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32.09KB ,
资源ID:30072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072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道德经》与《德道经》辨析.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道德经》与《德道经》辨析.docx

1、道德经与德道经辨析道德经与德道经辨析 台州市道德文化研究会是团结全市道德文化理论工作者和实践爱好者开展学习、交流、研究、践行道德文化的平台。是指导服务于全市人民群众道德素质提升的学术团体。本研究会研究道德文化的方法,遵循传统的“道德,象、数、理、气”一元四素方法论,以“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为指导思想,以修身养性为要务,立足于我市道德文化实际,瞄准道德文化研究最前沿,以弘扬、传播中华道德根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已任。欢迎联系我们:tzddwh加博友 关注他 最新日志学习体会选刊之二:二十一世临海机关小组活动简讯学习体会选刊之一:道德与生读书体会交流会召开(简讯)为什么

2、研究、研究什么、怎么各小组积极筹备全市学习交流博主推荐相关日志随机阅读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发现培养学生的个性容得了狗儿子,就容得了“以泪洗面”临沂临汾讲着同一个故事我是不是该弄个官当?收租婆的忧伤谁人知?四大艳星现身说法 教你美胸秘诀!首页推荐日本鬼子被宅男美化日本严惩火灾责任人婚姻法欺负了女人?青春美少女变裸女请亚运为死难者默哀老外稀奇古怪的三轮更多研究无禁区 宣传有纪律 重拾道德信仰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道德经与德道经辨析理论文章 2008-04-27 14:51:01 阅读87 评论3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雷定国本文提要:老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巨人,他的思想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

3、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留给后世的只有五千言,这就是被誉为“万经之王”的德道经(通行本名道德经)。七十年代,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文物帛书老子,与通行本道德经的书名及其篇序均有不同。有鉴于此,本文将从古墓的史料帛简和历史流传的文本老子,对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篇序的真实性,老子德道经的真意及其科学性、实践性,进行鉴别探讨;对通行本道德经篇序颠倒的误区进行分析;从历史兴衰演变看老子德道能量性的巨大作用力等几个方面,对帛书老子的真意进行研究;通过鉴伪识真,为老子正名,以与诸位有识之士共同交流。关键词: 德道经 德前道后 历史真实 在当前全球兴起的复兴中华道德文化、构建和谐社会、“老学”研究热潮中,探

4、索老学的真正内涵和深刻意境,是社会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心愿。然而由于历史的变迁,老子书在当前存在着两种版本系统,一种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的道德经系统,即唐宋以来流传下来的通行本;另种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德道经系统,即以出土文物为依据的帛简本。两种版本的作者都是老子,但在篇序上却截然不同,经文中也有许多异同之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这些差异对理解老子思想原生态有无影响?下文试就这一论题,探讨老子德道经的历史真实性及其内在本义,以还老子德道经的原貌,并为澄清民族文化源流、重建当代人文精神、及老学研究的健康发展,做一个根本的依据。一、西汉古墓帛书老子真本原貌的再现1971年至1974年,长沙市区东郊浏

5、阳河旁的马王堆西汉古墓先后被挖掘。据考证,墓主埋葬于公元前2世纪,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仓的夫人,名叫辛追。“千年不腐女尸”的发现,轰动了世界。辛追墓发掘后的两年间,在其附近又发掘了两个大型汉墓,一个墓主就是辛追的丈夫长沙国丞相利仓,另一个墓主则可能是他们的儿子。这三个墓葬被统称为“长沙马王堆汉墓”。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震惊了中国乃至全世界。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大批品种繁多、保存完整、价值极为珍贵的文物,堪称中华文明古国的瑰宝。三座汉墓出土的文物非常丰富,包括衣物、食品、药材、漆器、木俑、乐器、陶器以及大量的帛书、帛画和竹木简,共出土3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中国

