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75.60KB ,
资源ID:3016703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1670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docx

1、中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单元授课教师: 苑道平 课程名称: 中职语文 所属系部: 基础教学部 二零一九年十一月授课周次: 第 周 授课时间: 月 日 至 日课题改造我们的学习课型新课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风.2、学习课文中的多种论证方法.3、学习课文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中的多种论证方法.教学难点 1、认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风.教学方法导入启发,诵读感知,讨论分析。板书设计 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一、引论部分:提出问题,表明中心论点。即“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制度改造一下”。二、本论部分

2、:1、第一部分的第一句话是分论点;2、第二部分第一句话是分论点;3、第三部分是将主观主义和马列主义的不同的态度对照地讲。三、结论部分:第四部分,提出具体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方法,具体有三条:研究周围的环境,研究中国的历史,理论联系实际。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及辅助手段【内容主旨】课文开头的一句话是全文的引论部分,也是提出问题的部分。表明中心论点,即“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制度改造一下”。课文其余的几个部分中,前三部分是本论部分,用来分析问题,具体阐述中心论点,说明为什么要改造我们的学习。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提出具体的做法,即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途径。全文的论证结构是:提出主张阐述理由提议。

3、第一部分的第一句话是分论点,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先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角度,对比地说:“党的幼年时期”认识是肤浅、贫乏的,“观在”认识深刻、丰富多了。在从历史发展历程的角度讲了三个时期:“一百年来”,“十月革命以后”,“抗日战争以来”。说明马列主义真理与中国革实际想结合的重大意义。最后一句话小结这一部分,指出“所有这些,都是好现象”。这“好现象”就是指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日益结合”。第二部分第一句话是分论点,即“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其表现是:不注重研究现状(第自然段),不注重研究历史(第自然段

4、),不注重马列主义的运用(第自然段)。第自然段是对前面的总结,并指出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第自然段是说危害:危害之一:根据“想当然”发号施令(第自然段)。危害之二:对自己的历史一点都不懂,只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第、自然段)危害之三:谬种流传,误人不浅(第自然段)。第自然段做小结,指出上面的“现象”是客观存在,不可等闲视之。第三部分是将主观主义和马列主义的不同的态度对照地讲。先讲主观主义的态度,主观主义的表现是:对现状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对历史只懂希腊不懂中国,对马列主义理论的研究是无的放矢的。主观主义的类型可分为两种:研究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的特点是:只凭主观,忽

5、视客观;夸夸其谈,华而不实。主观主义的危害是:害人、害己、害革命。主观主义的实质是:反科学、反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再讲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其表现是:对现状作系位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对历史,不是割断,不单懂希腊,还要懂中国;对马列主义的理论是有的放矢地研究。其特点是: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其实质是:觉性的表现,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作风。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提出具体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方法,具体有三条,简言之,就是研究周围的环境,研究中国的历史,理论联系实际。最后一个自然段对这一部分小结,指出“我们在学习问题上的这一改造”,“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写作特点】 从结构上看,分为

6、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论证方法上看,第一部分用的是例证法,按时间顺序分而列举。 第二部分主要用的例证法。 第三部分主要用的是对比法(主观主义态度与马列主义态度对照),引证法(引用马、思、列、斯的教导)和喻证法(用射箭要有的放矢,芦苇、竹笋的比喻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再看一、二、三部分的关系,他们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一、二之间是正反对照关系,第一部分写得简略,第二部分写得相对详细些。一、二与三之间是层进关系 从语言上看,本文除了说理的议论文所具有的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和概括性外,生动性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作者使用了一些特别贴切的词语,包括富有生命力的古词,如“为

7、之一新”“粗枝大叶”“一知半解”“发号施令”“生吞活剥”“谬种流传”“哗众取宠”“华而不实”“钦差大臣”“无的放矢”“徒有虚名”“言必称”等。来自人民群众的生动活泼的口头词语,如“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对不住”(“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满天飞”(“钦差大臣,满天飞”)“乱说一顿”等。这些词有的是成语,有的是惯用语。他们或通俗易懂,或凝炼含蓄,但全都准确恰当而传神,具有感染力,又不令幽默风趣。 从修辞角度看,本文不仅善于运用形式整齐的正句,如“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而且善于运用比喻,把抽象的道德观化为具体形象的生

8、动表述,如“留声机”“墙上芦苇”“山间竹笋”“有的放矢”等。另外文中还有排比、反复、对偶修辞手法。【难点解析】 .“引论”中“如次”就是“如下,如后”的意思。 第一部分中“一百年来”,应包括年林则徐禁烟运动,年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年康有为戊戌变法,年孙中山辛亥革命。 第二部分第自然段中“闭塞眼睛捉麻雀”和“瞎子摸鱼”都是修辞手法中的借喻。 第三部分第自然段的内在层次是:(可分为6个层次) “在这种态度下,而是无的放矢。”指出主观主义背离马列主义的表现。 “马克思、把感想当政策。”这层又可一分为二,前一小层是引用马、思、列、斯的教导,后一小层指出主观主义的两种类型。 “这两种人都凭主观,若干同志

