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3.11KB ,
资源ID:3017776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1777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2医学检验医学微生物学阶段练习题2参考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2医学检验医学微生物学阶段练习题2参考答案.docx

1、12医学检验医学微生物学阶段练习题2参考答案12医学检验医学微生物学阶段练习题2参考答案化脓性球菌一、名词解释1化脓性球菌:是一类能感染人体并引起化脓性炎症的病原性球菌,包括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球菌。 2、SPA:即葡萄球菌A蛋白,是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能与人及某些哺乳类动物的IgG分子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与吞噬细胞的Fc受体争夺Fc段,从而降低了抗体的调理吞噬作用,起到了协助细菌抗吞噬的作用。 3血浆凝固酶:由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酶,可使液态纤维蛋白变成固态纤维蛋白。 4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简称抗O试验,是以链球菌溶素O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相应抗体ASO,常用于风湿热的辅助

2、诊断。 5TSST-1: 即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由噬菌体群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 蛋白质,可增加宿主对内毒素的敏感性,可引起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出现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二、填 空 题1葡萄球菌 链球菌 肺炎球菌 脑膜炎球菌 淋球菌 2血浆凝固酶 3金黄色葡萄球菌 4食物中毒 剥脱性皮炎 假膜性肠炎 毒性休克综合征 5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丙型链球菌 6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 7.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8葡萄球菌 9透明质酸酶链道酶 IOIgG Fc段 11化脓性感染 中毒性疾病 变态反应性疾病 12荚膜 大叶性肺炎 三、选 择 题 A型题 1C 2C 3C 4A

3、5A 6E 7A 8E 9D 10D 11D 12B 13C 14E 15E 16B B型题 17.A 18E 19A 20B 21.A 22E 23B 24D 25A 26D 27.E 28B29C X型题 30CD 31ABCD 32BCDE 33ABC 34BD 35ABDE四、问 答 题 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有哪些?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有:血浆凝固酶、杀白细胞素、葡萄球菌溶血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TSST-1)。所致疾病主要有三大类:(1)化脓性感染:局部感染如疖、痈、伤口化脓、气管炎、肺炎等,全身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等;(2)毒素性疾病

4、,如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假膜炎肠炎、毒性休克综合征等。 2简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的疾病。 主要致病物质:细菌胞壁成分:脂磷壁酸、M蛋白;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链道酶、链激酶);外毒素:链球菌溶素、致热外毒素。所致疾病:引起的疾病有三类:化脓性感染:淋巴管炎、蜂窝织炎、扁桃体炎、产褥热等;中毒性疾病:猩红热;超敏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3。葡萄球菌、链球菌在引起局部化脓性感染时有何特点?为什么? 肠道感染细菌一、名词解释1Vi抗原:又称毒力抗原,是沙门菌的主要表面抗原,新分离的伤寒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丙型副伤寒杆菌)有此抗原。Vi抗原位于菌体表面,具有阻碍O抗

5、原与其相应抗体结合的作用。 2肥达试验:是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O、H抗原,及甲型副伤寒菌、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的H抗原与受检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测定血清中有无抗体及其效价,以辅助诊断伤寒和副伤寒。 二、填 空 题1乳糖 2肠外 ETEC EPEC EITC EHEC 3痢疾杆菌 细菌性痢疾 4古典生物型 EL TorT型 穿梭 5A亚单位 B亚单位 A亚单位 6. SS琼脂 7不耐热肠毒素 耐热肠毒素 8菌毛 内毒素 外毒素 菌毛 内毒素三、选 择 题A型题 1D 2A 3C 4A 5C 6D 7.D 8C 9D 10D 11D 12C 13. C 14B 15B 16.B 17.B 18.D

6、 19.C 20A 21EB型题 22E 23B 24A 25D 26C 27B 28C 29、E 30D 31A X型题 32BCD 33CDE 34.ABC 35ADE四、问 答 题 1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有哪些? 形态结构相似:中等大小G杆菌,多数有鞭毛(志贺菌属除外),无芽胞;营养要求不高:常用的选择鉴别培养基为SS平板;生化反应活跃:致病菌一般不分解乳糖,非致病菌多数能分解乳糖,故二者常用乳糖发酵试验鉴别;抗原结构复杂: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荚膜(K)抗原或包膜抗原;抵抗力不强;易变异:如耐药性变异、毒力变异变异等。 2肥达反应有何意义?试分析肥达氏反应的几种结果的可能原因

