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3 ,大小:52.68KB ,
资源ID:3040291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4029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整理完作物育种学通论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1105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整理完作物育种学通论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1105汇总.docx

1、整理完作物育种学通论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1105汇总作物育种学网上作业题答案绪 论一、 名词解释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栽培植物群体,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栽培植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符合生产发展需要。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人工进化:是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二、填空题1. 遗传、变异、选择2. 作物育种3. 矮化育种、生物技术 三、简答1.作物品

2、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抗逆性,增强适应性和稳产性、有利于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指数、扩大作物种植面积、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管理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四、论述1. 遗传、变异和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何?生物进化有三个基本因素即遗传、变异和选择,自然选择理论是其核心,而选择的基础是生物的变异和遗传,变异、遗传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一切生物都能发生变异,在众多变异中有的变异能遗传,有的变异不能遗传,只有广泛存在的可遗传的变异才是选择的对象。在生存斗争中,对生存有利的变异会得到保存,对生存有害的变异会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过

3、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在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不多地进行。第一章 育种目标一、 名词解释1. 育种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生态、生产条件下,对所育成品种应具备一系列优良性状的要求指标。2. 产量结构性状:是指直接构成作物产量的性状,不同作物的产量结构性状不同。3.高光效育种:是指提高单位叶面积的净光合速率的生理生理遗传改良或育种。二、填空1.育种目标2.单位面积穗数、粒重3. 1%2%三、简答1. 制定作物育种目标遵循的原则?国民经济需要和生产发展前景当地现有品种有待提高和改进的主要性状育种目标的具体化和可行性品种的合理搭配2. 矮化品种的选育有什么优势?矮化品种不仅抗倒

4、伏能力强,而且可以加大密度,增进单位面积株数,提高收获指数和有效利用肥水,丰产潜力大。3. 适应机械化作业作物应具备的性状?株型紧凑、茎杆不倒、生长整齐、成熟一致、结实部位适中、不落荚、不落粒四、论述1.制订育种目标时应考虑哪些主要目标性状?产量性状:高产是植物育种的基本要求,具有丰产潜力的优良品种是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首先考虑结构性状的合理组合,不同品种产量结构性状不同,在不同自然、生产条件下,各个品种获得高产的群体结构和组成因素可以不同。各产量性状之间相互制约,常带有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合理株型是高产品种的生育基础和形态特征。并达到高光效品质性状:某些品质特征与产量直接相关;改良作物品质,有

5、利于保证人、畜健康;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加工工业产品的产量、品质与生产成本成熟期: 生育期早晚在大部分地区和许多作物都是重要的育种目标性状。对病虫害的抗耐性:病虫害的危害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严重影响,抗病虫品种的选育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对环境胁迫的抗耐性:环境胁迫因素的抗耐性,是品种选育的重要目标性状,包括温度、水分、土壤矿物质、大气污染及农药胁迫等。对耕作制度和机械化作业的适应性第二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一、名词解释1.有性繁殖: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2.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而繁殖后代的方式。3.自交作物:由同一朵的花粉传播到同朵花的雌

6、蕊柱头上,或由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进行传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4.异交作物:通过不同植株花朵的花粉进行传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5.常异交作物:一种植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6.营养体繁殖:利用营养器官再生能力,长成新的植物体。7.无融合生殖:植物的雌雄配子未发生核融合过程而形成种子以繁衍后代的方式。8.纯系品种:生产上利用的遗传基础相同、基因型纯合的植株群体。9.杂交种品种: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10. 多系品种:若干纯系品种的种子混合后繁殖的后代群体。11.无性系品种:一个或几个近似的无性系经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12.纯系

7、:通过单株选择或连续自交产生的后代,在表现型和基因型上都表现相对一致。13. 雌雄同花:雌、雄性器官在同一朵花内。14. 雌雄同株异花:雌、雄花在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15.雌雄异株:雌、雄花在不同植株上。16. 自然异交:同作物不同品种间的自然杂交。17.标志性状:简单遗传、一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二、填空题1. 有性繁殖、无性繁殖2. 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3. 自然异交率、自花授粉或自交、异花授粉或异交4. 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5. 雌雄同花、雌雄同株异花、雌雄异株6. 4%、4%50% 、50%100% 7. 遗传试验8. 雌雄同花、雌雄同株异花、雌雄异株9. 营养体繁殖、无融

