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37.16KB ,
资源ID:3020426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2042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池市卫生学校教案首页.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池市卫生学校教案首页.docx

1、河池市卫生学校教案首页 河 池 市 卫 生 学 校 教 案 首 页课程名称护理技术授课方式理论实践一体化授课序号1授课专业护理授课年级16级授课班级中护3班授课时数2授课日期 2017.5.224编写教师韦柳华教学课题第6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技术 第1节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教学目的1. 说出体温的正常值2. 正确解释下列概念:发热、体温过低、弛张热、稽留热、不规则热3.正确说出体温生理变化。4.正确判断发热的程度及热型。5运用(1)能正确对体温异常的评估。(2)能对体温过高、体温过低的病人实施正确的护理。教学重点1.体温测量技术2.发热程度的判断、常见热型及体温异常的护理措施教学难点异常体温

2、的观察及护理教学资源大纲 教材 教案 投影 挂图 幻灯 音像 实物 模型 多媒体 测试题 其它( ) () () ( ) ( ) () ( ) ( ) ( ) ( ) ( ) (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图片展示、实物操作教 学 过 程 及 时 间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5分钟讲授新课 第1节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一、体温的评估及其异常时的护理 50分钟 体温的产生与生理调节 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2、体温测量法 20分钟 体温计的种类及构造体温测量方法 水银体温计的清洁与消毒体温计的检测三、小结反馈,布置作业 5分钟教 学 后 记学生参与: 积极 一般 差 教学进程:按计划 轻松

3、 紧张 ( ) ( ) ( ) ( ) ( ) ( )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技能操作,本次课是体温的评估与护理,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接触过,通过讲解,学生很容易掌握,基本能掌握体温的测量、消毒及检测,也知晓体温异常病人的护理,授课效果好。第6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是生命活动的基本标志,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应,同时也是衡量机体生命状态的指标。正常人的生命体征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 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和影响。当机体患病时,生命体征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护士可以通过对生命体征的观察,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变化;了解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与活动

4、情况;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发现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为正确护理患者提提供参考材料和依据。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学习目标】 1.说出体温的正常值。2.能正确说出体温的生理变化。3.叙述体温过高、体温过低的护理措施。4.解释下列概念:体温过高、体温过低、稽留热、弛张热、 间歇热、不规则热。5.能正确识别异常体温。6.能正确测量和记录体温,且态度认真、操作规范、数值准确、关心患者。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一)体温的概念及形成1.体温的概念 一般说的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相对恒定的体温是机体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2.体温的产生 机体摄入食物后,体温是由三大营养物质糖

5、、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并产生能量,其中50%以上转化为热能以维持体温,其余的能量贮存于三磷酸腺苷(ATP)内,供机体利用,最终转化为热能散发到体外。(二)产热与散热1.产热 来自物质代谢的化学反应,所以产热过程又叫化学性体温调节。人体以化学方式产热。人体主要的产热部位是内脏(尤其是肝脏)和骨骼肌。2.散热 体表皮肤可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以及蒸发等物理方式散热,所以散热过程又叫物理性体温调节。散热的方式分为:(1)辐射散热:指热由一个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至另一个与它不接触物体表面的一种方式。它是机体安静状态下,在气温较低环境中的主要散热形式。由身体辐射所散出的热量与辐射面积成正比。(2)

6、传导散热: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到另一个同它直接接触的温度较低的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由于水的导热性能好,比如为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常采用的冰袋、冰帽、冰(凉)水湿敷,就是利用传导散热。(3)对流散热:是指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对流散热与气体或液体流动速度成正比。比如电风扇降温。当外界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大部分热量可通过辐射、传导、对流等方式散热。(4)蒸发散热:是指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蒸发是唯一的散热形式。比如对高热患者采用乙醇拭浴方法,主要是利用乙醇的蒸发,起到降温作用。(