7、。 肥达反应可用于辅助诊断伤寒和副伤寒。肥达反应可能出现的结果:O抗体和H抗体滴度均升高:说明此患者患肠热症的可能性大。O抗体升高,H抗体滴度正常:可能是早期肠热症患者。应于恢复期再次取血作对比试验,若此时H抗体滴度升高,可诊断为肠热症。O抗体滴度正常,H抗体升高:可能是既往感染或预防接种反应。两种抗体滴度均不高:肠热症的可能性极小,或患者免疫功能极度低下。3.试阐述霍乱弧菌的致病机制?答:霍乱弧菌的鞭毛运动,利于穿过小肠黏膜表面的黏液层,菌毛黏附于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霍乱肠毒素致病,其机制如下:由A亚单位(1个)+B亚单位(5个)组成。B亚单位与肠上皮细胞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插入宿主细

8、胞膜,形成一条亲水性穿膜孔道。A亚单位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内裂解为A1和A2。A1具有ADP-R转移酶的活性,将NAD+上的ADP-R转移到Gs蛋白上使Gs长期保持活化状态活化ACATP变成cAMP胞内cAMP升高 主动分泌Na+、K+、HCO3-和水 腹泻和呕吐。 4.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哪些?各有何主要特点?(至少说出5种)答:(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某些菌株:产生肠毒素,急性胃肠炎,呕吐为主,病程1-2 天内恢复。 (2)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细菌侵袭和内毒素,急性肠炎,感染老人、婴儿和体弱者,2-3天自愈。 (3)变形杆菌:能产生肠毒素,可使蛋白质中的组氨酸脱羧而形成组胺

9、,从而引起胃肠炎或过敏性反应。一般于12日内即顺利恢复。(4)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存在于海产品中,急性胃肠炎,病程自限。(5)空肠弯曲菌: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集体性食物中毒。 (6)某些A型产气荚膜芽胞梭菌:污染食物,产生不耐热的肠毒素,引起腹泻。(7)肉毒梭菌:产生不耐热但耐酸和蛋白酶的肉毒毒素,临床表现与其他食物中毒不同,胃肠道症状少见,出现肌肉麻痹症状。 5.沙门菌感染分别可引起哪些疾病?说明标本采集与细菌学检查的关系?答:(1)沙门菌感染分别可引起的疾病有: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等感染后可引起肠热症;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等感染可引起急性肠炎(食物中毒);猪霍乱沙门菌、

10、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等感染可引起败血症。(2)标本采集与细菌学检查的关系为:肠热症因病程不同采取不同标本,通常病程第1周取外周血;第1-3周取骨髓;第2-3周取粪便或尿液。急性肠炎取患者吐泻物和可疑食物。败血症取血液。厌氧性细菌一、名词解释1.汹涌发酵: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生长时发酵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碎,并将封闭的凡士林冲至试管口的现象。2.TAT:即破伤风抗毒素,可中和破伤风痉挛毒素的抗血清,主要用于破伤风感染的治疗和紧急预防。二、填空题1.厌氧芽胞梭菌和无芽胞厌氧菌2.顶端 鼓槌3.破伤风溶血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4破伤风抗毒素 青霉素

11、5脊髓前角 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释放 6消化道 肌肉麻痹 7汹涌发酵 8肉毒毒素 9脆弱类杆菌 10伤口 厌氧环境 三、选 择 题A型题 1C 2D 3D 4B 5D 6E 7.E 8D 9D 10E 11D 12C 13B 14.A 15B B型题 16B 17A 18B 19D 20E X型题 21ACDE 22AB 23AC 24ACDE 25ABCDE 四、问 答 题 1.试述破伤风梭菌的感染条件、致病机制和防治原则。 感染条件:伤口的厌氧微环境:如伤口深而窄、混有泥土等异物;伴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坏死组织多、大面积创伤等。 致病机制:破伤风梭菌感染易感伤口后,芽胞发芽成繁殖体,在