8、合生殖10. 营养器官11. 孤雌生殖、孤雄生殖12.特异性、一致性13.杂交种14. 扦插、压条、嫁接三、简答题1.植物的繁殖方式有几类,如何确定植物的繁殖方式? 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主要授粉方式有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无性繁殖包括营养体繁殖和无融合生殖。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为有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而繁殖后代的方式为无性繁殖。2.有性繁殖三种类型中常见的代表作物有哪些?自花授粉:小麦、大麦、燕麦、水稻、大豆、豌豆、绿豆、马铃薯等异花授粉:玉米、西瓜、南瓜、黄瓜、黑麦、向日葵、甜菜、大麻、蛇麻、菠菜等常异花授粉:棉花、高粱

9、、蚕豆、苜蓿等3. 判断下列作物属于哪种繁殖方式? 自花授粉植物:小麦、水稻、大麦、大豆异花授粉植物:玉米、甜菜、向日葵、黑麦常异花授粉植物:高粱、棉花4.试说明自然异交率的测定方法及在测定中需要注意什么?测定方法:采用遗传试验方法,选择简单遗传的一对基因控制的某种相对性状作为测定时的标志性状,具有隐性性状的一个品种作母本,具显性性状的纯合基因型品种作父本,父母本间行种植或父本种在母本周围,任其自由传粉。收获母本种子,下年播种,从其产生的F1中统计显性个体出现的比率即为自然异交率。注意影响因素:株行距大小、种植方式、风向、风力、温度、降水量。5. 异花授粉植物的三种类型及代表植物?雌雄同花:黑

10、麦、向日葵、甜菜、甘薯、李子、葱、荞麦、洋葱、芹菜等。雌雄同株异花:玉米、蓖麻、西瓜、黄瓜、南瓜、甜瓜、桑。雌雄异株:大麻、蛇麻、菠菜、木瓜和银杏等。6. 有性繁殖中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植株的特点及表现?特点:具完全花、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缺乏自交授粉结实能力表现:雌蕊排斥自花授粉行为、受精受阻碍7. 营养体繁殖的利用部位及代表作物?利用部位: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等;变态部分包括块根、块茎、球茎、鳞茎、匍匐茎等。代表作物:甘薯、马铃薯、木薯、甘蔗、苎麻等。四、论述1.植物品种几种类型的特点及育种策略?(1)纯系品种遗传背景相同的、基因型纯合的植株群体,又称自交系品种。特点:同型同质(2)杂交

11、种品种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特点:同型异质(3)群体品种特点:遗传基础复杂,群体内植株基因型不一致。(4)无性系品种一个或几个近似的无性系经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特点:表现型一致,多数品种基因型杂合。2.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表现?(1)自交的遗传效应杂合的基因型逐渐纯合;杂合基因型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个体内等位基因纯合和个体间基因型的分离使得隐性性状表现出来,表现型多样化;杂合基因型后代生活力衰退,表现为生长势下降,繁殖力、抗逆性减弱,产量降低。(2)异交的遗传效应形成杂合基因型,两亲基因型差异程度,决定后代基因型杂合程度;增强后代的生活力,表 现为生长势、

12、繁殖力增强,抗逆性增强,产量提高。 第三章种质资源一、名词解释1.种质资源:供遗传育种研究利用且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能繁殖的生物类型。2.地方品种:没有经过现代育种手段改进,在局部地区内栽培的品种。3.本地主栽品种:经现代育种手段育成,在较多地区大面积种植的优良品种。4.原生起源中心:最初使的起源地。5. 次生起源中心:当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点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地区。6.原生作物:人有意识地驯化成的栽培作物。7.次生作物: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后被驯化成的作物。二、填空题1. 原生起源中心、次生起源中心2. 直接考察收集、征集、

13、交换3. 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4. 种植保存、贮藏保存、离体保存、基因文库技术5. 基因的多样性、 显性基因频率较高6.原生、次生7.8、中国-东部亚洲中心、印度中心8.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种质资源9. 就地种植、迁地种植10. 长期库三、简答题1.原生起源中心和次生起源中心的特点?原生起源中心:有野生祖先、有原始特有类型、有明显遗传多样性、有大量显性基因;次生起源中心:有新的特有类型、有大量变异、有大量的隐性基因2.如何收集种质资源?于起源中心、近缘种丰富区和本国不同生态区进行直接考察收集,根据作物表现、地理位置、农业差异、社会选择路线,在保证遗传变异性的代表性上决定群

