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年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湛江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 做题人: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发展经济学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许多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或摆脱半殖民地地位开始追求现代化的背景下,从现代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子学科。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主流发展经济学是结构主义。当时发展经济学家的目标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成发达国家。他们认为,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水平高是因为他们有当时先进的资本密集型大工
2、业,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是因为以农业或自然资源产业为主,两者产业结构不同。这一说法似乎有理。因此,当时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为了赶超发达国家,必须依靠政府,克服市场失灵的弊病,直接动员资源、配置资源以发展现代化大产业。“斯大林模式”就是这一特点。实际上,二战后拉美、非洲、南亚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框架都一样,即通过政府的直接干预,动员资源、配置资源,以发展现代化的先进产业。这种政策框架,通常能在开始时带来五至十年由投资拉动的快速经济增长,等这些产业建立以后,就陷入停滞状态,导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未缩小,反而拉大。换而言之,按照发展经济学“第一版”“结构主义”制定的政策是失败的。到了80年代,
3、发展经济学进入第二版:“新自由主义”。当时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不断加大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干预过多,市场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单纯靠政府干预,很容易建立理论模型证明,不仅会导致资源错配,效率低下,不能有效增加国民财富,也会创造租金,导致寻租而生腐败和贪污,拉大收入分配差距。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依据的“华盛顿共识”在20世纪80、90年代广为传播,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以“休克疗法”推行市场化、自由化与私有化,一次性地消除各种政府干预,并紧缩政府开支,保持财政收支平衡,这样才能把市场经济成功地建立起来。但是,从理论上看是正确的政策,在实践中往往不成功。比如,亚洲“四小龙”和中国大陆等在发展
4、和转型过程中,都是市场经济,或转向市场经济,似乎与新自由主义强调的市场作用一致,但他们同时都有非常积极有为的政府。亚洲“四小龙”、日本和中国大陆所采取的发展和转型思路既不是结构主义所主张的只靠政府、忽略市场,也不是新自由主义主张的只靠市场、政府退出,而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两者兼而有之,有机结合。当然,并非违背主流理论制定的政策一定成功,但我们没有看到按照主流理论制定政策取得成功的。发达国家的理论是在不断变化的,发展中国家在采用来自发达国家的理论时,必须考虑其具体条件和适用性。因此,作为知识分子,如想以我们的努力贡献于国家的现代化,必须注重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当遇到问题时,不是照搬现成
5、的理论,而是深入分析考察问题的本质和决定因素,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之路。(摘编自林毅夫发展经济学的反思与重构)材料二: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来自MIT经济系的两位教授Abhijit Banerjee和Esther Duflo及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MichaelKremer共同获得这一经济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尽管此次诺奖得主的学术背景无可挑剔,且三位也均在学术界享有着至高声誉,但对于本次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授予,笔者还是颇有遗憾的。发展经济学应多多鼓励重要宏观话题、重大实践的深入研究,有时通过常识便可以辨别的结论,不应代表发展经济学的主流方向,获得经济学最高荣誉。毫无疑问,贫困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
6、重大问题,田野实验提倡通过大量的微观数据与精心设计自然实验进行问题研究,虽然研究方法具有创新价值,研究者也需要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下作业,十分不易,但由于其关注点过于细微,往往依靠常识判断便可得到大致结论,如是否应该通过发放蚊帐解决疟疾问题,为贫困儿童发放驱虫药物是否会帮助孩子提高上课出勤率等问题,其现实意义和政策影响都非常有限。缺席对中国、韩国乃至亚洲其他取得经济增长奇迹国家研究的发展经济学具有天然缺陷。特别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对全世界脱贫工作贡献最大的国家,过去70年,中国减贫人数达到7亿人,占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中国政策层要求在2020年
