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威天乙生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武威天乙生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 1一、项目概况 1二、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及内容 3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五、研究初步结论及建议 5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6一、项目建设背景 6二、项目建设意义 8第三章 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12一、项目建设地址 12二、建设条件 12第四章 市场分析 15一、项目市场分析 15二、客源市场预测及定位 18三、项目SWOT分析 19四、项目营销策略及方式 21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23一、项目发展理念及规划主题 23二、项目建设原则及目标 23三、总体规划布置 24四、项目布设
2、方案 25五、建筑方案 27第六章 公共基础设施 29一、景区道路 29二、停车场 29三、绿化设计 30四、供电工程 32五、邮政通信工程 33六、给排水工程 34七、采暖与通风设计 35八、标示标牌 36九、环卫设施 37第七章 环境保护 39一、编制依据 39二、设计采用标准 39三、环境现状 39四、环境保护设计原则 40五、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对环境影响的预测 40六、环境污染治理 41七、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2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44一、劳动安全及消防 44二、卫生防护 45第九章 节能减排 46一、节能减排的设计主要依据 46二、能耗状况及能耗指标分析 46三、节能措施
3、47四、结论 48第十章 管理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49一、组织管理机构 49二、人力资源配备 49第十一章 项目进度安排与实施管理 51一、项目的组织及建设管理 51二、项目实施进度 51第十二章 工程招投标 53一、招标依据 53二、招标范围 53三、招标方式 53四、组织形式 53五、招标公告发布 54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 55一、投资估算 55二、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55第十四章 财务分析 58一、财务评价依据 58二、经营收入 58三、总成本费用估算 59四、财务效益分析 59五、不确定性分析 60六、财务评价结论 62第十五章 社会效益分析 64一、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64二、项目所
4、在地互适性分析 64三、社会评价结论 65第十六章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66一、风险因素识别 66二、风险程度分析 67三、防范风险与降低措施 68第十七章 结论与建议 70一、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70二、可行性研究的建议 70附 表 71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武威天乙生态园建设项目(二)项目建设位置武威天乙生态园项目位于凉州区武南镇312国道线高速公路出口东侧,与天马湖遥相呼应。(三)项目建设单位武威天乙生态园(四)建设规模“武威天乙生态园”位于高速公路312国道武南镇出口东侧,西靠天马湖,占地160亩,建筑面积6568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藏獒馆、奇石馆、生态温室、垂钓池、文化
5、传承艺术馆,以及道路、绿化、给排水等公共设施的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是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餐饮、健身、娱乐为一体,体现浓郁凉州风情文化魅力的观光游乐园。(五)项目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为10年,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为2006年底2012年初,二期为2012年初2016年底。(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方式根据甘肃省武威市建筑工程造价及同类工程类比法及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的规定进行估算。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1578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5359.17万元,(工程建设费用1216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461.78万元,预备费731.39万元),流动资金429.83万元。项目总投资15789万元,其
6、中申请扶持资金3000万元,业主自筹12789万元。二、项目建设单位简介武威天乙生态园是在坐落于甘肃武威的中国藏獒西北研究繁育基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武威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对藏獒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利。基地主理人郑强先生从事花卉种植多年,有一手养花种草的绝活。此外,他还非常热爱动物,养过多种名犬,对大型犬更是情有独钟。1994年,被藏獒的独特气质和忠勇性格吸引,同时发现这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潜力和价值的犬种,在种植花卉的同时,郑强开始投身于藏獒养殖事业,成立了中国藏獒西北研究繁育基地。郑先生为了寻找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獒犬充斥自己的獒园,他不顾千难万险,曾经数次亲自深入青海玉树、甘肃玛曲、