14、体量;通过通讯、访问和交换来进行征集;育种者、单位间或种质资源机构互换。四、论述题1. 简述作物育种种质资源的类别及特点(利用价值)?(1)地方品种 没有经过现代育种手段改进,在局部地区内栽培的品种。特点:缺点产品数量或质量不符合市场需要;适应性不够广泛。优点对当地不利条件有特殊适应性(特殊生态环境,专抗某种病虫);适合当地的特殊习惯;有一些当前并不重要的潜在有利性状。(2)主栽品种 经现代育种手段育成,在较多地区大面积种植的优良品种。特点:有良好的经济性状,较广泛的适应性。(3)原始栽培类型 现代栽培作物的原始种或参与种,多与杂草共生。特点:具有原始农业性状 ; 不良性状遗传率高。(4)野生

15、近缘种 现代作物的野生近缘种及与作物近缘的杂草。特点:常有栽培作物所缺少的某些抗逆性(5)育种材料 包括杂交后代、突变体、远缘杂种及后代、合成种特点:具有某些缺点,但有一些明显改进的优良性状。2.保存种质资源有哪些方法,各具有什么特点,应注意哪些问题?(1)种植保存:每隔一定时间(15年)种植一次种质资源。特点保持种质资源种子和无性繁殖器官生活力,补充种质资源的数量。缺点:负担重,由于人为差错、天然杂交、生态条件改变和世代交替易引起遗传变异,导致某些材料原有基因丢失。要求:种植条件尽可能与植物原产地相似。(2)贮藏保存:将种质资源保存在种质资源库中(干燥种子)库类型温度湿度(%)数量(万)年数

16、短期库20(1015)45(5060)1025中期库4(010)45 (60、种子含水量8%)25长期库-1030(真空 300粒/份)75(3)离体保存:试管保存、细胞或组织培养物。优点:空间少、省地、省人、繁殖快、无病虫害。注意:定期继代培养,重复转移,同时也增加工作量。(4) 基因文库技术:需要时,提取某DNA片段某基因。基因文库不仅可长期保存该种类的遗传资源,而且还可以反复的培养繁殖、筛选,来获得各种基因。第四章 引种和选择育种一、名词解释1. 引种:从外国或外地区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以及为育种有关理论研究需要的遗传资源材料。2. 选择育种:根据育种目标,在现有品种群体内出现的自

17、然变异类型中,通过单株选择或混合选择等方法,选出优良的变异个体,经过后裔鉴定,选优去劣而育成新品种。3.生态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和直接为作物所同化的环境因素(图)4.生态环境:起综合作用的一些生态因素的复合体5.生态区:对于一种作物具有大体相似的生态环境的地区6.生态类型:一种作物对一定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相应的遗传适应性,具有相似遗传适应性的一个品种类群。7. 单株选择法: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选择。8.混合选择法:选择目标性状基本上相似的个体并加以混合繁殖,使群体得到改良。二、填空题1.温度、光照2.长日性、短日性三、简答题1. 气候相似论的基本要点地区之间,在影响作物生产的主要气候因

18、素上应相似到足以保证作物品种互相引用成功时,引种才有成功的可能性。2.试述重要生态因子、品种特性与引种的关系?(1) 温度: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生长与发育对温度要求不同。(2)光照:包括光周期、光照强度、时 间。对光周期反应不同作物分为长日性、短日性、中间性。(3)作物的发育特征:根据植物对温度、光照的要求不同,可把一、二年生作物分成两大类低温长日性和高温短日性。(4)纬度、作物的发育特性与引种的关系3.试述纯系学说的内容及意义? 论点:自花授粉群体,进行单株选择繁殖形成不同的株系;同一纯系内继续选择是无效的,环境引起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指导意义:是自花授粉作物纯系育种的理论基础,通

19、过后代鉴定来判断、着重选择可遗传的变异四、论述题1. 请讨论大豆南北长距离相互引种的表现?大豆属于高温短日作物,原产高纬地区的品种引入低纬地区时,低纬地区气温高于高纬地区,会缩短生育期,提早成熟,植株变小,产量降低。原产低纬地区品种引入高纬地区时,由于不能满足对温度和光照要求,表现生育期延长,延迟成熟。成熟期过迟,易遭受冷害。2. 请讨论小麦南北长距离相互引种的表现? 小麦属于低温长日作物,原产高纬地区的品种引入低纬地区时,低纬地区冬季温度高于高纬地区,春季光照短于高纬地区,不能满足其低温和长日照要求,受到限制,表现生育期延长。甚至不能抽穗开花,产量降低。在由低纬地区引入高纬地区时,很快满足对

