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无锡建设三年行动纲要智慧建设三年行动纲要(2014-2016年)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发挥智慧城市建设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依据市委、市政府加快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特制定本行动纲要。一、总体思路以“感知中国、智慧”为主线,以“惠民、强企、优政”为宗旨,以“让城市更宜居、让产业更发达、让生活更便捷、让百姓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为方向,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为原则,按照“整合、优化、共享、外包”的理念,整合资源,整合系统,整合服务,进一步提升的电子政务、城市管理、经济运行和为民服务水平。二、发展目标通过一中心、台
2、和N个应用的建设,即城市大数据中心、电子政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城市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经济运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民生服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各行各业各领域的智慧应用建设,努力把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慧城市建设先行示区、具有一流竞争力的智慧经济发展产业集聚区、具有较强辐射力的智慧民生服务创新先导区。智慧建设的近期目标(2014年2016年):夯实基础设施。建成新一代城市光纤宽带网络、级超级计算中心、若干个云计算中心和城市大数据中心;互联网宽带普及率达92%以上;下一代互联网用户数达100万;城市出口带宽达到3T;4G网络覆盖率达99%;各类基站数达6000个以上,基本实现共建共享;网络信息安
3、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2015年全市建成公共免费wifi接入点达到4万个,成为国领先的wifi全免费城市。完善政务应用。建成高效便民的电子政务体系,智慧政府云服务模式广泛应用,政府部门普遍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时空信息云平台提供全方位服务,人口、法人、宏观经济、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地名地址等基础信息数据库全面建成;视频会议和移动办公系统建成,行政执法移动应用覆盖率达100%;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覆盖率达100%,适于网上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率达100%;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建立政务信息开放平台,所有政府部门核心业务系统实现信息化,政务公开信息网上发布率达100%;完成各服务
4、热线整合,形成全方位联动的“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为全体市民和企业提供个性化政府服务网页。优化城市管理。覆盖全市的人、地、物、事和组织的智能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路网智能监控体系基本建成;动态交通出行信息多渠道获取,城市交通主干道平均车速超过40千米/小时;重要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信息实现可追溯;重大危险源在线监管率达100%;城市视频监控网络基本覆盖全市公共场所;智能应急响应体系有效支撑社会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抢险救险等领域的快速响应;城市生活垃圾、污水的处理能力和空气、水质的监控处置能力不断增强,水域水质和环境质量智能监控数
5、据准确率达90%以上;智慧元素在“一城一岛一带”建设中充分体现。推进民生服务。“智慧”民生云覆盖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用户数达200万以上,社区智慧信息屏达1000个,基本覆盖全市600多个社区;居家生活由“平安家居”向“智能家居”再向“幸福家居”演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92%,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电子病历覆盖率达100%,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100%,建成面向全民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市民卡发卡量达650万,应用围扩展到市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快产业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高端软件、智能终端、智能处理、地理信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相关发明专利申
6、请和技术标准超过3200项;以高端电子和智能产品占主导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收入达4900亿元,云计算产业收入达150亿元,物联网产业收入超过32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1800亿元,微电子产值达10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2000亿元以上,信息消费规模达500亿元。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开展生产、管理、创新活动的比例达8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100%。三、主要任务(一)大力推进“一中心、台”建设城市大数据中心。以大数据挖掘和应用为出发点,制定全市信息资源数据标准,出台信息资源更新、交换、共享和开放的政策和措施,完善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平台,整合人口、法人、宏观经
