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5.02KB ,
资源ID:301493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1493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临夏市民族教育调研材料审定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临夏市民族教育调研材料审定版.docx

1、临夏市民族教育调研材料审定版临夏市民族教育专题汇报州教育局:根据关于开展全省民族教育专题调研的通知(甘教民【2010】7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市民族教育情况专题汇报如下:一、地区概况临夏市区域总面积88.6平方公里,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4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8万亩。辖4个镇41个行政村,6个街道27个社区。总人口25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823人。境内居住着汉、回、东乡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1.59%,少数民族中回族占94%。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5年,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完成生产总值2.3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42亿元,财政支出6

2、.4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289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202元。 与省内其他十四个市(州)首府城市相比,人均GDP名列12位、地方财政收入列12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列13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列末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列8位。与省内其他86个市相比,人均GDP名列40位、地方财政收入列28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列70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列末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列24位。教育经费支出总额为:2001年1742万元;2005年3886万元 ;2009年12912万元,分别占地方财政支出的 16.7 %、18.5 % 、22 %,其中民族教育经费占100%。列入经常性转移支付380万元,

3、其中校舍危房改造专项转移支付88万元。1994年我市被国家民委、体改委确定为少数民族改革开放试验区。先后获得“全省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十强市等荣誉称号,连续七年保持了“全国卫生城市”荣誉称号。二、教育概况根据统计,我市共有中小学校104所,其中小学55所(含民办1所);初中8所,独立高中3所(均为州属),完全中学1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2所,其中民办1所(临夏外国语学校),幼儿园35所(民办30所)。在校学生39888人(不含幼儿园学生和中职生),其中小学在校学生20600人,初中在校学生12298人,高中在校学生6990人。中职

4、在校生1571人。城乡在园幼儿6423人(含学前班)。与本州其他县市相比较,普及水平在全州处于前列。与2001年相比,学校数增加17所,其中幼儿园13所、完全中学1所,独立高中1所,小学2所;较2005年增加11所,其中幼儿园7所、完全中学1所,独立高中1所,小学2所。与2001年相比,学生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小学减少1160人,初中减少2194人,高中增加3559人。较2005年小学减少3188人,初中减少156人,高中增加846人。全市目前有专任教师2107人,其中:女教师1176人,少数民族教师768人。中学教师984人,专任教师876人;小学教师1123人,专任教师1095人。中学教师

5、学历合格率为96%,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教师中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718人,大专学历987人,中专247人,高中及其他学历66人;与2001年相比,专任教师总数增加444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提高4.1个百分点,中学提高2.8个百分点;与2005年相比,专任教师总数增加258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提高1.2个百分点,中学提高1.1个百分点.至2009年底,全市中小学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为173184平方米,比2001年增加60875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39170平方米。三、教育基本情况(一)义务教育情况 2009-2010年度,全市正常人口入学率小学达99.63%,初中达98.4

6、9%;辍学率小学0.20%,初中1.24%;毕业率小学达100%,初中达99.46%;15周岁完成率达99.46%,17周岁完成率96.86%;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2.53%。高中阶段入学率达86.27%。与2000年相比,入学率分别提高了0.4个、5.4个百分点和22.45个百分点,城乡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达6412人,三年受教育率超过了90%。根据中央、省、州和市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文件精神,自2006年开始,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严格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费和杂费政策,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

7、制改革工作中。近年来,在州、市的安排部署下,全市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稳步推进,顺利开展。一是新机制建立以后,及时传达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等相关文件,组织各学校学习文件精神,同时广泛宣传,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二是按照省上预算编制办法,制定了临夏市预算编制制度,从2006年开始,要求全市中小学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每年度的经费收支预算,经教育局审核汇总报市财政审批后,各校严格执行。三是在财政设立了义务教育保障经费专户,待资金下拨后,严格遵照生均标准及各校学生年报数,由教育局进行分配,财政部门从专户直接划拨到各中小学校账户。2006年2009年以来

8、,下达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达4495万元,已足额落实到全市各义务教育学校。四是为更好的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州、市审计部门对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每年进行专项审计,教育局制定了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办法和审批标准,成立了内审小组,每学期对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五是为有效管理义务教育保障经费,从2008年开始,我市按上级部门的要求,在四镇学区实行“校财区管”办法,各学校实行报账制度,教育局制定具体核算方法,培训财会人员,目前运行良好。六是各中小学按经费管理制度,将每学期经费的各项收支情况在教师代表会上公布,并在学校专门设立的财务公示栏中公示,接受社会及学校师生的监督。(二)高中阶段教育

