁 皓首穷经20下面是华为公司深圳行政部发布的通知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根据最新消息,超强台风“山竹”将于16日上午到中午从距离深圳150-250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