20、温度和光照要求,表现生育期缩短,提早成熟,穗变小,产量降低。第五章 杂交育种一、名词解释1.杂交:遗传类型不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或结合而产生杂种的的过程。2. 杂交育种:通过不同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并对杂种后代进行培育、选择以育成新品种的方法。3. 杂交方式: 在一个杂交组合里用几个亲本,各亲本如何进行配置。4. 单交:两个品种进行杂交。5. 复交: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亲本,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6. 三交:三个品种间的杂交。7. 双交:两个单交的F1 再杂交。8. 聚合杂交:一系列杂交将若干个亲本品种的优良基因聚合在一次。9. 系谱法:自杂种第一次分离世代(单交F2、复交F1)开始选株,分别

21、种植成株行,即系统,以后各世代均在优良系统中继续进行单株选择,直至选出性状优良一致的系统升级进行产量试验,在选择过程中,各世代都予以系统编号,以便考察株系历史和亲缘关系。10. 混合法:自交作物的杂种后代从有分离世代开始,不选单株以组合为单位,混合种植,只淘汰明显劣株,直到杂交材料基本稳定(F5 F6)开始在混合种植,大量选单株,单株脱粒,种成株行,形成品系,选择优良品系,升入产量鉴定。11. 回交育种:两品种杂交后,通过用杂种与亲本之一连续多代重复回交,把亲本的某些特定性状导入另一亲本的育种方法。12.轮回亲本:在回交育种中多次被用作亲本,又是特定有利性状的接收者。13.非轮回亲本:特定有利

22、性状的提供者,只在开始作杂交时应用一次。二、填空题1.三交、双交、四交2.组合育种、超亲育种3.单交4.原始材料圃、选种圃5.轮回亲本6.n、轮回亲本、非轮回亲本7.双交8. 最后三、简答题1. 回交育种对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的要求?轮回亲本:综合性状好,丰产潜力大适应性强,回交后适合当地生产需要,推广使用时间长非轮回亲本:带有目标性状,不连锁,与轮回亲本互补2. 根据下列杂交组合,分析各亲本在杂种遗传组成中所占比重并判断各亲本重要程度。A/4/D/G/A/H/3/G/C/B/EA:9/16 B:1/16 C:1/16 D:1/16 E:1/16 G:1/8 H:1/16重要程度:A最重要,其

23、次是G,其他亲本相同3.根据下列杂交组合,分析各亲本在杂种遗传组成中所占比重并判断各亲本重要程度。 D/G/L/R/4/D/W/F/C/3/R/D/5/TD:5/32 G:1/16 L:1/16 R:1/8 W:1/32 F:1/32 C:1/32 T:1/2 重要程度:T、D、R、G和L、W和F和C4. 与其他育种方法相比,回交育种的特点有哪些?遗传变异易控制,目标性状选择易操作,基因重组频率易增加,所育品种易推广;只改进原品种的个别缺点,不能选育具有多种新性状的品种。四、论述题1. 试写出杂种后代处理中系谱法与混合法的异同点?对于遗传力较高的数量性状、形态性状,用系谱法起到早期定向选择作用

24、,育种者可集中精力于少数优良株系,早繁殖早利用。采用混合法前期要混合34代,评定取舍困难,延长了取选时间。对于复杂的遗传性状,系谱法选株少,入选率低,造成大量有用基因被淘汰。混合法在较高世代才开始选择,入选群体量大,可保留较多的类型和更具高产潜力的个体。混合法简单,系谱法工作繁琐。2.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原则?(1)优点多,缺点少,尽可能互补.基本亲本选择生产力高、适应性强综合性状好当地推广品种;补偿亲本应弥补基础亲本缺点,适应当地的推广品种(2)亲本之一最好为当地优良品种。后代适应性强、丰产潜力大、推广面积大,尤其在自然条件严酷、气候变化无常的条件下。(3)杂交亲本间在生态型和系统来源上应有所

25、不同。选择遗传差异大、分离广的品种,可选育出超亲、适应性强的品种,易引进新种质,克服当地推广品种缺点。(4)杂交亲本应具有较好的配合力。优良品种并不代表优良亲本。考虑一般配合力及本身性状3. 杂交方式的类型及特点?(1)单交(成对杂交):两个品种进行杂交。特点:杂交育种中最简单的方法,两个亲本都是纯合体,F1 杂合体,F2群体分离规模小;一次杂交、简单易行、育种时间短、选择容易有时解决不了育种中提出的问题。(2)复交: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亲本,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特点:遗传基础复杂,杂交亲本至少有一个是杂种,F1 出现性状分离。与单交比变异类型多、性状稳定慢、育种年限长。分为三交即三个品种间

