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851.81KB ,
资源ID:3039208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3920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物理光现象汇编.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物理光现象汇编.docx

1、中考物理光现象汇编2010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光现象一、选择题(济宁)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DA水中塔 B水面“折”枝 C镜中花 D手影(咸宁)2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B图1(荆门)3. 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2009年7月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武汉)2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

2、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C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点燃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 A. 小女孩在灯光照射下出现影子 B. 放映电影时在银幕上得到放大的画面C. 小鸭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D. 用相机拍下美丽的油菜(泰州)1如图 6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B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

3、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芜湖)14物理课上,同学们正以“科技创新让上海世博更精彩”为主题开展活动。以下是几位同学介绍世博会中的物理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图6甲:中国馆主要部分呈现红色,是因为反射日光中的红色光B图6乙:园区多处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图6丙:多数场馆顶部有雨水回收系统,水从顶部流下时重力势能不变D图6丁:游客等待区大量采用喷雾降温技术降低气温,主要利用水汽化吸热答案:C(盐城)7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C(成都)10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警示语或成语中,涉及到光学知识的是C A图书馆

4、挂的警示语“请勿喧哗” B高速公路挂的警示语“保持车距” C成语“一叶障目” D成语“刻舟求剑”(成都)3 如图16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潍坊)1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旗手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

5、观众是通过光的折射来判断的C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D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人现场观众耳内的(广东)3、如图2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潍坊)12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CAvfBfv2fDfu2(苏州)6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C(重庆)2、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 A、通过玻璃观赏白鹤梁水下奇观 B、小鸭在水看见自己的像C、阳光透过树林时留下树的影子 D、岸边植物的倒影(宿迁)3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答案:

6、B(湛江)2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湛江)1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 A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外观呈红色是因为中国馆吸收了红色 B紫外线和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C眼睛老花的奶奶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 D照相机、小孔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黄冈)17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AA杯弓蛇影 B形影不离 C形单影只 D立竿见影(襄樊)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C A小孔成像 B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C海市蜃楼 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像 (德州)6. 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4所示,则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德州)4如图2所示,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折射红色光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C 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是光源D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电磁波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莱芜)2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D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近视眼镜是凸透镜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实像D红光照在穿白色

8、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鸡西)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或应用中,能用光的折射知识进行解释的是A二、填空与实验题(潍坊)21 (4分)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 (1)平面镜的作用是:_。(2)灯泡的作用是:_。(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答案:1、改变光传播的方向 2、光源 3、适当调整镜头与透明胶片之间的距离(重庆)8、日全食天象奇观,每一个观测者都被这大自然的奇观所吸引和震憾,其实日食的产生是由于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由于光的 传播,太阳光被月球遮挡,于是在地球上落下阴影,在影子里面的人看不到太阳就形成了

9、日食。我们的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 ,能会聚光线,日食过程中光线强烈如果用肉眼直接观测就会损伤我们的视网膜,所以要用专用工具去观测。 答案:沿直线;凸透镜(安徽)19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入射角i1020304050607080折射角6.713.319.625.230.735.138.640.6(l)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

10、线两侧;b_。(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 答案:19 (4分)(1 ) 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2分);但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2 分)(2分)(2)入射角较小时,入射角i 与折射角 近似成正比关系;当入射角较大时,正比关系不再成立(答出成正比即得1分)(安徽)10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甲表示,O点为光心,F为其焦点。图乙是运用经过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所画物体AB 经凸透镜成的像AB的光路图。请参照图乙,在图丙中画出物体CD 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D的光路图。答案:(苏州)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

11、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 、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 像,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答案:缩小 正立放大虚 放大镜(扬州)16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将移动。答案:确定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远离玻璃板(盐城)25(6分)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

12、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 ;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2)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答案:1)平行光源光屏刻度尺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2)只测一块镜片焦距具有偶然性(临沂)8.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

13、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调节;(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答案: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上,放大(衢州)26上海世博会浙江馆内有一只直径8米的“青瓷巨碗”,内装6吨“水”。在灯光下,青瓷碗内碧波荡漾,伴随着悠扬悦耳的丝竹,游客宛若置身如画江南。 (1)游客看到碧波荡漾的“水”面,是因为“水”面对灯光的 答案:反射(咸宁)22(5分)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物距u/cm实验序号焦距fcm像距v/cm10122.525103840(1)为研

14、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所成实像的像距越 (选填:“大”或“小”)。(2)该同学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15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且物距调节为6cm时,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15乙所示, 则他选用的是三个透镜中焦距为 cm的凸透镜;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15丙中的 (填数字序号)。图15答案:22(5分)(1)大(1分) (2)5 (2分) (2分)21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它包含了许多物理

15、知识例如,自行车尾灯就包含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以引起司机注意尾灯的结构如图13所示,请在图13中画出反射光线,并说明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入射光线平行射人,反射光线平行射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方向相反(宿迁)25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调整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 (填“放大”、“缩

16、小”或“等大”)的清晰实 答案:下 10 右 放大(每空1分)(武汉)10(5分)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主光轴。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高速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 移动。答案:最小(最亮、最清晰)凸透镜的主光轴如图所示:蜡烛在凸透镜的一

17、倍焦距以内(或焦点上)上(镇江)16小章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小章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 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广东)(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16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

18、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如图16所示,现要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蜡烛应向移动,光屏应向移动。(填“左”或“右”)答案:2) 凸透镜 左 左(黄冈)28如图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A点处,B点有条小鱼,C点有只小鸟,请作出潜水员观察鱼、鸟的光路图答案:28光路如图所示(画对CO、OA、BA各1分,O点须在CA连线左侧,光线传播方向必须正确)。(襄樊)36如图8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当把烛焰放在距该凸透镜2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如果此时将蜡烛远离透镜

19、,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答案:倒立,缩小,靠近(襄樊)24枣阳市素有“中国桃之乡”之称。那漫山遍野的桃花,在三月和煦的阳光中,显得妩媚令人陶醉。我们看到红色的桃花,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桃花上反射的缘故。答案:红光(菏泽)6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 ,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 C 图1 A(菏泽)19(3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1) 用平面镜做实验(填“能”与“不能”)(2)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 答案:19(1)不能 (2)不但可以象平面镜一样反射成像,还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后面的蜡烛,找到像

20、的位置。(莱芜)20(3分)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1)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2)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答案:20(1

21、)验证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1分)(2)验证像和物体大小是否相等(1分)(3)C(1分)(梅州)15如图4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照相机(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4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远离(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鸡西)28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 上

22、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 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 _。(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 _。 答案:28、(1)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1分)(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1分)(3)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1分),分别测量两点到镜面的距离(1分)(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1分)判断像与物两点是否重合(1分)说明:不说处理过程,只答出像与物位置关系不得分。(4)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1分)(答出更容易判断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亦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