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8.84KB ,
资源ID:302420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2420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学案.docx

1、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学案专题四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2、14课 18401900年列强发动的四次战争与反抗一、战争战争名称原因(背诵)战争的主要结果及其影响鸦片战争(1840-1842)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虎门销烟南京条约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割香港岛;协定关税;(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根本原因:进一步打中国市场直接原因:修约失败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增开天津等十

2、一地通商口岸(侵略范围深入内地);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清政府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割九龙给英国北京条约影响: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兴起了现代化运动即洋务运动。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甲午战争1894-1895根因: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直因:朝鲜东学党起义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和台湾;赔款2亿两白银;开放苏州、杭州、重庆、沙市为通商口岸(注:深入腹地);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注: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趋势)。影响:(1)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范围:列强侵略势力深入腹地经济:外

3、国资本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巨额赔款加重了政府财政危机和人民负担,政治: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中国各界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军事改革、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大大加深(社会性质)。战争概况丰岛海战(爆发),黄海大战(决战),威海卫战役(失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根因:保护在华利益,镇压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直因:镇压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赔款本息共计9.8亿两白银,以关税、盐税作抵押;在北京设使馆区,允许外国驻兵保护;准许各国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惩办“首祸诸臣”,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斗争(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

4、条约加重了人民的苦难,使中国的税收被列强控制,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1、中国战败原因分析主观:清政府的腐朽落后客观:列强综合国力强大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必须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坚持对外开放,保持政治制度的先进性。鸦片战争前中英基本情况对比(读读即可)中国英国政治落后的封建主义国家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落后的自然经济占主体、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完成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军事装备陈旧、军务废弛船坚炮利外交闭关锁国疯狂对外扩张抢占殖民地综合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资

5、本主义迅速崛起2、全面认识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 对中国而言:具有双重性(1)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2)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对西方而言:侵华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也影响了列强之间的相互关系,各国在侵华过程中既勾结又斗争。3、概念了解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

6、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二、人民反抗1、鸦片战争虎门炮台关天培英勇献身;广州三元里人民的反侵略;定海人民抗英2、甲午战争黄海大战中的 “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直因:外国教会势力猖獗概况:提出“扶清灭洋”(进步性:反帝爱国主义精神;局限性:笼统的盲目的排外),被清政府“抚而用之”,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影响: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反侵略的英勇

7、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义和团运动局限性:(1)没有科学理论指导(2)利用迷信手段,具有浓厚的封建落后性(3)对封建统治者认识不清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一、 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清政府统治黑暗,官吏腐败; 天灾不断,各种矛盾突出;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总之:鸦片战争推动了天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即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而爆发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运动二、经过:兴起1851金田起义 1853年定都天京 经过北伐、西征、东征,1853年达到全盛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天京变乱(转衰) 防御: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王干主持朝

8、政,发布资政新篇 1864年失败(天京陷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三、纲领性文件前期天朝田亩制度(平均主义思想):(1)内容: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社会关系男女平等),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土地平均分配生产资料(2)评价:革命性: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局限性: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无法实现;落后性: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目标后期资政新篇(资本主义思想):(1)内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做法。 (2)评价:进步性: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局限性:脱离当时社会实际,无法实现。天

9、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背景颁布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 提出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经济主张企图在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方案 大同社会资本主义改革方案群众基础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不可能得到农民的拥护;作 用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没能实施;时代特 点标志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特点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相同点都反封建压迫;都是纲领性文件三、评价1、作用:太平天国扫荡了王朝的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并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

10、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2、局限性:农民阶级与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相联系,在思想上受皇权思想、等级思想影响,在组织上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政治上走不出封建制度的束缚。因此,传统的农民起义最终失败,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3、地位: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4、启示:农民运动应该由新的阶级来领导,由新的思想武器来武装,才有出路。 第15课 辛亥革命一、背景:1、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2、组织基础:(1)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2)建

11、立革命政党: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任总理。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后阐发为民族、民权和民生的三民主义),以民报为机关刊物。3、思想基础(1)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指导细想):“民族主义”指推翻清政府,没有明确反帝;“民权主义”指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体;“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2)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思想宣传):革命派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主要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等问题展开。4、军事基础发动武装起义:1911年4月的广州黄花岗起义。起义沉重打击了

12、清王朝的统治,鼓舞了人们革命斗志。二、过程:武昌首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宣布“五族共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三、结局1、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清帝退位:1912.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颁布。内容: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及国民的基本权利;(人民主权、内阁制、三权分立的原则)意义: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

13、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启示:中国革命要想取得胜利,必须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一定要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革命走向成功,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 1、中国共产党

