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8 ,大小:65.42KB ,
资源ID:301777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1777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02望江村新村规划说明书.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02望江村新村规划说明书.docx

1、02望江村新村规划说明书 目 录 背景分析篇 3第一章 新农村发展态势 3一、村庄整治阶段(2006-2008) 3二、农村新型社区阶段(2008-2010) 3三、新农村示范片阶段(2009年-至今) 3第二章 政策背景 3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3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三、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 5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5五、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

2、4年中央一号文件) 5六、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定 5七、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房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 6八、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2014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 6九、四川省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编制办法 6第三章 国外乡村发展模式借鉴 6一、欧美经验至上而下的发展模式 6二、日韩经验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 7三、国外经验对我国乡村地区协调发展的启示 7第四章 国内新农村发展模式借鉴 8一、三圣乡五朵金花幸福梅林 8二、湖南浏阳河 9三、陇上金花兰州白道坪村 9四、成都山泉镇风貌整治 9五、遂宁市安居

3、区橙花人家 9六、绵竹市清平乡新村综合体 9七、隆昌县山川镇曙光村 9八、都江堰虹口乡高原村 9九、南充市高坪区青莲镇白山沟村 9十、对本次规划的启示 9 现状解析篇 11第五章 现状条件解析 11一、区位条件 11二、自然环境条件 11三、现状用地情况 11四、现状居民点分布情况 11五、社会经济条件 11六、产业发展现状 12七、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12第六章 发展条件分析 12一、优势分析 12二、问题分析 13第七章 规划理论支撑 13一、自组织理论 13二、景观生态学原理 14三、景观美学原理 14四、景观安全格局原理 14五、景园文化与旅游审美 14六、“反规划”理论 14

4、第八章 上位规划解读 15 规划思路篇 16第九章 规划总则 16一、规划依据 16二、规划指导思想 16三、规划原则 16四、规划年限 16五、规划范围 16第十章 规划思路与理念 17一、规划思路 17二、规划理念 17第十一章 规划内容与重点 18一、规划内容 18二、规划重点 18第十二章 规划目标与定位 18一、规划目标 18二、规划定位 18 宏观统筹篇 19第十三章 区域协调发展规划 19一、区域产业协调规划 19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 19三、区域人口协调规划 19第十四章 产业发展规划 19一、现状产业发展的问题与优势 19二、产业发展规划 20第十五章 村落民居规划 22一、

5、村庄分布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2二、村落民居规划 22第十六章 基础设施规划 24一、道路交通规划 24二、管线工程规划 24三、环卫设施规划 25第十七章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25一、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25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25第十八章 景观风貌及乡村旅游引导规划 27一、整体风貌定位 27二、乡村旅游引导规划 27第十九章 环境保护规划及防灾规划 28一、村域环境保护规划 28二、生态保护规划 28三、防灾规划 29 规划实施篇 29第二十章 规划实施机制与建议 29第二十一章 落地建设项目与投资估算 30一、落地建设项目规划 30二、投资估算 31三、附表:绵阳市盐亭县望江村新村规划建设

6、项目计划与投资估算表(20142015年) 1 背景分析篇第一章 新农村发展态势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四川省的新农村建设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村庄整治阶段(2006-2008)中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中央1号文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系统深刻的阐述。根据1号文件精神,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政府的新农村建设主要围绕村庄整治进行。二、农村新型社区阶段(2008-2010)这个阶段新农村建设主要通过抓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以新型社区建设的新成效推进新农村

7、建设,主要做法是“三集中”模式,三、新农村示范片阶段(2009年-至今)2009年四川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的意见,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工作开始,通过半年工作,省、市、县、乡(镇)、村五级联动,以片带面,以片促面,现已经初步形成了百片引领、千片示范、万村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格局。2010年,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工作在四川全面启动。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四川省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解决当前农村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推进示范片建设,使四川省新农村建设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第

8、二轮四川省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和四川省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建设重点县申报确定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2012年原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对关于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有关情况的报告的重要批示。关于新农村综合体的研究所取得的认识,需要继续进行深入地探讨和实践探索,并注意及时总结完善,逐步推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和发展模式。2013年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的川委发20132号文件,在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突出抓好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以片带面加快全省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步伐。 第二章 政策背景关注民

9、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中国的农村地区仍较为贫困,农村贫困问题仍然是中国最主要的发展问题,为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1、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1)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引导,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加快改变农村面貌。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加强水源保护、水质监测和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如期完成规划任务。加强村镇规划,引

10、导农民建设富有地方特点、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安全节能环保型住房。实行以奖促治政策,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村排水、河道疏浚等试点,搞好垃圾、污水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农村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扩大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着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地制宜加大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以工代赈等各项扶贫工作力度,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2、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1)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

11、革。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继续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县乡基本财力保障水平,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继续开展农民负担重点治理,坚决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加快落实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基层社建设,强化县联合社服务功能。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的指导。 (2)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