6、考古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专家认为,该墓最有价值的是完好无损的古尸、成组成套的物品、内容珍秘的帛书、竹木简。这三者能有其一,已是考古的重要发现,如今三者兼有,在中国考古史上可说是独一无二。因此,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被世人誉为“20世纪中国与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号墓出土的10多万字的大批帛书,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资料。墓中出土的帛书和竹简,不仅有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著作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还有今所见到最古老的帛书老子、黄帝四经、医药专著等共有28种,12万多字。从这些公元前160年前陪葬的文物、古经典及其它陪葬物品的精尖水平来看,其中一些文物的精美和高科技含量,连西方国

7、家的专家们也为之惊叹不已,对我国古代祖先的聪明智慧赞不绝口。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数量庞大、内容极为宝贵。有些是历史上早已佚失、至今社会上从未见到过的珍品,例如黄帝亲撰的道德治世弘文黄帝四经等经典,尤以帛书老子甲乙本的再现,澄清了历史上对老子一书长期争论不休的真伪质疑。从陪葬本身来说,丧葬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习俗,丧葬礼仪是古代的五礼之一。古人的心地很淳朴,西汉时代,去古未远,人们尊天敬祖的思想还很浓厚,对祖宗的孝敬心也是真诚的,所以人们总会选择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作陪葬品,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精神寄托,希望他们不仅在阴间生活得好,而且还能够庇佑活着的人事事如意,这已成为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心理积淀之

8、一。翻开后汉书礼仪志,可以发现,古代非常重视陪葬品。在汉代,当时陪葬用的都是最高档的物品,是人间最稀有、最尊贵的,既显示墓中主人公的身分,也是活着的人财富地位的一种象征。因此墓中主人公地位不同,陪葬物品的质量、数量也有差异。而马王堆古墓的主人是长沙国丞相夫人,社会地位在贵戚豪族之列,根据人们共通的丧葬心理及当时的陪葬惯例,其墓中的陪葬品必定是不凡之物,这一点从帛书老子的字迹清晰、书写工整、线条流畅、笔法神韵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充分鉴证。所以墓中保存基本完好的帛书老子,不仅不是“伪造”,而且是无可争辩的实证。西汉时,造纸业还没有产生,帛是当时最高档的一种编织物,只有富贵人家才会有。能将老子一书写在最

9、高档的帛织品上,在当时是一件极为庄严神圣的事情,所选的经文版本必定是当时最真实、最可靠、最有权威的,书写者也必然是当时有造诣的书家名流,绝不会是低水平抄写者的随心所欲之作。同时,中国的文化典籍,历经秦、项二火,汉建国时已所剩不多,而古墓主人是西汉初人,死于汉文帝12年,因而古墓中陪葬的帛书老子理当是最珍贵的古真本无疑。由上可知,帛书老子甲乙本在地宫沉睡了两千多年后重见天日,再现于世,看似偶然,实际上是一种自然大道运行的必然;不仅是古道循环的朗明回归,而且也为今人揭开老子真伪本的历史疑团提供了无可辩驳的根据,因而是件值得天地共庆的大喜事!二、从古墓帛简看流传文本老子的历史真实性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

10、书老子,给几千年来的老学研究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光明。帛书有甲、乙两种版本,皆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尤其乙本在两篇后分别有“德”、“道”二字,明确分出篇名。从历史流传的老子来看,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老子德道经写本,是以德经为上卷,道经为下卷,不分章。九十年代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与七十年代出土的马王堆帛书老子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以前的手写本,比敦煌本早八九百年,也是德经为上、道经为下。这些古版本都与当今社会流传的通行本道德经的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八十一章的次序不同。就两地古墓考古发现的老子一书实物入土时间来看,郭店竹简本成书于战国中期偏晚,马王堆帛书甲乙两本分别写于秦汉之际,敦煌

