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单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A 2D 3C 4D 5C 6C 7B 8B 9D 10D 11D 12B 13B 14D 15D解析:2.此题首先要审清题意:“不包括”。其中前三个选项都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只有D选项不再此列。4. 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阶级包括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其中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5.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前,处于封闭状态,国内主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外国列强要想打开中国市场,首先要用军事打开中国大门。6.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贫穷落后的总根源,故选C。10.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帝国主义入侵中国
2、的目的:决不是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故选D。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C 2.B 3.A 4.D 5.C 6. B 7.C 8.D 9.B 10.A 11.D 12.A 13.A 14.B 15.A 解析:8. 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分为三类: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其中船政学堂为军事学堂,京师同文馆为翻译学堂,京师大学堂为维新运动的产物。14. 戊戌变法是康、梁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依靠光绪皇帝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故选B。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C 2.C 3.C 4.A 5.C 6.C 7.D 8.D 9.
3、C 10.B 11.B 12.C 13.A 14.B 15.C 16. A 17. C 18. D 19.C 解析:5. 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8. 领导武昌首义的组织不是中国同盟会,而是同盟会下属的两个小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这两个团体长期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14. 审清题意:选择“不正确”的一项,使用排除法。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C 2.D 3.C 4.B 5.A 6.B 7.B 8.B 9.C 10.A 11.C 12.D 13.B 14.B 15.C 16. A 17.D 18.D 19.A 20.D 21.C 22.
4、A 解析:2. 四个选项都属于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但最重要的当属D选项。4.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展示了强大的力量,促使知识分子开始走向社会、与工农群众结合,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7. 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就是领导权问题,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13. 该题涉及到国共两党合作的根本原因分析,是一道程度选择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应该看到国共两党合作应有共同的斗争任务,这是由当时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依据这一标准,不难确定本题的答案应为B。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A 2.D 3.A 4.
5、D 5.A 6.B 7. A 8.D 9.A10.B 11.B 12.A 13.A 14.C 15.D 16 .B 17.B 18.C解析:1. 使用排除法:B选项指的是三湾改编;C选项指的是广州起义;D选项指的是秋收起义。2. 三大起义都是采用苏俄模式,坚持城市中心论,以攻打敌人占领的城市为主要目标,结果都一度遭到挫败。因此,中共从中得到深刻教训: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9. 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最关心的是土地问题。要想获得广大农民的拥护,就必须制定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故选A。12. 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王明等人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这是 “左”倾错误
6、的严重表现,这表明中共六大仍未肃清党内存在的“左”倾思想。14. 中国资产阶级分为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大资产阶级,其中前者是民主革命的动力,后者是民主革命的对象。题干命题属于王明的一次革命理论,把民族资产阶级也视为民主革命的敌人,从而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为“左”倾。15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主要是因为王明等人的错误领导,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错误的方针政策。因此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C 2.D 3.B 4.B 5.B 6.B 7. B 8.C 9.C10.D 11.C 12.B 13.D
7、 14.B 15.D 解析:15.此题要审清题意,和巩固统一战线有关的措施只包括建立三三制政权和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两项措施,其他几项和巩固统一战线无关。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1.D 2.C 3.B 4.A 5.B 6.D 7. A 8.C 9.C10.C 11.D 12.B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B 2.B 3.B 4.D 5.A 6.D 7. C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B 2.B 3.C 4.D 5.D 6.C 7. C 8.D 9.C10.D 11.C 12.B 13.B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A 2.D 3.B 4.D 5.B
8、 6.C 7. B 8.B 9.B解析:6.中共十四大确定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十五大改为邓小平理论,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并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毛特伦习题(单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1.C 2.A ABC项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A项居首位。3.D 新民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其中包括ABC项,所以选D项即可代表。4.B 5.D 10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毛泽东提出一个任务,我们现在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实际的第二次结合。6.C 四个选项作为个别判断而言,都是正确判
9、断,但作为单项选择题的选项,与其他选项相比较而言,C项的提法最标准,是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提法。本题涉及单选题的特点,即单选题一是在多个选项中选择正确项,二是在一般正确项中选择最佳、最权威、最标准的最优选项。第二种类型更难一些,设题也更多一些。本题属于“最优”类的单选题。7.A 8.A 9D 10.D 11.B 12.D 13.A 14.C 15.A第二章1C 2D十六大的标准提法。 3 都是解放思想的具体表现,项才是解放思想的含义。第三章1.D 2.C 3.A 4.B革命的性质是由革命的任务或对象决定的,所以只能选B项。5.B 6.D 7.C 8.B 9.B 10.A BCD三项都是整风运动的,
