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论如何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好必要性 1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一)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2(二)征信体系不健全,社会信用意识缺失 3(三)农村法制环境不佳 3(四)信息披露失真,银企关系变异 4(五)经济金融错位,诱发金融风险 4(六)政府行政干预过多 4三、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 4(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4(二)完善征信体系, 建立有效担保机制 5(三)完善农村金融法规 5(四)构筑信息平台,发挥金融生态的交换功能 6(五)经济金融同步,防范金融风险 6(六)减少不当的行政干预,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建设 7参考文
2、献 8浅论如何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内容摘要摘要: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金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集中表现为金融支持弱化、金融风险隐患较大,使农村金融陷入农户、农业企业“贷款难”和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的两难境地。如何解决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迅速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首要的是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通过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立有效的农村服务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以切实保障农村金融的稳健、高效运行,实现农村金融、经济的良性互动、和谐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如何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宏观环
3、境;二是完善征信体系, 建立有效担保机制;三是完善农村金融法规;四是构筑信息平台,发挥金融生态的交换功能 ; 五是经济金融同步,防范金融风险 ;六是减少不当的行政干预,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建设。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优化浅论如何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是指影响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既包括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的政治、经济、法律、信用环境等因素,又包括了金融体系内部各要素,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业、金融产品,通过资金链条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从此定义引申,农村金融生态,就是指影响农村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既包括了外部因素(如与金融业相互影
4、响的政治、经济、法律、信用环境等因素),又包括了农村金融体系内部各要素(如内部结构及运行主体、组织行为、机制、产品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并且这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和逐步完善的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整个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基础条件的总和中的主要构成部分,涵盖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内容。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金融业发展的质量。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村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包括保险、证券、担保机构在内的多
5、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这些金融机构的网点深入农村,较好地满足了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在存款、贷款、汇款和保险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农村金融涉农贷款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但也要看到,农村金融仍然是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好必要性(一)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功能充分发挥和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绝非独立地创造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系统,它的运行广泛地涉及其赖以活动之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等基本环境要素,还涉及这种环境的构成及其变化,以及它们导致
6、的主体行为异化对整个金融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农村金融生态建设问题与其说是源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本身,不如说是农村金融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所诱发。正如自然生态一样,一旦受到污染而恶化或者破坏,危机无疑将成为全局性的。(二)良性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有效防止农村金融机构危机状态的发生。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是要对现存制度结构的缺陷进行改造、优化,形成正向激励机制,有效地抑制和根除农村金融机构产生各种危机行为的基础,使之更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去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反之,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危机管理也有利于金融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三)构造良好的金融生态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
7、重大举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生态环境是影响资金流向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增强各地区的资金聚集能力。“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地区具有透明的政策法律环境,社会信用状况良好,当地企业有良好的信用等级和信用记录,银企关系融洽,中介机构健全,金融债权能得到切实保护,那么,这个地区就能很好地营造出“资金洼地”,就会引来资金,地方经济就可以较快发展,经济金融就会步入良性互动快速发展的轨道。反之,不仅吸引不到资金,而且会引起资金外逃,削弱地方经济的竞争力。(四)有效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保障。农村金融业是一个牵涉面广且风险度高的行业,金融生态优劣直接关
8、系到国家经济的安全。金融风险(包括农村金融风险)的累积最终可引发金融危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这已是被历史所证明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相关国家缺乏有效的债权保护和信息披露制度,以及信贷腐败等原因,导致金融生态环境恶化,市场对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都失去了信心;而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也基于政府政策及其信贷失衡而造成的。因此,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资金外流现象严重普遍来看,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市