7、四川阿坝等偏远藏区,凭着自己对藏獒养殖事业的不懈追求,孜孜以求,精益求精,永无止境,造就了中国藏獒西北研究繁育基地的辉煌。目前该基地是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高端藏獒培育基地,同时是中国畜牧业协会,犬业分会指定的纯种藏獒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獒种投资基地之一,该基地以史书记载传说为依据,注重利用现在科学基因提纯,在还原纯种藏獒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择优选配到科学培育,再到种源优选科学培育,如此循环,培育出了优秀种公獒,比尔,红极,红尊,盖华,震华等,一批顶尖级纯种藏獒,为保护这一物种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中国藏獒西北研究繁育基地的藏獒种群相当庞大,仅种犬就有61条,铁包金、红、金、纯黑、雪白等毛
8、色的藏獒一应俱全,年龄在14岁之间,均系来自牧区的原始藏獒血统,具有原生态、古老版的特点,遗传稳定,品相出众,并在国内各项比赛中多次获奖。早在2004年的时候,中国藏獒西北研究繁育基地在中国獒界就有了“八最”之称,此“八最”即最原始、最凶猛、被毛最长(“黑狮王”毛长达45厘米,“黑豹”毛长达40厘米)、身材最高(有一条肩高84厘米的藏獒)、雪獒最白、黑獒最黑、红獒最金红、铁包金色素最纯正,成为中国獒界的传奇。基地现拥有A级种公獒“银豹”、“白雪”、“獒王”、“西藏寿”,优秀种公獒“黑豹”、“獒龙”、“獒狮”、“雪狮”、“帅狮”、“火麒麟”、“黑狮王”、“永革”,以及优秀种母獒“狮头卓玛”、“巴
9、毛”、“卓玛”等构成的强劲的繁殖种群,其中种公獒“银豹”、“白雪”、“雪狮”为雪獒,种公獒“西藏寿”、“火麒麟”为红獒,种公獒“黑豹”为纯黑色獒,种公獒“獒王”、“獒龙”、“獒狮”、“帅狮”、“黑狮王”、“永革”及种母獒“狮头卓玛”、“巴毛”、“卓玛”为铁包金。基地繁育出的藏獒毛色华丽、骨架匀称、脸版出众。2009年天乙生态园已成功创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景区目前正在积极申请国家AAA级景区的认定。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及内容(一)编制的依据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10、)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3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意见(中共甘肃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通过)4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方案5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6中共武威市委、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7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8武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9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二)主要内容本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以武威天乙生态园为基本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背景和意义;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项目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分析、风险分析等。四、主要
11、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据 备注1 建设指标 1.1 项目总占地面积 亩 160 1.2 项目总建筑面积 m2 65680 藏獒馆、奇石馆、生态温室、垂钓池、文化传承艺术馆等1.3 项目绿化面积 亩 50 1.4 绿化率 % 43.8 2 经济指标 2.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5789 2.1.1 建设投资 万元 15359.17 2.1.2 流动资金 万元 429.83 2.2 资金筹措 万元 15789 2.2.1 项目资本金 万元 12789 2.2.2 申请扶持资金 万元 3000 2.3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1809.03 2.4 年均总成本费
12、用 万元 787.06 2.5 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23.61 2.6 年均增值税 万元 295.14 2.7 年均息税前利润(EBIT) 万元 998.36 2.8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998.36 2.9 年均所得税 万元 249.59 2.10 年均净利润 万元 748.77 2.11 总投资收益率(%) % 6.32 投资利润率(%) % 6.32 2.12 投资利税率(%) % 8.34 2.13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 4.74 2.14 项目投资税前指标 财务内部收益率(%) % 7.37 财务净现值(I=2%) % 12921.32 全部投资回收期(年) 年 17.
