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枣庄市山亭区城区总体规划枣庄市山亭区城区总体规划(2007年2020年)规划说明书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政府二00七年十二月枣庄市山亭区城区总体规划(20072020)规划说明书1、城区概况 1.1 城区基本情况 1.1.1 地理区位枣庄市山亭区位于山东省南部,属沂蒙山区南麓延伸部分,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7o 1400”117o 4420”,北纬34o 5400”35o 1922”之间。山亭区东与临沂市平邑县、费县、仓山县毗邻,南与枣庄市市中区、薛城区接壤,西部紧邻滕州市,北与济宁邹城市连接。山亭区南靠京杭大运河,西临京沪铁路、104国道和京福高速公路,交通便利。1.1.2 自然条件山亭区地势东高西
2、低,东部为低山区,西部边缘有小面积山间冲积平原。山亭区共有大小山峰5000多座,海拔在150米以上的山峰有1234个,枣庄市最高的高山、摩天岭和抱犊崮三座山峰均在山亭区境内,区内山地丘陵地形占全区总面积的88.6%,山间小平原占9%。山亭区属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区,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和调节,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易旱,夏季炎热多雨、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晚秋易旱,冬季寒冷、雪雨稀少,年平均气温13.5摄氏度,全年无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800900毫米,全区降水分布不均,自东南向西北曾递减趋势,且变幅较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40026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557%,总辐射量为每平方
3、厘米136.6千卡。山亭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区内河流属淮河流域、运河水系,河流为分洪、泄洪河道,都属季节性河流,区内有较大河流52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30平方公里的有13条,分三个方向外流出境,年流量1.08亿立方米,是枣庄市薛河城河和郭河等河流的发源地。山亭区有水面积2万亩,地下水蕴含量1.04亿立方米。山亭区山青水秀,气候宜人,素有“天然公园”的美誉,旅游景点达30多处。境内鲁南奇峰抱犊崮,山峦高耸,泉流暴泻,峰翠崖墨,柏苍松郁,云绕石崮,鹰旋崖间,人称“鲁南小泰山”,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与之相邻的双龙大裂谷国家地质公园自然风景区,是一处独具特色的岩溶地质地貌景观,是全国少有、山东省独一无
4、二的岩溶景观,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和科学研究价值。山亭区内有枣庄市最大的人工湖岩马湖,湖内山峰挺拔峻秀,山环山、水连山、峰奇石怪、湖光山色、景色宜人,“岩马夕照”是枣庄市的著名景观。1.1.3 面积与人口山亭区区域总面积1017.8平方公里,占枣庄市总面积的22.2%,辖8镇1乡1街道,255个行政村,48.6万人,城区驻地位于山城街道办事处。目前,2008年建成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人。1.1.4 社会经济发展山亭区建区以来,抓住改革开放和国家扶贫的双重机遇,全区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迅速, 2007年山亭区国内生产总值56.5亿元, 人均纯收入4136元,1.1.5 历史沿革山亭区
5、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期,山亭属古滕国;春秋时期为小邾国都城所在地;战国时期属齐之滕国,后属楚国;三国时期属魏国;唐朝属河南道;宋朝属滕县;明朝先属济宁府,后属兖州府,清朝属兖州府之滕县。1983年11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滕县的8处乡镇和原枣庄市齐村区的6处乡镇合并而成,成为枣庄市辖县级区。自1983年成立以来,山亭区的城市建设是在历次总体规划的有效指导下展开的,在过去20年中,山亭区共开展过两轮城市总体规划,1985年进行了第一轮总体规划,第二轮总体规划于1997年编制,第三轮总体规划于2001年编制,在以上三轮总体规划的有效指导下,山亭区的
6、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功能分区和景观面貌初具规模,基础设施也有了长足进步。1.2 城区发展的区位分析 1.2.1 宏观区位条件从区域发展的宏观区位来看,山亭区地处的鲁南地区,随着山东省省域综合交通网络(特别是高速公路网络)的逐步建成,鲁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山东半岛沿海经济区的社会经济联系将进一步加强,如果能抓住机遇,依托原有的经济条件,迎头赶上,改变目前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城镇建设状况是完全可能的。1.2.2 区域城镇体系从山亭区所处的枣庄市域城镇体系的范围来看,枣庄市市域已形成中心城县级市、区建制镇(乡)三级城镇结构,山亭区位于枣庄市北部,滕州市东面,区域经济的新