10、但这三者之间不是并列关系。其中,主观主义是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宗派主义和党八股都是主观主义在党风和文风方面的表现。第四章1.A 2.A 3.C 4.D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本质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但在我国受到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的限制、利用与调节,后来又被改造。所以选D项。5.A 6.A 7.A 8.C 9.D第五章1.D 社会主要任务是由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2.A 3.C 4.A 5.D6.A A项是对道路问题的总概况,BCD都只是解决道路问题中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7.A 本题要看清题干,是要求回答发展问题的观点,“发展是硬道理”是南方谈话最为响亮的一个声音。8.B 科教兴国战略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的具体体现,具体内容是坚持教育为立国之本。9.D第六章1.A BCD是A的具体体现 2.C 3.B 4.D 四项都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有一定的意义,但最根本的决定于D,D是标准提法。 5.A 6.C 7.A 第七章1.D 2.A ABC三项涉及十七大报告概括的改革开放三大目的,其中A项是最根本的目的,因为其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人民生活共同富裕是根本目的,民族伟大复兴是重要目的。 3.C 4.D 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决定于社会主义本质及其根本任务。 5.C 6.C第八章1.B 2.A 3.D 4.C 5.C 5.C 6.C A是分配制度,BC都是阐述效率
12、和公平额关系的,但现阶段的表述是C ,是着力提低,而不是着力扩中。7.A 8.D 9.A第九章 1. A 2.B 3. A 4.A 5.D第十章1.C 2.A ABC三项都是根本任务,但最首要的根本任务是配有和弘扬民族精神。3.D AB讲的是文化事业的工作重心、中心任务,C项讲的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D项是根本任务。 4.B第十一章1.D 2. A 全面建设小康虽然也有“社会更加和谐”的内容,但主题是经济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3.B 主题是以人为本4.C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第十二章1.B 2.C 3.D 4.B第十三章1.C 2.B 和平共
13、处五项原则最初是处理民族国家关系,当前适用于我国处理同一切国家之间的关系。 3.B 4.A 我国的外交是全方位的外交,但立足点始终是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5.B 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第十四章1.D 2.D 3.C 我国国家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并不能决定统一战线的性质,统一战线的性质还是由构成它的主要成员决定的。第十五章1.B 2.C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C 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表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型训练(单选题)答案及部分解析绪论部分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指( 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
14、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教材P3页)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的是(D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教材P3页)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
15、者对它的发展(教材P3页)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B.资本主义生产和人口相对过剩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教材P4-5页)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教材P6页)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会的产生和斗争6.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人是(B )A.马克思B.亚当 斯密(其代表
16、作国富论中的观点,教材上无明确表达,但教师上课时会讲)C.大为 李嘉图D.威廉 佩蒂7.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来源)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A.合理内核(教材P9页)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做自己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材P15页)B.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引导者C.无产阶级是哲学的承担者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0.马克思主义生命力
17、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教材P14页)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实事求是1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D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只要一提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革命性B.科学性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教材P16页)1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 )A.实现共产主义(教材P18页)B.消灭特权.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普遍人权14.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
18、本方法是(C)A.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B.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C.理论联系实际(教材P19页)D.解放思想15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B)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科学性和理论品质角度讲,紧贴题干中的生机与活力) 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16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
19、的(B)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哲学部分1.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列宁的原话,意在说明只有在回答世界本原问题时才强调二者的对立,才使用第一性的概念)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2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B) 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B.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A是唯物对唯物,和两对对立范畴的每一方既包括唯物也包括唯心)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理
20、论与经验论的对立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A.坚持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 B .以自然科学为依据 DC .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D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马哲最主要的特点,同学们注意,只要一谈实践性就是指的马克思主义) 4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D)A.多元论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 D.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观点(只要看到具体的物质元素,都是针对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5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B)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21、” 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一般与特殊,自然科学为哲学提供具体材料,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C.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6.“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D)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7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D)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没有唯物史观)8.