9、的作风。”指出主观主义的特点。 “这种作风,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指出主观主义的实质。 “大敌当前,或叫做党性不完全。”指出主观主义的实质。 “有一副对子,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是在给主观主义者画像。“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副对子,从论证方法角度看,属于比喻论证。 从修辞手法角度看:有对偶(从两句字数,词性和句式的对称性看);有拟人(“竹笋”和“芦苇”都被人格化了);有引用(把一副对联直接引入文章)。 第三部分第自然段中“钦差大臣满天飞”中的“钦差大臣”是修辞手法中的借代。法中的借代。教学后记授课周次: 第 周 授课时间: 月 日 至 日课题读书人是幸福

10、人课型新课课时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方法;2、培养夹叙夹议综合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3、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4、准确把握“读书”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教学重点1、学习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部分句子的含义;3、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1、学习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部分句子的含义;3、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方法1、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2、通过课堂交流讨论,感悟读书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板书设计读书人是幸福人谢冕

11、第一部分(1):是总起段,提出中心论点;第二部分(24):具体分述了阅读的好处;第三部分(5):得出结论。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层层推进,卒章显志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及辅助手段导入新课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可见,书籍对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名人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记得我国古代有这样一句话“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在古代人心目中,读书是跟今后的人生幸福密切相连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读书人是幸福人,以通俗而有力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读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作者简介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19451949年在福州中学就学。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

12、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中央日报、星闽日报、福建日报等报刊发表诗和散文。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新世纪的太阳、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合著)、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文章结构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层层推进,卒章显志。全文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是总起段,中心句是:“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

13、富的世界。他提出了“两个世界”:一是人所共有的“现实世界”,二是“为读书人说独有的”“更为丰富的世界”。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作者确立了“读书人是幸福人”的主要观点。第二部分(24):具体分述了阅读能给人带来“丰富的知识”,得到“精神的感化与陶冶”,强调了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的情趣相联系。作者在第2段点明,读书“能识草木鱼虫之名”,能“上溯远古下及未来”,也能“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总之,正如作者所说,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第3段的中心句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作者认为,比“知识”更进一层的是“精神的感

14、化与陶冶”。整个第3段都在论证这一点。第4段进一步论证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的情趣相联系。第三部分(5):“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独句成段,点明主题。本段的中心句“读书人是幸福人。”写作特点论述性散文夹叙夹议以议带叙文章层层推进,逐章显志,把读书能从时空角度扩大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拥有这一核心问题阐述得清清楚楚。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1体会文章语言,分析文章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排比例如: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总结:这排比句,运用古今中外八个事例,充分而有力地论证了本段的中心句,也

15、即分论点。使论据显得全面而充分,论证显得有力且可信。比喻(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总结:通俗明白地说明了读书能使人向善。(2)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总结:证明了读书使人避恶的功能,明白晓畅,通俗易懂。2体会部分句子含义。(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小结:一本好书,能给人以人格上的影响,使人向善。(2)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小结:好的书籍,能提高人的认识,提高人判断是非的能力。(3)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小结:阅读可以使人获得自身经历、经验之外的无

16、限多的知识。教学后记授课周次: 第 周 授课时间: 月 日 至 日课题拿来主义课型新课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2、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批判地继承,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3、理解鲁讯先生“拿来主义”主张的内涵,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4、正确理解本文的中心,准确把握中心论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比喻论证和讽刺语句的含义,明确什么是“拿来主义”,当今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2、 树立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掌握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方法,学会求知。3、 学习

17、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1、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显现的表现力。2、学会分析当今中外文化交流的现象。教学方法1、问题式教学法:设计问题、学习本文运用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尤其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2、引导探究法。板书设计闭关主义 行为、表现 送画、送古董、送活人送去主义实质 媚外、投降 后果 亡国、贻害子孙 “送来”(吓怕)() 不敢进门(逃避主义)孱头拿来主义 错误态度放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 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 拿来! 或存放 占有 方针或使用 正确态度挑选总之, 或毁灭 区别要拿来 沉着勇猛 条件有辨别 不自私结果:新注意:可选择

18、性的使用标红部分。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及辅助手段一、导入由于改革开放,国门敞开,大量国外的东西涌入我国。这涌入的有先进的科技,但同时也有腐朽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那么,什么是拿来主