7、三)体温的调节正常人体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这主要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节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四)正常的体温及体温的生理变化1.正常体温 由于人体深部的温度不易测试,临床上常以口腔、直肠、腋下等处的温度来代表体温。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于人体深部温度,但通常情况下,采用口腔、腋下温度测量更为常见、方便。正常体温的范围见表6-1表6-1成人体温平均值及正常范围部位平均温度正常范围口温肛温37.0C37.5C36.3C 37.2C36.5C 37.7C腋温36.5C36.0C 37.0C2.生理变化 体温可随年龄、性别、运动、昼夜、药物等因素变化而有所波动,但这种波动很小,一般不超过0

8、.5C1.0C。(1)昼夜变化:正常人体温在24小时内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 6时体温最低,午后 1 6时最高。(2)年龄差异:由于基础代谢水平的不同,各年龄段的体温也不同。儿童的体温略高于成年人,而老年人的体温偏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调节功能差,因而其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 因此对新生儿应加强护理。(3)性别差异:成年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C,可能与女性皮下脂肪层较厚,散热减少有关。体内孕激素水平周期性变化,因此在排卵前体温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体温升高。(4)其他:运动、药物、情绪激动、紧张、进食、环境温度的变化等都会对体温产生影响,在测量体温

9、时,应加以考虑。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一)体温过高1.体温过高 又称为发热,指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发热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感染性发热较多见,目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2.临床发热程度可划分为:(以口腔温度为例)低热: 37.338.0C 中度热: 38.139.0C高热 :39.141.0C超高热:41C以上3.发热过程及表现 一般发热过程包括三个时期:(1) 体温上升期:此期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畏寒、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甚至寒战。体温上升可有骤升和渐升两种方式,体温突然升高,在数小时内升至高峰,称为骤升。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疟疾等;体温逐渐上升

10、,数日上升到高峰,称为渐升。常见于伤寒等。(2) 高热持续期:此期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深快、脉搏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下降、尿量减少、软弱无力。(3)退热期:此期特点是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主要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温度下降。退热可有骤退和渐退两种方式,骤退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疟疾,渐退常见于伤寒等。体温骤退者由于大量出汗,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虚脱或休克现象,护理中应密切观察,加强护理,尤其是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疾病者。4.常见热型: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各种常见热型的示意图如下课后作业: (1

1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C左右,持续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C。常见于伤寒、肺炎球菌肺炎等。(2)弛张热:体温在39C以上,波动幅度较大,24小时内温差超过1C,但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3)间歇热: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体温骤然升高至39C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数小时、数天的间歇后,体温又升高,并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4)不规则热:体温变化不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感、肿瘤发热等。5.高热患者的护理(1)密切观察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体温,高热者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

12、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2次。同时观察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注意发热的临床过程、热型、临床表现。特别要注意老人、婴幼儿、术后患者等。(2)采取降温措施: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首选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有局部和全身冷疗两种方法。体温超过39C,可采用冷毛巾、冰袋、化学致冷袋进行局部冷疗。体温超过39.5C,可采用温水拭浴、乙醇拭浴方进行全身冷疗,达到降温目的。具体要求见第九章冷、热疗法。采用药物降温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实施降温措施30分钟后复测体温,并做好记录和交班。(3)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要求低脂、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鼓励少量多餐,以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

13、体的抵抗力。鼓励患者多饮水,以每日3000ml为宜,必要时可静脉补液,补充含盐饮料。(4)促进患者清洁与舒适:1)适当休息:高热者需 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提供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2)保暖:体温上升期注意保暖,可调节室温、添加衣物等。3)皮肤护理:退热期,患者大量出汗,应及时为病人擦汗、更衣、换床单,防止受凉,避免对流风。对长期高热者,应注意防止压疮、肺炎等并发症出现。4)口腔护理: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5)心理护理:应加强巡视病房,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耐心解答病人的各种问题,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给予精神安慰。 (二)体温过低1.定义 体温

14、过低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常范围,体温在35.0C以下者。2.常见的人群 (1)早产儿及全身衰竭的危重患者 (2)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的人群 (3)颅脑外伤、脊髓损伤、药物中毒的人群。3.临床表现 皮肤苍白、四肢冰冷、发抖,血压降低,心率、呼吸减慢,尿量减少,躁动不安,嗜睡,意识障碍,甚至出现昏迷。4.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监测,至少每小时测量一次体温, 直至体温恢复至正常且稳定。同时注意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2)提高环境温度: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维持室温在2426C左右。(3)保暖措施: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即给予毛毯、盖被、电热