9、情况 自2002年开始,州委决定临夏市主办义务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州上主办高中阶段教育。并将州属两所完全高中实行初高中剥离。同年,市一中停止高中招生。目前,临夏市有2所中等职业学校,分别为临夏市职教中心和临夏外国语学校。有学生1571人。市职教中心学校占地12.07亩,建筑面积9833平方米,设有多功能电教室、计算机实训室、服装裁剪实训室、家电维修实训室、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等10个实训室。有教职工84人,专任教师67人,其中本科学历教师40人,高级职称教师6人,中级职称教师36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4%。学校开设信息技术、电工技术、电焊技术、家电维修、牛肉拉面、服装裁剪、葫芦雕刻、餐饮与宾馆

10、服务等10个专业短训班。临夏市外国语学校属民办学校。创建于1978年,占地面积15.7亩,建筑面积13624平方米。有教职工131人,其中专任教师73人,具有大专学历教师12人,本科学历教师28人,硕士学位4人。在校学生1400人,学校实行初中毕业生三年制、高中毕业生两年制。设有汉语、政治、历史、阿语、英语、计算机等专业,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两所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从毕业后就业回访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统计显示,我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3%。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比例为1:3,明显低于4:6的标准。(三)教师队伍情况到2009年底,全市有教师2107人,

11、其中:女教师1176人,少数民族教师768人。中学教师984人,专任教师876人;小学教师1123人,专任教师1095人。中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6%,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教师中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718人,大专学历987人,中专247人,高中及其他学历66人;目前,小学阶段生师比为:17.5 :1;中学阶段生师比为13.2 :1.全市聘任中学高级及以上职称65人,中级职称719人,初级职称1083人,未聘职称154人。(四)办学条件至2009年底,全市中小学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为173184平方米,其中中职学校校舍建筑面积为20148平方米,生均12.82平方米;完全中学学校校舍建筑

12、面积为29039平方米,生均4.88平方米;初中学校校舍建筑面积为31462平方米,生均5.39平方米;小学校舍建筑面积为92535平方米,生均4.49平方米;小学共有学生20600人,共有图书119794册,学生生均图书5.8册;中学共有学生19298人,共有图书66741册,生均图书6.2册。全市中学(包括临中、回中、志成中学、河州中学)共有理化生标准化实验室54个,小学共有科学活动室9个。全市中小学有体艺室24个,其中小学3个,初级中学4个,高级中学17个;全市共有计算机教室43个,其中小学21个,中学22个;有多媒体教室52个,其中小学30个,中学22个。小学有计算机735台,生机比为

13、28:1,中学有计算机998台,生机比为18.8:1。各中小学体育器材基本达标。(五)远程教育情况 我市自2006年开始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2006,2007两年,我市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43所,其中模式一学校3所,模式二学校35所,模式三学校5所。覆盖全市所有农村中小学。今年,甘肃省实施2009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为我市临夏市城郊镇毛园(实验)小学配备移动计算机教室一个,为我市甘光小学配备卫星收视及白板多媒体教室成一个,目前,项目设备正在陆续到位。自远程教育项目实施以来,我们坚持以管理、培训、活动来促进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工作,力争做到“面向学生,

14、走进课堂,用于教学”。 制定并印发了临夏市实施国家2006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管理手册,出台了临夏市远教项目管理制度、临夏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使用考核办法,建立了市、学区、校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做到设备小故障维修不出校,大故障维修不出市。每学期开学初,组织技术人员对远程教育设备进行维修与维护。与此同时,对照远程教育考核办法,对远程教育项目应用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2009年5月,成功举办了临夏州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现场会,对远程教育项目管理与应用工作成功做法与经验进行了进一步推广。目前,全市43所项目学校共有远程教育管理员43名,学区远程教育专干4名。各学校远教管理员在近几年省级

15、、州级以及市级培训下,业务知识不断充实,业务技能进一步提高,掌握了远教项目管理与应用工作一整套成功的做法,具备了依托远教资源,组织本学校信息化教学培训工作的能力。与此同时,我们在稳步推进远程教育项目管理与应用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搭建网络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共享。一是于2008年5月份建成了我州第一个县级教育门户网站:临夏市教育信息网,并以此为契机,依托临夏市教育信息网,先后建成了教育办公系统、K12教育资源库、出卷王题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法资源库,向全市中小学免费提供了多达100G的优质教学资源及视频片断。二是实现了全市教育系统各校100%接入宽带,实现了教育信息网的

16、校校通。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开展电子政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为全市中小学装备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建成了全市第一所高标准班班通试点学校实验小学。四是倡导资源共享,鼓励教师开发收集优质教育资源。有条件的学校,已对远教资源、VCM电子白板资源进行了校内共享。每学期,教师所做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经筛选打包后会进行再次共享。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已成为促进城乡各校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全市教育信息化教育采用的主要模式有:游戏互动模式、任务驱动模式、自主学习模式、信息技术与学课教学整合模式。(六)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2002年6月,临夏市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甘肃省第一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在州内率先