12、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 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2、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

13、综合生产能力 (1)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提高耕地质量,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搞好水

14、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集中建成一批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加快大中型灌区、排灌泵站配套改造、水源工程建设,力争二二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 (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继续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延长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期限,完善政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3、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1)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

15、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开展农民健身活动。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美好家园,必须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科学制定乡镇村庄建设规划。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五年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确保“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乡镇通油(水泥)路,进而普遍实现行政村通油(水泥)路,逐步形成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推广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3)推进农村扶贫

16、开发。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必须作为长期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 (4)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我国农村自然灾害多、受灾地域广、防灾抗灾力量弱,必须切实加强农村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灾害性天气、地质灾害、地震监测预警,提高监测水平,完善处置预案,加强专业力量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灾害处置能力和农民避灾自救能力。

17、三、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1、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努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2、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3、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4、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5、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6、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7、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切实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深化

18、农村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赋予农民更多权利和利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线,明确提出了“三个赋予”、“七个允许”、“四个鼓励”、“五个保障”、“六个推进”、“三个建立”、“六个完善健全”、“四个制度改革”、“五个城乡统筹”的农村改革任务和举措。 五、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全国,再次吹响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集结号,打响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令枪。新一轮农村改革,针对的病根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瞄准的目标是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把握的要义是城乡统筹联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

19、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201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主要任务为: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六、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定1、加快规划制定和风貌

20、改造步伐,着力解决城乡建设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抓好城市风貌的规划和建设。明确城市风貌定位,突出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建设宜居、生态、现代城市;注重个性特色,提升单体建筑设计水平,编制城市重要节点、重要地段的局部规划,做到既个性突出又整体协调;注重色彩协调,提升建筑立面装饰美感,形成鲜明的城市色彩基调;注重历史传承,精心保护承载城市文化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充分展示各地民族特色、地域风情和文化传统的魅力。按照“路通、灯明、特色、排水畅、环境整洁”的要求,积极改造小街小巷、公厕、重点街道两侧建筑外观,通过风貌改造形成特色建筑风格。2、加快城乡污水与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设施不足、运行不畅的

21、问题。尚未建设的市、县,按污水、垃圾处理专项规划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落实相关建设条件,争取尽快启动实施。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做好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对乡镇和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坚持区域统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技术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有序推进。3、科学制定规划。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3年规划要求,抓紧制定和完善本地、本部门的治理规划,编制(修订)并严格执行市容、环卫、污水和垃圾处理、市场环境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及交通管理等专业规划。地震灾区的治理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要围绕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结合城乡住房和城乡环境、市政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落实到具体

22、建设项目。七、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房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1、强化规划带动。在县城规划中,要确定应编制规划的农村区域;在镇乡规划中要明确农房布局的具体控制性要求并严格实施;特别要控制好交通要道两侧和旅游通道两侧,严禁夹道布局建设;集聚规模达到30户以上的村落均要编制完成村庄建设规划。2、强化分类指导。农房建筑风格设计的分类指导,坚持节约土地、功能使用、群众可承受的原则,既要注重体现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下农房风格的多样性,又要注重村落村庄农房布局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既要注重农房外貌的设计,又要注重内部功能的配置。八、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

23、业的意见(2014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共分8个部分30条,主要涉及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创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机制、完善扶贫攻坚机制、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等工作重点,每个部分都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强调体制机制创新,在相关政策和工作部署上亮点多、措施实。九、四川省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编制办法本办法所称的新农村综合体,是指按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原则组织起来的,人口集聚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民主、能够体现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农村新型社区,是新型城乡关系中的重要一环。总结

24、:从上述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让农民脱贫致富,是我们国家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四川省委省政府统筹考虑通过新农村建设来推动农村的发展,使农村发展达到民富村美,文明和谐。第三章 国外乡村发展模式借鉴一、欧美经验至上而下的发展模式美国在2O世纪上半世纪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区域规划(如大都市圈和城市带建设)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实行“示范城市”的试验计划,重视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都市型村庄发展,以城市的配套与发展要求村庄的规划布置,在保留乡村某些传统特征同时保证乡村生活、生产与城市相一致。前者分流城市人口,集聚乡村居住人口,后者促进城乡差距的缩小。目前美国1O万人以

25、下的-小城市(镇)大约占城市总数的993,城乡进入良性循环。英国发展与美国类似,通过大伦敦规划等区域规划,大规模建设新镇,促使农业区与城市发展区统一规划布局,达到城乡协调。在1946年1970年,英国共建立了33座新镇。其中英格兰和威尔士的24座新镇总共居住了230多万人,提供了100多万个就业机会。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之一,但也面临着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均衡问题。上世纪末,加拿大出台系列政策,包括倡导跨部门合作的“加拿大农村协作伙伴计划”。该计划的主要思路是农村居民自己主导其社会发展,政府通过法律和政策支持,帮助农村基层居民更多地参与决策,同时由政府从财政、机构等方面自上而下提供发展手段扶持