7、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因此,中国政策实践是全世界消除贫困的绝佳案例。中国政策制定者从未通过自然实验来解决贫困问题,但在实践的道路上,却根据中国自身的资源禀赋特点,通过渐进式的政策措施,由设立经济特区开始,慢慢积累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并根据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通过结构性改革实现了脱贫与经济发展目标。如此绝佳的发展经济学案例,却不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研究方向,这是有缺陷的,很难令人信服。(摘编自沈建光发展经济学的创新还是歧途?评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发展经济学观点认为发达国家与
8、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水平不同是因两者产业结构不同。B. “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拉美、非洲、南亚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框架均为通过政府直接干预,以发展现代化的先进产业。C. 亚洲“四小龙”、日本和中国大陆的发展不是只靠政府、忽略市场,也不是只靠市场、政府退出,而是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D. 20世纪80年代,发展经济学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消除各种政府干预,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以建立市场经济。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单纯靠政府发展经济,不仅会导致资源错配,效率低下,也会因寻租而生腐败和贪污,造成社会不公。B.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忽略了中国对全世界脱贫工作的贡献,其
9、现实意义和政策影响是有限的。C. 发展经济学理论上看是正确的,在实践中却往往不成功,说明发展经济学本土化问题很重要,不能照搬。D. 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是建立在发展经济学基础之上的,发展中国家采用这些理论要结合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发展经济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A. 中国经济区域发展差距的趋势分析。B. 中国民众个体储蓄行为研究。C. 巴西区域经济政策的有效性研究。D. 中国中部的经济发展战略研究。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发展经济学下一个简要定义。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答案】1. C 2. D 3. B 4. 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
10、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贫困、实现现代化的现代经济学的子学科。 5. 首先概括介绍了发展经济学的产生背景及研究目的;然后结合实例,阐述了发展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的主流观点及其历史局限性;最后提出发展经济学的本土化(反思和重构)问题。【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项,“而是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错误,根据材料一第4段“亚洲四小龙、日本和中国大陆所采取的发展和转型思路既不是结构主义所主张的只靠政府、忽略市场,也不是新自由主义主张的只靠市场、政府退出,而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两者兼而有之,有机结合”可知,这些国家的发展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而非“市场和政府有机结
11、合”。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是建立在发展经济学基础之上的”错误,根据材料一第1段“发展经济学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许多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或摆脱半殖民地地位开始追求现代化的背景下,从现代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子学科”和第5段“发达国家的理论是在不断变化的,发展中国家在采用来自发达国家的理论时,必须考虑其具体条件和适用性”可知,发展经济学的适用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而且发达国家的理论是在不断变化的。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中国民众个体储蓄行为研究”不属于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范