7、一轮发展必将给山亭区带来现实的发展机遇。 1.3 城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分析 1.3.1 有利条件1.3.1.1 劳动资源优势山亭区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新一轮发展,作为具有后发优势的山亭区,必将随之迅速的发展起来。1.3.1.2 现有的产业基础山亭区具有发达的农业,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一定的工业基础,如造纸、建材、服装、轻纺等都具有相当的规模,特别是造纸和建材可形成较长的产业链,形成优势主导产业集群。1.3.1.3 丰富的水资源山亭区水资源丰富,对发展需水型工业具有一定优势条件,但也要加强水资源的集约利用。1.3.1.4 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山亭区地处鲁南低山区,生态环
8、境极其优越,并且境内还有抱犊崮和国家地质公园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山亭区未来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2)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山亭城区的性质、规模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建设重点。(3)合理确定山亭城区的功能布局结构、道路网络、绿地生态网络等,为山亭城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有弹性和适应力的物质环境框架。(4)真正落实好生态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力争将山亭区建设成为社会经济发达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区,确保社会经济发展不影响、不破坏生态环境,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5)坚持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长远规划、分部实施、稳健发展,不浪费土地资
9、源。2.3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与城市规划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5、枣庄市山亭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6、关于调整山亭区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步设想(山亭区建设局、规划局).2.4 规划指导思想 根据规划编制的背景和规划重点,确定以下规划指导思想: (1) 区域规划的思想。山亭区的发展必须纳入到枣庄市甚至更大范围内未来发展的统一框架内,山亭区的城区规划必须接受枣庄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山亭区的发展也必须要适应枣庄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不能去损害它,从远景来看,山亭城区必定要成为枣庄城区的有机组成部
10、分,因此,规划要为此做好准备,形成布局合理、具有弹性的土地使用结构。 (2) 规划从山亭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新世纪城区发展的可能性,科学确定城区性质、规模和用地发展方向,在规划布局、城区形态与结构上,既要立足现实,又要高起点,以合理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3) 规划尊重市场机制在小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强调要发挥政府各级部门、村镇集体经济组织、私营企业等多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促进城区的健康发展。 (4) 规划突出城区特色和传统风貌的延续,构建城区形象、城区风貌的总体框架。规划特别要有效利用现有的山体和河流冲沟等自然要素条件,组织城区整体的绿地开敞空间系统,形成城区独特的有标
11、识性的景观特色。 2.5 规划期限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根据山亭区的实际情况,本次总体规划修编的期限是根据山东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定的要求,确定规划期限为2007年-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7年-2010年,远期为2011年-2020年,远景2050年左右。近期期限与国家“十一五”规划相吻合,易于衔接操作。远景期限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所确定的第三阶段期限一致,即2050年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3. 城区性质和城区规模 3.1 城区性质 城区的性质是由城市在区域范围内的地位以及发挥的职能所决定的,确定山亭区的城区性质应该从以下几个不同的层面加以考虑。 从山亭区区
