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43.94KB ,
资源ID:3019044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1904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西方经济学原著.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西方经济学原著.docx

1、西方经济学原著西方经济学原著第一章 古希腊、古罗马经济论色诺芬经济论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在第1部分中,色诺芬借苏格拉底之口阐述了农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认为农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希腊自由民的最重要的职业;然后又讨论了人们应当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来管理好自己的家产。在第二部分中,色诺芬提出:主持家务是妇女的天职,家政训练应该成为女子教育中的特别项目。总的看来,色诺芬拥护自然经济,反对雅典所采取的发展商业和货币经济的方针。他根据奴隶制自然经济的要求,确定了奴隶主的经济任务,主张把奴隶主的家庭经济管理辟为一门专门学问。经济论是用记录苏格拉底和别人对话的体裁写出的,有人据此把它

2、 算作苏格拉底言行录一书的续篇。色诺芬是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的人, 他所谓的经济是指家庭经济而言。经济论就是研究奴隶主家庭经济问题 的著作。色诺荐在结束从军生活以后,便在自己的领地上经营奴隶占有制的 田庄。管理田庄的经验,加上他从苏格拉底那里听到的一些经济思想,便是 他编写这部书的基础。色诺芬在经济论中力图证明人的幸福仅仅依赖于农业,农业是最愉快和最有益健康的经济部门;认为自由民不应该从事其他“粗俗的技艺”。 这种看法在当时是很普通的,马克思说过,“古代人一致认为农业是适合于 自由民的唯一的事业,是训练士兵的学校,”所以“农业享有极大的荣誉”。经济论中有一大段文字描述了农业的各种好处,色诺芬还

3、由此作出结论说,“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因为农业繁荣的时候,其他一切技艺 也都兴旺;但是在土地不得不荒废下来的时候,无论是从事水上工作或非水 上工作的人的其他技艺也都将处于垂危的境地了。”法国重农学派的主要代 表魁奈非常重视色诺芬关于农业的观点,曾引用上面这段话作为他的主要著 作经济表的题词。色诺芬维护自然经济,他把农业看得高于其他经济部门,目的即在于反对雅典民主政治所采取的发展商业和扶植货币经济的方针。色诺芬关于商品 经济的观点往往是自相矛盾的,他一方面贬低商品经济的意义,另一方面又 承认商业和商人存在的必要性。这种矛盾思想反映了在当时的奴隶占有制 下,商品生产和交换已经济得初步发展,

4、反映了奴隶主的田庄同市场不能不 发生一定的联系。一、色诺芬的对财富的认识 由于财富与人类生存相联,古代社会人们为了生存就要求开始研究最初的经济问题,古代希腊流传下来较早研究经济问题的著作是色诺芬写的经济论一书,在色诺芬的著作里“财富”与“经济”是同一词,什么是财富?色诺芬写道: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他举例说:“一支笛子对于会吹它的人来说是财富,而对于不会吹它的人,则无异于毫无有处的石头”,不过“对于不会使用笛子的人们来说,一支笛子只有在他们卖掉它时是财富,而在保存着不卖时就不是财富。”色诺芬认为物品有两种用途,一是使用,二是交换财富就是有用的东西,而对于财富的源泉,色诺芬认为:“最好的职

5、业和最好的学问,就是人们从中取得生活必需品的农业”。使用价值即是财富,农业是财富的源泉,这是色诺芬的观点。 色诺芬也有关于财富来源问题的探讨。他强调农业是财富最重要的来源,“最富足的人也不能离开农业”,因为农业“是一个自由民所能做的增加财产”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开采白银,从事商贸活动,出租房屋、土地、船只和奴隶等,也可以增加财富。他曾提出在市场附近、港口和城市“为零售商人建造一些房屋和店铺,那它们不但对雅典是一种装饰品,而且也可以由此获得大量的收入”。国家还可以出租公共船只,“从这个泉源也可以获得大量的收入”。不过色诺芬较为轻视手工业生产,将手工业归属“粗俗的技艺”之列,他主张希腊的自由民不

