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4 ,大小:83.61KB ,
资源ID:3005963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0596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1、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观察与发现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围绕“观察与发现” 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进行连续观察,让学生进行细致、仔细地描写,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对事物的描写。古诗三首描述了深秋时候, 黄昏江边的景色、 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和雪梅的特点。重点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作者在古诗中表达的感情。爬山虎的脚描写了爬山虎的特点,重点是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蟋蟀的住宅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筑成的等知识。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以“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这个话

2、题进行讨论。重点是指导学生做到预防近视,并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本次习作的内容写观察日记。重点是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语文园地三 的主要内容是学会观察事物, 体验观察的乐趣; 相同事物的不同说法;词语运用会使句子意思更加准确;积累表示气象的谚语。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词语写句,同时引导学生积累气象谚语。二、教学目标1. 认识“暮、吟、瑟”等生字,会写“暮、吟、题”等字。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内容。3. 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

3、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三、教学重点1. 通过阅读,感受古诗三首的自然美和语言美。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植物的无穷魅力,增加热爱大自然的情趣。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3.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四、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学习并运用观察方法描写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五、教学措施: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赏析诗歌的能力和想象能力。六、教学用具: 自制生字卡片、了解自己喜欢

4、的动、植物的特征。七、课时分配9. 古诗三首 3 课时10. 爬山虎的脚 2 课时11. 蟋蟀的住宅 2 课时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1课时习作:写观察日记 2课时语文园地三 2课时机动 2课时21教学课题9. 古诗三首教学课时3集体备课xxx xxx xxx使用教师1.认识“暮、吟、瑟”等7 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 个字。教学目标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3. 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4.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

5、扬顿挫。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教学难点2. 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教法学法游戏 合作 交流阅读感悟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收集相关古诗。教学过程和 方 法动态修改部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的生字词。2. 理解暮江吟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3. 背诵古诗。二、教学过程和方法:(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 草,记得吗?这首诗的诗人是谁?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6、2. 学习会写字:“暮、吟”3. 理解题意(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 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2. 交流学习(一)二两句。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3. 指导朗读(一)二两句。4. 指导学习(三)四两句。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板书:景色美丽)(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221. 指导配乐朗读。2. 谈感受。(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你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做一首新诗,或画一两幅简笔画吗?两样选择一个来完成。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2. 背诵并默写古

7、诗题西林壁。二、教学过程和方法:(一)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在西林寺上的一首诗。(板书: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2. 学习生字3. 理解题意(三)解诗题,知作者1. 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2. 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四)抓字眼,明诗意1. (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

8、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2.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3. 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4. 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5. 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五)多诵读,悟诗情1.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2. 四人小组表演,悟诗情。(六)总结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学习古诗雪梅。23二、教学过程和方法:(一)看图片、赏雪梅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欣赏。(二)读古诗、诵雪梅1. 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读正

9、确。2. 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女生做回音壁。3. 齐读,背读。(三)品诗句,悟道理。师: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1. 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2. 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3. 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4. 一起说诗意。5. 悟道理。6. 带着理解再读本诗。(四)谈雪梅、拓诗词。1. 简介诗人。2. 谈雪梅的关系。3.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他曾写下这一首词卜算子 ?咏梅 ,我们一起来欣赏。4. 总结。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别的花都 是春天开,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所以,它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 精神品质。它被称

10、为“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希望我们向梅花一样也能不畏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暮江吟 露水 月亮 景色美丽横 岭变幻莫测侧 峰题西林壁 远 近 从不同角度观察板书设计 9. 古 诗三 首 千姿百态高 低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雪白雪梅 人各有所长梅香教学课题 10. 爬山虎的脚教学课时 2 集体备课 xxx xxx xxx 使用教师241. 认识“均、柄、蜗”等 5 个生字,会写“操、占、嫩”等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教学目标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3. 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

11、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教法学法 观察感悟,朗读体会。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 和 方 法 动态修改部分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生字词。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二、教学过程和方法:(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爬山虎是一种攀爬在墙壁上的供观赏的植物, 也叫巴山虎、地锦、常春藤、属葡萄科。高攀的落叶藤本植物,卷须前端有吸盘。夏季开花,花蕊小,黄绿色。产于我国各地,日本和朝鲜半岛也有。茎和根可以入药。(二)整

12、体感知,理清脉络1.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2)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2. 检查交流:(1)请学生自荐领读词语。嫩绿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拂过叶柄 紧贴 蛟龙 枯萎 牢固 蜗牛(2)交流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全文共 5 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步分。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讲爬山虎的生长位置。第二部分(第 2 自然段):讲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第三部分(第 35 自然段):主要讲爬山虎脚的特点,具体写了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三)自主探究,理解第一段1. 全班齐读,思考:这两句话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爬山虎?2. 填空。爬山虎