15、毯、热水袋,添加衣服,防止体热散失。 给予热饮,提高机体温度。但对于老人和小儿及昏迷患者,保暖时注意防烫伤。 (4)病因治疗:去除引起体温过低的原因,使体温恢复正常。(5)做好抢救准备。(6)健康指导:教会患者避免导致体温过低的因素以及正确采取保暖措施。三、体温的测量(一)体温计的种类及构造1.种类 水银体温计又称玻璃体温计。分口表、肛表、腋表3种(图6-2) 。2.构造 玻璃体温计是一根外标刻度的真空毛细管玻璃管,体温表毛细管的下端和球部之间有一狭窄部分,使水银遇热膨胀后不能自动回缩,从而保证体温测试值的准确性。摄氏体温计的刻度是3542C,每1C 之间分成10小格, 每小格0.1C,在0.

16、5C和1C的刻度处用较粗的线标记。在37C刻度处则以红色表示,以示醒目。另外,还有电子体温计、感温胶片、非接触红外线额温计(二)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1.消毒 体温计的消毒对测量体温后的体温计应消毒,防止引起交叉感染。(1)常用的消毒液:70%乙醇、1%过氧乙酸、1%消毒灵、20%碘伏等。(2)方法:将使用后的体温计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中全部浸泡,5min后取出,冷开水冲洗,擦干,将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C以下,再放入另一消毒容器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冷开水冲洗,擦干后存放于清洁容器中备用。口表、肛表、腋表应分别消毒、清洗和存放。消毒液每日更换,盛放的容器或离心机应每周消毒一次。2.检测 在使用

17、新体温计前或定期消毒体温计后,应对体温计进行检查,保证其准确性。方法: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C以下;同时放人40C以下的水中,3分钟后取出检查;若误差在0.2C以上、玻璃管有裂痕、水银柱自行下降的体温计取出,不再使用不合格体温。四、体温测量的方法(一)目的1.判断体温有无异常。动态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观察伴随症状。2.为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用物准备 已消毒的体温计(根据测量体温病人数准备,并检查是否完好,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消毒液纱布、弯盘(内衬纱布)、记录本、笔、有秒针的表,若测肛温,另备润滑剂(凡士林或石腊油)、棉签、卫生纸。 实施步骤 视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测体温

18、部位。 口温(oral temperature)测量 腋温(axillary temperature)测量 肛温(rectal temperature)测量 体温的测量部位与测量时间 名称 部位 时间 关键操作 腋温 腋窝 10min 擦干汗液,体温计水银端放于腋窝中央, 屈臂过胸夹紧 口温 舌下热窝 3 min 体温计放于舌下热窝,嘱患者闭口用鼻吸且勿咬温计 肛温 直肠内 3 min 患者取侧卧位,小儿可取俯卧位。润滑肛表自肛门插入34cm,新生儿插入l2cm 测量体温的注意事项: (1)测温前后要清点体温计数目,检查是否有破损。(2)禁忌1)病儿、精神异常、昏迷、口鼻手术、呼吸困难及不合作

19、者不可测口温。2)消瘦,腋下有创伤或手术、炎症,肩关节受伤者,腋下出汗较多者不可测腋温。3) 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不可测肛温;心肌梗死患者不宜测肛温。4)切忌把体温计放入热水中清洗或沸水中煮,以防爆裂。(3)危重患者、婴幼儿、躁动患者,应设专人守护,防止意外事件发生。(4)测口温时,当病人不慎咬破体温计时,首先马上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舌、口腔、食管、胃肠道黏膜;接着口服牛奶或蛋清,以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食用大量粗纤维食物(如韭菜),加速汞的排出。(5)运动、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坐浴、灌肠等都会影响到体温,应休息30min再测体温。【本节小结】 本节的重点是体温的正常值;