7、济、信用信息等基础数据库,建设基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汇集人口发展、经济运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经济社会发展动态信息以及城市各类设施和生态环境信息的城市级大数据中心。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多维分析和研判,充分挖掘和提升数据资源的价值,为科学预测、正确决策和快捷处理提供支撑。基于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完善全市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开放平台,支持企业、公众和政府部门利用公共数据开发新应用。电子政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效率为出发点,加强智慧政务建设顶层设计,完善政务云平台建设,强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营造绿色、生态办公环境,推动跨部门业务协同,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动
8、、资源共享、安全可控的电子政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让政务工作更高效、更精简、更公开、更透明。城市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为出发点,加强信息共享,促进业务协同,以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等重要领域为基础,构建一个汇集社会管理各领域信息和应用的城市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各领域、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衔接,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应变能力。民生服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社区管理和便民服务、养老服务、日常生活服务等公众关注度高的民生领域,构建城市级民生服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多渠道整合政府管理服务
9、资源,建立市民融合服务系统,依托政府群、“智慧”民生云、社区智慧信息屏、市民卡、云媒体等服务平台主动向市民、企业提供日常生活工作所需的各类信息和服务,并积极展示智慧城市建设成果,让市民享受到智慧城市建设所带来的泛在化、个性化服务。经济运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提高经济管理能力和提升产业能级为出发点,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先导相结合,以产业转型、两化融合、科技创新、电子商务等重要领域为基础,构建一个汇聚城市经济运行各领域信息和服务的城市级经济运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分析决策支撑和全方位管理服务。(一中心台牵头单位:市信电局,配合单位:市各部、委、办、局,广电集团,电信、移动、联
10、通、有线分公司)(二)大力推进各类智慧应用建设围绕电子政务、城市管理、经济运行和民生服务四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加快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信息安全保障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智慧政务、智慧时空、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水利、智慧电力、智慧建设、智慧城管、智慧安防、智慧粮仓、智慧教育、智慧文体、智慧健康、智慧养老、智慧社区、智慧家居、智慧园区、智慧工业、智慧农业、智慧商贸、智慧物流、智慧金融、智慧旅游等重点智慧应用工程,基本形成政务运行高效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经济发展智能化、民生服务便捷化的良好格局。(牵头单位:各行业主管部门,技术支撑:市信电局,配合单位:广电集团,电信、移动、联通、有线分公司)
11、四、重点工程(一)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按照市“十二五”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和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2013年-2020年)总体部署,大力推进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宽带提速和三网融合“四大工程”建设,积极推动基站、管线等基础性资源共建共享,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步伐,加速4G网络全城覆盖,实现千兆带宽到企业、百兆带宽到家庭、20兆带宽到农村,持续扩大城市出口带宽,不断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和处理能力,加快推进IPv4向IPv6的网络演进、业务迁移与商业运营,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发展的示平台,扩大用户规模和网络应用。积极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大力发展新兴融合型业务,增强云媒体电视服务能力。推
12、动10亿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城市云平台、太湖企业云平台、华云服务云平台建设发展,推进中国电信国际数据中心扩容、中国移动业务大楼、中国联通云计算区域中心、有线网络数据中心等一批云计算中心建设,构建面向城市管理、民生服务、行业应用等领域的系列专业云体系,形成辐射苏南乃至长三角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牵头单位:市信电局,配合单位:市规划局、文广新局,电信、移动、联通、有线分公司)(二)信息安全提升工程建设城市级信息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系统,强化第三方信息安全测评机构服务能力,利用城市云和超算中心建立信息系统容灾体系,提高安全水平和保障能力。推动城市级数字证书认证中心建设,为企业、个人提供安全
13、可靠的身份认证。积极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研究出台信息保护政策和措施。(牵头单位:市信电局,配合单位:市公安局、保密局、市政府法制办,电信、移动、联通、有线分公司)(三)智慧政务提升工程推动政务云平台和跨部门业务协同平台建设,构建统一的智慧政务基础环境,提供身份认证、数据交换等公共基础服务;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推动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信息等基础数据库建设完善,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信息共享服务;优化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建设视频会议、移动办公,加强部门间的业务协同,推进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审批、并联审批、行政效能电子监察、“12345”政府公共