19、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这正是我们今天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二、关于杂文杂文,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偏重于议论,也可以叙事。(现代汉语辞典)杂文,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精悍、活泼锋利为主要特点。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政治事件的杂感、杂谈、随笔都可以归入这一类。三、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鲁迅”是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时所用的笔名。他的作品集主要有:小说集两部

20、:呐喊彷徨;历史小说一部:故事新编;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 诗文集一部:野草;杂文集十六部: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四、解题针对学生回答,指出: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拿来主义”是鲁

21、迅先生创造的词语。什么叫“拿来主义”呢?为什么对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拿来”的态度呢?这就是学习这篇文章要弄明白的问题。五、写作背景拿来主义最初发表于1934年6月7日中华日报副刊动向,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外实行屈膝投降的卖国政策,对内采取高压政策,进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文化界反动文人的复古主义逆流,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的“全盘西化”思想甚嚣尘上。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许多人在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上,存在着错误认识和糊涂观念。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先生以马列主义学说为指导

22、,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建设新文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回答了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也包括民族文化遗产)的立场、态度和方法问题,并富有创新意义地命名为“拿来主义”,它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六、本文结构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第1、2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第5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

23、和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第9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第三部分(第10段):点明主题,主张实行拿来主义。七、体会本文语言特点1、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答:使用老百姓口语中常用的比喻。既形象又生动,把“闭关主义”必然演化为“送去主义”的2、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答:使用民间俗语,“拿来”态度之鲜明跃然纸上。3、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答:引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话本或旧小说

24、中的套话,后文的“出售存膏,售完为止”化用商店广告4、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答:诚惶诚恐地“捧”,画只有几张却一路地“挂”,通过形象的动作活画出“送去主义”的可怜相、寒酸相。5、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答:都是反语,具有很强的讽刺性。6、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答:明明要批判,却先做肯定,这种欲擒故纵之法常用于驳论。7、“摩登”是讽刺反动文人无耻地奉行“送去主义”,趋时逢迎,赶时髦。8、”抛来”和“抛给“的区别:答: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

25、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抛来”是受动的,“抛给”是主动的。9、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答:“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10、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答: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鲁迅的杂文“嘻笑怒骂皆成文章”,语言风格:犀利、幽默、讽刺。八、课堂思考题1、文章前半部分重在批判“送去主义”,为什么要从“闭关主义”谈起?答:国民党的“送去主义”与清王朝的“闭关主义

26、”有着内在的历史的联系,而且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当时清政府以“国情特别”等为借口,盲目排外,与世隔绝,“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结果使古老的中国处于腐败落后的境地,最终在别人的枪炮面前,不堪一击,“碰了一串钉子”。 再看“送-”,自然是国民党统治时期,“闭关自守”的“大门”早就没有了,“守”也失去了立足之地,于是由“闭关主义”走向另一个极端“送-”。从历史上的“闭关主义”起笔,意在说明:1)二者是血脉相承、衣钵想继的;2)都是腐朽、落后、反动的本质的反映。2、“送去主义”的表现有哪些?其实质是什么?为什么只把锋芒指向学艺方面的几件小事,而不去揭露出卖领土和资源的重大罪行呢?答:送去主义表现

27、在很多方面,如27年其上台后,不断出卖主权;“九*一八”事变后,为了投靠、讨好美英帝国主义,更是拱手相送国土,由美英操纵着中国经济命脉,控制中国的军事力量,这些都是“送”的具体明证。但是作者却列举了学艺方面的三个事例:送古董、送画、送活人。这是因为本文论述的中心是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所以用“单是”一词将其他尽人皆知的事实一笔推开,从而将批判的重点更集中,这样选材才更准确,与中心一致。3、第3段用了什么论述方法?答:本段用了类比的方法。尼采:自诩是太阳4、文章“破”字当头的结构有何好处?答:破字当头的好处使论述有历史的深度,它是在总结近百年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立论的。作者从广阔的背景上,点明了从

28、闭关主义到送去主义,是从一个极端到另有个极端,反动落后的本质一脉相传。清政府,搞闭关主义,落后挨打;蒋介石,搞送去主义,丧权辱国。出路在哪里?只要实行拿来主义!这种立论,站得高,看得深,有历史深度。2)从对比中分析问题,有说服力。3)先破后立,相得益彰。前者破得越彻底,后者立得越有力;送去主义的危害揭露得越深刻,实行拿来主义的理由越充分。因此,从揭批入手,再转入正面论述,显得水到渠成,立论更鲜明有力。5、什么事拿来主义?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来的?答:“拿来主义”就是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主张。是针对“如何继承文化遗产”的争论而作,反对“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6、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

29、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答: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7、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答: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不是“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当我们的财富被掠夺殆尽的时候,只能仰人鼻息,靠列强的所谓“援助”过活了。九、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1、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2、类比论证(3段)用同类事物比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