13、13 2.15 项目投资税后指标 财务内部收益率(%) % 5.94 财务净现值(I=2%) 万元 8853.31 全部投资回收期(年) 年 18.74 2.16 资本金内部收益率(%) % 5.91 2.17 盈亏平衡点 38.36 五、研究初步结论及建议(一)结论项目借助武威市的古西凉文化氛围,特色鲜明,建成后必将成为武威的标志性旅游景观,其出现丰富了武威市文化旅游产品的类型,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区域知名度。项目实施后,年可创造可观的利税收入,并扩大市场需求,拉动文化旅游相关行业的大力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带动和促进武威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
14、带来强大的推动力。项目自身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有效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剩余劳动力。其对相关产业的联动作用,相应的也增加了就业岗位,为实现就业率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建设和谐稳定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二)建议1、加强项目规划设计的论证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进一步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必须按照规划的要求实施,尽快进行项目的施工设计论证。2、加强项目的前期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建设项目的有关程序,在进行充分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作出项目决策,并按程序报批。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优化设计方案,实行项目业主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
15、理制,以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一、项目建设背景(一)政策支持逐步提速文化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支持文化行业的利好政策,自上而下的政策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提速,并提出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文化产业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年
16、增率设定为7%,并指出到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文化产业占比达到5%。根据这个目标进行测算,到2015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应是2.75万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1万亿元到2015年的2.7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后续政策推进,继六中全会文化体制改革会议之后,文化体制改革议题呈纵深展开趋势,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于2012年2月15日重磅出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提速,并提出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文化产业已经迎来黄金发展期。(二)景气上升,旅游行业
17、迎来大发展2009年以来,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相继出台,支持和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2011年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工作会议中更是提出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2011年12月对外公布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到2015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达2.5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为10%。纲要显示,到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0%;入境旅游人数达1.5亿人次,年均增长率为3%;旅游外汇收入达580
1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5%。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比例达10%。2012年2月16日,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加强和改进旅游业金融服务,支持和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这是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同时也拉开了“十二五”期间国家出台具体旅游行业政策的序幕。“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是:到“十二五”期末,旅游业初步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在转方式、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战略中发挥更大功能。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大背景
19、下,我国文化产业、旅游业将出现新一轮的发展,在未来5至10年内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本项目在行业定位上积极响应了政府对社会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需求,项目的建成将为进一步提升武威的文化旅游产业品质做出创造性贡献。(三)甘肃文化资源大省建设为项目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翅膀。十二五规划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其中旅游文化和演艺产业位居文化产业核心层,被列为九个重点发展文化产业门类之一。十二五期间,国家致力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同时也成为国家战略,推动旅游与文化结合,提高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甘肃省
20、为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转变成为文化强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十二五”期间,甘肃省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重大契机,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市场持续繁荣。(三)武威旅游大发展为项目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武威,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世界白牦牛的唯一产地。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2005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2007年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武威市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兰州进入
21、河西走廊的第一大站及中国西部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武威生态旅游已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逐渐形成三大规模发展区域:覆盖武威城东7个乡镇,占地1200平方千米的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区;南部以天梯山旅游景区和人参果之乡为依托,利用黄羊水库上游独特的水资源优势开发了农家乐生态避暑区;城郊以北二环路金羊镇宋家园和海藏南湖为中心,发展了以果木烤土鸡为饮食特色和以观景休闲垂钓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区。兰新经济带西陇海线的建立,武威周边高速公路的建成,极大的缩减了旅游者在旅途中花费的时间,提高了武威旅游的可进入性。同时,政府为进一步拓展旅游空间、整合旅游资源,确立了“建设旅游大市”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争创旅游
22、城市的具体措施,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旅游的优惠政策,加大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力量,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项目建设意义(一)武威天乙生态园项目是甘肃扩大内需、产业升级的需要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与之相关联的110个行业发展,对文化交流、生态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和综合性消费,在社会总需求中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消费对交通、商业、餐饮、文化等产业都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还可以促进国际金融、信息咨询、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据世