14、服务热线等智慧政务应用,进一步提高政务效能。(牵头单位:市信电局,配合单位:市各部、委、办、局)(四)智慧时空提升工程整合国土和规划现有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建设以全覆盖精细地理信息和时相地理信息为基础,面向泛在应用环境,可按需提供地理信息、物联网节点定位、功能软件和开发接口服务的智慧时空信息云平台,逐步加载城市基础设施、经济运行、人口发展、社会管理等多个主题数据库,使地理信息的处理和应用由静态向动态、由地表向空间、由单维向多维转变,形成更透彻感知、更广泛互联、更智能决策、更灵性服务和更安全可靠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精细管理、应急指挥、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公共服务等智能化水平。(牵
15、头部门:市信电局,配合部门:市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五)智慧交通提升工程加快交通动态信息感知网络建设,实现对城市道路、交通枢纽、桥梁、河道、港口的实时感知,对客运、载货机车船的动态监管和智能调度,建设交通诱导和停车场诱导系统,大力推进一站式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广大数据分析、交通仿真、公交智能查询等智能技术,优化交通运行管理模式,开发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完善人行横道智能检测系统,提高城市交通畅行率。(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公安局,配合单位:市城管局、交通产业集团、地铁集团、机场集团)(六)智慧环保提升工程以太湖水质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环境噪声自动监测、辐射环境
16、监测等为重点,构建覆盖全市的智能生态环境感知网络,搭建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监控中心、环境公众服务体系和智能生态环境信息服务平台,实施水源地及水数据采集跟踪监管,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实时、远程在线监测和科学分析,为环境监管、环境评价、行政执法、公共服务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撑。(牵头单位: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市水利局、气象局)(七)智慧水利提升工程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雨量、水位、水量、水质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对堤围、水闸、城市供排水设施进行实时监控,完善城市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环境管理及决策支持系统,切实提高水利行业管理的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平,完成数据采集、跟踪监管、安全追溯、应急救援的闭环监管系统,城市
17、水厂供水水质监控率和居民用水水质达标率分别达100%,实现向动态管理、精细管理、定量管理和科学管理的转变。(牵头单位:市水利局,配合单位:市环保局、市政园林局、气象局)(八)智慧电力提升工程建设覆盖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的智能电网监控管理体系,高效实现电网态势感知,规和提升电网管理能力。在企业和家庭推装智能电表,对用户负荷、电量、计量状态等信息实时远程采集,实现在线监测、分析并辅助决策,为政府、企业、家庭提供相关电力数据支撑。(牵头单位:供电公司,配合单位:市发改委、经信委)(九)智慧建设提升工程完善“数字建设”系统平台,建立建筑市场管理综合平台、建筑业企业信用管理
18、系统和绿色建筑动态监管平台,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城市建设任务。编制完善绿色小城镇总体规划及其专项规划,创建1个全国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2个省级园林小城镇、3个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牵头单位:市建设局,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市政园林局、旅游局、住保房管局)(十)智慧城管提升工程依托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在数字城管完成以数字化形式在虚拟空间再现传统城市的地理空间、城市管理等信息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社会各方参与的开放型数据建设与共享,实现对城市管理与运行状态的自动、实时、全面、透彻的感知,从而进一步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集约化和智能
19、化。(牵头单位:市城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规划局、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市政园林局)(十一)智慧安防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平安城市建设,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特种设备、食药安全、农产品安全、城市防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等公共安全领域的信息化监管能力,持续推动智慧电梯、车卫士等应用;整合优化全市公共视频监控资源,建设城市级视频资源互联共享平台,为政务、经济和民生领域提供视频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完善全市统一的综合应急指挥系统,实现跨系统、跨部门互联互动和对各种突发应急事件的智能高效应对。(牵头单位:市公安局、应急办,配合单位:市综治委、安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质监局、农委、商务
