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5.98KB ,
资源ID:3037262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3726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综合终极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综合终极版.docx

1、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综合终极版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名词解释1两性离子:又称兼性离子,偶极离子,即在同一分子中含有等量的正负两种电荷。2等电点: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溶液中蛋白质的带电情况与它所处环境的pH有关。调节溶液的Ph值,可以使一个蛋白质带正电或带负电或不带电;在某一pH时,蛋白质分子中所带的正电荷数目与负电荷数目相等,即静电荷为零,且在电场中不移动,此时溶液的pH值即为该中蛋白质的等电点。3构型:指在立体异构体中,取代基团或原子因受某种因素的限制,在空间取不同的位臵所形成的不同立体异构。4构象:指分子内各原子或基团之间的相互立体关系。构象的改变是由于单键的旋转儿产生的,不需有共价

2、键变化(断裂或形成),但涉及到氢键等次级键的改变。5结构域:结构域又成为辖区。在较大的蛋白质中,往往存在两个或多个在空间上可明显区分的、相对独立的三维实体,这样的三维实体即结构域;结构域自身是紧密装配的,但结构域与结构域之间关系松懈。结构域与结构域之间常常有一段长短不等的肽链相连,形成所谓铰链区。6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以及超二级结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多肽链中的主骨架上所含的羰基和亚氨基,在主链骨架盘绕折叠时可以形成氢键,依靠这种氢键维持固定,多肽链主链骨架上的若干肽段可以形成有规律性的空间排布而其它部分在空间的排布是无规则的,如无规则的卷曲结构。这种由多肽链主

3、链骨架盘绕折叠,依靠氢键维持固定所形成的有规律性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无规则卷曲结构。二级结构与侧链R的构象无关。维持二级结构稳定的化学键主要是氢键。蛋白质分子中的多肽链在二级结构或超二级结构甚至结构域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叠,依靠非共价键(如氢键、离子键、疏水的相互作用等)维系固定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三级结构指多肽链所有原子在空间中的排布。此外,在某些蛋白质分子中,二硫键对其三级结构的稳定也起重要的作用。有些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两条或多条肽链,每一条肽链都具有各自的三级结构。这种由数条具独立的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彼此通过非共价键相互连接而成的聚合体结构就是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4、。在蛋白质分子中,由二级结构间组合的结构层次称为超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一般以一个整体参与三维折叠,冲作三级结构的组件。7蛋白质的变性.复性.沉淀:蛋白质因受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分子的空间构象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若蛋白质变性的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有些蛋白质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有的构象和功能,称为复性。蛋白质变性后,疏水侧链暴露在外,肽链相互缠绕而聚集,因而从溶液中析出,这一现象被称为蛋白质沉淀。8碱基互补: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与结构的不同,使得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只能在GC(或CG)和AT(或TA)之间进行,这种

5、碱基配对的规律就称为碱基互补。9核酸的变性:在极端的pH或高温条件下,核酸,尤其是DNA的粘度急剧下降,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和堆积碱基之间疏水作用的破坏。于是,双链核酸(如DNA)解螺旋形成单链,此现象成为核酸的变性。变性不涉及DNA共价键的断裂。10淬火与退火:热变性的DNA,在缓慢冷却条件下重新形成双链的过程。这种实验方法常被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使不同来源的核酸链的互补顺序形成杂螺旋。双螺旋DNA在加热变性之后使其突然冷却的处理过程称为“淬火”。“淬火”处理使复性DNA不能复性而保持单链状态。11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DNA由双链变成单链的变性过程会导致溶液紫外光吸收的增加,此现象称为增色效

6、应。在核酸中由于碱基的堆积作用,造成核酸比同浓度游离核苷酸对紫外光的吸收减少。变性核酸在复性后其紫外光吸收值降低,这种现象成为“减色效应”12RNA发夹结构:RNA是单链线形分子,只有局部区域为双链结构。这些结构是由于RNA单链分子通过自身回折使得互补的碱基对相遇,形成氢键结合而成的,称为发夹结构。13DNA溶解温度:DNA热变性时,其紫外吸收增加值达到总增加值一半时的温度,成为DNA的变性温度;由于DNA变性过程犹如金属在熔点的熔解,所以DNA的变性温度亦成为熔解温度(Tm)。每种DNA都有一个特征性的熔解温度。14分子杂交:不同来源的核酸链(DNA或RNA),根据它们的顺序互补性,在“退火