9、场化、社会化程度较低,大多数中小企业与农村经济组织普遍存在规模小、底子薄、经营效益不稳定等特征,大部分中小企业产品附加值低,市场饱和度高,竞争力不强,易产生违约风险,导致信贷不良和沉淀。再加上农业本身是微利产业,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水平比较低,农民是一家一户小规模的生产方式,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由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中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银行占有相当份额,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必然将资金从农村通过其上级银行贷放,其在农村吸纳的资金也大部分流出于农村经济循环体系外。资金流动的必然规律作用加上有外流的渠道,导致了我国农村资金外溢现象比较严重,农村金融运行的整体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10、。(二)征信体系不健全,社会信用意识缺失 诚信环境缺失是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当前,农村征信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信用服务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中介服务极不规范。由于缺乏有效的个人信用体系,对个人贷款所蕴涵的风险不能进行适时监测;同时,由于私营个体企业财务制度极不健全,做假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上报政府产值高、上报税务利润少、上报银行效益好”的现象非常普遍,金融机构难以掌握企业执行国家会计和审计准则的真实情况和企业运行的真实质态,加之信用信息开放度较低,缺乏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渠道,信息不对称、使贷前调查、对企业的效益分析、贷款风险预测等无法正常进行。 农村社会信用意
11、识淡薄,逃、废金融债务现象严重。一些企业和个人存在“贷款就是纯利润”的错误观念,通过各种手段逃废金融债务,借贷之前不想归还的现象仍然存在,严重损伤了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而依法收贷工作中,“执行不到位”、“司法打白条”的现象较为普遍,社会缺乏必要的信用意识,企业缺乏必要的信用管理措施,守信者未得到有效保护,失信者未得到严厉制裁,导致银企信用关系扭曲,给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危机。(三)农村法制环境不佳一方面缺乏规范的金融市场退出机制。规范的金融市场退出机制是金融生态法律环境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在破产机制的构建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严重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无法及时退出市场,即使退出也是
12、由各级财政或金融主管部门来“兜底”。这就使得有问题的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继续存在和累积,从而影响到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水平。譬如,我市某信用社,1987年由于违规拆借放贷,造成严重的资不抵债。发展到1994年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壳社”。但由于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该社一直没有进行市场退出。其存款由主信用联社采取非市场救助手段进行兑付,其实也就是其他信用社为该社的资不抵债“买单”。另一方面金融执法环境欠佳,行政干预严重。当前我国农村执法环境的主要缺陷是案件执行时间长、程序复杂、成本高昂、效果欠佳等。特别是一些金融债权维护案,起诉容易,胜诉也容易,但执行十分困难,金融机构往往是“赢了官司输
13、了钱”。还有一些执法部门收诉讼费时积极主动,收贷款时却行动迟缓,致使一些金融机构不敢或不能用法律维护债权。再一方面,司法监督体系不完善。对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手段,影响了司法的公平和公正,妨碍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四)信息披露失真,银企关系变异 农村企业和个人依赖金融部门贷款较为普遍,但私营个体企业财务制度极不健全,做假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上报政府产值高、上报税务销售少、上报银行效益好、上报法人是实效”的现象普遍,金融机构难以掌握企业执行国家会计和审计准则的真实情况和企业运行的真实质态,信息不对称、贷前调查难的问题客观存在,给信贷留下了风险隐患。特别是由于金融同业
14、竞争日益加剧,金融机构为谋求资金使用出路竞相降低贷款门槛甚至违规操作,给金融行业自律和合规经营带来了致命伤害。 (五)经济金融错位,诱发金融风险 中央一再强调支持“三农”发展,但一些银行却竞相在农村争抢存款份额,支农信贷投放逐步缩减,直接导致农村发展资金被不断抽调,加之金融部门之间发展极不均衡,非正规金融活动极不规范,不仅给农村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带来障碍,而且造成信贷投放与农村发展资金需求不相称,为农村发展带来阻碍。同时,农村干部出于政绩考虑,常常违背经济规律上项目、办企业,重数量增长、轻质量发展的现象较为普遍,形成了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的高度集中,最终极易导致金融机构贷款在少数行业、产业、项目上
15、的沉淀和损失。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新一轮的行政对金融的干预,必将对金融生态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六)政府行政干预过多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行政力量介入和干预农村金融的现象,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正常业务的开展。致使金融机构主题缺乏活力,一切听从行政上的安排,扭曲了农村金融生态自然演化的规律。为维护正规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限制非正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致使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农村金融体系结构被扭曲,自我恢复和调节功能得到破坏。三、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经济决定金融,要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必须通过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来实现。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吸引更多的资
16、金,增强货币的创造能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提出的金融需求也会增加,从而促进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质量的提高。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落实国家支农政策,增大投资的力度,做到政策有保障、资金有保障和技术有保障,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着力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为金融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特别是要把现代科技转化为农村生产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大力培育区域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对农村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经济实力,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二)完善征
