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7.66KB ,
资源ID:3023108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2310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学科教学要求.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学科教学要求.docx

1、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学科教学要求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学科教学要求(必修模块)试 行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学科教学要求(必修模块)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我省普通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对课程标准各模块主题的“内容标准”提出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以及相应的教学建议。编写的内容顺序与课程标准一致,按照模块的顺序展开。每个模块分别包含“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等内容。“内容标准”与课程标准内容要求相对应;“学习要求”是对“内容标准”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逐条进一步细化,对学习目标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学建议”是对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

2、学方法、教学活动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落实相关的知识点、怎样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等提出相应的建议,力求具体可操作。教师在使用时,可参考和选择使用,也可根据实际条件和师生情况加以调整和创新。根据课程标准,在“学习要求” 与“教学建议”中使用了一些行为动词,目的是对知识性、技能性、体验性的学习目标进行层次划分,具体表述如下:1知识性学习目标水平(1)了解、知道、描述、说出、举例说明、列举、表述、识别、比较、简述、对比、认识(2)理解、阐述、解释、估计、计算、说明、判断、分析、区别(3)应用、评估、使用、验证、运用、掌握2技能性学习目标水平测量、测定、操作、会、能、制作、设计3体验性学习目标水平(1

3、)观察、收集、调查、交流、讨论、阅读、尝试、实验、学习、探究、预测、考虑、经历、体验、参加、参观、查阅(2)体会、关注、注意、关心、乐于、敢于、用于、发展、保持(3)形成、养成、具有、领略、体会、思考物理1本模块是高中物理的第一个模块,是共同必修模块。在本模块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物理学在技术上的应用和物理学对社会的影响。本模块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要通过这些实验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初步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的思

4、想,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等受到熏陶。主题1 运动的描述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1知道物理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2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3会列举有关史实,说明实验研究方法对物理学发展的促进作用。1物理学史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其教育功能。2通过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下落的研究和伽利略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史料,让学生了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体验实验研究的科学方法,及其对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意义。3通过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研究的实验等

5、,引导体会物理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2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1能说出质点的定义,知道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2能判断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实际物体看成质点,哪些情况下不可以把实际物体看成质点。3知道理想模型是突出主要因素、略去次要因素的一种科学抽象,它对研究物理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研究问题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体会质点模型在研究物体运动中所起的作用。1通过具体实例,建立质点概念,使学生认识到在解决问题时,进行科学的抽象、建立理想化模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知道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可以看成质点。

6、3通过质点概念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怎样突出主要因素、略去次要因素构建理想模型,体会这种科学抽象的方法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3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体会研究运动问题中建立参考系的作用。2理解位移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能区分路程和位移,会根据物体运动轨迹计算位移大小和确定位移方向。 3理解速度概念,知道速度是矢量,能区分速度与速率、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能用速度定量分析物体运动问题。4理解加速度概念,知道加速度是矢量,能解释加速度定

7、义式的物理意义,会用该定义式对有关物理量进行计算。5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特点,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6能完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所起的作用。7会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法测量和记录运动物体的时间和位移。8能依据实验数据推断物体的运动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9了解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体会科学思想和方法对人类进步、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1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体验到对同一个质点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到的质点运动轨迹、运动性质有可能不同。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研究运动问题时参考系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2位移是高中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矢量,应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

8、位移概念。理解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不仅有大小而且还有方向,初步具有矢量的概念。矢量的概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建立,不要求一步到位。通过对曲线运动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体会矢量和标量的不同。3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知道足够短时间内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从中体会极限的思想。4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体会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的不同,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理解加速度正、负号的含义。5经历速度和加速度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6对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引导学生会将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当成瞬时速度

9、,来确定物体在各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用vt图像或列表等方法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7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关于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或saT2等处理数据的方法,可以在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之后再介绍。8应通过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研究的史料,让学生体验实验和科学推理方法的应用,体会科学思想和方法对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4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公式,会用该公式进行分析和计算。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像;能根据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条件作出其vt图像,能从已知vt图像中提取相关的信息。3掌

10、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会用该公式进行分析和计算。4能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有关公式,并能用推导出的公式进行分析和简单计算。5通过公式和图像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应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1提供匀速直线运动的一组理想数据,让学生用描迹法作出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理解st图像的物理意义。引导学生理解st图像中截距、斜率、交点的物理意义。2提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组理想数据,让学生用描迹法作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理解vt图像的物理意义。引导学生理解vt图像中截距、斜率、交点、面积的物理意义。3通过实验获得一组真实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