7、”之后形成双螺旋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分子杂交计术广泛应用于生物研究,依靠这些技术可以分离和鉴定基因和RNA。15米氏常数Km:当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就是Km。16辅基与辅酶:全酶有酶蛋白和辅助因子两部分组成。辅酶和辅基一般指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的辅助因子,但二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来说,辅基与酶蛋白通过共价键相结合,不易用透析等方法除去。辅酶与酶蛋白结合较松,可用透析等方法除去而使酶丧失活性。17同工酶:指同一种属中由不同基因或等位基因编码多肽链所组成的单体、纯聚体或杂交体;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组酶。18变构酶与变构调节:

8、体内有些代谢物可以与某些酶分子活性中心外的某一部位可逆地结合,使酶发生变构并改变其催化活性,此结合部位称为变构部位或调节部位,对酶催化活性的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变构调节,受变构调节的酶称作变构酶。19.酶原:酶原是不具催化性的酶的前体形式。20.活性中心:酶分子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地结合并将底物转变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或活性部位。21糖异生:由非糖物质生成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糖异生的前体主要有乳酸、丙酮酸、甘油和生糖氨基酸等。22糖酵解:糖酵解是指由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是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等)共同分解途径。23

9、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发生在胞质中,该途径从6-磷酸葡萄糖开始,经脱氧脱羧等反应生成5-磷酸核酮糖,5-磷酸核酮糖可转变为5-磷酸核糖共RNA、DNA及多种辅酶合成的需要。5-磷酸核酮糖经转醛核转酮反应再次生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与酵解途径相连接。由于该途径是产生5-磷酸戊糖的重要途径,所以称为磷酸戊糖途径,又由于反应的起始物为6-磷酸葡萄糖,故亦称其为磷酸己糖支路。24/氧化:脂肪酸C碳被氧化成羟基,产生羟脂酸。羟脂酸可进一步脱羧,氧化转变为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这个过程就是氧化。进入线粒体的脂酰CoA在酶的作用下,从脂肪酸的碳原子开始依次以两个碳原子为分解单位进行水解,这一过程

10、称为氧化。在动物体中10个和11个碳原子脂肪酸可在碳链烷基端碳位(C)上氧化成二羧酸,所产生的二羧酸在两端继续进行氧化,此过程就称为氧化。25乙醛酸循环:乙醛酸循环是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种由2个乙醛CoA合成一个琥珀酸的环状途径。由于途径中有循环出现的乙醛酸,故称为乙醛酸循环。26柠檬酸穿梭循环:脂肪酸合成的前体是乙酰CoA,脂肪酸合成的场所是胞质。由于乙酰CoA主要存在于线粒体中,而且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膜,所以乙酰CoA首先与草酰乙酸合成柠檬酸,柠檬酸可以自由穿过线粒体膜进入胞质。在胞质中,柠檬酸又裂解为乙酰CoA和草酰乙酸,乙酰CoA进入脂肪酸合成途径,而草酰乙酸形成苹果酸后进一步转变成丙酮

11、酸,丙酮酸可自由通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这一乙酰CoA从线粒体向胞质中转运的过程称为柠檬酸穿梭循环。27转氨基作用: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是指在转氨酶的催化作用下,-氨基酸和-酮酸之间氨基的转移作用,结果使原来的氨基酸转变为相应的酮酸,而原来的-酮酸则在接受氨基后转变为相应的-氨基酸。28尿素循环:尿素循环就是尿素合成途径,由于它是一条环状途径所以也称尿素循环,每一次循环生成一分子尿素,从体内清除掉2分子氨和一分子CO2,由于途径中有循环出现的鸟氨酸,所以也称为鸟氨酸循环。29一碳单位:一碳单位是指在某些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仅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如甲基、亚甲基、羟甲基等,一碳单位可来源于甘氨

12、酸、苏氨酸、丝氨酸和组氨酸等的分解代谢,一碳单位参与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的修饰,参与嘌呤、嘧啶的合成等。30DNA复制:细胞通过一系列蛋白如DNA聚合酶等解开DNA双链,依据碱基互补的原则合成两条DNA模板的互补链的过程。31RNA生物合成:存储于DNA重的遗传信息需要通过转录和翻译而得到表达。在转录过程中,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出RNA分子,合成以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进行,所产生的RNA链与DNA模板链互补。32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亲代双链DNA解开成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指导合成新的子代互补链。子代细胞的DNA双链,其中一条来自亲代,另一条单链则完全重新合成。由于碱基互补,两个