13、生长的特殊环境是 。爬山虎生长的特点是 。3. 指导朗读。(四)课堂小结,留有思考今天,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生长的特殊位“墙”。爬山虎是爬墙成25片生长的,那么它是怎样爬墙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2. 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二、教学过程和方法:(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写的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并从课文第 1 自然段中,知道了爬山虎的生长特点。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二)研读第 2 自然段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2. 学生交流,教

14、师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两个探究点 ( 多媒体显示 ) :(1)爬山虎叶子生长的位置: 。(2)刚长出来的叶子的颜色: 。(3)长大了叶子的颜色: 。(4)叶子的样子: 。3. 指导朗读:读出美感来。(三)研读第 3.4.5 自然段,交流体会。1. 请同学们继续默读文中第 3.4.5 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独到之处?2. 汇报交流。第 3 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3. 小结:原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有一股不断向上的攀爬劲呀!(四)联系生活,感悟方法。1. 你要向叶圣陶爷爷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2. 总结。罗丹也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今天让

15、我们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去发现。(五)积累运用,提升语言。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优美的词句。2. 课外练笔。请你仔细观察一种攀爬植物(如:葡萄、牵牛花等),仿照课文写一写,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爬山虎的脚位置颜色样子板书设计叶墙上嫩红 嫩绿朝下均匀 不留一点空隙茎上如新叶细丝像触角脚爬触、变成、巴住、拉、贴(牢固)26教学反思教学课题11. 蟋蟀的住宅教学课时2集体备课xxx xxx xxx使用教师1.认识“蟋、蟀、宅”等12 个生字,会写“宅、临、选”等14 个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目标3.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

16、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4. 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教学重点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教法学法读中感悟,以读促悟。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有关蟋蟀的文字、图片资料和作者资料教学过程和方法动态修改部分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词。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过程和方法:(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 昆虫的世界非常

17、奇妙,夏天我们经常听到蝉在窗外高歌。昆虫界中,除了蝉拥有优美的歌声外,还有一种昆虫也常常给我们带来美妙的歌曲。2. (播放蟋蟀的叫声)蟋蟀唱歌非常出名,但它还有一样东西非常出名,是什么?(蟋蟀的住宅) ( 教师板书:蟋蟀的住宅 )273. 人居住的房子叫住宅,那蟋蟀居住的地方能叫住宅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有什么疑问?4. 那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些疑问, 跟随法国作家法布尔一起参观 “蟋蟀的住宅”。(二)朗读课文,掌握字词。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 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朗读(开火车读,齐读,指名读)3. 分析记忆字形。(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4. 书写指导。5.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用工具书

18、解决。(三)理清脉络,划分层次1. 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思考:作者观察了什么?有什么发现?2. 课文一共 9 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写蟋蟀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第二部分(第 26 自然段)具体介绍住宅的特点。第三部分(第 79 自然段)具体描述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四)熟读课文,了解住宅特点。1. 默读第 1 自然段,思考、小组讨论:蟋蟀出名有几个原因?2. 将第二句话改成“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住宅,还由于它的唱歌”行不行?为什么?3.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五)小结课文,课堂练习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与感悟呢?你对蟋蟀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吗

19、?下一节课我们再走进课文。(六)再读课文,布置作业1. 带着你的疑问再读课文。2. 搜集关于描写昆虫的文章读一读,并写读书笔记。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二、教学过程和方法:(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1. 听写生词,同桌互相检查,及时改错,必要时集体订正:2. 作者观察了蟋蟀什么?(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3. 我们向别人介绍自己家的住宅的时候,会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 现在作者法布尔就向我们介绍他发现的蟋蟀的住宅。 自由朗读 2 6 自然段。(

20、教师板书:住宅特点)2. 学生汇报:3. 齐读第 5 自然段,教师追问:这些都是从哪一方面介绍蟋蟀的28住宅?(外部)4. 介绍完蟋蟀住宅的外部后,作者又发现了什么?(学习第6 自然段)(三)精读课文,加深理解1. 自由朗读 7 9 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呢?抓住关键词句,说说你的感受。2. 学生汇报:3. 再次朗读 7 9 自然段,感受蟋蟀建筑住宅的过程。(四)课堂总结,回顾课文法布尔先生经过长期、细心地观察,发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建筑过程,他像介绍朋友的住宅一样,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蟋蟀的住宅,让我们感受到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五)拓展延

21、伸,布置作业1. 课后选一处景物进行观察,练习写一写。2. 继续搜集关于昆虫奥秘的相关资料。3. 有条件的读一读昆虫记这本书。11. 蟋蟀的住宅选址慎重、自己挖掘外部:隐蔽、平坦(不肯随遇而安)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板书设计住宅特点动工时间:十月如何建筑 挖掘过程(勤奋)不断整修教学反思教学课题 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教学课时 2 集体备课人员 xxx xxx xxx 使用教师291. 认识眼睛的结构,掌握近视形成的原因。教学目标 2. 要求学生做到预防近视,并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3.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并且持之以恒。教学重点 预防近视的方法。教学难点 培