6、应该从事手工业,而应该让外邦人或奴隶去做这些工作。二、色诺芬关于劳动分工的思想 色诺芬在经济论一书中提到了劳动分工问题。他说:“很难找到精通一切技艺的工人,而且也不可能变成一个精通一切技艺的专家”。这种观点在他的另一书居鲁士的教育中阐发得更加明白:在小市镇上,一个工人要制造床、门、犁和桌子,甚至要造房子,即使这样,也还不易谋生。一个人做这样多的工作,要想做好,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在大城市中,一个人只要从事一种手工业,就可以维持生活了,有时甚至还不用做一种手工业的全部。只做一种最简单工作的人,当然会把工作做得很好。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引证了这段话,并作了这样的评述:“色诺芬在此只注意使用价值的品质,

7、虽然他已经知道分工的程度是依存于市场范围”。 三、色诺芬关于商品价格的理论 在商品价格受供求影响的这个问题上,色诺芬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商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用途,并根据市场上经常出现的现象和生活经验,认识到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依存于市场供求的变化。他说:“当农产品价格低廉时,农业就无利可图,许多农民就会放弃耕耘而从事商业、旅店业或借贷业。”同样,他还认为,当铜器或铁器生产过多,价格就会变得低廉,工人就会因此破产失业。这说明色诺芬已经意识到供求变化对价格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由供求变动而产生的价格变动会影响到社会劳动的分配。 色诺芬揭示了市场流通的客观现象: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经常发生上下

8、波动,这标志着当时中、西方学者对商品价格与市场供求关系的认识均已达到了相当高的阶段。但是,们的思想认识也存在一个缺陷,这就是只认识了市场供求状况会影响商品的价格,而忽视了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不能从生产商品自身所消耗的劳动量大小来说明对价格高低的决定,从而也就不能自觉地去认识价值规律及其自发作用,导致了“流通领域中的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的错误结论。 通过对色诺芬这几点的经济思想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他重视农业而轻视手工业,称“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他认为,奴隶主的任务在于管好自己的庄园、财产,使财富不断增加。他发现财物有两种用途,一是使用,二是交换。他还看到了商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价

9、格会上下波动。此外,他还论述了劳动分工的必要性,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而且专门从事一种技艺会造得更多更好,这也是他的一大贡献。他对货币也有独到的见解,这为以后的学者研究货币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但其学说毕竟有很大的局限性。当然,这种局限性也是当时历史经济条件所决定的,我们不能苛求于作者。他在经济、史学等领域做的深入研究使之成为伟大的经济、史学和思想巨人。论农业瓦罗其论农业以农业经营为主要内容,以对话体的形式,论述了以获利为宗旨的“农利论”思想、趋利避害的农业经营原则、注重经济效益的管理方法和重视有效投入提高产出的农业技术,反映了公元前50年左右欧洲的农业传统。通过比较,说明早在2000年前,

10、中西农业就已有了本质的差别,即西方的农业仅仅是一项获取利润的产业,而中国的农业则是安邦兴国的基础;在“人”与“农”的位置上,西方的“人”处于主体地位,而中国的“农”则处于主体地位。论农业一书约写于公元前37年,是瓦罗在80岁时为其妻凤达尼娅写的,全书共分3卷,第一卷讲农业本身,包括农业的目的、范围和分科,并对农业结构、土地质量、生产工具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对葡萄、胡桃、无花果、橄榄等干鲜果品的栽培管理,谷物、豆类等作物的播种、管理、收获,多种农作物的贮藏及加工出售等作了详尽描述;第二卷论述牛、羊、猪、马等牲畜的起源、饲养管理、使用方法,以及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牲畜的形态及效力的年龄;第三