14、继承了孙中山先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最终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改变了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2、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 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抗日战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胜利。 革命的合作者 第16课 五四运动一、背景:1、经济:一战期间,中国民主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2、阶级: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起来3、思想: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国际:日本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中日民族矛盾尖锐5、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卖国(二十一条),对内残酷统治6、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二、过程1、爆发:

15、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映运动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高潮:上海的“三罢”斗争(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结果: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免除三卖国贼职务,拒绝和会签字。三、影响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2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3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4、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专题五 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与新民主主义第18

16、课 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一、空想社会主义1、背景:(1)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2)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发案,形成了一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2、代表人物: 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3、意义: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二、共产党宣言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经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社会阶级矛盾暴露并激化。(2)阶级:三大工人运动,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3)理论:空想社会主义、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三大思想来源)。(4)实践:马、恩投身到工人运动的实践中2、发表

17、:1848年初,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共产主义者同盟)3、内容:(1)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2)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必然走向灭亡。 (3)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暴力夺取政权)。 (4)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4、意义:(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三、巴黎公社第一个工人政权1、背景:(1)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普鲁士军队包围巴黎。巴黎人民组成国民自卫军,保卫共和国首都。 (2)1871年3月18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派军队偷袭巴黎市内国民自卫军的阵地,妄图

18、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2、措施:(1)政治: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 (2)经济: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3)教育: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3、失败: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镇压下,5月28日,巴黎公社失败。失败的原因:(1)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期时期)(2)主观原因:缺乏先进政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3)客观原因:敌人的疯狂镇压,巴黎公社寡不敌众。5、意义:(1)巴黎无产阶级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

19、树立了光辉典范。 (2)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一、背景:客观:1物质基础: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 2发展落后:20世纪初,俄国在西方列强中仍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3直接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主观: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俄国革命胜利最主要原因)二、过程1二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果: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资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2、四月提纲(提出由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4月,列宁回国。内容:他指

20、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帝国主义战争。意义:四月提纲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逐渐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3、十月革命:俄历10月25日即公历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革命士兵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首次胜利。十月革命爆发,俄国实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4、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1)政治上: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统一)。(2)经济上:土地法令宣布立即无偿没收地主土地(3)外交上:和平法令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21、4)1918春,苏维埃政体在苏俄初步确立; 1922年,苏联成立(四个加盟共和国)三、历史意义:对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世界: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由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将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发展到实践(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由论发展到现实,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随时代而发展:俄国的列宁主义,中国的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的范围

22、扩大:由一国到多国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一、中共成立1、历史条件(1)思想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第一个早期共产党组织是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的)(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2、成立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1)召开:1921年7月23日,先在上海法租界,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2)主要内容:大会通过党纲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成立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

23、为书记。3、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4、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在中共“二大”上,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5、工人运动的发展: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而结束。意义:使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二、第一次国共合作1、实现(1)背景: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失败的教训。b制定革命统一战线政策:1923年的中共“三大 ”确立了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c孙中山接受中共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2)标

24、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住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3)意义:在国共两党推动下,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2、成就:(1)1925年5月五卅运动掀起全国反帝运动的高潮。(2)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3)北伐战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上海工人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了上海。3、破裂: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国名革命运动失败。4、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必须坚持独立领导

25、武装斗争。三、工农武装割据1、发动武装起义(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领导南昌起义意义:打响了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2)“八七会议”: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枪杆子出政权)(3)秋收起义:根据“八七会议”的决议,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2、井冈山道路: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

26、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发展: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为燎原之势。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四、红军长征1、原因: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经过:1934年10月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转折点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师,结束。3、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4、遵义会议:1935.1(1)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

27、的军事指挥权。(2)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五、西安事变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国民政府内部发生了分化;中共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2、爆发: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确立了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4、影响: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六、抗日战争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28、,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军肆意屠杀中国人民,在“以华治华”策略下,对占领区实行残暴统治。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承认了中共合法地位的谈话,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2两个战场的抗战(1)防御阶段:a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组织了淞沪、徐州、武汉、太原等四大会战。b共产党开赴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两个战场基本上是互相配合的。(2)相持阶段:a1938年10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要战场。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之后,中国共产党也多次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的

29、“扫荡”,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b国民党自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开始保存实力,消极抗战。3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a抗战胜利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b抗战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七、解放战争1、政治斗争(1)重庆谈判: 1945年8月,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人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根据“双十协定”,1946年1月

30、,各党派代表与无党派人士参加了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再次确认了和平建国方针,否认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3)国民党暗杀了著名民主人士闻一多等人,破坏政协决议。(4)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公然推翻了政协通过的民主和平建国的路线。2、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共产党先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后又粉碎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3、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4、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或改编了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林彪歼敌100万)。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5、七届二中全会:战略转移(城市领导乡村)、胜利后的任务(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两个“务必”。6、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国共北平谈判破裂,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7、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扫除了障碍,开辟了新的道路。 总结: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的初步建立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