17、信体系, 建立有效担保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舆论监督等手段, 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的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机制; 广泛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社区、信用企业和信用户建设活动, 进一步营造“重信用, 讲诚信”的社会风气。加快工商、税务、公安、银行等部门的信用信息资源联网步伐, 推进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 ,建立重点人群的信用档案,实现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 。同时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社区等系列诚信评审活动,完善信用“红名单”、“黑名单”制度,营造“守信褒奖、失信受限”的社会环境,以提高单位及个人的信用意识。培育壮大资信评级机构 ,规范发展企业资信评级市场 ,大力
18、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畅通资本金补充渠道 ,完善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 放大担保倍数。加强合作 ,实现银企双赢。(三)完善农村金融法规完善金融法律环境,有效地保护债权人、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坚决打击金融犯罪活动,树立诚信意识和道德规范,这是建设良好农村金融生态法律环境的根本所在。首先要修改企业破产法,建立破产管理人制度,完善债权人会议、破产申请、受理以及债务人财产清算等制度,建立市场化的企业破产机制。其次是在刑法中补充相关条,强化对金融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对那些逃避债款、欺诈骗贷的违法犯罪行为,也要在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有效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和金融稳定。再次是创设金融活动主体的行为
19、规则,保障金融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一是要将农村金融组织的市场准入、退出和公平竞争纳入法制轨道。目前,农村信用社正在进行以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其目的就是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求平衡”的市场主体。丰满其羽翼,增强其市场搏击能力,积极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要杜绝过去那种信用社由内部人控制,出了问题由政府或主管部门采取非市场化进行资金“兜底”的不良现象。二是要净化农村金融执法环境。金融执法环境直接影响着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序性、稳定性、平衡性和创新能力,决定金融生态环境将来的发展空间。金融执法环境的净化,需要政府下决心惩治司法腐败行为,增加执法透明度,降低执
20、法成本,缩短案件执行时间。执法部门要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债权、支持“三农”的战略高度出发,坚决打击逃废农村金融机构债务的行为。(四)构筑信息平台,发挥金融生态的交换功能 首先,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标准的审计、会计、信息披露标准,通过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督促各类企业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依法强化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其次,要深化中介机构改革,加快各类中介机构与司法、工商、税务、国土、房产等主管部门的“脱钩”步伐,实行市场化、企业化运作,形成中介机构市场竞争机制。其三,要引导和鼓励会计、审计、律师等各类事务所以及动产、不动产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等中介机构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资信等级高的大
21、型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中介服务水平的提高。其四,加强中介服务市场监管,依法制定和严格执行中介服务从业标准与资格,坚决打击虚假中介行为。其五,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强化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提高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其六,要规范企业破产改制行为,对经营不善的企业依法进行破产,同时坚决防止虚假破产行为。 (五)经济金融同步,防范金融风险 地方政府在指导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结合国家产业政策,从资源、人才、地理、区位、文化等方面深入研究本地区的比较优势。经常性地对经济运行环节进行梳理,对各类有悖于市场原则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及时予以废止,努力培育市场经济氛围。金融部门要注意加强对
22、金融生态环境的前瞻性研究和运用,大力提高市场研发能力,结合本地金融实际需求大力创新信贷业务工具,为不同类型客户提供具有针对性、差别化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资金定价机制和授权授信制度,依据企业资信状况和风险大小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充分利用金融生态建设成果,适时调整内部评级。对失信客户在信贷、开户、结算等方面采取相应惩戒措施,让失信者付出应有代价。对金融生态环境好的地区和信用客户加大授权授信,利用资金统筹运用优势,集中信贷资金向金融生态环境好的地区集聚,充分发挥正向激励功能,更好地引导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地区加快向良性生态转化。金融机构内部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实行贷款发放量与工资收入挂钩
23、考核“优秀信贷员”评比表彰、信贷风险经济补偿,充分调动信贷人员放贷积极性,切实解决惜贷、惧贷问题。尝试推行客户经理包调查、包发放、包收回、包贷款面、包合理资金需求的“五包”责任制,加大信贷服务质量监督力度。 (六)减少不当的行政干预,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建设 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增加信贷投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主动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各级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规范政府信用行为,通过完善地方法律法规、健全信用管理体系,做好对市场主体的各项社会服务;切实从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将金融视作一种产业来扶持,正确处理银政企三方面利益的均衡关
24、系,防止地方保护行为破坏金融生态;健全制度、划分职责,建立以当地政府为领导,工商、税务、财政、公安、检察、法院、金融机构、新闻媒体等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工作体系,从制度、体制和机制上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供保障。参 考 文 献1孟凡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07年第1期。2王银枝: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2期。3李红:优化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J,农村经济,2008年第6期。 4董岚、安文龙:“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河北金融,2007年第9期。 5胡畔: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年2月(下旬刊)。 6高伟:健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期。7万宝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J农业经济问题,2003(7)。 8李爱喜:“三农”视角下的农村金融生态层次结构与效率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8(10)。 9谢欣:完善农村金融生态促进良性农村金融生态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0王晓耘: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2)。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