11、卷论述家禽及各种小动物的饲养,如对画眉、孔雀、母鸡、兔、鱼、蜜蜂等,以及对各类鸟舍的结构到鸟的饮食习惯、繁殖等都作了概述。由于该书采用对话体裁,使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趣味横生,引人入胜。有趣的是,参加对话的人物的名字,均与各卷的主题相关。如在谈论大田作物种植的第一卷中出现了阿格利乌姆和阿格拉西乌姆,这两个名字的字根都是拉丁文的“田地”一词。在论述畜牧业的第二卷中的人物斯克罗法,又与拉丁文的“猪”字同音。另一个人物瓦克西乌斯源于拉丁文的“母牛”一词。第三卷在论述宅旁经济时出现了阿庇乌姆一人。这正是拉丁语“蜜蜂”一词。 我国学界对罗马奴隶的法律地位认识欠缺,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之滥用为其鲜明体现。通过

12、分析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的起源,指出该论断源于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不具有普遍说服力。在梳理优士丁尼罗马法原始文献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奴隶在人身安全、婚姻家庭方面作为主体受保护,在宗教、特有产、继承、诉讼等方面中表现出一定的主体性,在共和到帝政的转变过程中存在承认其主体性的趋势。瓦罗在论农业中对农具进行分类时将奴隶归为能讲话的农具,此乃“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分类分为三类,能说话的农具,只能发声的农具,无声的农具,他们分别是奴隶,牛,车子。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概念;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

13、6年)数百年后起,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由于概念不同,对世界中古史的起讫年代的认识也不同。国内过去传统上定上限为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下限为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是以革命夺权为标准划线。教科书将下限定为15 世

14、纪末地理大发现之前,但上限仍为五世纪。中世纪时的经济主要是封建制的庄园式自然经济。出现了一批商业城市:巴黎、里昂、都尔奈、马赛、科隆、特里尔、斯特拉斯堡、汉堡、威尼斯、热那亚等等,形成了一个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贸易区。中世纪从什么时候开始?是从古罗马帝国灭亡的时候开始。神学大全圣托马斯阿奎那此书是基督教自中世纪以来最重要的教学基础,是必读的古典书籍。它是把神学的知识加以论证和系统化的书籍。共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论述了上帝。第2部分论述了人的行为,第3部分论述了基督。此书以亚里士多德式的逻辑,从哲学的认识论、本体论的角度,深刻地阐释了上帝、灵魂、道德、法和国家。内容阿奎那的政治思想集中体现在神学大

15、全的法律篇中。十三世纪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介绍给西方神学界以革命性的影响,迫使他们承认自然秩序和自然理性的自立性和自主性,自然世界包括政治社会被赋予相应的独立地位,哲学和科学的独立地位也被承认,当时的神学与这种自然知识相协调。在政治社会中,它意味着,政府有保护和平、维持生计、维护美德的存在价值;社会好不好与教会没关系,两者是互补的;阿奎那为此提出了自然法的概念,它提供政治社会所依赖的基本道德准则,市民法由国家的统治者发布,以及用于教会内的神法。阿奎那与希腊思想家一样,认为通过理性发现人然,人们能发展出一套道德规范;满足和实现了人类潜在需要的道德上就是好的,因为它使我们更像人。阿奎那认为,市民法应受

16、自然法规范,政府的功能就是在不同的环境下将道德规则体现在具体政治行为中。他承认,在用法律提高公民道德水平上的有缺陷的,因为公民法由公民制订,而多数公民道德上又是不完善的,因而这种法律只能戒除较为严重的恶,并因此戒除了多数的恶,而用法律提高公民道德水平是个渐进的过程。阿奎那还认为,如果市民法不与道德法相符,它就没有效力。在理论上,阿奎那与密尔在道德与法的关系问题观点对立,但在实践上,两者区别并不很大,阿奎那将市民法严格界定于防止使人类社会不能保持的行为,而对人的个人道德并不直接干预。阿奎那认为,公民法来自道德法而与教会无关,更有甚者,他把权力归于人民代表的让渡。阿奎那区分了三种政体,并认为,三种