22、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并且持之以恒。教法学法 启发、引导、交流、展示。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 和 方 法 动态修改部分(一)谜语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猜个谜语:两颗黑葡萄 , 长在人脸上 , 白天开窗望 , 晚上关紧窗。(二)认识眼睛的结构。让学生同桌互看一下眼睛,在学生发现了中间有个小圆孔的基础上出示眼睛的外部结构图,指导学生认识眼睛的部分结构,再让学生指指认认,加深印象。(三)引导学生了解近视的概念以及近视的影响。1. 小游戏:找茬!(测测大家的眼力)2. 出示一张模糊的视力表,学生比较后引出近视的概念。3. 小组讨论。(影响视力的原因。)4. 汇报总结。(要求:不重复别人

23、的话。如果想法接近,可以先表示认同,再继续补充。)(四)预防近视,养成保护眼睛的良好习惯。师:近视的原因有哪些呢?1. 让学生讨论后交流得出:(1)不注重看电视或用电脑用眼时间。(2)不注重读写卫生。(3)不认真做眼保健操。(4)不注重饮食 2. 针对近视的形成原因,提出预防近视措施。(1)重点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2)坚持做到每天做眼保健操。(3)积极锻炼身体。(4)保证足够的睡眠。让学生对照这几种情况找找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况存在,加以改正。(五)课堂总结同学们,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请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用眼卫生,保护好眼睛,通过爱眼拍手歌回顾本节课我们讲的内容。最后老师衷心祝

24、愿大家,不要因为今天的近视影响明天的远征,愿大家都有一双明亮而健康的眼睛。30教学课题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课时2集体备课人员xxx xxx xxx使用教师1.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教学目标2.让学生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3.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也试着写观察日记。4.练习修改习作。指导学生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教学重点地写下来。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从哪些方面进行细致、准确地观察。教法学法 启发、引导、交流、展示。课前准备 课件。教 学 过 程 和 方 法 动态修改部分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孩子们观察

25、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2. 让学生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二、教学过程和方法:(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们学习了爬山虎的脚是作者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爬山虎的秘密,蟋蟀的住宅是作者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作者平时认真、连续的观察才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有吸引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者的这种写法,把它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让自己的习作也显得生动有趣。(板书:写观察日记)(二)回忆日记格式。1. 回忆日记格式。(1)学生齐读题目,说一说要求写什么?(2)师导言:既然要写观察日记,我们就要了解日记的格式。谁能说说日记的格式是什么?(3)学生:要写上年

26、、月、日、星期和天气。(4)老师:很好,看来大家对写日记有所了解。首先你可以给日记取个标题;其次在第一行写上你写日记时的日期、天气、星期几!(板书:给日记取个标题 第一行写上日期、天气、星期几)(5)观察日记就是把看到的人物、事物、景物记下来,每次观察最好截取一个侧面,写出特征,反映一个中心。写在日记本上的第一行写出写日记的时间和天气;写在作文本上的就是一篇文章,最好要有一个题目,让人一看就知道你写的观察日记中心是什么,第一行再出现写日记的时间。(6)在一段时间内,围绕同一个写作内容,把观察到的事物发生的变化通过几则日记描写出来,叫作连续观察日记。今天,我们也可31以写一写连续观察日记。(二)

27、确定观察对象。1. 同学们想一想,你打算选择什么事物来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呢?大家打开书翻到第 46 页,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准备观察什么?2. 学生回答:他们想观察种子发芽、树叶颜色变化、月亮变化的过程、家里养的小猫。3.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对象,然后在全班交流。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试着写观察日记。2. 练习修改习作。二、教学过程和方法:(一)指导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习作。1.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选好了要观察的事物,你能告诉我们一下,你怎样去观察选好的事物?2. 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老师相机引导学生把握观察的方法。3. 引导学生了解观察事物的方法,引导学生仔细

28、想发挥联想和想象,并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说得生动、具体。(1)水果类,指导学生在全面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最后观察什么,并说说自己每步观察的结果。(2)观察植物,引导学生要观察它的干、 茎、叶等各部分的特点,生长习性等,要仔细观察它的花、茎、叶、枝,对这株植物各个部分的形状、颜色、姿态作全面地了解。还可用鼻子闻一闻花散发出来的香味。(3) 观察动物,就要观察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惯等特点。板书:观察动物(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惯等特点)(二)引导学生习作1. 写观察日也要像哨兵一样细心。其实,只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观察还要全面,调动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描写。比如,眼睛看到什么?朵听到什么?手可以摸到什么?鼻子可以闻到什么?舌头是否可以尝到什么?另外,大家还要在全方位感知的同时辅以自己的感受: 大脑里想到什么? 心中感受到了什么?自己的心情怎样?2. 所以写观察日记除了“观”,更要有“察”,就是还要有观察后的感受。同时,别忘了写出观察对象最近几天或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哟!3. 学生开始写日记,教师巡回指导。(三)整理观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