13、子细胞的DNA双链,都和亲代母链DNA的碱基序列一致。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33冈崎片段:日本学者冈崎及其同事发现,DNA复制时,在复制叉上一条新链是连续合成的,另一条新链是以片断的方式合成的,人们称这种片断为“冈崎”片断。34前导链:在DNA半不连续复制过程中,其中一条链的合成方向与复制叉同向,该链为连续复制,称为前导链。35随从链:而另一条链的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相反并且所不连续的,称为滞后链或随从链。36复制叉:DNA复制是边解开双链边复制,复制中的DNA在复制点呈分叉状。这种分叉点称为复制叉。37重组修复:遗传信息有缺损的子代DNA分子可通过遗重组而加以弥补,即从同源DNA的母链上姜

14、相应的核苷酸序列片段移至子链缺口处,然后用再合成的序列来补上母链的空缺.此过程称为重组修复,因为发生在复制之后,有称为复制后修复.38SOS修复:许多能造成DNA损伤或抑制的处理均能引起一系列复杂的诱导效应,称为应急反应或SOS反应。包括:诱导出现的DNA损伤修复效应、诱变效应、细胞分裂的抑制、溶原性细菌释放噬菌体等。39生物氧化:有机物质在生物体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CO2和H2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40氧化磷酸化:当电子从NADP或FADH2经电子传递链传递至氧生成水时,产生的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作用称氧化磷酸化。41P/O:是指某物质作为呼吸底物时,每消耗1mol原子

15、氧时生成ATP的摩尔数。42能荷:在总的腺苷酸系统中(ATP、ADP及AMP浓度之和)所负荷的高能磷酸基数量。43解偶联:使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两个过程分离的作用,如2,4-二硝基苯酚可使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解偶联,结果电子传递失去控制,氧消耗增加,但ATP的合成停止。简答题1.蛋白质一级结构?为什么一级结构决定空间结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在蛋白质基础上,通过次级键使肽键卷曲,折叠型号各种蛋白质特有的高级结构,另外一个蛋白质自动形成三维结构的所有信息都含于一级结构即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中,因此,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2.蛋白质空间结构,空间结构与生物功能的联系

16、?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原子和基团在三维空间上的排列,分布及肽链的走向。3.蛋白质螺旋结构的特点,折叠结构的特点?肽链主链骨架围绕中心轴盘绕折叠所形成的有规则的结构车为螺旋结构,每圈螺旋包含3.6个氨基酸残基螺旋的螺距0.54nm结构的稳定主要看链内氢键。特点为:右手螺旋较左手螺旋常见,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分布在螺旋外侧。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比较伸展的多肽链通过键间氢键维系固定所形成的类似片状的结构称为结构,特点:肽链的伸展使肽单元之间以碳原子为旋转点依次折叠成锯齿状,残基侧链及基团交替地位于锯齿状结构的上下方;肽链平行排列,相邻肽链之间的肽键相互交替形成许多氢键,维持折叠的主要次级键,两条

17、以上的肽链或一条肽链内若干肽段的锯齿状结构可平行排列,平行走向有同向和反向两种。4.蛋白质变性复性后那些性质发生改变?蛋白质变性后,空间构象改变或破坏,其生物活性全部丧失,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也会发生改变,如溶解度降低易发生沉淀,黏度增加,易被蛋白酶水解。复性后生物活性完全或部分恢复。5.蛋白质变性作用机制?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使蛋白质内部的次级键和二硫键遭到破坏,使紧密有序的结构变为松散无序的结构,致使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改变而使蛋白质变性。6.DNA变性有何特点及Tm表示? 变性作用是指核酸双螺旋结构被破坏,双链解开,但共价键并未断裂。引起变性的因素很多,升高温度、过酸、过碱、纯水以

18、及加入变性剂等都能造成核酸变性。核酸变性时,物理化学性质将发生改变,表现出增色效应,粘度下降,比旋度下降,酸碱滴定曲线改变。 热变性一半时的温度称为熔点或变性温度,以Tm来表示。DNA的G+C含量影响Tm值。在数值上等于DNA变性时摩尔磷消光值(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变化值半数时所对应的温度。7下列因素如何影响DNA复性过程 ?(阳离子 低于Tm温度 高浓度DNA链).阳离子的存在可中和DNA带负点荷的磷酸基团,减弱DNA链间的静电作用,促进DNA的复性。.低于Tm的温度也可以促进DNA的复性过程。.DNA浓度高可以加快互补链随机碰撞的几率。8DNA二级结构特点?按Watson-Crick模型,D

19、NA的结构特点有:(1)两条反相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互绕;(2)碱基位于结构的内侧,而亲水的糖磷酸主链位于螺旋的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3)碱基平面与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4)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两核酸之间的夹角是36,每对螺旋由10对碱基组成;(5)碱基按A=T,GC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连系。维持DNA结构稳定的力量主要是碱基堆积力;(6)双螺旋结构表面有两条螺形凹沟,一大一小。9tRNA二级结构组成特点及每一部分功能? tRNA的二级结构为三叶草结构。其结构特征为:(1)tRNA的二级结构由四臂、四环