12、畴。由材料一可知,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主要是宏观上的,从政府和市场两大角度出发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B项“中国民众个体储蓄行为研究”属于微观上的研究。是从个体研究出发的,因此不属于发展经济学的范畴。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的方向指向“下定义”。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下定义”的模式,一般为“是的”;然后分析所给的材料,如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内容,给发展经济学下一个简要定义”,考生需要到材料中找到有关“发展经济学”的内容,筛选出关键信息,找到属概念,最后按照下定义的模式进行答题即可。如材料一第1段中提到“发展经济学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许多发展中国家取得政
13、治独立或摆脱半殖民地地位开始追求现代化的背景下,从现代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子学科”,由此可知,发展经济学的属概念是现代经济学,它产生的时间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得到“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现代经济学的子学科”;再由材料二第3段“毫无疑问,贫困问作为修饰语或种差填入上面的句式,适当调整语序,即可得到发展经济学的简要定义。【5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行文思路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材料一首段先介绍发展经济学的产生时间及其背景,以及为什么会出现发展经济学这一子学科;接着2至4自然段以时间为界,论述了发展经济学的两个阶段:结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结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为了赶超发达国家,必须依
14、靠政府,克服市场失灵的弊病,直接动员资源、配置资源以发展现代化大产业”,新自由主义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不断加大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干预过多,市场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并介绍了两种观点的局限性:结构主义只靠政府,忽略市场;新自由主义只靠市场,政府退出;最后第5自然段进行总结,指出“必须注重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对问题要进行深入地分析,不能照搬现成的理论。(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2003年10月15日这一天,成就了一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想,也书写了一名青年军人的特殊光荣。杨利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飞天第一人,是
15、当今青年人真正的偶像。“神舟”五号飞船起飞九分多钟后,进入地球椭圆轨道。杨利伟立刻处于失重状态。他产生了错觉,身体仿佛倒了过来,全身感觉很难受。他意识到,这样时间长了,会导致“空间运动病”,给执行任务带来可怕的后果。于是,他调动自己的意志力,克服了失重带来的不适,强迫自己设想是在模拟器上静坐几分钟后,他的状态恢复了正常。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经历,杨利伟回忆时用了三句话:“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有资料记载,世界上50%的航天员都在太空发生过“空间运动病”。这种病严重时,会使人产生头晕、目眩、呕吐等症状。杨利伟是单人执行任务,如果发生“空间运动病”,后果将不堪设想。教练黄伟芬说:“杨利伟完全是凭
16、着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坚如磐石的意志,也是练出来的。杨利伟平时看了不少俄罗斯和美国有关“空间运动病”的资料,早就有意识地在训练中加强了这方面的自我锻炼。一天,妻子回家时发现杨利伟一个人在客厅里不停地转圆圈,惊讶地问:“你这是在干什么?”他说:“过两天我们就要进行转椅训练考核了,我先刺激刺激自己。”每次做转椅训练时,他做的时间最长,别人做5到8分钟,他却做15分钟,头也摆到最大幅度。一位对航天员训练要求非常严格的老专家曾自豪地说:“杨利伟在转椅训练上成绩最出色,他是我最得意的学生。”人生活在地球上,已习惯了地球对自己的吸引力。超重和失重的感觉,只能够想像。而杨利伟在地面上就必须先熬过离心机训
17、练这一关。离心机训练。坐进一个由8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以100千米的时速旋转。旋转中,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每次训练要做8个G(8倍于地球引力)的负载,持续时间40秒。“那真是一秒一秒地熬,脸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下流。”杨利伟说。刚开始训练时,杨利伟的心率是每分钟140多次,经过训练,降到110次,并且在高负载的情况下,他不用很大的力量去对抗,还能观察别的东西。离心机里的面板上有3个灯,其中的警灯是坚持不住的时候按的,杨利伟从来没有按过。“喜欢的东西,你不能去做,不喜欢的东西,你必须要做,还要常年坚持,这确实是一件