2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在于 (C)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意识本质问题C. 世界本原问题 D. 实践本质问题9.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表明 (D)A. 世界统一于存在 B. 世界的客观实在性C. 世界的多样统一性 D. 世界的可知性10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A广延性 B存在性C物质性 D可知性11. “哲学万能论”和“哲学无用论”的主要错误在于不懂得 (D)A实践性是哲学的根本特征 B.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C. 哲学具有意识形态性 D. 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割裂两者的关系,片面夸大其中的一方就会形成这两种错误)12. 相信
23、“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意念属于主观层面的东西)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B)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 没有科学的实践观C. 不承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D. 不承认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14“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B)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着15. 随
24、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B)A. 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 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16在科学认识中,意识的“超前反映”更为突出,这里称之为“超前反映”主要是指 (C)A意识活动的对象性 B.意识活动的选择性 C.在观念中建立的理想客体(意识能动作用第二方面的表现,意识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 D.意识活动的自控性17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D)A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意识是客观精神
25、和主观感觉的产物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18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 (B)客观唯心论形而上学唯物论二元论主观唯心论1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C)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20能够证明时间和空间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的自然科学理论有 (D)A引力场.电磁场理论 B原子结构学说C欧氏几何学D相对论21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D)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
26、社会性物质活动22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A)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有实践活动涉及) B. 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C. 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 人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23. 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C) A .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 .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 .人的实践活动 D .工具的制造与使用24.“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这是 (D)A. 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B. 否认意识存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观点25.1958年,我们认为麻
27、雀吃粮食,于是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加以消灭。后来,我们认识到麻雀在消灭害虫方面贡献很大,便把它从“四害”中解放出来,并列为保护动物。1958年,我们消灭麻雀的错误,从哲学上看是没有做到 (A)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D.用量变质变的观点看问题26.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平房.楼房.别墅等的关系属于 (B)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27.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反过来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D)A.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区别
28、 B.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依存C.原因和结果的相互融合 D.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28“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D) A唯心主义决定论观点 B.辨证决定论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29.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D) A.机遇就是必然性 B.机遇是纯粹偶然的 C.偶然与必然的对立 D.偶然受必然支配30.鲁迅在评论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
29、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B)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31.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飞跃以前,由劳役地租到实物地租.再到货币地租的转化。这种现象属于 (A)A.阶段性的部分质变(侧重纵向) B.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C.单纯的量变 D.质变过程中的量变32恶劣的环境本是限制着生物的生长的,但在恶劣环境的长期作用下,物种会产生变异,而当物种一旦适应了这种环境后,这种恶劣的环境反而形成了这个物种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这种现象表明 (B)A.矛盾的同一性使对立面在相互依存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B.矛盾的同一性使对
30、立双方相互利用.相互吸引对方有利于自己的因素而得到发展C.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D.矛盾的斗争性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33“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段话说明(D)A.难与易因人而异 B.学与不学因时而异 C.学与不学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D.难与易的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34. 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的时候,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这说明 (B)A .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B .只有精确地认识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质 C .必须掌握事物的关节点 D .要坚持适度原则35. 系统与周围环境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系统不断与其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这说明系统具有 (D)A.整体性 B.结构性 C.层次性 D.开放性36. “因果联系是人们多次看到两组先后相随的现象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个观点 (D)A. 肯定了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B. 肯定了因果规律的客观存在C. 坚持了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原则 D. 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英国哲学家休谟的观点)37.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