12、域范围来看,山亭城区是整个山亭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整个区域产业的积聚地,同时也是区域的服务基地。 从山亭区现有的产业基础来看,山亭城区的主导工业为造纸、建材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以此为依托,极有可能形成以造纸和建材为龙头的配套产业群。 从枣庄市域范围来看,山亭区地处北部低山区,生态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可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和中高档低密度房地产,建成为枣庄市的后花园。 从更大区域范围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休闲度假和旅游将产生更大的需求,山亭区应着眼于此,争取建设成为区域生态休闲旅游的重要节点和服务基地。综合以上因素,本次规划确定山亭城区的城市性质为:山亭区的
13、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发展建材、造纸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生态环境良好、休闲旅游发达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区,努力建成枣庄市的后花园。在21世纪新的发展机遇战略环境下,山亭区的城市发展策略为:第一,抓住当前发展机遇,利用良好的土地和水电资源,积极招商引资,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民营经济,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区就业定居,进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山亭区的实力,积极而又稳健地将山亭城区做大做强做优。第二,利用山亭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将山亭建设成为枣庄和周边城市的后花园,随着周边大中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中高收入居民第二住宅的需求将会逐步显现,在中远期,山亭
14、区还可将发展中高档别墅住宅作为一个重要发展策略。在贯彻以上策略过程中,关键是在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战略中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确保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3.2 城区规模 3.2.1 城区人口规模3.2.1.1 现状人口根据有关资料,2007年底山亭城区人口约为10万人。3.2.1.2 规划人口规模规划思路:为贯彻加快城市化方针,落实山东省和枣庄市城市化战略,加速全区城市化进程,将城区人口规模作为城区发展目标之一,本次规划确定山亭城区人口规模为:近期(2010年):人口12万,其中常驻10万,暂驻2万。规划期末(2020年): 人口16万,其中常驻12万,暂驻4万。远景规划(2050年):人口30
15、万,其中常驻24万,暂驻6万。人口规模的计算目的是分析为达到城市发展目标城区需要增加的人口量,尤其是机械增长率,用以指导城市建设用地的拓展与调整。人口自然增长:根据2007年人口统计资料,山亭城区人口自然率为0.54%。人口机械增长:P2 = P P0- P1 P 人口发展目标 P0 人口计算基数 P1人口自然增长率 P2人口机械增长率则:P2 = 16 4.5 1.0 = 10.5万 人口年均机械增长率为0.9万人人口机械增长途径主要通过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来积聚人口。3.2.2 城区用地规模2007年底山亭城区建成区面积约为7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20平方米。 根据发展趋
16、势,按照国家标准和山东省有关规定,考虑山亭城区的用地条件和发展特征,山亭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 近期(2010年):12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20平方米。 远期(2020年):2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25平方米。 远期(2050年):36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20平方米。规划要求根据发展条件分析和山亭城区周边地形地貌,对规划范围内36平方公里用地进行统筹考虑,将其中可建设用地作为城区发展备用地加以控制。4 城区用地布局 4.1 现状概况 山亭城区现状建设用地主要按历次总体规划在山亭镇北部呈团块状分布,道路系统呈东西南北正交网格。根据山亭城区现状用地形态并考察其发展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山
