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361.65KB ,
资源ID:3038611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3861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优化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优化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

1、优化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017高考导航考纲要求真题统计命题趋势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2015,卷 7T;2015,卷 7T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物质的分类和胶体的性质,分值46分,2017年不会有很大变化。预计2017年高考对胶体的考查可能出现在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试题中,对物质分类的考查会分散在其他试题中,单独考查

2、的可能性很小,题型将延续选择题的形式。物质的分类与社会热点及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知识,在备考时应予以关注。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学生用书P28一、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5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二、物质的分类1概述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分类应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标准”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2分类法常用的两种分类法

3、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那么对某一物质而言就可以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三、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1(2016北京丰台区一模)下列用品的主要成分及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选项ABCD用品主要成分Na2SiO3NaClONaHCO3Al(OH)3用途木材防腐剂消毒、漂白食品加工抗酸药解析:选C。纯碱是Na2CO3,小苏打是NaHCO3。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3)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4

4、)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5)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6)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7)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答案:(1)正确;(2)错误,在化学变化中复合离子如NH等可以再分;(3)正确;(4)正确;(5)错误,金刚石、石墨均是由C元素组成,但不是同一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6)错误,如铁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由铁原子保持;(7)错误,如N2和CO。名师点拨正确理解“一定”“不一定”,规避概念失分点(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

5、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4)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名师点拨(5)酸(或碱)的水溶液一定呈酸(或碱)性,但呈酸(或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或碱)溶液。(6)一个一元酸分子在水溶液中一定能电离出一个H,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一个H的不一定是一元酸(如NaHSO4)。(2014高考四川卷)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

6、质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解析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白磷是磷元素形成的单质,A项正确;漂白粉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常含有Al2O3、CaO、MgO等杂质,为混合物,B项错误;氯化铵为强电解质,次氯酸为弱酸,是弱电解质,C项错误;葡萄糖是小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答案A1(名师原创)(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2)H2与H互为同素异形体吗?答案:(1)不一定,如O2和O3混合在一起虽然只含氧元素,但属于混合物。(2)不属于同素异形体,因为H不属于单

7、质。2下列元素:NaMgAlFeCuCSiOSNPClHHe。在自然界中,(1)只以化合态存在的是_。(2)只以游离态存在的是_。(3)既以化合态存在又以游离态存在的是_。答案:(1)(2)(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纯净物混合物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有固定的熔、沸点无固定的熔、沸点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常见混合物: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氨水、氯水、王水等。注意:分子式为C5H10的物质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可

8、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题组一物质的组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而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B纯净物只由一种原子组成,而混合物由多种原子组成C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答案:C2(2016绵阳高三月考)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冰水混合物爆鸣气铝热剂普通玻璃水玻璃有机玻璃漂白粉TNTH2SO4含氧40%的氧化镁花生油福尔马林密封保存的NO2气体CaSO45H2O液氯王水KAl(SO4)212H2O分子式为C5H10的烃分子式为C7H8的芳香烃以上物质中一定为纯净物的

9、是_,一定为混合物的是_,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的是_。解析:辨别纯净物还是混合物要从微观分子的角度,只要确定分子式和分子结构相同的即为纯净物,否则为混合物。答案:题组二物质的分类3(2015高考全国卷,7,6分)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C醋 D卤水解析:选B。A.氨水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对铜的腐蚀比较强,对钢铁腐蚀比较差,氨水可以贮存于陶瓷等材料的容器中,故A不正确。B.硝酸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腐蚀各种金属(铂和金除

10、外)和材料,故B正确。C.醋具有弱酸性,具有酸的通性,没有强氧化性,不能腐蚀“五金八石”,醋酸也可贮存于塑料瓶,故C不正确。D.卤水又称作卤碱,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镁、氯化钠和一些金属离子,是制作食盐过程中渗滤出来的液体,不能腐蚀金属,故D不正确。4(2016最新改编题)下列关于氧化物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组合为()金属氧化物也可以形成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SiO2是酸性氧化物,硅酸是它与水反应形成的水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

11、定是酸性氧化物。A BC D解析:选A。正确。错误,如NO、CO是不成盐氧化物。错误,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不能与水反应。正确。错误,Na2O2与H2O反应除生成NaOH外,还生成O2,不符合碱性氧化物的定义。、错误,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1)同一种物质,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可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如Na2CO3属于钠盐、碳酸盐、含氧酸盐、正盐等。因此,对物质进行分类时,必须指明分类的依据。(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前者如O2,后者如O2和O3的混合物。(3)电离生成氢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NaHSO4。(4)溶于水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12、NO2;溶于水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学生用书P30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二、化学反应的分类三、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八化”归类物质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三馏蒸馏、分馏干馏续表物质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四色焰色反应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五解潮解分解、电解、水解、裂解十八化熔化、汽化、液化、酸化氢化、氧化、水化、风化、炭化、钝化、催化、皂化、歧化、卤化、硝化、酯化、裂化、油脂的硬化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白磷变成红磷是物理变化。()(2)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3)

13、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是物理变化。()(4)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5)加热NH4Cl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6)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7)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8)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答案:(1)(2)(3)(4)(5)(6)(7)(8)2下列分类图表示的关系完全正确的是()答案:B名师点拨注意通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物质之间是否反应,不仅与物质结构、性质有关,而且与物质所在环境有关,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要注意通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在每条