12、局部繁殖并释放破伤风痉挛毒素及破伤风溶血素。前者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封闭了抑制性神经介质,导致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出现角弓反张(破伤风特有的症状)。防治原则:如遇到可疑伤口应做到:清创、扩创,同时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抑制细菌繁殖、用破伤风抗毒素进行紧急预防;对已发病的人要早期、足量应用TAT以中和游离的外毒素(需皮试),同时使用青霉素;易感人群如儿童、军人和易受外伤人群应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儿童应采用白百破三联疫苗进行接种预防。 2简述肉毒梭菌的致病机制。 肉毒梭菌在厌氧条件下能产生毒性极强的肉毒毒素,主要随污染的食品经消化道吸收经血液或淋巴液作用于中枢神经核及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阻碍乙酰胆碱释

13、放,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肌肉迟缓性麻痹。3.简述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和感染特点?答:感染条件:是寄生于皮肤和粘膜上的正常菌群,当其寄居部位改变,宿主免疫力下降或菌群失调等情况下,若局部组织还有坏死,局部血供障碍等厌氧微环境,则易引起内源性感染。感染特征:内源性感染,感染部位可遍及全身,多呈慢性过程;无特定病型,大多为化脓性感染;也可侵入血液引起败血症;分泌物或脓液粘稠,乳白色、粉白色或棕黑色,有恶臭;使用氨在糖苷类抗生素长期无效;脓液、血液等标本用普通培养法无厌氧菌生长。呼吸道感染细菌一、名词解释1卡介苗(BCG):是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含胆汁、甘油和马铃薯的培养基中传代230次

14、,历时13年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后,可使人获得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力。 2抗酸杆菌:又称为分枝杆菌属,是一类细长微弯、有分枝生长趋势的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等。因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不容易着色,但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着色后,能抵抗盐酸乙醇的脱色,故得名。 3结核菌素试验:用结核菌素作皮试,测定能否引起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以判断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 4.传染性免疫:或称为有菌免疫,常见于某些胞内寄生菌的感染,机体特异性免疫力的建立和维持有赖于病原体或其成分在体内的存在,一旦体内病原体及其成分完全消失,免疫力也随之消失。 二、填 空 题1脂质 抗酸 红 2罗氏 35周 3干燥 酸或

15、碱 某些染料 湿热 紫外线 消毒酒精 4呼吸道 消化道 皮肤 肺结核 感染兔疫 细胞免疫5亚硫酸盐血琼脂6呼吸道 百日咳毒素 牢固 百日咳杆菌死疫苗接种7嗜肺军团菌病 呼吸道 三、选 择 题A型题1D 2D 3.C 4A 5C 6C 7C 8E 9C 10D 11D 12B 13E 14D 15A 16C 17DB型题 18C 19D 20A 21E 22B 23C 24A 25C 26B 27.D28EX型题 29.ABCD 30ACD 31ABD 32ABCDE四、问 答 题1试述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结果判定及意义。 (1)原理:结核菌素试验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作皮肤试验,感染

16、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 (2)结果分析:红肿硬结大小5mm为阳性,15mm为强阳性,5mm为阴性。阳性反应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卡介苗接种成功(有免疫力);强阳性反应则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病灶;阴性反应表明:a未感染过结核杆菌或未接种过卡介苗;b.原发感染早期;c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老年人、重度结核病患者及艾滋病患者或肿瘤等用过免疫抑制剂引起的。 (3)意义: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和测定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接种或补种卡介苗;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结合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人群自然感染率;作为婴幼儿(尚未接种过卡介苗)结核病