18、非常考验人的事情。”战友翟志刚尤其佩服杨利伟这点。水上应急训练对有些人可能是很轻松的事情,但对杨利伟来说并不轻松。因为杨利伟每次跳水时都要呛水,半天缓不过劲来。但不管怎样,他都按照教练的要求去做,每次都把自己呛得后脑勺疼。杨利伟是一个喜欢吃肉的人,但为了控制体重,他从不多吃。晚上饿了,也没自己加过餐。“要保证训练,你不得不坚持这样做,尽管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杨利伟对记者说。10月16日,杨利伟乘坐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返回地面。在穿越“黑障”时,他与地面失去了联系,飞船在疾速下降,外面是烧灼的火苗,通红一片,过载达到10个G,噪音冲击有160多分贝。通常情况下,这很容易造成人呼吸极度困难或停止,
19、意志丧失,“黑障”甚至直接影响生命。杨利伟努力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力量,同超重对抗。两分多钟后,飞船冲出黑障区,向着陆场奔去。杨利伟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接受记者采访的间隙,我们邀请杨利伟给大家唱一首歌。杨利伟爽快地答应了:“我们是中国的航天员,驾驶着神舟号宇宙飞船。在太空漫步,在宇宙探险”我们期待着这昂扬的旋律能够陪伴杨利伟和他的战友们,再上“神舟”,遨游太空。6. 杨利伟回忆驾“神舟”五号飞行时说“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说明杨利伟驾“神舟”五号飞行时,因身体产生严重不适,意志开始动摇。B. 说明杨利伟一回忆当时的驾船情形就心有余悸。C. 这一处是
20、特定的败笔,有损杨利伟的形象,却印证了“人无完人”的真理。D. 杨利伟的坦言反而更突出航天员的意志坚强,其言可信,其功可喜。7. 文中叙述了杨利伟的哪些英雄事迹?作者在叙述杨利伟英雄事迹时为什么不按时间先后顺序,先从地面接受训练下笔,而是从飞天起笔?8. 请结合材料说说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手法来介绍人物。【答案】6. D 7. (1)英雄事迹:飞船起飞后克服失重状态。平时苦练,练就坚如磐石的意志。返回地面时战胜“黑障”(2)采用倒叙手法,先写飞天失重、克服困难更能突出杨利伟在严峻考验面前的英勇表现,一下就把人物形象树立起来了,在人与困难的矛盾中有力地展现人物的风姿神貌。 8. 正面直接描写和侧
21、面间接描写相结合。细节描写。【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意志开始动摇”错误,由材料中“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以及“坚如磐石的意志,也是练出来的”可看出,杨利伟意志并未动摇。B“心有余悸”错误,由第二段可知杨利伟凭借意志力克服了失重带来的不适,最终恢复了正常,并未体现心有余悸。C“这一处是特定的败笔,有损杨利伟的形象,却印证了人无完人的真理”错误,此处杨利伟真实的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并不是败笔,并非有损杨利伟的形象,而且使杨利伟更加真实。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1)由“于是,他调动自己
22、的意志力,克服了失重带来的不适,强迫自己设想是在模拟器上静坐几分钟后,他的状态恢复了正常”可知杨利伟凭借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高空失重的困难;由“每次做转椅训练时,他做的时间最长,别人做5到8分钟,他却做15分钟,头也摆到最大幅度”,“每次训练要做8个G(8倍于地球引力)的负载,持续时间40秒”,“离心机里的面板上有3个灯,其中的警灯是坚持不住的时候按的,杨利伟从来没有按过”,可知杨利伟在平时训练时,非常艰苦,意志十分坚定;由“杨利伟努力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力量,同超重对抗。两分多钟后,飞船冲出黑障区,向着陆场奔去”可知,杨利伟在回到地面前努力战胜“黑障”。(2)由原文可知从第二段开始写杨利伟飞天失重
23、,凭借意志力克服困难,之后又写杨利伟平时的艰苦训练,这是运用倒叙的写法,通过开头叙述杨利伟克服失重的过程,可更好的凸显人物形象,使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由杨利伟的话“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 “要保证训练,你不得不坚持这样做,尽管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以及 “那真是一秒一秒地熬,脸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下流。”可见原文运用正面描写;由别人对杨利伟的评价,如“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以及“喜欢的东西,你不能去做,不喜欢的东西,你必须要做,还要常年坚持,这确实是一件非常考验人的事情。”等可知,原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由“灯
24、是坚持不住的时候按的,杨利伟从来没有按过”可知,运用细节描写。通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以及细节描写,写出杨利伟训练的艰难以及意志的坚定。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
25、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选自刘向说苑校证政理)注:数(sh)责备。诛责罚。死之为此而死。上计地方官年终将境内的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事项编造计簿,逐级上报。属托走后门,说情。陂池池塘。便(pin)逢迎讨好,玩弄手法。权家在朝中掌权的人家。辟通“避”,退避(一旁)。与参与,干预。9. 下列句子中与“甚矣,汝之不惠”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B. 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C.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