14、通性之外都存在个性。备考时,注意掌握化学中Na、Mg、Al、Fe、Cu、C、Si、N、S、Cl等常见元素的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每一步关系中各种可能的变化方式和方法,归纳总结物质之间不能转化的情形。(2015高考北京卷)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火药使用B.粮食酿酒C.转轮排字D.铁的冶炼解析A火药爆炸时的化学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B.粮食酿酒的过程是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经发酵转化为酒精,涉及的化学反应有(C6H10O5)nnH2OnC6H12O6,C6H12O62C2H5OH2CO2;C.转轮排字不涉及化学反应;D

15、.铁的冶炼是将铁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高炉炼铁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Fe2O33CO2Fe3CO2。答案C1焰色反应是化学反应吗?答案:焰色反应是原子内部电子的跃迁形成的现象,不是化学反应。2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是否是化学变化?答案:不是。化学变化研究的前提是原子核不变,核变化虽有新物质生成,但由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因此不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1)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着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HCl溶于水,熔融氯化钠的电离等均是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和颜色变化,但有发光、放热或颜色变化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16、,如焰色反应、NaOH溶于水放热、活性炭吸附作用使物质褪色等均是物理变化。(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即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原子核是不发生变化的。 题组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下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解析:选B。A项,属于蜡烛的不完全燃烧;C项,其中的原料小苏打与柠檬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O2;D项,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食醋中的醋酸发生化学反应。2对于物质:干冰、食盐水、高锰酸钾、氧气、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化学变化B除去食盐水中的水最好采用化学方法C以上7种物质中相互间可能发生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及氧化还原

17、反应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获得纯净的Na2CO3解析:选C。选项A,干冰是固态CO2,干冰变为气态CO2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并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食盐水中的水最好采用蒸发法除去,蒸发属于物理过程;选项C,铁与稀盐酸发生的反应是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氧气与铁发生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足量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均是化合反应,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选项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能生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物质。常考易错的几个物质的转化1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2浓硫酸的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脱水性属于化学性质。3

18、煤的干馏、煤的气化以及煤的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和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4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5常见物质间转化的几个误区(1)S燃烧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2)Al2O3、SiO2、Fe2O3与H2O不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Al(OH)3、H2SiO3、Fe(OH)3。(3)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4)Fe与Cl2反应不能生成FeCl2。(5)Fe与H、Cu2、S、I2反应不能生成Fe3。 考点三分散系与胶体学生用书P32一、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2分类(1)按照分

19、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2)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二、胶体的性质及应用1丁达尔效应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可用此性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2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注意:同种胶体所带电荷相同,互相排斥,是胶体较稳定的主要原因。3电泳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的现象。此性质可用于工业上的静电除尘。4聚沉(1)概念:使胶体凝聚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2)方法(3)应用,如制作豆腐、明矾净水等。三、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20、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109 mB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C往NaOH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立即可制得胶体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反射形成的解析:选B。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即109107 m之间,A错。往NaOH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得到的是Fe(OH)3沉淀不是胶体,C错。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形成的,D错。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

21、,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具有的性质有_(填序号)。是溶液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滤纸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答案:名师点拨(1)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离子而使胶粒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呈电中性。(2)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因此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浊液,用渗析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3)书写Fe(OH)3胶体制备化学方程式的四个易错点。用“=”而不用“”;Fe(OH)3分子式后注明胶体而不使用“”符号;反应条件是“”;HCl后不能标“”符号。(2016最新改编题)高一(3)班同学在化学实验课

22、上利用必修1教材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方法如下:在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继续煮沸,得到呈透明的红褐色液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1)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胶体的_进行验证。(2)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同学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原因: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是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_,其原因是_。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_,原因是_。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

23、长时间加热,结果会_,原因是_。(3)丁同学按要求制备了Fe(OH)3胶体,但是他又向Fe(OH)3 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解析(2)若用稀FeCl3溶液,则水解产生的Fe(OH)3量太少,看不到红褐色液体。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电解质,使胶体聚沉。长时间加热使胶体发生聚沉。(3)加入稀H2SO4后,Fe(OH)3会聚沉而产生红褐色沉淀,随后H2SO4会与Fe(OH)3发生中和反应,使沉淀溶解。答案(1)丁达尔效应(2)红褐色液体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生成红褐色沉淀自来水中含有

24、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生成红褐色沉淀长时间加热使胶体发生聚沉(3)电解质H2SO4使Fe(OH)3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Fe(OH)33H=Fe33H2O1胶体是否一定呈液态?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电泳现象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答案:不一定。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与存在状态无关,如云、雾、烟都是胶体。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可见光散射而形成的,是物理变化;胶体的电泳现象是胶体粒子发生定向移动,是物理变化。2医疗上进行血液透析的原理是利用了胶体的什么性质?答案:利用的是蛋白质、血细胞的微粒直径大于毒性物质的微粒直径,即胶体颗粒不能透过半透膜的原理。解答有关胶体及其性质

25、的题目时应注意的问题(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1100 nm)。(2)分离提纯胶体时应用半透膜,不能使用滤纸。(3)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最简单方法是利用丁达尔效应。(4)制备Fe(OH)3胶体时,不能用Fe3与碱反应制得;利用饱和FeCl3溶液加热制Fe(OH)3胶体时,不能长时间加热。题组一分散系类型的判断1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鸡蛋清溶液水淀粉溶液蔗糖溶液Fe(OH)3溶胶肥皂水A BC D解析:选D。中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分散系;中物质属于溶液;剩余物质均属于胶体。2下列实验与物质微粒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答案:C题组二胶体的性质及应用3

26、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胶体)3CO23Ca2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答案:B4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B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C明矾可用作净水剂D臭氧、Cl2均可用于水的消毒净化解析:选D。臭氧、Cl2用于水的消毒净化是因为臭氧、Cl2和H2O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与胶体的性质无关。常考易错胶体知识归纳(1)在Fe(OH)3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2)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因其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