17、的辅助诊断;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2百日咳杆菌的致病物质有哪些?各有何毒性作用? 致病物质有:(1)不耐热毒素,可引起支气管和支气管纤毛上皮细胞炎症和坏死。(2)百日咳毒素,可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淋巴细胞表面表面生长,造成细胞的损伤和坏死而出现阵发性咳嗽。(3)血凝素,可助细菌粘附并使淋巴细胞增多。此外菌体结构中的菌毛、荚膜:构成细菌的侵袭力,内毒素可引起发热、白细胞反应等。动物源性细菌一、名词解释1人畜(兽)共患病:某些病原体(如布氏菌、炭疽芽胞杆菌等)以感染动物作为传染源,人类是通过接触患病动物或其污染物、或节肢动物叮咬等途径感染而致病,也称为动物源性疾病,多发生在畜牧区或自然疫源

18、地。 二、填 空 题1自然疫源性 鼠蚤 腺鼠疫 肺鼠疫 败血症型鼠疫 2羊布氏菌 皮肤 呼吸道 消化道 眼结膜 波浪热 3鼠毒素 内毒素 4荚膜 炭疽毒素 皮肤炭疽 肠炭疽 肺炭疽 三、选 择 题A型题 lD 2E 3C 4B 5A 6C 7D 8DX型题 9ABCD 10ABCDE 11ABDE 四、间 答 题1主要的动物源性细菌有哪些?各引起哪些人畜共患病? (1)布氏菌,引起布氏菌病,也称波浪热。(2)鼠疫耶氏菌,引起鼠疫。(3)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炭疽病。 2简述布氏菌对人的致病作用。 羊、牛、猪是布氏菌的自然宿主,人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感染胎畜、羊水和乳汁等分泌物而感染。细菌通过完整的皮

19、肤黏膜进入宿主体内,被吞噬后可在吞噬细胞内增殖并扩散到局部淋巴结内形成原发感染灶;在淋巴结内增殖后可侵入血流并进一步扩散到肝、脾、骨髓等其他组织中繁殖,再释放入血。依此反复多次造成间歇性菌血症和多脏器感染。菌血症时由于内毒素的作用可使病人表现乏力、发热等中毒症状,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也称波浪热。该菌在宿主体内可顽强增殖和扩散,主要与荚膜的抗吞噬和透明质酸酶的扩散作用有关。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一、名词解释 1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可通过滤菌器,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衣原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滤菌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0、 3立克次体:是一类体积微小,与节肢动物(虱、蚤、蝉等)关系密切,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4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具有与细菌相似的基本结构及生物学性状。 5外斐反应:变形杆菌OX19、OX2、K菌株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应用变形杆菌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立克次体抗体,以辅助诊断斑疹伤寒的试验。 二、填 空 题 1细胞壁 多形性 2血清 油煎蛋 3、非淋球性尿道炎 胎盘 4支原体 细菌L型 5人虱 流行性斑疹伤寒 鼠 鼠蚤(虱) 地方性斑疹伤寒 6变形杆菌 立克次体 7二分裂 原体 始体 原体 始体 8沙眼衣原体 溶脲脲原体 9鼠类 猪 10梅毒

21、性接触 血液 母婴垂直传播 人三、选择题A型题 1C 2D 3A 4B 5D 6C 7.C 8E 9. D 10D 11D 12.C 13B 14A B型题 15D 16B 17fA 18C 19B 20D 21A 22C 23D 24B 25A 26E X型题 27BCDE 28ABDE 29ACDE 30AD 31BDE 32AB四、问答题1.比较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主要区别支原体细菌L型自然界广泛存在多在诱导因素下形成生长时需要胆固醇生长时不需要胆固醇任何情况下不形成细胞壁除去诱因,可恢复原来的细胞壁2肺炎支原体与溶脲脲原体各能引起何种疾病? 肺炎支原体主要经过呼吸道传播,能引起人类支原体肺炎(曾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与上呼吸道感染;溶脲脲原体常寄生在人的泌尿生殖道,通过性传播,可引起非淋球性尿道炎。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出现早产或死胎。新生儿经产道分娩时感染,可出现呼吸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 3. 简述三种主要立克次体病病原体的主要传播媒介及所致疾病。 普氏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人虱,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所致疾病是流行性斑疹伤寒;莫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通过鼠蚤传给人,所致疾病是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病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恙螨,感染人类引起恙虫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