20、体温过高、体温过低的护理措施;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的特点;发热的三个过程;体温计常用的消毒剂的种类。 河 池 市 卫 生 学 校 教 案 首 页课程名称护理技术授课方式理论实践一体化授课序号2授课专业护理授课年级16级授课班级中护3班授课时数2授课日期 2017.6.24编写教师韦柳华教学课题第6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第2节 脉搏的评估及护理第3节 呼吸的评估及护理第4节 血压的评估及护理教学目的1.说出脉搏、呼吸、血压正常值及影响因素。2.正确解释下列概念:潮式呼吸、间断呼吸、呼吸困难 、间歇脉、绌脉、高血压、低血压2.掌握脉搏、呼吸、血压异常的护理。3.掌握脉搏、呼吸、血压

21、测量方法。教学重点1.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方法2.脉搏、呼吸、血压异常的观察及护理教学难点脉搏、呼吸、血压异常的观察及护理教学资源大纲 教材 教案 投影 挂图 幻灯 音像 实物 模型 多媒体 测试题 其它( ) () () () ( ) ( ) ( ) ( ) ( ) ( ) ( ) (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图片展示、实物展示教 学 过 程 及 时 间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5分钟二、讲授新课第2节 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20分钟 第3节 呼吸的评估及护理 20分钟 第4节 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30分钟三、小结反馈,布置作业 5分钟教 学 后 记学生参与: 积极 一般 差 教学进程:按计划 轻松

22、紧张 ( ) ( ) ( ) ( ) ( ) ( )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技能操作,这次课主要内容脉搏、呼吸、血压的评估与护理,因健康评估及解剖学等内容已学习,学生能快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授课效果好。 第6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第2节 脉搏的评估及护理脉搏(P)是指在每个心动周期中,随着心脏节律的收缩和舒张,动脉血管壁会出现相应的扩张和回缩的搏动,动脉这种有节律的搏动,称为动脉脉搏,简称脉搏。在浅表动脉可触及。一、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一)脉搏的评估 1.正常脉搏 (1)脉率:指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在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的脉率为60100次/分。在正常情况下脉率与心率一致,

23、但脉率微弱不易测得时,应测心率。(2) 脉律:指脉搏的节律性。它反映的是左心室的收缩情况,正常脉律跳动均匀且规则,时间间隔相等。(3)脉搏的强弱:正常情况下脉搏强弱一致。脉搏的强弱取决于动脉充盈程度、外周血管的阻力、脉压大小、心排出量、动脉壁的弹性。(4)动脉管壁的情况:正常动脉管壁是光滑、柔软、富有弹性的。2.脉搏的生理变化(1)年龄差异:脉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低,到老年时轻度增加。(2)性别差异:女性脉率比男性稍快,一般相差5次/分左右。(3)活动与情绪的影响:运动、兴奋、害怕、愤怒、焦虑等使脉率增快;休息、睡眠时脉率会减慢。(4)饮食与药物:进食、喝浓茶或咖啡能使脉率增快;禁食能使脉率

24、减慢。使用兴奋剂能使脉率增快;使用镇静剂、洋地黄类药物使脉率减慢。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一)异常脉搏的评估1.频率异常(1)心动过速:简称速脉。是指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超过100次/分。 常见于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休克、心力衰竭、大出血等患者。一般体温每升高1C ,成人脉率约增加10次/分,儿童脉率则增加15次/分。(2)心动过缓:简称缓脉。是指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少于60次/分。 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或服用了某些药物(地高辛)等。2.节律的异常(1)间歇脉:又称为期前收缩。是指在一系列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随后有一较正

25、常延长的间歇(代偿间歇)。若每隔一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称二联律;每隔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称三联律。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洋地黄中毒者。正常人在过度疲劳、情绪激动时偶尔也会出现间歇脉。发生机制是由于窦房结以外的心脏异位起搏点过早地发生冲动,使心脏搏动提早出现。(2)脉搏短绌:简称绌脉。是指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其特点是脉搏细速,极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听诊心律完全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常见于心房纤颤的患者。发生机制:是由于心肌收缩力强弱不等,有些心排出量少的搏动可发生心音,但不能引起周围血管的搏动,造成脉率低于心率。脉搏短绌越多,心律失常越严重,病情好转,绌脉可以消