20、局、民防局)(十二)智慧粮仓提升工程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粮食储存的温度、湿度、气体、压力、虫情、虫害等信息进行采集,对仓库室、室外实现可视化监管,以实现对粮食收购、保管、储存等关键环节的集约化管理和精细化控制。将全市所有的中心粮库、骨干粮库、收纳粮库统一联网集成在全市粮食物联网监管平台上,最终构建起基于云计算的粮食大数据。同时积极探索成品粮油安全溯源系统,建立起成品粮油质量追溯标准体系,确保粮油供应质量安全,全力打造“智慧粮仓”新平台。(牵头单位:市粮食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商务局、工商局、农委)(十三)智慧教育提升工程建设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21、共享,为市民提供“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终生可学”的“智慧学习”教育服务,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模式创新,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校管中心)(十四)智慧文体提升工程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进程,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文化信息资源库,实现地区纸质文献资源、数字资源和多媒体资料等公共图书和文献资料的共知共享,加快吴地精品文化的广泛传播。建设公共体育设施监管平台,实现全市公共体育设施身份标示,通过对健身器械升级改造,完成资源地理信息定位、远程数据采集和监控,实现体育设施巡检、报修、维护智慧监管;完善“10分钟电子地图”、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建设大众健身云平台,利用个人智
22、能终端健身系统、教练辅助系统,为大众提供科学健身服务,提高大众健康水平。(牵头单位:市文广新局、体育局,配合单位:市文管中心、档案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委)(十五)智慧健康提升工程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加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推动双向转诊,建立辅助决策和协同医疗服务系统,开展影像会诊、远程医疗咨询等医疗服务,建设市民健康服务信息平台,为市民提供主动、及时、便捷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牵头单位:市卫生局,配合单位:市医管中心、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人口计生委、社保中心)(十六)智慧养老提升工程建设市、区、街、居四级联动,并和人社、卫生、公安、财政等部门互联互通的养老服务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借
23、助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为全市老年人提供及时、主动、便捷的多样化、高品质养老服务。(牵头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人社局、卫生局、公安局、财政局)(十七)智慧社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智能物业、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试点示建设。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的“一站式”惠民服务。推广社区安防、智能消防、停车管理、远程抄表、智能供水等智能物业管理应用,发展社区便民电子商务服务,推动社区医疗、教育等互动信息服务。(牵头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公安局、市政园林局、文广新局、教育局、住保房管局、残联、市政公用产业集团)(十八)智慧家居提升工程切
24、实推进三网融合工程,大力开发智能家居产品,全面搭建基于各种生活资讯信息并与社区服务系统联动的家庭云服务平台,积极探索智慧家居商业模式,努力实现由平安家居到智能家居再到幸福家居的美好愿景。(牵头单位:市信电局,配合单位:市建设局、住保房管局、民政局、公安局、卫生局,电信、移动、联通、有线分公司)(十九)智慧园区提升工程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建设园区综合业务智能管理系统、综合管理监控指挥系统、开放式智慧交互平台等,为园区各企业创建更安全的园区环境,提供更便捷的物业服务,进而优化产业园区运行模式,改善招商引资环境,提升产业园区创新能力和整体运作水平。(牵头单位:各市(县)、区政
25、府,配合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商务局、财政局)(二十)智慧工业提升工程以用能管理、智能装备、智能工厂为切入点,重点在纺织、机械、电子、制药等行业的骨干制造型企业中,推进虚拟仿真、数字模型等关键研发技术应用,推广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生产控制系统和装备,支持企业在研产供销、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业务与财务流程无缝衔接等领域建设跨平台、跨地域的信息化系统。支持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集成各类信息资源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设产业信息化领域产学研用联动合作平台,促进产业升级。(牵头单位:市经信委,配合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国资委)(二十一)智慧农业提升工程整合
26、农情、土地、科技等涉农信息资源,建立涉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农业基础信息平台;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推广信息化应用;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升生产效率为目标,形成智慧农业发展体系。(牵头单位:市委农工办、市农委,配合单位:市商务局、供销总社)(二十二)智慧商贸提升工程加快创建电子商务示城市,加快推进全市各类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壮大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支持建设以产业集群、商品市场、商业联盟、旅游景点、特色商贸街区、公共物流配送等实体为依托的本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鼓励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展营销网络,加快线上线下互动,促进本地电商网购平台与实体零售门店联动发展。推动移动互联网电
27、商平台、微信商城、各类垂直电商平台加快发展,鼓励移动支付、微博微信营销、LBS位置服务等电子商务新应用和新服务不断创新发展。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丰富和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积极推动电子口岸建设。大力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支持建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推进山水城电子商务产业园、软件园、锡山信息服务和创意产业园等一批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重点推进“锡货网上行”、肉菜追溯体系、商务诚信平台、社区电子商务、粮油副食品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园林旅游电子商务平台、e消费商业联盟等一批电子商务应用载体建设。(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各市(县)、区政府,市发改委、市政府金融办、工商局)(二十三)