17、亭城区用地形态主要与道路、河流等交通线有关,并且受周边山体的影响,道路和河流是城区建设用地拓展的发展轴,并且道路和河流的走向、周边山体等自然形态也促进或制约着山亭城区建设用地的形态,使城区空间形态呈现出一定的特性和复杂性,山亭城区建设用地的进一步发展也必然继续要受到它们的影响。4.2 城区用地发展方向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山亭城区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工业化进程明显加速,休闲旅游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山亭城区发展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有可能创造出超常规发展的奇迹,因此必须全面布局城市发展空间,在更大空间尺度内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空间平台,从而引导和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现状基础和城区周
18、边环境,规划确定山亭城区的主要发展方向为向西、向北和向东,向西主要发展民营工业园区,向北和向东主要发展居住生活区和休闲旅游区。4.3 城区用地布局 4.3.1 规划结构规划以世纪大道、薛河路、府前路、邾国路等南北和东西主干道与若干条南北向冲沟和河流为框架,总体划分为中部、东部和西部城区三大功能组团,形成“一个中心区、一个中央公园区、三片中密度居住区、一片低密度居住区、五片工业区、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生态型城区布局结构。规划强调对现有自然要素(山体和水系)的利用,有效利用规划用地内的若干条南北向冲沟和山体,开辟带状绿地,既满足排洪需要,又能形成良好景观,规划特别是利用建成区和东部居住生活区之间
19、的冲沟,整理蓄水建设成为规模较大的人工湖,并在其两侧布置带状滨水绿地,与南部山体共同形成中央公园,建设为山亭区的“绿肺”。4.3.2 用地布局山亭城区的空间发展以现有建成区为依托,中部为行政办公区,北部为生活居住区,西部为工业区,东部为文体中心、高档生活区,南部以薛河为中心形成旅游观光区,形成中部城区、东部城区和西部工业园区三大部分,府前路将构成山亭城区发展的东西向空间主轴线。规划保留现有建成区府前路沿线行政办公设施用地,从中长远发展考虑,改造现有区委、区政府地块,建设行政中心,同时在东部城区府前路南侧安排新会议中心、文体艺术中心用地和配套设施,形成集约紧凑的行政办公区,安排建设会议中心、展览
20、中心和文化中心等公共建筑。 规划商业布局采取双中心模式。继续强化中部城区香港街商业服务业中心,建设成为山亭城区最重要的商业服务业中心,中远期可考虑建设成为步行街,营造繁荣的商业文化气氛。规划在东部城区建设新的商业服务业副中心,以引进新型业态为重点,如购物中心和中型超市等,形成新区特色。除以上双中心商业布局以外,分别在各居住片区中心建设形成地区商业服务业设施,就近服务周边居民。规划在东部城区黄河路沿线结合市民广场和中央公园安排文化娱乐设施用地,形成山亭区文化娱乐中心,在东部城区府前路以南、黄河以北路布置山亭区体育中心用地。为发挥山亭区自然生态优势,并着眼于未来休闲旅游发展需要,规划在山亭东部城区
21、汉诺庄园附近安排休闲旅游度假用地,可根据发展确定项目内容,如度假村、小型高尔夫球场等。 居住用地规划居住区共分南部、北部、西部和东部四个集中片区,前三个为中密度居住片区,后一个为中低密度居住片区。此外在西部工业区薛河路以南,规划建设一处职工单身宿舍居住区,为工业区配套。南部居住片区指建成区府前路以南现有居住用地,以多层住宅为主,主要为山亭城区配套。北部居住片区指府前路以北、世纪大道和邾国路之间的新建居住用地,是山亭城区近中期主要建设的居住用地,以多层住宅为主,主要为山亭城区配套。西部居住片区指世纪大道以西依托现有东鲁村、西鲁村和格上村发展形成的居住用地,通过村庄改造发展形成。山亭城区规划用地汇
22、总表序号类别用地面积(公顷)比例(%)1城市建设用地148874.42生态绿地25212.63发展备用地26013.0合计规划总用地2000100山亭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用地代号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a)占总用地面积 (%)人均用地面积(M2)RR2R3居住用地375.418.7723.46其中一类住宅用地40.62.032.53二类住宅用地334.816.7420.92CC1C2C3C4C5C6公共设施用地201.610.0812.6其中行政办公用地50.22.513.13商业金融用地91.44.575.71文化娱乐用地80.40.5体育用地5.80.290.36医疗卫生用地9.20.460
23、.57教育设施用地371.852.31MM1M2工业用地55927.9534.93其中一类工业用地190.49.5211.90二类工业用地368.618.4323.03W仓储用地24.41.221.52T对外交通用地1.40.070.08S道路广场用地32616.320.37U市政设施用地29.41.471.83GG1G2绿地(含水面)48324.1530.18其中公共绿地(含水面)311.815.5919.48生态防护绿地171.28.5610.7合计城市建设用地2000100.0125.0注:规划期末(2020年)山亭城区人口规模:16万人东部居住片区指邾国路以东东部城区居住生活用地,是山
24、亭城区中远期重点建设的居住用地,以府前路和黄河路向东延伸段为发展主轴,主要安排环境品质较好的居住区,东部靠近山体以低密度低层住宅为主,相当部分中远期为枣庄和周边区域内城市配套,作为第二住宅区(别墅区)建设基地。 规划城区居住用地共275.4公顷,占城区建设用地的18.77%,人均居住用地 23.46平方米/人。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规划在中部城区和东部城区中心,依托府前路、黄河路等主要道路安排城区大中型公共设施,项目主要有行政中心、会议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宾馆、集贸市场等,形成城区公共中心。规划在西部工业园区中心、在世纪大道和薛河路交叉口附近也布置一组公共设施,形成工业区公共中心,以上公共中