17、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我们及时制定了临夏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从实验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进程、主要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规划,并对课改的实施、评价、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部署全市的课改工作,保证了课改工作按明确的方向顺利推进。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市长为组长、市教育局局长为副组长、教育局副局长和教研室主任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聘请省、州教育专家、市内教育行家、教研员组成实验工作指导组和实验工作组,学校也成立相应的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实施课改实验工作。通过几年来的辛苦努力,从社会各界到教育内部,教育的价值观正发生迅速的转变。新课程实施的氛围已初步酿成,

18、新的教育观念正逐步形成,课改工作的发展呈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市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课程设置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严格进行设置。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比例安排学科周课时,开设思品(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三至为六年级为品德与与社会;七至九年级为思想品德),三至六年级开设科学、七至八年级开设历史、地理、化学、生物、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一至二年级的体育,七至九年级健康教育)艺术(包括音乐、美术)。各年级各学科均使用全日制义务教育阶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全市中小学以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为品德教育的主要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以思想品德课、每周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班队活动、革命传统报告会、法制报告

19、会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集体、爱自然、爱科学的教育,使学生自信、诚实、上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每学期通过法制报告会、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禁毒、综合治理、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使学生执法、懂法、守法,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学生了解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我市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要相互支持相互团结、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及信仰,各民族要和睦相处。四、发展成就没有民族教育的发展,就没有民族地区的振兴;没有民族教育事业的兴旺,就没有民族地区的团结与进步,基于这一认识,临夏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快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实施

20、“科教兴市”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发展、教育优先”的观念,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工作主线,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为突破口,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紧紧围绕抓薄弱、促平衡,抓队伍、促质量,抓管理、促效益,抓改革、促接轨,抓机遇、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一)、依法加大投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以及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意见。市委、市政府把教育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21、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教育工作,并形成制度,真正做到了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工作优先研究,教育经费优先安排,教育困难优先解决落实。严格履行政府职责,把巩固提高全市“两基”工作水平作为长期性的工作任务来抓,坚持把义务教育经费每年列入财政预算,在市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了“三个增长”。2005至2009年,全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同比增长14,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预算内生均义务教育经费和公用经费逐年提高,同比增长49和37,教育费附加征用情况良好。促进了全市教育可持续发展。(二)整合教育资源 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认真贯彻州委关于全面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

22、,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06年,制定了中共临夏市委关于贯彻临夏州委的实施意见,出台临夏市加强初中教育工作的意见,2008年,又制定了临夏市“十一五”后期强化小学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把均衡教育资源作为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有效措施来抓。组织实施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将农村39所小学,整合为22所完小,17所初小。完成了市一中与八坊中学、市二中与市四中、南龙中学与杨妥家中学的整合;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组建了新华小学教育集团和前河沿小学教育集团,提高了办学效益,均衡和普及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区域内的教育公平。(三)统筹兼顾,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1、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

23、展。不断巩固提高全市“两基”工作水平,加大新义务教育法的贯彻执行力度,采取乡镇包入学率和普及率、学校包巩固率和完成率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加大了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乡镇、社区的宣传教育力度,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使广大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全面实行“两免一补”,2006年2008年,根据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给中小学补助公用经费2438万元,其中2006年受益学生31145人,拨付经费624万元,2007年受益30539人,经费669万元,2008年29902人,经费11

24、45万元,教育局按学生年报数分年度按生均标准核算分配,市财政局及时足额直接拨付到各中小学帐户。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基本解决;与此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边远地区、农村特困家庭中小学生的救助和资助力度。市财政落实2007年、2008年高中寄宿制生活补助5.2万元,每年2.6万元,补助生活困难学生220名。下达2007年对农村小学贫困家庭学生助学金4万元,安排到四镇学区,每个学区各1万元,每个学区资助200人,每人50元,全部落实到位。2006年2007年,争取省教育厅电教中心福彩助学金3.4万元,其中2006年1万元,教育局分配拨付到风林、北山、场院门、折桥学区、抱罕学区、东关

25、小学、城郊学区、南龙学区共10人,每人1000元;2007年2.4万元,资助24名贫困生,每生1000元。近三年,发放中职生生活补助3539177元,贫困大学生救助金共计796000元,共救助学生218名。为349名贫困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贷款金额为375.827万元;兑现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政策。我市规定:由其父母或监护人持身份证、户口簿、城区的暂住证、父母进城务工证明(有效劳务合同)和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等材料向服务区范围学校提出申请,经核查批准后,就近免试入读。凡符合就读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各学校不得拒收。据统计,近年来,全市中小学接受外来人员子女达2016人