23、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加快发展旅游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就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近几年中国旅游业步入了黄金时期。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发布的世界旅游竞争力报告,中国的排名跃升至47位,上升了15位。目前,我国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的贡献率超过40%。在喜看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地区发展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外贸拉动,消费不足、服务业比重过低,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仅为48.6%,不仅低于发达国
24、家70%左右的水平,低于64%的世界平均水平,还低于印度50%左右的水平。根据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中的测算数据:中国的第三产业整体发展程度低于相同发达国家约10个百分点,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远没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我国的文化消费水平只达到发达国家的1/4,人均消费潜力远远未能释放出来。甘肃作为一个文化旅游资源大省,目前文化旅游产业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但是还存在旅游产品单一、旅游服务不配套等问题,丰富的旅游资源待挖掘和发展的空间还很大。要使甘肃的旅游业发展成为未来甘肃的核心支柱产业,就必须抢抓历史机遇,以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尽快提升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素质和水
25、平。(二)武威天乙生态园项目是甘肃建设文化大省的需要根据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方案的要求,按照国家关于甘肃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建设文化大省的总要求,甘肃打破现有行政界限,统筹全省文化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以文化建设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简称“1313工程”。“一带”是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三区”是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和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十三板块”是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民族文化传承、古
26、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节庆赛事会展举办。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把华夏文明的保护、传承、展示、创新、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之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与甘肃转型跨越发展相融合,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融合。并进一步加快甘肃文化“走出去”,扩大甘肃文化的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其中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以丝绸之路为轴线,以亚欧大陆桥甘肃段为腹地,充分挖掘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资源,发挥沿线城市群落辐射带动作用,加大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力度,促进文化事业全
27、面繁荣、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成为推动甘肃转型跨越、科学发展、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核心地带。武威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历史名城,因此,武威天乙生态园的建设对于武威的文化旅游事业,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是构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迅速提升甘肃综合文化实力的重大战略举措。(三)武威天乙生态园项目是武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武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武威。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设郡置府。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绚丽的文化。境内名胜古迹众多,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市级文物保护点
28、540多处。馆藏文物4.7万多件,突出的代表有“一马”(马踏飞燕)、“一碑(西夏碑)、“一寺”(白塔寺)、“一窟”(天梯山石窟)、“一塔”(罗什寺塔)、“一庙”(文庙)、“一堡”(瑞安堡)。同时,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4A级景区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1处,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方案中打造“十三板块”的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把加快发展旅游业与建设文化大省紧密结合起来,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旅游业发展全过程。旅游开发建设要依法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文化内涵,普
29、及科学知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新型文化旅游产品。建设重点旅游城市文化功能区和精品特色文化县(区),营造旅游目的地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快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量身打造探险、体验和生态保护志愿者旅游产品,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建设汽车露营基地和营地,大力发展自驾旅游项目。提高旅游商品开发的文化创意水平,突出旅游饭店和餐饮主题文化特色,体现旅游经营服务的人文特质,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近年来,武威把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提出了“旅游文化化,文化产业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武威重视引进开发高品质的旅游休闲项目,旅游设施
30、配套日趋完善,整个旅游文化产业获得了质的提升。把文化嵌进旅游,走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路子,建立适合市场需求并适宜当地文化旅游特点的多种形式文化产业类型,形成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文化产业新格局,是武威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选择和现实需要。武威天乙生态园项目充分挖掘和展现当地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元素,它的建成将将使武威的旅游产品得到进一步创新,细分市场并开拓新的客源市场,为中外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去处,游客即可是欣赏武威凉州丝绸之路文化名城的西域风光,又能够陶醉在武威天乙生态园观赏丰富精彩的奇石、藏獒、南国雨林风情中,这不仅极大地提升武威的文化旅游内容和档次,有效延长游客平均停留时间,还丰富了游客的旅游活动,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第三章 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一、项目建设地址天乙生态园项目位于凉州区武南镇312国道线高速公路出口东侧,与天马湖遥相呼应。二、建设条件(一)地理位置武威位于东经1014910416,北纬36293927。地处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东端,东靠白银市、兰州市,南部与青海省为邻,西与张掖市、金昌市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0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26千米,总面积33238平方千米。(二)地形地貌武威市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势呈西高东低,局部地形复杂。地形可分为三带。南部祁连山区,海拔在2100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