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概考点毛概考点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理论成果与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个好像没听清)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及重要意义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活的灵魂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条件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7.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核心第二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什么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都是实事求是。2.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思想路线,也叫认识路线。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时,借用中国古典,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口号,这一口号后来被作为党的思想路
2、线的概括表述。新时期之初,邓小平总结建国以来我们党的成败得失,面对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口号,丰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进入新世纪,江泽民针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全党同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又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内涵。3.与时俱进的内容与时俱进是对150多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创
3、造性理论特性的深刻揭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和学风问题,是指导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要求。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新的实际相结合,特别是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第三章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及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帝国主义和斗争反抗者的矛盾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1948 年 4 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4、。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条总路线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与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主革命的学说。3.什么叫工农武装割据井冈山毛泽东故居“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
5、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和主要形式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5.三大法宝和党的优良作风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基础,必须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思想建设的有效形式是开展党内整风,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是政治建设最根本的问题,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党内斗争的正确方针;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作风建设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
6、,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统一战线包括哪些()统一战线的产生和第一次国共合作(年)()土地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第二次国共合作(年)()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年)第四章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这个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其发展趋势是社会主义因素日益增长,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因素,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不可转移的、必要的”过渡形式。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2.党
7、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毛泽东思想1这是毛泽东同志审阅周恩来同志在一九五三年夏季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结论时所作的重要批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 应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 “左”倾的错误。这条总路线的许多方针政策,在一九四九年三月的党的二中全会的决议里就已提出,并已作了原则性的解决。可是许多同志却不愿意遵照二中全会的规定去工作,喜欢在某些问题上另闹一套不符合于二中全会规定的东西,甚
8、至公然违反二中全会的原则。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迅速恢复了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伟大征程。我们党根据过渡时期的具体情况和基本任务,制订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
9、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化”与“改”之间,这一“改”与那一“改”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比较顺利地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法是什么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
10、家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的实行,结果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4.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完成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
11、,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进行和平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用事实向农民表明合作化的好处和给农民带来的利益,使农民拥护党的政策。手工业者的情况和农民基本相同。同时以和平赎买的方法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个人的改造结合在一起进行。对资本家实行团结、教育和改造的
12、方针,不仅稳定了资本家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将几十万资本家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干部。这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总之,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第五章1.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什么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2.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
13、议上指出:“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这一思想到后来被他归纳为“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早已深入人心。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这一思想始终不渝的坚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政以来,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在总结了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又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
14、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今天,“发展才是硬道理”依然不应发生任何动摇。第六章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概念包含两层基本含义:第一,从社会性质上说,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从发育程度上说,我国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还处在它的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为如下九个方面。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y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
15、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和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
16、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3.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03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第二步,提前3到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2000年翻一番;第三步,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0美元。4.目前我国
17、小康社会特点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目前的科技基础并不足以支持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我们的产业技术需求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外源性的。我国目前的RD投入总量、人才资源和知识储备、基础研究的投入、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与科技资源的配置模式都不足以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技需求。因此,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努力与调整。 一、全社会的科技投入总量需要有一个较大规模的增长 科技投入需要有较大幅度的增加。2002年我国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实力的增强能够支持技术创新上的更大投入。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规模
18、会越来越大,对科技发展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强;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对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投入科技研究开发活动的资源规模也会不断增加。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自1991年以来我国RD经费的年均增长超过了15,到2002年达到1161亿元,占GDP的比重也相应地由05左右提高到113,而美国、日本早就分别于1953年、1960年达到了1以上。我国的RDGDP比例在2010年达到15,2020年超过2的任务将十分艰巨。我国的基础研究一直比较薄弱,目前只占研究开发经费的5左右。而发达国家投入的RD经费中基础研究的比例大约占1530。基础研究虽然没有确定的经济目标,但可以提高