26、农村发展。实施过程中推行多部门联合推进村庄发展,在就业、基础设施等儿个优先领域中推行综合的政府计划帮助农村发展。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坚持采用“分散式”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重心向农村倾斜。不以大城市为龙头,搞大经济中心,而是在大城市和乡村之间,建立众多的小城市,形成多个局部的小中心,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首先,通过财政平衡政策,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在农村地区兴建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其次,动员企业到农村地区办厂建设企业,促进就地就业,遏制了农村人口的外流,促使了落后地区的振兴;再次兴办各类教育基地促使农村地区成为科研中心。此外政府推行“土地整理”,以提高土地的利用和生产效率。如将分散的小块土地进行合

27、并,便于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耕作;通过土地置换将优等的土地用于生产,劣质的土地用于建设甚而设施和工厂企业等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现代水平。二、日韩经验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日本农村经历了三次造村运动。1956年开展的第一次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目标确定为在国家政策和财政支持下,最大限度发挥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主要措施为:一是确定推行区域,即900户及1000户规模的村庄;二是建立新农村建设推进体制,成立农村振兴协议会,集中农民的智慧,与当地政府部门及团体充分协商,制定农村振兴规划并付诸实施;三是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1967年3月推行的第二次新农村建设主攻方向首先放在提高农业经营现代化水平上,在

28、改善生活环境方面提出了“把农村建成具有魅力的舒畅生活空间”的目标。1979年开始的造村运动提倡“一村一品”,以行政区和地方特色产品为基础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其影响力扩散到全日本乃至亚洲诸多国家。韩国新村运动发展历程大致也分为三个时期:1970年1980年,由官方主导,政府无偿提供水泥、钢筋等物资,引导农民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1981年1988年,新村运动转变为以新村运动中央会为核心的民间主导型运动,将这一运动推向高潮。1998年,新村运动中央协议会宣布开展第二次新村运动,以“生活改革运动”和“构建新的地区共同体”为两大核心,以“共同和谐生活的国民运

29、动”为理念,先后开展了恢复国民经济运动、解决失业问题运动、沿海州合作运动、生活与意识改革运动、构筑民间社会安全网运动、环境保护运动、促进地区活力运动等。三、国外经验对我国乡村地区协调发展的启示1、城乡协调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一个长期过程。从各国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农村建设与规划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以及必经阶段。无论是欧美国家先行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以韩国、日本为代表的工业化后发国家都经历了农村建设的重要阶段,并且这个阶段是一个长期过程, 日本推行了三次新农村运动,韩国也经历了三个时期的新村运动,通过30年50年的发展历程逐步走向和谐,因此必须清楚认识到城乡差距将在一个较长的时

30、期存在,必须持之以恒,通过系列政策逐步完善村庄规划建设。2、不同的发展阶段应采用不同的政策手段。从各国新农村建设可以看到,不同国家的扶持政策不同、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不同、农村建设推行的方式也不同,如加拿大重点为农村人口创造更多的机会、增添农村地区持续发展的活力,日本重点加强农村的产业建设,韩国重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一层次思考,实质上是不同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国情决定了农村建设政策的差异性。欧美国家先行工业化国家发展在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时候,在城市问题突出人口郊区化趋势明显的背景下为了解决城市问题而重视农村建设,大多都具备雄厚经济能力和先进技术能力,因此多采用至上而下的政策推行农村建设

31、,如国力雄厚的法国直接对农村进行财政补贴,而加拿大等国家国民总体收入与素质水平较高,不需要财政补贴和强有力的宣传,多采用系列扶持政策等。而以韩国、日本为代表的工业化后发国家是在追求快速城市化或者工业化过程中出现城乡矛盾,资本积累不如欧美国家,因此农村建设初期财政支持都并不大,而是更加注重农民积极能动性,动员农民积极参与。因此乡村地区协调发展不必刻意模仿,追求统一模式,而应当在扎实摸清当地现状发展情况与阶段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政策。3、正确认识规划的作用,发挥各层次规划的效能。从各国农村建设经验可以看到城市规划是实现乡村地区发展的必要手段,但并不是主导因素,规划并不能解决农村发展所有的问题,而是起到引导作用,并且各个层次规划的引导作用也不样,应区别对待发挥备层次规划的效能。目前各国促进城乡协调的主要规划手段是通过区域规划以及修建性详细规划两个层次规划实现:通过区域规划构建合理的城乡聚落体系,建设小城镇或小城市,遏制了农村人口的外流承接城市人口外溢;通过修建性详细规划落实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农村生活、生产环境与城市的差距。4、农村地区协调发展需要宏观、配套的系统政策及多部门合作支持。虽然欧美与日韩农村建设模式不同,但是各国的农村地区协调发展都离不开政治上层建筑的宏观引导以及系列配套政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