11、间数据,让学生用描迹法画出vt图像,从中体会根据实际数据获得vt图像的科学方法。4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是学生第一次在短时间内遇到较多的公式,建议分层次逐步让学生掌握它们的应用,形成规范的书写、表达和画草图的良好习惯。不宜让学生处理过于繁难的计算问题。主题2 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1通过实验了解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知道动摩擦因数,会用公式fN进行计算。2通过实验了解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会用力的平衡条件计算静摩擦力大小。3知道最大静摩擦力。4体验摩擦力对我们日常生活

12、的影响。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验,分析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创设情境逐步让学生认识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可能有关的因素,然后通过实验予以验证,不能只限在与压力有关的探究上,尽可能从实验中得出定量关系。3在静摩擦力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二力平衡等知识,分析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4摩擦力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力,有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1知道常见的形变,例如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形变。2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

13、弹性。3知道胡克定律,能用胡克定律进行简单计算。4通过微小形变实验,让学生体验微小量放大的科学方法。1通过调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用弹簧的形状,让学生了解常见形变的种类和弹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在研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实验中,引导学生通过图像法寻找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3设计微小形变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微小量放大的科学方法,体会实验设计的巧妙。4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简易弹簧秤,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1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体会等效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2掌握平行四

14、边形定则。3初步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会用作图法求出合力或分力。4能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力学问题。会用正交分解法和直角三角形等有关知识,计算合力和分力。1通过具体实例,形成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体会等效替换的思想。2通过实验寻找合力和分力的关系,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3合力和分力的计算只要求能应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问题。4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正交分解法。对正交分解法,只要求力按作用效果可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力。5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利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并进行受力分析;(2)根据需要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3

15、)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并求解。6不要求解决复杂连接体的平衡问题。4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1了解理想实验,体会其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作用。知道理想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并会正确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3知道什么是惯性,并会正确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理解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4通过实验探究a与F、m的关系,并学会在解决问题中应用控制变量法和图像法。5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意义。知道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动力学

16、问题。6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和意义。能应用该定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7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会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产生的原因。1在进行伽利略理想实验教学时,应充分挖掘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并尊重史实,让学生知道理想实验是在真实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逻辑外推,体会理想实验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应注意在初中基础上的提升,注意物理思想方法的教育。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物体的惯性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4在探究a与F、m关系的实验中,应引导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完成对a、F、m的测量,注意科学方法的应用,如控制变量法、平衡法(平衡摩擦力)、图像法等。5在牛顿

17、第二定律应用的教学中,让学生体会物体的运动性质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初始运动速度决定的,明确运动和力的因果关系。在初学阶段不宜出现连接体问题。6在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力的性质、力作用的同时性以及力的作用点等方面区分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7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明确超重和失重现象并不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变化,而是视重发生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到加速度方向向上时出现超重现象,加速度方向向下时出现失重现象,同时知道什么情况下处于完全失重状态。5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1了解单位制,知道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

18、单位和有关的导出单位。2知道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物理2本模块是共同必修模块。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机械能、曲线运动的规律和万有引力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体会高中物理课的特点和学习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为后续模块的选择做准备。主题1 机械能和能源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 学 建 议1举例说明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理解功和功率。关心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1能用实例说明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2理解机械功的概念,会用公式W=Fs cos 进行分析和计算,知道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3知道功是标量,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意义。4理解功率的

19、概念,能运用公式P=进行计算。5理解公式P=Fv cos 的意义。知道公式P=Fv的适用条件。领会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区别,并能正确选择公式进行计算。6了解生活和生产中与机械功率有关的知识,关注生活、生产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意义。1通过实例定性认识做功与能量转化之间的联系,分析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让学生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2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讨论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不是0或90,而是某一角度时,力所做的功如何表示,让学生在活动的体验中得出W=Fs cos 。3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力做正功和做负功的意义,并能进行计算。4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功率的意义并能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20、5引导学生推导 P=Fv cos 并理解其意义,领会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区别,并进行计算。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让学生知道机动车有两种典型的理想化启动方式。6让学生调查了解身边各种机器的机械功率大小,通过比较体会机械功率的意义。2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1理解动能的概念,能根据质量和速度计算物体的动能。2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理解动能定理,明确动能定理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能推导动能定理。3会用动能定理计算功和动能,能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1在初中已有动能定性概念的基础上给出动能的定量表达