26、也 D. 三年不治,臣请死之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名”用来区分彼此,“字”用以表示德行。古人尊对卑称名,对平辈或尊辈称字。B. “笄”是指古代的一种簪子。女子十五岁可以盘发插笄,即成年,称“及笄”。C. 明清时,称会试中试者为“举人”,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D. “坐”古义是指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行”古义指行走;“走”古义是跑、逃跑。1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晏子先前治理东阿,三年恪尽职守,廉洁自律,一心为民,虽然把东阿治理得好好的,但却遭受到景公的责怪,而且还要大大地责罚他。B. 晏子第
27、二次治理东阿,他“改道易行”,采取广征多敛、少向国家交纳赋税的策略,尽管没治理好东阿,百姓饥饿难挨,但景公却迎接祝贺,并且赞扬他有功绩。C. 晏子治理好东阿时遭责罚,治理不好时反而受到赞赏。究其深层原因,不难推断出是景公偏听偏信、不做实际调查研究所致。D. 面对偏听偏信,不做实际调查就轻下结论,从而赏罚不明的景公,晏子已经不屑再为他做事,虽然景公封他为“东阿王”,但不能动摇他“避贤者之路”的归隐决心。1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2)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13. 刘向为了使国君容易作出是非曲直的判断,在材料中主
28、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答案】9. C 10. C 11. D 12. (1)我(实在)愚蠢,不能够再治理东阿,希望您允许我退休,为有才华的人让路。(2)你勉为其难继续治理东阿(吧),东阿是你的东阿,我不会再干预(你的做法)了。 13. 对比手法。文中既有通过齐景公对晏子前后两次态度变化的对比(前“召而数之”,后“迎而贺之”),又有晏子前后两次治理策略(起初“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后来“改道易行”,“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和治理结果(前“民无饥者”,后“饥者过半矣”)的对比。【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
29、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甚矣,汝之不惠”译为:你太不聪明了,故为主谓倒装句式;A“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对东阿进行判断,“者,也”,判断句的标志,故为判断句式;B“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正常语序应该为“无饥民者,而君反以罪臣”,故为定语后置句式;C“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译为“你治理东阿很好啊”,故为主谓倒装句式;D“三年不治,臣请死之”译为“如果三年后还治理不好,就让我为此事而死”在这里“死”译为“为而死”,故含有为动用法。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理解的能力。C“称会试中试者为举人”错误,院试中试者为“秀才”,乡试中试者为“举人”,会试中试者为“贡士”。故选
30、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但不能动摇他避贤者之路的归隐决心”错误,由原文可知,晏子在与齐景公陈述一个问题:从前治理东阿,不听从私人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水泽池塘的鱼,全用来使贫苦百姓受利,国君却怪罪他;如今我治理东阿,听从私人请托,接受财物送礼,加倍征收赋税,少上交给国库,挨饿的百姓已超过半数了,国君您反倒迎接我、祝贺我,最后晏子请求告老还乡。通过晏子的话可知他并非要归隐,只是想劝说齐景公施行仁政。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句中,“复”,再次;“乞骸骨”,告老还乡;“避”,避让。(2)句中,“强”,勉强;“者,也”判断句式;
31、“焉”语气词;“与”后缺少宾语,补充“你的做法”。【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通过原文开头可知,景公对待晏子的态度是有变化的,第一次“景公召而数之”,带有责备之意,第二次“景公迎而贺之”,对晏子是祝贺的,景公前后对晏子的态度形成对比;通过原文晏子陈述两次治理东阿可知,前后的策略和结果是不同的,从前治理东阿“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而后来治理东阿“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也就是说晏子前后治理东阿的策略和结果形成对比。由此可知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参考译文: 晏子治理东阿三年,齐景公召他来并责备他说:“我认为你还可以,才让你去治理东阿,如今(谁知东阿)却被你治理得混乱不堪。你退下去自己仔细反省吧,我要对你进行严厉的惩罚。晏子回答说:“臣子我请求改变方针和办法来治理东阿,如果三年后还治理不好,我请求为此而死。”景公答应了他。这样,到了第二年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政绩(进行表彰)时,景公迎上来祝贺晏子说:“您治理东阿很好啊!”晏子回答说:“臣子我从前治理东阿,不听从私人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水泽池塘的鱼,全用来使贫苦百姓受利。在这个时候,百姓没有挨饿的,可是国君您反倒怪罪我。如今我治理东阿,听从私人请托,接受财物送礼,加倍征收赋税,少上交给国库,用花言巧语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