26、。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市委、市政府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是在政策导向上,确立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地位。多次召开了职业教育专题会议,研究职业教育发展问题,调整加强了市职教中心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争取到职业教育专项资金400万元。二是加大了对职业学校的扶持力度,去年投入30多万元,建成市职教中心电子电工综合实验室,机械模型实验室,开通了校园网;三是加强了职业教育宣传,通过召开职业学校招生协调会,对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指导,鼓励到职校上学,2006年,市上为上职校的学生免除学杂费,政府为职教中心学生每生每年补助500元,给每位赴青岛就业的学生补助1000元。职教生源不足的困境得以扭转,招生数连续两年均

27、有增加。并实行中职生享受国家生活补助政策,每年给每个学生1500元的生活补助,使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职教办学水平。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提升职教办学水平的关键,采取“请进来与派出去”相结合的方式,2007年市职教中心选派40余名专业教师和业务骨干到省内外联办学校进行业务考察和技能培训,2名校领导参加了省州组织的校长培训班;外国语学校积极探索外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提高外语教学质量,通过定期举办教师说课、评课和观摩课,邀请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专家、教授做专题讲座等活动,利用假期成功举办了4届全国阿拉伯语教师培训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

28、平。2008年副校长马登仓参加由甘肃省教育厅主办的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上岗培训,副董事长马明道参加甘肃省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教师马小妹参加西北师范大学举办的学习培训,有16名教师参加了教师资格考试。同时,积极引导学校面向市场办学,拓宽发展空间。为使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结合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停办了就业不畅的专业,新开设了市场需求旺的专业。目前,职教中心开设的10多个专业,其中信息技术、焊接技术、家电维修、服装裁剪、牛肉拉面和葫芦雕刻6个精品专业已成为学校重点专业。今年四月份,市职教中心被命名为临夏州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为了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岗位需要,我们深入企业调查,根据各专业岗

29、位的要求,对课程设置实行动态管理,做到课程与岗位对接,避免课程与就业错位。以人才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强化传统优势专业,培育商务阿语等特色专业,临夏外国语学校在进一步提高阿拉伯语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又增设了英语课,并将计算机等级考试由选修课定为必修课,参加全国统考,并将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作为毕业生毕业的条件之一,以适应市场需求,增加就业机会。同时,经多次协商,与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开办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型阿拉伯语专科专业,使学校专业建设符合社会需要,专业数量与学校规模相适应,基础性专业稳定发展,特色性专业优势明显。进一步加强联合办学,拓宽就业渠道。市职教中心围绕市场对人才

30、的需求和劳务输出的需要,加大了和省内外职校联合办学的力度,先后与天津民族职专、青岛同创科技学院、青岛海龙职业专修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省政法大学、定西卫校等联合办学。在原有的青岛就业基地的基础上,又开辟了华东就业市场,先后输送450名学生在青岛、成都、华东就业。20062008年,先后承担了市人事局、社保局、市委组织部、农业局等单位的各类培训,累计培训达3800人次。近三年,市职教中心共招生714人,短期培训信息技术、焊接技术、家电维修、服装裁剪、牛肉拉面等专业学员2650人,其中有756人实现就业。临夏外国语学校积极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提供服务,加强与国内民族院校的联系,推荐优秀学生到西北民

31、族大学等院校继续深造,部分学生前往民办阿拉伯语学校任教,还有的到国内外合资企业担任翻译工作,20082009年,有14名毕业生出国留学,46名毕业生在阿语学校、省外外贸公司等机构任教或从事翻译工作,实现了就业。3、加快学前教育发展 1988年,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jip计划在临夏的实施,市上就组织成立了学前教育领导小组,将学前教育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市教育局设立幼教室,具体管理全市幼儿教育工作,使幼儿园真正纳入了教育管理系列。学前教育中心具体承担全市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示范、指导及教师培训等任务。2006年,市教育局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等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意见和

32、关于加强学前班管理工作的意见,从幼儿园、学前班的招生、内部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卫生保健、园舍及设施配备、财务管理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系统地做了规定和要求,规范了办园、办班行为,健全了各类考核制度。对公办幼儿园每年进行两次全面督导评估考核,对教师实行全员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对民办幼儿园实行一年一次的年检考核,促进了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的提高。同时,研究制定了临夏市幼儿教师“十一五”继续教育培训方案,制定了全面系统、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计划,开展了诸多有计划、有目的地外出培训、岗位培训及园本培训活动,教师受训率每年均达到100%。使我市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一批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近4年,由我市骨干教师撰写的30多篇论文在全国、全省论文评选活动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公开发表16篇;70多篇获州、市级奖励。6名教师被中央教科所评为中新项目先进个人;2名教师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优秀幼儿教师。2008年,我市学前教育中心荣获“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荣誉称号。为带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辐射示范作用。(四)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全市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市上筹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