17、政体的混合最为理想。第三章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16至18世纪)。 重商主义是十八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15-18世纪中在欧洲流行,后为古典经济学取代。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

18、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但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但是,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才废弃以重商主义哲学为基础的经济政策。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反映这个时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它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最初的理论考察。15 世纪末,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瓦解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

19、的作用,促进各国国内市场的统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商业资本加强的同时,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随着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国家支持商业资本的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的要求,逐渐形成了重商主义的理论。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具体地说,在1518世纪初受到普遍推崇的一种经济哲学。重商主义又分为早期的重商主义和晚期的重商主义两种。重商主义抛弃了西欧封建社会经院哲学的教义和伦理规范,开始用世俗的眼光,依据商业资本家的经验去观察和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它以商业

20、资本的运动作为考察对象,从流通领域研究了货币 商品 货币的运动(资本产生的过程)。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 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 15 16 世纪中叶,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即重金主义),强调少买。该时期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威廉斯塔福。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一些国家还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交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物或在本国花费掉。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是重商主义的第二阶段,即晚期重商主义,其中心思想是贸易差额论,强调多卖,代表人物为托马斯孟。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

21、(即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他们商品的总值),以增加货币流入量。16世纪下半叶,西欧各国力图通过实施奖励出口,限制进口,即奖出限入的政策措施, 保证对外贸易出超,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差别反映了商业资本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要求。重商主义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与确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重商主义的政策、理论在历史上曾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产生方式的建立与发展。重商主义认为,一个国家的财富由其拥有的贵金属代表,拥有的贵金属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富有。由于世界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是一种零和博弈,即一方所得为

22、另一方所失。对于国际贸易,贸易盈余是贸易所得,而贸易赤字为贸易所失,因此重商主义主张贸易要实现盈余。在当时的金属本位币制度下,贸易盈余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入,这将有助于缓解货币缺口。要实现重商主义的贸易盈余主张,需要国家对贸易的管制。主要手段是:(1)由政府来控制贵金属的使用,个人不得从事贵金属的出口,对走私贵金属的处以重至死刑的惩处;(2)将对外贸易经营权控制在少数企业手中;(3)对出口产品实行补贴,对消费品进口采取高关税或配额。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晚期重商主义虽然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但是已经初步认识到货币不单是货币财富,而且已经把它看成增加财富的手段。他们坚持

23、发展对外贸易,而在对外贸易中必须实现出超。这一时期重商主义的特点是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晚期重商主义也被称为贸易差额论。托马斯.孟全面的论述了贸易差额论,明确提出输出货币和输出商品可以同样有利,只要遵循出口大于进口的原则,贸易顺差就会使货币以现金的形式流回本国。他还指出,只有把货币投入流通,用于扩大贸易,才能带回更多的货币。他总结“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西方经济学的创立 西方经济学说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的发展后,逐步演变为现代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我们一般通称为西方经济学,直接来源于马歇尔创立的微观理论和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理论。西方经济学1是指

24、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它是15世纪西方经济学产生,18世纪西方经济学建产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目前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阿弗里德马歇尔(英 Alfred Marshll 18421924),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奠基人。18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1890年代,马歇尔综合了这一时期各学家,特别是上述三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微观经济理论,成为有代表性的、广泛

25、流行于西方的经济思想。特别是运用一系列数学方法从供求角度分析市场价格,以解决资源配置、资源报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颂扬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和谐、高效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经济学者,把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综合在一起,构成了现代流行的西方经济学主流的思想体系。分类微观经济学 - 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宏观经济学 - 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 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

26、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古典经济学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指大约从1750-1875年这一段政治经济学创立时期内的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外的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其起源以大卫休谟(David Hume)的有关著作出版(1752年)为标志,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1776年)为奠基。一般说来,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制办法。 主要观点: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为当时最普遍的经济现象,由价值、

