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803.70KB ,
资源ID:3024838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2483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docx

1、超声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编制: 审核: 批准: 广西双起起重机制造有限公司 日期:2011年06月01日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采用超声检验方法检测起重机械(包括桥式和门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臂架起重机等)钢焊缝内缺陷的技术及验收准则。本标准规定的超声检测技术,适用于检测母材厚度8mm-100mm结构钢全焊透熔化焊接接头;如果检测工艺规程得到合同各方的认可,也适用于母6mm-8mm无衬垫结构钢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接接头。本标准所指的焊缝等级:1级是指重要受拉结构件的焊接接头;2级是指一般受拉结构件的焊接接头;3级是指受压结构

2、件的焊接接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要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货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9445 无损检测 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9445-2005,ISO9712:1999,IDT)GB/T12604.1无损检测 术语 超声检测(GB/T12604.1,ISO5577:2000,IDT)GB/T18694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探头及声场的表征(GB/T18964-2002,eqv IS

3、O 10375:1997)GB/T18852 无损检测 超声检验 测量接触探头声速特性的参考试块和方法(GB/T18852-2002;ISO 12715:1999,IDT)JB/T8428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用试块JB/T9214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工作性能 测试方法本公司采用检测标准为JB/T10559-2006、验收规范为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 术语和定义GB/T12604.1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人员资格起重机械钢焊缝的超声检测及最终验收结果的评定应由有资格和能力的人员来完成。相应等级的人员,应按GB/T9445或合同各方同意的体系进行资格鉴定与认证。5 检测系统5.

4、1 仪器数字超声探伤仪TS-2008E。其工作频率范围为0.5 MHz10MHz,仪器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仪器应具有80dB以上的可调衰减器,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 dB的误差在1dB 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5.2 探头的选择宜选用频率为2MHZ-5MHZ的探头,推荐选用频率2MHZ-2.5MHZ的探头。特殊情况下,经合同方同意可选用频率低于2MHZ的探头,但必须保证系统灵敏度的要求。斜探头的折射角或K值,应根据母材的厚度、焊缝坡口型式以及预期检测的主要缺陷种类来选择。表1推荐了不同母材厚

5、度情况下的折射角值或K值。母材厚度(T)6mmT65mm,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双侧或双面单侧,采用一次波技术或二次波技术进行检测。母材厚度(T)65mmT100mm,探头的焊缝的双面双侧,采用一次波技术进行检测。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单侧,一次波检测技术仅使用于母材厚度(T)8mmT65mm的受压结构焊缝。 表1检测面及折射角母材厚度(T)6mmT65mm焊缝型式检测面母材厚度区域折射角或K值6mmT12mm对接接头,T型接头、角接接头或双T型接头A面或B面底部、中部或顶部70;K2.5或K3T型接头或角接接头C面70;K2.5或K3(双晶直探头)12mmT38mm对接接头,T型接头、角接接头或双T型接

6、头A面或B面底部、中部或顶部70或60;K2.5或K2T型接头或角接接头C面70或60;K2.5或K2(双晶直探头或直探头)5.3 对比试块对比试块的型号及其形状各尺寸见图A.1、图A.2。除形状和尺寸外,对比试块的技术要求应符合JB/T8428。 注:适用母材厚度:6mmT8mm 图A.1 LA-1试块注:适用母材厚度:6mmT8mm 图A.2 LA-2试块5.4 系统性能在达到被检工件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不应小于10dB。仪器的水平线性、垂直线性,每隔三个月测试一次。仪器和斜探头(斜楔和换能器)的组合分辨力必须在其初次使用前进行测试。探头使用前应测试前沿距离、折射角、灵敏度

7、余量和分辨力。系统性能测试方法应按JB/T9214进行。6 检测面6.1检测面的确定见图1。 图1 检测面6.2焊缝余高的形状影响检测结果时,应对其充分的修整。6.3检测区域见图2,其宽度应是焊缝本身加上焊缝两侧的附件区域。附加区域的宽度相当于母材厚度的30%,最小为10mm,最大为20mm。 图2 检测区域和扫查区域6.4 探头扫查区域见图2,应清除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他外部杂质。检测面应平整光滑,便于探头的自由扫查。P=2TK 式中;P跨距,mm T母材厚度,mm K探头K值7 DAC曲线灵敏度的制作和选择7.1 DAC曲线灵敏度的制作DAC曲线应按所用探头和仪器在试块上实测的数据绘制

8、而成,该曲线族由评定线、定量线A、定量线B和判废线组成,见图3。评定线与定量线B之间(包括评定线)为区,定量线B与定量线A之间(包括定量B)为B区,定量线A与判废线之间(定量线A为) A区,判废线及其以上区域为区。如果DAC曲线绘制在荧光屏上,制作方法见附录,A;该曲线的最低点在检测范围内不应低于荧光屏满刻度的20%,见图4:如果做不到,刻采用分段绘制的方法,见图5 图3 DAC曲线示意图 图4 DAC曲线的示范 图6 分段DAC曲线7.2 DAC曲线灵敏度的选择 DAC曲线灵敏度选择原则见表1.检测横向缺陷时,各线灵敏度应高于6dB。被检工件与试块的表面耦合损失应相同,否则应按附录B进行测定