26、的杂交;双交即两个单交的F1 再杂交;四交即四个亲本连续杂交;聚合杂交即一系列杂交将若干个亲本品种的优良基因聚合在一次。(3)多父本授粉: 将一个以上的父本品种花粉混合起来,给一个母本品种授粉的方式。 特点:分离类型丰富,利于选择。(4)回交:个品种杂交后,子一代再和双亲之一重复杂交。第六章 杂种优势利用一、名词解释1. 杂种优势:两个性状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等性状方面超过其双亲的现象。2.自交系:经过多年、多代连续的人工强制自交和单株选择所形成的基因型纯合、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3.一环系:从地方品种、推广改良品种和品种间杂交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27、4.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交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5. 配合力:一个自交系和另外一个自交系或品种杂交后的F1产量表现。6. 一般配合力(GSA):一个被侧自交系和其它自交系组配的一系列杂交组合的产量(或其它数量性状)的平均表现。7. 特殊配合力 (SCA):两个特定亲本系所组配的杂交种的产量水平。8. 顶交法:选育一个遗传基础广泛的品种群体作为测验中,来测定自交系的配合力。9.双列杂交法:用一组代测自交系相互轮交,配成可能的杂交组合,进行后代测定。10. 多系测定法:用几个优秀或骨干系作测验种与一系列被测系测交。11. 雄性不育系:具不育细胞质S(rfrf),不能产生正常雄配子,雌配子是正常的,无

28、花粉或花粉无正常生活力,具这种特征的品种或自交系。12. 雄性不育保持系:给不育系授粉,使不育系保持不育特性,这样品种或自交系。13.雄性不育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使育性得到恢复,这样品种或自交系。14. 单交种:两个自交系组配形成的杂交种。15. 三交种:三个自交系组配形成的杂交种。16. 双交种:四个自交系组配形成的杂交种。二、填空题1.人工强制自交、单株选择2. 一环系、二环系3. 测验种、测交种4. 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5. 繁殖田、制种田6. 100%7. 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8. 纯合9.杂合、整齐一致10.玉米11.单交种、三交种12.测交、回交。三、简答题1.杂种优

29、势表现的特点?复杂多样性组合、性状、环境相关;自交系强于自由授粉品种,不同自交系有差异;综合性状强,单一性状弱 杂种优势强弱和亲本性状的差异及纯度密切相关亲缘关系、生态类型、地理距离、性状之间的差异决定杂种优势强弱F2及以后世代杂种优势的衰退2. 杂种优势利用中杂交种的类别及特点?(1) 品种间杂交种:两个亲本品种组配的杂交种。 特点:增产有限5%10% 性状不整齐(2) 品种-自交系间杂交种:自由授粉品种和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种。特点:增产10% 性状不整齐(3) 自交系间杂交种自交系作亲本组配的杂交种。因亲本数目、组配方式分为:单交种:两个自交系组配特点:增产幅度大、性状整齐、制种程序简单但制

30、种产量低。三交种:三个自交系组配特点:增产幅度大、产量接近或稍低于单交种;制种产量比单交种高。双交种:四个自交系组配特点:增产幅度大、产量和整齐度不及单交种;制种产量比单交种高;制种程序复杂。综合杂交种:多个自交系组配。3. 杂种优势利用的必需条件?(1)有纯度高的优良亲本品种或自交系要求:农艺性状整齐一致、配合力高、抗病;亲缘关系不同、性状互补。(2)有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强优势表现在产量、抗性、品质、适应性、生育期、株型等方面。(3)繁种与制种工序简单易行,种子生产成本低具有简单易行的亲本品种(系)自交授粉繁殖方法、简单易行的配制大量杂交种子的方法、健全的体系和制度。4. 试写出F1代超高亲优势和超标优势的计算公式,并加以说明?超高亲优势= 超标优势=其中F1 、HP、CK分别代表5. 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有哪些,有何特点?地方品种和推广改良品种 地方品种 适应性强、优良性状;产量不高 推广品种 生产力高、优良农艺性状多自交系间杂交种配合力高,具有优良农艺性状如稳定快、综合性状好、配合力高、遗传基础简单;适应性差。综合品种和人工合成品种遗传基础复杂、变异广泛,适应期长。6. 自交系选育的基本要求(1)基因型纯合,表型整齐一致。(2)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