19、一国的知识存量,为应用开发提供科学前提。在未来的近20年中,我国应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到2010年,使其占RD经费的比例到10,2020年,提高到15或者更高。 二、科技资源的配置结构需要做出重大的调整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它不仅是研究开发成果的主要应用者,而且也是研究开发经费的主要支出者和研究开发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日本、联邦德国发达国家的企业逐渐开始成为RD经费投入的主体。目前,美国企业投入占RD经费的685 2001、日本占722(1999)、德国占657(1999)。相比之下,我国企业的RD投入能力相对较弱。2001年,RD经费来源
20、于企业的占60左右,大中型企业的RD经费支出只占其产品销售收入的076,限制了我国企业的内生技术能力的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功能,推动企业加大在RD上的投资。在RD投入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要积极引导RD投入主体的从政府向企业转变。 三、高度重视科技人力资源的培养及其结构调整 人力资源是拥有技术知识的科技活动主体,是RD中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部分。技术知识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只占5,到90年代已高达80左右。对人力资源的作用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的RD人员数量虽多,但质量相对较差。改善这一现状的根本方法是通过教
21、育。2002年我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GDP的23,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超过4的比例差距更大。美、英、日等国家的RDGDP比例在1620以上(美国由于很大一部分RD经费用于国防,故用于经济发展的RDGDP比例会相对低一些),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在4以上,每万劳动力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为30人以上,RD人员在40人以上,在校大学生170以上。与之相比,我国的RDGDP比例在2000才首次突破1,到2002年为11;2002年我国的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只有23;每万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人员只有13人,科学家和工程师只有10人,普通高校在校生只有70人。通过增加对教育的投资,到2
22、020年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到达45的水平,使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150人,每万劳动力中RD人员数达到30人以上。要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合理的人才流动、技术的有偿转让、政府和企业对技术发明和科技成果的奖励等方法来调动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此外,还要充分利用世界尖端技术和人才、信息,使研究开发体制由国内为主变为全球网络型,以各种形式吸引国际上的人才来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四、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做出调整,从模仿创新转向自主创新跨越 从大的方面的来讲,一国的科学技术知识供应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按照商业条件从国际市场上采购;其二,自主进行研究开发;其三,通过模仿学
23、习来获得先进科学技术知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自行满足自己的全部科学技术需求,即使是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其企业的技术需求也有95左右来自国外,因而必须三个方面综合运用,只是不同国家需要依据其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选择不同的组合而已。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应该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已有的全球知识储备,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中国不能或者说没有必要自行进行研究开发活动,而是应该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研究开发投资,以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换言之,我们在总体上仍然应该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主,技术供应的外源性特点不可能有根本性的变化,但在此前提之下确实应该注意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为从模
24、仿创新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做准备,并且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选择一些重点领域进行投资。从某种意义上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科技的需求更多的是依据目前的科技状况而对未来科技需求做出的一种预测。这种科技的预测,需要明确而又有前瞻性的科技发展战略指导,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科技对全面小康建设的支持作用。我国目前缺乏长期的科技战略规划及对未来技术的预测,使未来科技的发展具有些许的盲目性。通过政策的调整,弥补这一环节的缺陷,使科技发展更好的满足全面小康社会的需求。 五、真正围绕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来重构中国的科技发展体制 国家创新体系是制度保障的关键。通过科技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相互作
25、用,从而形成科学技术知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循环流转和应用的良性机制。 即通过企业、大学和政府机构之间围绕着科学技术发展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改善科技资源的配置,提高科技资源的效率。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的功能应进一步明确。今后大学的发展方向是具有培养人才和进行基础研究的双重功能,一方面利用大学里的智力和人才从事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又通过研究来培养高级人才,两者相辅相成。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要及时掌握基础技术和未来源泉技术。目前大学从事应用研究和创办科技企业偏离了大学应有的功能。另一方面,政府研究机构的定位需要调整。政府研究机构的主
26、要任务是从事战略性技术研究,即承担与国家使命有关的基础研究和关键的竞争前技术的开发。如在发达国家,政府研究机构执行全国1020的研究与开发任务,而提供的研究与开发经费为全国的2050,其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同时要加强对社会力量进入科技领域的引导,加强企业与大学共同进行中长期核心基础技术的共同研究,在不断增加科技投入总量的基础上,提高科技投入的效率。第七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的原因,目的,性质及带来的变化(材料分析题)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
27、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自觉地、持续地、全面地展开这样的改革和开放。坚持改革开放这个法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就一定能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在当代中国,要发展生产力,一方面要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要进行改革,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社会空间.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
28、,只能是死路一条。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中国的改革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原因: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严峻局势,迫使我们必须改革,不得不改革.如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科学技术和教育落后,官僚主义泛滥和家长制作风严重等。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建国以后模仿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1978年,邓小平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致词中说:中央指出: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
29、反复强调指出:经济领域要改革,政治领域要改革,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都要改革,要进行全面改革.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核心问题,邓小平对全面改革的对象,内容,目标,原则和方法作了深刻的论述,提出了系统的改革构想,从而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二),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概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
30、义革命而言的.(2)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 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而言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言的.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不改革,不进行体制创新,很多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出路.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全党同志必须牢固
31、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可自觉性三个有利于标准早在改革之初,邓小平就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生产力标准也得到了不断的深化和发展。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不仅包括了生产力标准,而且把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是邓小平反复思考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得出的重要结论。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
32、的基本原则。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力标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如果说,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那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回答的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并非要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问姓“资”姓“社”,而是反对离开这三条标准去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从而在改革开放中迈不开步子。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决不可以把那些既可为“资”服务又可为“社”服务的东西,或者根本就姓“社”的东西,错误地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排斥。一切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或者说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决不是社会主义目前所需要和允许的。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解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