27、地租、利润、工资及货币理论构成。概念 K.马克思首创古典政治经济学概念,并对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哲学的贫困(1847)中,他第一次提出了“古典派”一词。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中,他明确地指出:“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41页)。在资本论第一卷(1867)和其第二版跋,及反杜林论(18771878)“批判史”章中,他又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过程,其存在的特殊时代条件,和其区别于继起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本质作了重要论述。 劳动价值论 它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贡献(见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

28、决定于劳动的思想不始自英国古典学派。在商品发展的初期,对于早期共同体间和嗣后发展的共同体内部的交换,劳动成为交换价值的标准是最初的常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功绩在于,在这种认识经层层掩蔽因素湮没之后,重新予以发现和发展,从而奠定了近代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在斯密以前,早期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是粗糙的。配第不但不能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价值来,还不能从价格中抽象出交换价值来。到了英国古典经济学臻于成熟的时期,斯密系统地论述了劳动价值论,而李嘉图更坚决和一致地贯彻商品价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思想。但就是斯密和李嘉图也未能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价值来。而更大的问题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在资本主

29、义社会中价值的转变形态的解释上的无能为力。斯密对历史比较敏感,他觉察到了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价值发生了变化,但他没认识到,生产价格只是价值的新的表现形式。斯密误认为这时的价值不再由劳动决定而由三种收入(工资、利润、地租)决定。李嘉图也看到了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差别,但为了坚持他的劳动价值论,他却抹煞生产价格这一价值新形式,而把这种转形现象说成为价值规律的例外。剩余价值论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贡献是对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作了研究。古典经济学者们把整个生产过程说成为物化劳动和劳动之间的交换过程,从而把和活劳动相对立的资本说成为借助于活劳动来进行自我增殖的价值。配第从

30、他的劳动价值论和维持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工资论出发,把地租作为全部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再把利息作为剩余价值的派生形式,从地租引伸出来。洛克和配第一样把利息和地租并列。诺思更进一步认为利息为一种资本的租金,不但用它和地租一起表现为剩余价值的原始形式,并且使它和地租相对立。马西宣称利息只不过是利润的一部分,为确定利润是占有剩余劳动形式提供了前提。斯密的功绩在于他第一次肯定资本家为社会的一个基本阶级,利润为社会的一个基本收入,从而能够开始把产业利润看作为资本占有的剩余价值的最初形式,并为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而把利息和地租解释为由产业资本家分配给剩余价值共同占有者各阶级的产业利润的分枝。和斯密一样,李嘉

31、图也没有离开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利润(利息)和地租来单独考察剩余价值,但比斯密更明确地把产业利润看为剩余价值的最初的一般形式。在利息问题上,他接受马西和斯密等人的意见,认为利息应归结为利润的一部分。他明晰地指出地租是地主从剩余价值中分得的份额,但不是利润的一部分,而是超额利润。 威廉。配第的主要成果包括:赋税论,政治算术等,代表作品是赋税论。他的主要经济思想:(1)价值论。威廉。配第在赋税论中谈到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其劳动价值论中涉及的内容:1、区分了自然价格(价值)和政治价格(市场价格),把自然价格看作是观察其他经济现象的基础。2、认识到劳动是价值的源泉。3、认识到可以用劳动时间来测量商品的

32、价值量,且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4、认识到劳动分工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变化会引起价值量相应的变化。5、对货币的价值作了分析。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且货币的价值也是由劳动量决定的。6、第一次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并以此为基础,比较正确的猜出了剩余价值的实质。但由于历史和认识上的局限性,威廉。配地的劳动价值论还包含着不少缺点和错误。其错误主要表现在:1、威廉。配第虽然用不同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区分了交换价值和价格,却始终没有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价值,而是把交换价值和价值混淆了。配第也没有从价格中抽象出交换价值。配第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而是把三个概念混淆了。2、由于没有劳动二重性的概念,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与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混淆了。3、配第没有把劳动决定价值论贯穿始终。(2)工资论。威廉。配第提出,工资是维持工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并认为,法律规定的工资,应该维持工人正常的生活水平,工资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