11、写本想尔注则写于六朝,并且保存了汉末时期的面貌,这些版本多被唐代碑刻、抄写本保存流传至今。可见老子德道经以“德”前“道”后的篇序是战国以来的真传,敦煌写本、郭店楚墓竹简和马王堆帛书都保持了这个真面貌,因而是研究老子的可靠史料。不仅如此,先秦韩非子解老、喻老亦言“德”在前。汉代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保留虽不完整,但从中亦可以看出其道经为后。因此,魏晋以前的老子实为老子•德道经。老子德道经“德”、“道”二字的顺序排列,除了有道德本身的内涵之外,而且喻意着明德归道、以德养道的深刻意境,故恢复以老子•德道经命名才符合老子淳德归道、全德复道的创作本意。至于宋代以来的老子刻本,则大概是沿

12、袭王弼注本而改名为道德经,并在篇序、经文句字上多处篡改,注释者更是五花八门,汗牛充栋。中华传统典籍虽然浩如烟海,但像马王堆帛书老子这样古代留存下来的完整实物依据,实乃罕见,能成为唯一较为完整的古代典籍底本的,恐怕也仅有马王堆汉墓帛书和郭店竹简老子一书了。因为万经之王的老子德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根正才能干直枝壮,才能带动整个中华民族道德根文化大系统的正本清源,从而复兴我们民族的道德文明。从以上西汉时期马王堆古墓出土的大量文物事实,雄辩地验证了帛书本老子•德道经中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历史原貌。也无可争辩地证明了道经在前、德经在后的通行本道德经是被后人校改了的伪本,而不是真本、原本

13、。至此,自魏晋以来被流传了千年的道德经的误名真相大白。三、老子以德进道的实践性老子是位大智慧者,他洞晓宇宙真理,居于,用于一,推于二,演于三,在他的五千言中,揭示了宇宙的基本结构模式和基本运行规律。他根据大道的顺生与逆返两大基本法则,(即顺生规律,由道演化为德、由德演化为阴阳二、由阴阳二再演化到三生万物;逆返规律,由万返五,由五返四,由四返三,由三生返归阴阳二,由阴阳二返归德,由德返归道,终而返本归根),根据春秋时期大道已去、社会离道失德的现实,纵观了时空场顺逆变化的双重规律,指出人类社会只有“修之身,其德乃真”,才能回归自然大道的光明之路。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生德一之母,是天地人万物之父。

14、道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混混沌沌,却是天地人万物的生源与归宿。道是靠德主宰、运化、养育、和谐天地人万物的,因而德是天地人万物之母。人们要回归大道,首先要回归到母腹之中,回到母亲“德”的怀抱里,得到母乳德能的滋养与灌注,要靠德的积累达到丰厚淳朴的程度,达到全德的状态,也就是达到德的品格与能量圆满无缺、光透身内外、与道合之时,才能登上道的大雅之堂。由仁义礼智信五德的不足,逆返到五德俱足,就达到了淳德归道的状态。要经过攒簇五行,和合四象,不断返修的过程,然后才能进入态,与道合真。从人体生命科学分析,人体是个半阴半阳的太极图模式,人有性与命、显与隐、黑与白、精神与物质两大系统,要将这个阴阳合之体修证成纯

15、阳之躯,再造就成一个合于大道的道器,须有一个不断由阴返阳的复返再造过程。正如老子.德道经第七十二章恒德所言:“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婴儿”。就是说在修证中,要知其强而甘守其柔弱之位,如水之柔弱处下,如同利益天下之溪流,总是利于万物而德不离身;以德治心身,其身心才能回归到婴儿的先天柔弱与无私状态。这是回复到先天的第阶段,即贤人修阶段。知雄守雌,是修持初级阶段中的修心炼己、清心寡欲的上乘方法。完成初修之后,继而要达到“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为天下浴,恒德乃足;德乃足,复归于朴”。这是说,修者要知其尊荣而甘守屈辱之位,默默奉献而不为人知。如同天下之浴神,滋养万物的圣人那种无私忘我之境。这是由德足状态所达到的第二阶段,即圣人阶段。在此基础上,再达到“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贰;德不贰,复归于无极”。这是达到德“一”上德境界以后,继而才能归于无极的真人状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