20、组成。已配对的片断称为臂,未配对的片断称为环。(2)叶柄是氨基酸臂。其上含有CCA-OH3,此结构是接受氨基酸的位臵。(3)氨基酸臂对面是反密码子环。在它的中部含有三个相邻碱基组成的反密码子,可与mRNA上的密码子相互识别。(4)左环是二氢尿嘧啶环(D环),它与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结合有关。(5)右环是假尿嘧啶环(TC环),它与核糖体的结合有关。(6)在反密码子与假尿嘧啶环之间的是可变环,它的大小决定着tRNA分子大小。10怎么证明酶是蛋白质?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可以证明酶是蛋白质:1.酶经酸碱水解后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酶能被蛋白酶水解而失活2.酶是具有空间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凡使蛋白质变性

21、的因素都能使酶变性失活3.酶是两性电解质,在不同pH下呈现不同的离子状态,在电场中向某一电极移动,各自具有特点的等电点4.酶和蛋白质一样,具有不能通过半透膜的胶体性质5.酶也具有蛋白质所具有的化学呈色反应。11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化学催化剂的区别?酶具有一般催化剂的特点,如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凡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而其本身在反应前后没有结构和性质的改变;催化剂只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酶亦如此。然而酶是生物大分子,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如1)催化效率高2)酶的催化性可被调节控制3)具高度专一性12糖类在生物体内有何作用?糖作为细胞内非常重要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具

22、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1)作为生物体的结构成分。(2)作为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3)在生物体内转变为其物质。(4)作为细胞是别的信息分子。13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蛋白质、糖类、脂肪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的最终代谢通路。糖、脂肪、氨基酸在体内进行生物氧化都将产生乙酰CoA,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进行降解。通过三羧酸循环的有氧分解代谢素机体活能的最有效方式。通过三羧酸循环式糖、脂肪、氨基酸代谢相互联系,并产生多种重要的中间产物,对其它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也有重要意义。如:糖代谢产生的乙酰CoA在线粒体内需先合成柠檬酸,再通过载体转运至胞浆,用于合成脂酸;许多氨基酸的碳架是三羧酸

23、循环的中间产物,通过草酰乙酸可转变为葡萄糖;繁反之,由葡萄糖提供的丙酮酸转变成的草酰乙酸及三羧酸循环中的其它二羧酸则可用于合成非必须氨基酸,如:天冬氨酸、谷氨酸等;此外,琥珀酸CoA可与甘氨酸合成血红素;乙酰CoA又是合成胆固醇的原料。14糖代谢与脂肪代谢通过那些途径联系?1.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可转变为磷酸甘油,可作为脂肪合成中甘油的原料。2.有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乙酰CoA是脂肪和酮体的合成的原料。3.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乙酰CoA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4.酮体氧化产生的乙酰CoA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5.甘油经磷酸甘油激酶作用后,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进入糖代谢。15乙醛酸循环及其意

24、义?乙醛酸循环主要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是一个由二碳单位(乙酰CoA)合成四碳途径,这在以二碳(如乙酸)为碳源的微生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植物种子发芽(特别是油料作物种子如蓖麻花生等)时,通过这条途径可以将脂肪酸转化成碳水化合物,供植物生长需要。16磷酸戊糖循环有何意义?(1)为脂肪酸、胆固醇等生物分子的合成提供NADPH;(2)为DNA、RNA及多种辅酶的合成提供磷酸核糖;(3)NADPH对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性和维持红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由重要作用。17丙氨酸成糖过程?丙氨酸成糖是体内很重要的糖异生过程,首先丙氨酸经转氨作用生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转变为草酰乙酸,但生成的草酰乙酸不能通

25、过线粒体膜,为此须转变诶苹果酸或天冬氨酸,后二者到胞浆里再转变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后者沿酵解路逆行而成糖。总之,丙氨酸成糖须脱掉氨基,然后绕过能障和膜障才能成糖。18比较脂肪酸氧化及合成的差异?不同点:(1)脂肪酸合成在胞质中,脂肪酸氧化在线粒体中;(2)脂肪酸合成的酰基载体是ACP,脂肪酸氧化的酰基载体是辅酶A;(3)脂肪酸合成的辅酶是NADP,脂肪酸氧化的辅酶是NAD、FAD;(4)转运系统不同,脂肪酸合成的起始原料乙酰CoA是通过柠檬酸穿梭系统进行转运的,脂肪酸分解起始物脂酰CoA是通过肉毒碱转运的;(5)两条途径完全不同,另外脂肪酸合成消耗能量,脂肪酸分解产生能

