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165.04KB ,
资源ID:30198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198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二轮复习专题5化学实验基础第2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提能力.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二轮复习专题5化学实验基础第2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提能力.docx

1、高考二轮复习专题5化学实验基础 第2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提能力 1双选题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铜与浓硝酸反应;铜与稀硝酸反应;铜与氧气反应生成CuO,CuO再与稀硝酸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消耗的硝酸的量:B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最小C因铜与浓硝酸作用最快,故制取硝酸铜的最佳方案是D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质量相等解析:法消耗的HNO3多,且产生的污染性气体也多,最佳方案应是。答案:AC2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解析:NO2能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选项C错误。答案:C3下列化学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解析:浓H2SO4稀释不能在容量瓶

2、中进行,更不能将浓H2SO4倒入水中,A项错;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B项错;收集比空气重的NO2气体应长进短出,C项错。答案:D4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气体abcANO2浓硝酸铜片NaOH溶液BSO2浓硫酸CuNaOH溶液CNH3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DCO2稀盐酸CaCO3浓硫酸解析:A项和B项生成的气体均会被NaOH溶液吸收,C项NH3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答案:D5下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1和方案2指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可以选用方案1分离碳酸氢钠中含有的氯化铵B方案1中残留

3、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C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一定能够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方案2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分离出SiO2和Fe2O3混合物中的Fe2O3解析:碳酸氢钠加热分解,A错误;加热后留下的残留物一定是固体或难挥发的液体,B错误;加入的试剂可以是水且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C错误;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硅酸钠,进而分离出氧化铁,D正确。答案:D(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双选题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A向KMnO4溶液中滴加盐酸,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增强。说明盐酸具有氧化性B向澄清的AlCl3稀溶

4、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振荡,溶液仍为澄清。说明该两种溶液混合是物理变化C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Cu粉,振荡、静置,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说明Fe3具有氧化性D向CaCl2溶液中滴入少量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CaCO3难溶于水解析:向KMnO4溶液中滴加盐酸后其氧化能力增强的原因是溶液呈酸性;AlCl3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属于化学变化;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Cu粉生成绿色的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答案:CD2大胆、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A探究SO2与Na2O2反应可能有N

5、a2SO4生成B探究Na与水的反应可能有O2生成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中可能有CuS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所致解析:因为H2O中O若变成O2,则氧元素价态升高,水是还原剂,但单质钠只能作还原剂。答案:B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A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B失去标签的AgNO3溶液、稀盐酸、NaOH溶液、AlCl3溶液可选用(NH4)2CO3溶液作鉴别试剂C用铜丝代替铂丝做焰色反应D在裂化汽油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振荡后若紫色褪去即可证明其中含

6、甲苯等苯的同系物解析:加入(NH4)2CO3溶液时,AgN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稀盐酸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NaOH溶液中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lCl3溶液中既有白色沉淀又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高锰酸钾分解后残留的二氧化锰可以用热的浓盐酸洗涤,不能用稀盐酸来清洗。做焰色反应实验应选用铂丝,不能选用铜丝,因为铜丝灼烧时会产生明显的绿色火焰。裂化汽油中含有较多的烯、炔等不饱和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B4双选题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实验: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B实验: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C实验:微热稀HNO3 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

7、内始终保持无色D实验: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运用能力。实验:Br2能与NaOH溶液反应,上层溶液颜色褪去,A项错误;实验: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生成的SO2气体能使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CO2从溶液中逸出,B项正确;实验:铜与稀HNO3微热,反应生成NO,在广口瓶中NO与O2接触生成红棕色的NO2,C项错误;实验:Fe(OH)3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D项正确。答案:BD5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图像表现的内容错误的是()A铜锌原电池 B转移溶液C氨的制取装置 D模拟铁锈蚀装置解析:由

8、A项两烧杯中的溶液可推知:盛放硫酸锌溶液的烧杯中的电极应为锌棒,盛放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的电极应为铜棒。由原电池原理判断:锌棒应为负极,铜棒应为正极,故A不正确。答案:A6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相关实验预期目的A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大理石粉末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探究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把装有颜色相同的NO2和N2O4混合气的两支试管(密封)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在蔗糖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探究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D两支试管中装有等体积、等浓度H2O2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探究CuS

9、O4溶液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解析: C项,蔗糖中加入稀H2SO4,水浴加热后应加入NaOH中和过量的稀H2SO4,再加新制的Cu(OH)2并加热。答案:C7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形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A、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B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C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DCuO没有全部被还原解析:用H2还原CuO时,装置中CaCl2吸收的是生成的水,而装置中玻璃管通H2前后的质量差为反应时消耗CuO中氧的质量,即生成水中氧元素的质量,而m(水)m(氧)m(氢)。

10、当Zn和稀H2SO4反应产生的H2不干燥m(水)偏大,装置后不加干燥装置,使中CaCl2吸收空气中的水分m(水)偏大,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m(氧)偏小,都会造成测得m(H)m(O)18。H2O的组成与CuO是否完全反应无关,只与通H2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生成的水有关。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8(16分)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 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1)实验前:先用0.1molL1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_,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将KNO3溶液的pH

11、调至2.5;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_(写化学式)。(2)下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t1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3)该课题组对影响脱氮速率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溶液的pH;假设二:_;假设三:_;(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及结论。 (已知:溶液中的NO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实验步骤及结论:解析:本题主要考

12、查化学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图像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1)铁的表面被空气氧化形成氧化膜,需加酸除去;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氧的影响,可向溶液中通入N2或稀有气体等。(2)由图可知,铁和KNO3反应生成Fe2和NH.(4)探究溶液的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设计实验,使其他量保持不变,仅改变溶液中c(H)即可。答案:(1)去除铁粉表面的氧化物等杂质N2(2)4FeNO10H=4Fe2NH3H2O生成的Fe2水解(或和溶液中的OH结合)(3)温度铁粉颗粒大小 (4)实验步骤及结论: 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KNO3溶液于不同的试管中; 调节溶液呈酸性且pH各不相同,并通入N2; 分别向上述溶液中加

13、入足量等质量的同种Fe粉; 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相同反应时间时各溶液中 NO的浓度,若pH不同的KNO3溶液中,测出的NO浓度不同,表明pH对脱氮速率有影响,否则无影响。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合理答案均可)9(15分)问题提出 教材中在检验Cu与稀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时,实验直接在试管中进行,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开始往往看到的是红棕色气体,导致实验现象与实验原理无法吻合。某校化学活动小组对这一实验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改进措施。研究目的与要求(1)克服教材实验的缺点,并能证明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NO不溶于水,可以与O2反应产生红棕色的NO2(2改进后的实验必须达到的要求:节约药品、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减少污染。实验过程实验方案一:(1)按图1所示接好仪器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2)根据你对装置和研究目的的理解,请补充制取NO并验证NO不溶于水的实验操作:_。(3)验证NO和O2生成NO2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实验方案二:(4)按图2所示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