26、失。临床上遇到心房颤动有绌脉的病员,应由两名护士同时分别测量其心率与脉率。3.强弱异常(1)洪脉:是指当心输出量增加,外周动脉阻力较小,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大时,则脉搏强而大而有力。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高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患者。(2)丝脉:是指当心输出量减少,外周动脉阻力较大,动脉充盈度降低时,则脉搏细弱无力,扪之如细丝。常见于大出血、休克、主动脉瓣狭窄、心功能不全等患者。(3)交替脉:指当心室的收缩强弱交替时出现出现强弱交替的脉搏。为心肌损害的一种表现,常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等患者。(4)水冲脉:是指当心输出量较大、脉压大的时候,出现脉搏骤起骤降,急

27、促而有力。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等。(5)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为奇脉。常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4.动脉管壁异常早期动脉硬化,表现为动脉管壁变硬,失去弹性,呈条索状如同按在琴弦上;严重时,出现动脉迂曲甚至有结节。其原因为动脉壁的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多导致。见于动脉硬化的患者。(二)异常脉搏的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增加卧床休息的时间,适量活动,以减少心肌耗氧量。2.密切观察病情:观察脉搏的频率、节律、强弱、动脉管壁的弹性等有无异常改变;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给患者做好用药的指导。3.准备急救物品:抗心

28、律失常药物、除颤器等随时处于完好状态。4.心理护理:进行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恐惧情绪。5. 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清淡易消化的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善于控制情绪、勿用力排便、懂得脉搏监测的重要性和测量方法、学会自我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三、脉搏测量法(一)测量的部位脉搏测量的部位多选用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脉均可作为测量脉搏的部位。常用部位(图6-6)。临床上最常选择的诊脉部位是桡动脉。(二)脉搏测量的方法(以桡动脉为例)1.目的(1)判断脉搏有无异常;动态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功的能状况。图6-7常用的诊脉部位(2)为诊断、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三)脉搏测量的实施(以桡动脉为例)1.

29、 用物准备 有秒针的表、记录本、笔、听诊器(必要时)。2. 实施步骤 以桡动脉为例。(1)核对床头卡,并解释目的和过程。(2)调整合适的体位,使病人舒适地安坐或躺卧,手臂放松自然地平置于舒适、有扶托的位置上。(3)护士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触按于病人的桡动脉上,能清楚地触及脉搏后,再测量。(4)计数 正常脉搏测半分钟,乘以2,即为脉率。异常脉搏、病重患者应测1min;脉搏细弱难以触诊时应测心尖搏动即心率1min。(5)如发现绌脉者,应由两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起”、“停”口令,计时1min。(6)记录 在体温单相应数字栏内用红“”表示脉率,红“”表示心率

30、。注意要点:(1)诊脉前,患者情绪稳定。(2)不可以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的搏动易与患者的脉搏相混淆。(3)异常的脉搏应测1分钟,脉搏细弱难以触诊时,应测心尖搏动1分钟。为偏瘫或肢体有损伤的患者测量时应选择健侧肢体。第3节 呼吸的评估及护理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机体与环境之间所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通过呼吸,机体从大气摄取新陈代谢所需要的O2排出所产生的CO2,因此,呼吸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其它功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生理过程之一,一旦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止。一、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一)正常呼吸的评估1.正常呼吸在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呼吸频率为1620次/min,节律规则,呼吸运动均匀无声,不费力(图6-14)。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为1:4。一般男性、儿童多为腹式呼吸,女性多为胸式呼吸。2生理变化 (1)年龄: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如新生儿呼吸约为44次/min。(2)性别:同年龄的女性呼吸比男性稍快。(3)运动: 休息、睡眠时呼吸减慢;剧烈运动可使呼吸加深加快。(4)情绪: 害怕、紧张、悲伤、恐惧、愤怒等强烈的情绪变化可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快。 ,(5)血压:血压大幅度变动时,可以反射性地影响呼吸,血压降低,呼吸加快加强;血压升高,呼吸减慢 减弱。(6)其他:如气压的变化会影响呼吸;环境温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