9、;如果在一个跨距声程内,最大表面耦合损失不大于2dB,则可忽略。 表2 DAC曲线灵敏度8 检测8.1 焊缝外部宏观检查,不得有可见的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夹渣等缺陷。探头扫查区域内应清除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他外部杂质,检测面平整光滑。8.2 超声检测应在焊缝及检测表面外观检查合格并满足8.1的要求后进行。8.3 检测时机,焊后24小时。8.4 检测前,检测人员应了解被检工件的材质、结构、曲率、厚度、焊接方式、焊缝种类、坡口型式、焊缝余高及背面衬垫、沟槽等情况。8.5 检测准备,根据工件材料厚度选择探头K值,试块的型号,耦合剂选择,制作DAC曲线。8.6 平板焊缝对接检测, 1、根据材料厚

10、度选择扫描线调节 2、检测面的选择 3、扫查方式8.7 采用二次波技术时,探头扫查宽度应大于1.25P;采用一次波技术时,探头扫查宽度应大于0.75P8.8 扫查速度不应大于150mm/s,相邻两次探并没有移动间隔保证至少有探头宽度10%的重叠。8.9 检测纵向缺陷时,斜探应垂直于焊缝轴线,在检测面上作锯齿形扫查,见图7。探头前后移动的范围应保证扫查到全部焊缝截面,在保持探头垂直焊缝作前后移动的同时,还应作10-15的左右转动。 图3 锯齿形扫查8.6 检测横向缺陷时,应在焊缝两侧边缘进行扫查,使探头与焊缝轴线成10-20,见图4。图4 斜平行扫查8.7 确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和形状,观察缺陷动

11、态波形和区分缺陷信号或伪缺陷信号,可采用前后、左右、转角、环绕等四种探头基本扫查方式,见图5。 图5 四种基本扫查方法9 缺陷定量检测9.1 扫查灵敏度调到评定线灵敏度。 对于回波幅度大于的缺陷,均应对其进行定位和定量。9.2 缺陷定位缺陷位置的确定,应以最在缺陷回波所在的位置为准。缺陷位置的表示方法见图6 图6 缺陷定位图中:X-被检工件焊缝始端至产生最大缺陷回波处的距离,单位为mm;X1-被检工件焊缝始端至缺陷的距离,单位为mm;Y -对接接头检测时,Y为缺陷至焊缝中心的垂直距离;T型接头、双T型接头或角接接头检测时;Y为缺陷至翼板的垂直距离,单位为mm;H-缺陷至A面的距离,单位为mm;

12、L-探头入射点至缺陷水平距离,单位为mm;S-探头入射点至缺陷的声程距离,单位为mm;l-缺陷指示长度,单位为mm;9.3 缺陷定量 应根据最大缺陷回波,用DAC曲线确定缺陷所在区域和缺陷当量,并采用以下方法之一测定缺陷指示长度:a) 当缺陷回波只有一个高点,且位于区或区以上时,将最大回波幅度调至荧光屏满刻的80%后,用-6dB法测定缺陷指示长度;b) 当缺陷回波有多个高点,且位于区或区以上时,将最大回波幅度调至荧光屏满刻的80%后,用端点-6dB法测定缺陷指示长度;c) 当最大缺陷回波位于区,如认为有必要记录时,则通过左右移动探头,以回波幅度降至评定线的方法测定缺陷指示长度。9.4 缺陷评定

13、 超过评定线的缺陷回波,应注意其是否具有裂纹等危害性缺陷特征,如有怀疑时应采取改变探头角度、增加检测面、观察动态波形、结合结构工艺特征作出判定,如仍不能准确判断时,可辅以其他检测方法作综合判定。10 验收准则不同等级焊缝的超声检测,按表2选择和使用DAC曲线灵敏度,按表3进行验收评定。 表3 验收准则11 仪器和探头系统的复核每次检测前均应对扫描线、灵敏度进行复核,遇到下属情况应随时对其进行重新核查:(1)校准后的探头、耦合剂和仪器调节旋钮发生改变时;(2)检测人员怀疑扫描量程或灵敏度有变化时;(3)连续工作4小时以上时;(4)工作结束时。11.1 工作结束前仪器和探头系统的复核每次检测结束前

14、,应对扫描量程进行复核。如果任意一点在扫描上的偏移超过扫描读数的10%,则扫描量程应予以修正,并对上一次复核以来所有的检测部位进行复检。11.2 每次检测结束前,应对扫查灵敏度进行复核。对距离一波幅曲线的校核应不少于3点。如曲线上任何一点幅度下降2dB,则应对上一次以来所有的检测结果进行复核,如幅度上升2 dB,则应对所有的记录信号进行重新评定。12 超声检测记录、报告和资料的存档12.1 超声检测记录与报告 现场记录主要内容:工件规格、材料牌号、表面状况、接头型式、焊接方法、焊缝编号、表面补尝、焊缝长度、缺陷回波幅度或当量、缺陷指示长度、缺陷位置(X、Y、H)检测日期及人员等。 检测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报告编号,图号、工件编号、工件规格、材料牌号、仪器型号、仪器编号、试块、耦合剂、探头编号、角度、频率、晶片尺寸、灵敏度、标准编号、焊缝等级、检测日期及人员等。 12.2 超声检测记录和报告等资料交档案室保存。保存期不得少于7年。7年后,若用户需要可转交用户保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