26、量。相同点:(1)都是从羧基端开始(2)2个碳原子水解或延长(3)都需要载体的携带(4)而且都是通过硫脂键与载体结合。19软脂酸及硬脂酸合成的过程?软脂酸的合成1.启动:乙酰CoA加载到脂肪酸合成酶上2.加载:丙二酸CoA加载到脂肪酸合成酶上3.缩合:乙酰合酶与丙二酰单酰ACP缩合形成乙酰乙酰-ACP4.还原:将3的产物还原为-羟丁酰-ACP5.脱水:将4的产物脱水为,-反式-丁烯酰-ACP。6.还原:将5的产物还原生成丁酰-ACP。至此,每一循环脂肪链延长了两个碳原子。如此反复进行。7.水解:释放出软脂酸20脂肪酸合成中乙酰CoA羧化酶的作用?在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中,脂肪酸碳链的延长需要丙

27、二酸单酰CoA,乙酰CoA羧化酶的作用就是催化乙酰CoA和HCO3丙二酸单酰CoA,为脂肪酸合成提供三碳化合物,乙酰CoA羧化酶是脂肪酸合成反应中的一种限速调节酶,它受柠檬酸的激活,但受棕榈酸的反馈抑制。21用反应式说明:-酮戊二酸如何转变成谷氨酸?有哪些酶及辅酶参与?(1)谷氨酸脱氢酶反应:-酮戊二酸 + NH3 +NADH 谷氨酸 + NAD+ + H2O(2)谷氨酸合酶-谷氨酰胺合酶反应: 谷氨酸 + NH3 +ATP 谷氨酰胺 +ADP + Pi + H2O 谷氨酰胺 +-酮戊二酸 + 2H 2谷氨酸还原剂(2H):可以是NADH、NADPH和铁氧还蛋白22尿素循环及其意义?尿素循环:

28、尿素循环也称鸟氨酸循环,是将含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氨转变成尿素的过程,有解除氨毒害的作用。1.合成1摩尔尿素可从体内清除掉2摩尔NH3+和1摩尔CO2.2.尿素合成的前两步,即氨甲酰磷酸和瓜氨酸的合成是在线粒体中完成的,这样有利于23核苷酸酶的类型及其生理功能?24嘧啶核苷酸各原子的来源及其合成特点?25DNA复制特点?1.半保留复制,子代DNA是以亲代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子代DNA中保留着亲代DNA的一条链2.复制过程是DNA聚合酶催化的过程,催化反应方向为53的链延伸反应。3.半步连续复制,有随从链和前导链之分,即前导链的复制方向与复制叉相同,随从链相反3.RNA引物,目前发现的DN

29、A聚合酶都需要有一个具有3OH的引物,因为DNA聚合酶不能催化两个游离的dNTP在DNA模板上进行聚合;而RNA聚合酶合成新链时步需要引物,能直接催化游离的NTP聚合。而且RNA引物提高了DNA复制的真实性。26简述DNA复制过程?1.复制的起始1)DNA的解旋、解链形成复制叉:拓扑异构酶、解链酶和单链DNA结合蛋白2)RNA引物合成:依赖于单链模板,由引物酶催化合成一小段RNA引物。3)特点:原核环形DNA通常只有一个起点,双向复制。真核线性DNA有多个复制起点,形成多个复制叉。2.复制的延长1)子链的延长2)半不连续合成3.复制的终止1)水解引物及填补空隙2)连接酶连接冈崎片段形成完整双链

30、DNA分子。27DNA复制的酶系?1.解旋解链酶:拓扑异构酶(解超螺旋酶):解开DNA超螺旋。解链酶(解螺旋酶):解开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形成2股单链。单链DNA结合蛋白:结合于单股DNA链,阻止DNA复性。2.引物酶:合成一小段RNA引物,用于DNA聚合酶延长子链。3.DNA聚合酶:在5端有RNA(或DNA)的前体下延长DNA子链。4.连接酶:在随后链合成过程中,将不连续的DNA子链片断连接。28RNA转录过程?1.模板的识别 原核生物:在亚基引导下,RNA聚合酶结合于启动子,局部双链解开,形成转录泡真核生物:转录因子识别启动子,RNA结合酶在起点处结合形成起始复合体2.转录的起始:在模板链上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最初的RNA链3.延伸阶段:亚基脱离,核心酶向前移动,RNA链延长4.终止阶段:RNA聚合酶达到基因转录终点,RNA和RNA聚合酶自DNA脱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