21、式。2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引导学生讨论问题:(1)该实验要测哪些物理量?(2)用什么方法、什么仪器进行测量?(3)如何进行实验及实验时应注意哪些事项?(4)对实验所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评估。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及交流评估的能力,并得出动能定理。3指导学生从理论上推导动能定理。4引导学生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动能定理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会可以从功能角度解决力学问题,动能定理有时还可以解决牛顿运动定律不便解决的问题。5通过具体实例体会动能定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理解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计算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

22、能的相对性。2能通过对各小段重力做功积累的分析,认识重力做功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3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4了解弹性势能并知道它与哪些因素有关。1在初中已有重力势能定性概念的基础上给出重力势能的定量表达式。2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认识重力势能的值与零势能参考面的选择有关,并理解重力势能正、负值的含义。3从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逐步扩展到物体沿光滑曲面下滑,引导学生认识重力做功与运动路径无关,只跟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4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两处高度物体重力势能的差与零势能参考面的选择无关,从而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5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23、,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通过趣味小实验,让学生了解弹性势能的变化是由弹力做功决定的,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具有相同的特点。4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问题。1了解机械能的定义,知道机械能是标量。2能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3能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问题。1让学生了解机械能是由于物体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之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认识机械能的表达式。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让学生知道:(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2)用什么方法、什么仪器进行测量?(3)为了计

24、算方便,应如何选择零势能参考面?(4)如何设计记录表格?(5)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3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涵,体会能的转化与守恒的思想。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只有重力做功与只受重力作用的不同。4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1)选取对象和研究过程;(2)判断是否符合机械能守恒条件;(3)选取零势能参考面;(4)列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解出结果。5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区分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在表达上的不同,知道机械能守恒定律也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途径之一。6简单介绍有关弹性势能与动能的转化以及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

25、。5了解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知道能量守恒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1会列举自然界中存在的不同形式的能量。2能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例,认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的基本规律之一。1通过讨论历史上发明永动机失败的原因,帮助学生认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意义。2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物理学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并反过来指导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收集、阅读相关资料,体会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认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之一。3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无条件的,而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有条件的。6通过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转化和转移

26、的方向性,认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1了解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方向性,知道不可能把已耗散的能量沿相反方向自发地聚集起来,知道提高能源利用利用率的重要性。2能用一些事例说明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1让学生在具体实例分析讨论中,体会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知道提高能源利用利用率的重要意义。2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撰写小论文等形式,讨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具有节约能源的意识,从而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主题2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 学 建 议1会

27、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1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特点,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2知道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能在具体的问题中识别它们。3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能对物体的运动进行合成与分解。4知道竖直方向上抛体运动的特征,会分析其相关问题,并能进行简单计算。5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6了解斜抛运动。1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确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认识物体做曲线运动的特点是:合外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2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合运动与分运动,强调运动的等时性和独立性;认识合位移与分位移、合速度与分速度之间关系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8、能对物体的运动进行合成与分解。3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确竖直方向上抛体运动的特征,认识到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并能进行简单计算。4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在实验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用平抛运动规律解决相关实际问题。5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斜抛运动,知道斜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上抛运动。6让学生体会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一种把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的科学思想方法。2会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知道向心加速度。1知道匀速圆周运动。2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知道这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3知道向心加

29、速度的概念。知道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公式a=2r的意义。会用向心加速度定量分析简单问题。1在具体实例分析中,让学生体会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2通过类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是描述圆周运动特征的物理量,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3让学生在具体实例讨论中,认识向心力的作用及向心力的来源。4通过转盘实验,让学生了解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给出向心力公式,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度公式a=2r。会用向心加速度定量分析简单问题。3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离心现象。1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知道匀速圆周

30、运动向心力的方向和作用效果。2理解公式F=m和F=m2r的含义。3会分析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向心力的来源,并定量分析简单问题。4知道离心现象。了解离心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以及如何防止有害的离心现象。1让学生在具体实例的讨论中,理解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知道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效果。理解公式F=m和F=m2r的含义,并会定量分析简单问题。2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中,只要求分析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3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离心现象。从提供的向心力和需要的向心力角度分析离心运动及其产生的条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生活、生产中的离心现象。4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离心现象或防止有害的离心现象。4关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列举并分析生活、生产中的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撰写小论文等形式,体会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主题3 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 学 建 议1通过有关事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知道万有引力定律。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观点,知道这两种观点形成和发展的一些史实。2知道描述行星运动的开普勒三定律。3知道万有引力定律。4了解卡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