28、智慧物流提升工程围绕建设长三角物流节点城市,大力推广射频识别、多维条码、卫星定位、货物跟踪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物流产业基地和物流监管部门中的应用,进一步完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立快捷高效、安全方便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牵头单位:市经信委,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商务局)(二十四)智慧金融提升工程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金融平台,建立囊括宏观经济数据、微观主体运行数据、静态资金总量数据与结构数据、动态资金流向数据与转化效率数据等在的金融数据库,并利用大数据处理分析技术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最坚实的依据和保障,以充分发挥智慧金融的投资导向功能,改善投资结构,优先资金配置,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创新金融
29、服务,适应信息社会需求,不断提升金融信息化水平。(牵头单位:市政府金融办,配合单位:市发改委、财政局、商务局、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银监分局)(二十五)智慧旅游提升工程以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为应用切入点,结合旅游城市发展,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等领域,搭建旅游行业广泛参与的“智慧旅游城市”应用平台,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创新旅游营销手段、优化旅游行业管理,增强旅游城市核心竞争力,打造游客满意的旅游度假胜地。(牵头单位:市旅游局,配合单位:市文广新局、市政园林局、文旅集团)五、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下,实行智慧重大应用项目
30、市领导分工联系制度,健全智慧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确保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协调推进。(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信电局、经信委、科技局、国资委、财政局、商务局、建设局)(二)强化资金投入整合分散在各部门、各条线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资金,建立智慧专项资金。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运营。完善多元投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引风险投资、私募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加大对企业参与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市政府每年安排8000万元,用于大力推进智慧建设。(牵
31、头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信电局、市政府金融办)(三)强化政策扶持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政策法规,研究制定基础数据库使用管理、电子商务、信用管理、电子文件互信互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管理规,加快制定云计算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与综合开发利用等全局性的标准。落实产业发展规划和优惠扶持政策,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与产业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出台鼓励智慧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土地使用、融资融券、风险投资等政策,组建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实体。(牵头单位:市信电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财政局、商务局、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金融办)(四)强化人才支撑不断完善人才体系,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进
32、一步强化海外人才引进力度,深入推进“530”计划,打造“东方硅谷”,引进一批智慧城市建设相关领域的国外顶尖人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领军团队、社会事业领军人才、中介服务领军人才、优秀大学毕业生。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批智慧城市相关领域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复合型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推动现有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机构改革和发展,着力培养智慧城市建设相关领域技术、建设、运营、管理等各级各类人才。(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教育局、信电局)(五)强化氛围营造加强宣传报道力度,利用各种媒体全方位反映智慧城市建设成功和创新经验。建立市级智慧城市展示馆,积极推广智慧城市最新研究成果、产品和成功应用案例,使之成为智慧城市交流合作平台、对外宣传窗口和城市发展的名片。利用科技活动周和就业培训、社区服务等平台,开展多种形式宣传体验,普及智慧生活模式,扩大示带动效应。引导相关企业、社会团体、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形成全社会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市信电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科技局、人社局、城管局、文广新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