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1.28KB ,
资源ID:30193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193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颍州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分析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颍州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分析方案.docx

1、颍州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分析方案颍州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报告一、颍州区耕地地力评价与等级分布颍州区1959年进行第一次土壤普查,全面总结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较详细地分析了颍州区的各种土壤类型,对当时的土地改造和利用、化肥的施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1980年至1985年颍州区开展第二次土壤普查,对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合理施肥和提高粮食产量做出了重大贡献。第二次土壤普查之后,颍州区政府非常重视耕地地力建设,结合农业综合开发,由颍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全区范围内先后开展了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优化施肥,开展配方施肥、测土配方配套施肥、秸秆还田等技术推广工作,着力农业可持续发展,“九五”期间承担

2、了科技部持续高效农业研究工程,“十一五”期间承担了科技部沿淮低洼地减灾增产技术集成示范工程,为农业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和积极贡献。本次耕地地力评价充分应用了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成果资料、土地利用详查资料、测土配方施肥资料等,调查了旱地、水浇地等耕地的立地条件和生产管理情况,采集了土样、植株样,分析了土壤养分、土壤物理状况等,对耕地的地力、肥力进行了评价,建立了区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形成的主要成果有颍州区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技术报告、专题报告,颍州区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耕地地力等级图、土壤养分分区图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硫、有效硼、有效锌等)和颍州区小麦、玉M、水稻、大豆等主

3、要作物施肥分区图。根据全国耕地地力等级与综合指数法颍州区地力分为5级。全区土地总面积约17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为9906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6.03%。其中将耕地农作物年单产在800-900公斤/亩的归为一等地,面积10217.06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0.44%;将耕地农作物年单产在700-800公斤/亩的归为二等地,面积28371.08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28.99%;将耕地农作物年单产在600-700公斤/亩的归为三等地,面积35603.5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6.38%;将耕地农作物年单产在500-600公斤/亩的归为四等地,面积15169.55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5

4、.5%;将耕地农作物年单产在400-500公斤/亩的归为五等地,面积为8501.89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8.69%;。其中二等地、三等地所占的面积最大。因此通过适当的措施,将二等地、三等地改造成一等地是增加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附表1:颍州区耕地地力评价结果面积统计见)。表1: 颍州区耕地地力评价结果面积统计等级一级地二级地三级地四级地五级地总计面积公顷)10217.06 28371.08 35603.50 15169.55 8501.89 97863.09 面积百分比%)10.44%28.99%36.38%15.50%8.69%100一级地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旱地,占一级地93.26%,其次是菜

5、地,占3.97%。土壤养分含量水平高,除有效锌含量中等偏低外,其余养分均为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其中,有机质中等偏上,平均14.79g/kg;有效磷较丰,平均34.61mg/kg;速效钾中等,平均143 mg/kg。二级地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旱地,占91.87%,其次是灌溉水田,占7.48%。土壤养分含量水平高,养分均在中等及中等水平以上,其中,有机质中等偏上,平均14.70g/kg; 有效磷较丰,平均31.53mg/kg;速效钾中等,平均132mg/kg。三级地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旱地,占91.87% , 其次是灌溉水田,占7.486%。土壤养分含量水平中等偏上,其中,有机质中等偏上,平均14.7

6、g/kg;有效磷较丰,平均31.53mg/kg;速效钾中等,平均132mg/kg。四级地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旱地,占86.72%,其次是灌溉水田,占12.52%。灌溉条件较差,土壤养分含量水平较丰富,土壤养分整体处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五级地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旱地,占89.06%,其次是灌溉水田,占10.78%,灌溉条件差,土壤养分总体水平中等,但高低差异很大,有一部分耕地养分含量很低。见表2表2 颍州区不同等级耕地中旱地、灌溉水田和菜地所占的比例等级一级地二级地三级地四级地五级地旱地占面积93.26%91.87%83.39%86.72%89.06%灌溉水田占面积2.77%7.48%15.95%1

7、2.52%10.78%菜地占面积3.97%0.57%0.61%0.75%0.01%颍州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通过相关的调查和分析,颍州区的耕地存在以下问题:1、重用轻养、用养失调;2、土壤养分不合理;3、耕作土壤中以砂姜黑土面积大,导致单位面积产量低,效益差;4、水利设施相对薄弱,抗灾能力较差,易旱易涝。这些因素导致了颍州区耕地中中低产田的出现,颍州区中低产田面积约为59274.94公顷,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60.57%。中低产田类型主要是干旱灌溉含培肥)型,还有部分中低产田是渍涝排水型和渍涝潜育型。干旱灌溉含培肥)型,面积约35124.38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5.89%。是指由于气候条件造成的降

8、雨不足或季节性出现不均,又缺少必要的调蓄手段,以及地形、土壤性质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保水蓄水能力的缺陷,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水分需求,但是具备水源开发条件,可以通过发展灌溉加以改良的耕地;渍涝排水型,面积约12725.95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21.47%。主要分布于河湖水库沿岸、堤坝水渠外侧、天然汇水盆地等,因局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造成常年或季节性渍涝的早耕地。其主导障碍因素为土壤渍涝,与其相关的地形条件、地面积水、地下水深度、土体构型、质地、排水系统的渲泄能力等。渍涝潜育型面积约11424.61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 19.27%。由于季节性洪水泛滥及局部地形低洼,排水不良,以及土质