25、心互相呼应,共同为全区服务。规划在联系以上中心之间的道路两侧也安排了商业、餐饮等公共设施,形成连续完整的公共设施服务网络。规划居住区内部公共设施按城区中心小区中心组团服务网点三级配置,各级服务设施的配套项目、内容、规模和数量按国家有关指标执行。规划区政府位置不变,可对现有地块进行改造,建设成为功能完整的新行政中心,形成山亭区行政办公小区,规划同时也保留和安排其他若干处行政办公用地。规划继续强化中部城区香港路商业中心,建设成为山亭区第一商业中心。规划在东部城区中心黄河路沿线布局适当规模商业金融用地,形成东部城区商业中心,为东部城区居民和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服务。规划在世纪大道和薛河路交叉口东南侧,布
26、局山亭区综合市场,可建设成为区域性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规划在东部城区府前路以北布局会议中心一处,在会议中心南侧布局文化中心和宾馆等设施,发挥东部城区的生态环境优势,将东部城区建设成为山亭区的文化旅游中心,并可在将来发展会议度假经济。规划保留中部城区现状医院,在东部城区新布局医院一处。规划在中部城区府前路以北、邾国路以西布置足够规模体育用地,可建设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形成体育运动中心。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布局足够中小学用地,形成完善教育设施体系,为居民服务。规划城区公共设施用地共201.6公顷,占城区建设用地的10.08%,人均公共设施用地12.6平方米/人。 工业仓储用地规划山亭区已迎来工业
27、化加速发展的新机遇,必须安排足够工业园区用地为各类工业发展提供空间,西部工业园区以世纪大道和薛河路为发展主轴,分南北两大区,共五个片区,北部两个片区安排无污染工业,南部三个片区可安排有一定污染工业,但要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若工业项目需求旺盛,工业区可进一步向西拓展,规划为此预留一处工业园区用地。规划在工业园南区的最南端安排一处仓储用地,与工业区配套。规划山亭城区工业用地共55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7.95%,人均工业用地34.93平方米/人;仓储用地共24.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22 %,人均仓储用地1.52平方米/人。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山亭城区对外交通联系方向主要为向南与枣庄中心城
28、区联系和向西与滕州市联系,主要由世纪大道、薛河路、邾国路等组成。邾国路是南北向的过境省道,随着京福高速公路的建成,其过境交通功能已逐步弱化,为避免过境公路穿越城区中心地带,规划在东部城区靠近山脚地区建设东外环,与邾国路连接,将过境交通引出中心城区。山亭城区内部道路系统以南北向世纪大道、邾国路、东区大道和东西向薛河路、黄河路、府前路为骨架,基本形成方格网道路骨架系统,道路选线时充分考虑和利用现状路网和冲沟走向,形成“外圆内方”的良好形态,从而反映出山亭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规划在城区外围布置了基本完整的城区环线,将过境交通和货运交通引出中心城区,道路线型适应地形地貌和尽量避开现有村庄居民点,以直
29、线和大曲线为主。 规划主干道网络采用“方格网”式布局形式。东西向主干道主要有薛河路、府前路等,其中薛河路道路红线控制为80米。南北向主干道主要有世纪大道、邾国路、东区大道等,其中世纪大道道路红线控制为100米。 规划次干道网络采用“方格网”式布局形式。次干道间距为300米,红线宽度控制为30米左右。规划在中央公园内部布置了一条风景游览道路,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允许在特殊情况时行驶小汽车。 绿地系统规划山亭城区绿地分为五大类:城区公园、滨河带状绿地、防护绿地、生态绿地和专用绿地,并互相连通,形成完整的绿地网络系统。城区公园位于中部城区和东部城区之间,依托现有四处自然山体建设形成,是山亭城区的
30、“生态绿肺”,发挥独特生态功能。其西部利用双山建设成为邾国公园,东部利用两处山体建设成为旅游休闲区。 规划在城区现有河流和冲沟水系两侧布局连续带状绿地,宽度不等,但保持连续性,特别是保持贯穿城区南北的排水冲沟和两侧绿带的连续性。防护绿地主要布置在工业区与居住区、过境公路(包括城区环线)与城区用地之间,起防护隔离作用。生态绿地是指城区外围的大范围自然山体用地,对城区发挥生态屏障作用,规划要求加强城区周边自然山体的保护。专用绿地是指行政机关、中小学等绿化较好单位内的绿地。规划城区绿地共483公顷,占城区建设用地的24.15%,人均绿地面积3平方米/人。 特色城市设计 规划重点突出由排洪河流冲沟和自
31、然山体所形成的新区开放空间系统,形成“一园、三山、五湖、五带”的城区开放空间系统。“一园”是指城区中、东部依托自然山体形成的大型城市生态公园,将建设成为城区的“生态绿肺”和开放性城市公园,形成“山上观城、城中见山”的景观风貌,其中可进行少量公共设施建设,但需认真论证。“三山”是指城区内部的三处自然山体,两处位于中东部生活居住区,一处位于西部工业园区,要加强自然山体的保护和利用,建设成为自然山体为主体的生态公园和西郊公园。“五湖”是指城区规划布局的人工湖,规划强调山水生态环境的建设,维护并保持良好的生态格局,在适当位置利用冲沟开辟建设五处大小不一的人工湖,有效和储存利用雨水,既形成景观,又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最大一处人工湖位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