9、粘重,耕作制度不当引起滞水潜育现象,需加以改造的水害性稻田。其主导障碍因素为土壤潜育化、渍涝程度和积水,以及与其相关的包括中地形小地形部位、田间工程配套情况等。结合颍州区区粮食的生产实际,以及不同等级耕地中存在的障碍因素,通过合理的改良措施可以使地力较低的耕地向地力较高的耕地转变,从而提高耕地的生产力,实现颍州区总体的粮食产量水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颍州区耕地地力评价的结果共划分为5级耕地,若使用措施得当,每级耕地都有上升的可能。五级耕地在全区耕地中所占比例最小,灌溉条件差,排涝能力也差,保水保肥以及缓冲能力弱。若五等地粮食年单产增加100公斤/亩,即使地力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提高一个等级,改良

10、成四等地,首先,要发展井灌和喷灌,加强排灌工程配套,达到灌排兼顾,根除旱涝威胁;其次,要深耕深翻,以改善土体的构型与质地,加厚耕层,促进熟化。依照现有五级耕地面积8501.89公顷计算,通过改良,颍州区粮食年增产1.28万吨。四级地在颍州区的每个乡镇也都有分布,灌溉条件比较差,排涝能力也差。土壤养分含量水平一般且不测土配方,要使四等地转变为三等地,首先应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灌排工程配套,达到大、小、毛沟相通,并要做好分段截流工作,充分发挥地上地下水源丰富的优势;其次,对质地偏砂偏粘的砂土和淤土,除积极增施有机肥料外,还要有计划地进行深耕深翻及客土改良,翻砂压淤和翻淤压砂等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

11、状,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提高土壤保肥供肥能力。依照现有四级耕地面积15169.55公顷计算,通过改良,太和区粮食年增产2.28万吨。三级地是太和区耕地面积最大的地力等级在全区范围也都有分布,灌溉条件一般,排涝能力也一般,土壤养分含量水平中等。要使三等地转变成二等地,首先,做到沟河相通,能灌能排,充分发挥水利资源优势,提高工程效益,扩大旱涝保收农田面积;其次,积极推广“养、种、积、制”的肥料工作四字方针,还要努力大办沼气,搞好省柴灶,节省大量桔杆进行过腹或直接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依照现有三级耕地面积35603.5公顷计算,通过改良,颍州区粮食年增产5.3万吨。二级地分布广泛,全区各乡镇都有分

12、布,灌溉条件以好为主,排涝能力也比较好。土壤养分含量水平中等,要使二等地转变成一等地,首先,尽量不使用旋耕机旋耕土壤,还要逐年加厚耕作层,熟化土壤,增加土壤库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养分的有效性。其次,多发展林牧业,促进农业的发展,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还可以培肥土壤。依照现有二级耕地面积28371.08公顷计算,通过改良,颍州区粮食年增产4.26万吨。同时一等地一方面要做到耕地的培肥保养;另一方面要搞好工程配套,提高排灌效益,达到洗盐排盐和脱盐的目的,同样可以使耕地的粮食生产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之上保持稳定或有所提高。总的来看,通过不同地力的改良利用,太和区的粮食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13、,如果全区的粮食生产都以达到一级耕地粮食生产水平为目标,即使二等地、三等地、四等地、五等地分别转变成一等地,可分别实现粮食增产4.26万吨、5.3万吨、2.28万吨、1.28万吨,累计粮食增产。因此颍州区目前粮食可增产空间为13.12万吨。三、土地流转与粮食增产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武器和可靠保障。农业用地在土地承包期限内,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承包权,鼓励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合作农场和农业园区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最直接的效应是土地和劳动力两大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土地流转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土地撂

14、荒现象,而且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粮食单产。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总体情况,一是流转数量和规模逐步增长,近几年呈加快趋势,截至2007年末,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达6372万亩,比2006年增长14.8%,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5.2%。特别是2008年以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截至8月底统计,各地上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达到1.06亿亩,比上年增长66%。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8.7%,比上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二是流转形式以转包出租为主。2007年各类流转形式占总流转面积的比重为:转包和出租占78%。转让占8.3%。入股占3.8%。互换占4.5%。其他形

15、式占5.4%。2003-2007年,转包和出租形式所占比重上升了10.6个百分点。三是流转主体呈多元化趋势。在农户之间流转的基础上,近些年一些工商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进入农业经营,参与流转的主体日益多元化。据调查区统计,目前农村土地在农户之间流转占流转总面积63.9%,受让方为企业等其他主体的占36.1%。四是流转规模与收入水平和劳动力变化密切相关。经济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较多的地区流转比重较高,安徽省6200多万亩耕地中,土地流转面积为520多万亩,约占耕地 总面积的8.4%。随着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零散的土地经营模式严重阻碍了各地农业结构调整

16、,束缚了农村经济发展,如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太和区农民面前的重大问题。为了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有着172万亩耕地,164.5万口人,常年外出务工队伍保持在45万人左右的太和区, 2008年承担了“全省农村土地流转试点”任务,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组织、确立了原则、制定了方案,按照土地合作、技术服务、租赁经营三种类型,选择了皮条孙镇孙法村、旧区镇张槐村、双浮镇双兴村进行了试点,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提高了粮食产量,带动了整个太和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同时培养出一批高技术水平的种地高手,充分调动了农民集体化经营模式的积极性。由于不同的气候因素、自然地理因素以及耕作制度等一系列措施致使耕地的粮食生产水平出现的很大的差异,据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