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25.36KB ,
资源ID:299084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908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药学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药学教学大纲.docx

1、中药学教学大纲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基础学科与中医临床学科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理、法、方、药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于中医临床专业学生,它是安全有效使用中药的必备知识;对于中药专业学生,它是开展中药药学服务和中药应用研究的前提与基础;对于其它医药相关专业,它是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的特色理论支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中医药各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1.思

2、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促使学生热爱中医事业,积极运用中医药理论、方法与手段,将预防疾病、祛除病痛、关爱患者与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具有敬业爱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尊重生命,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在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能够充分考虑患者及家属的利益并发挥中医药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2.知识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能够在中药学:1)总论部分:掌握“中药”、“

3、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的炮制方法、用量、用法。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它炮制方法。2)各论部分:掌握约85味常用中药(或有代表性)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方法;了解其来源(指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约70味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约74味常用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余药仅作参考,学生以课外自学为主。附药视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作具

4、体要求。3)初步了解中药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及相关的行业需求。3.技能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正确掌握中药的药性和应用、同类药物间的异同比较以及重要配伍等知识,了解临床辨证用药特点,具有一定的中药学知识应用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观摩见习中药材饮片标本,了解中药饮片的性状特征及传统辨识经验,对常用中药饮片初步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一个学期,课程重点是讲授中药基本理论和各药的功效主治,包括一些特殊用法和特殊使用注意,同类药物间的异同比较、重要配伍等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正确掌握中药的药性和应用,学习临床辨证用药的特

5、点,培养其遣方处药的准确性与灵活性;难点是对中药性能,配伍和用药禁忌等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对重点章节药物功效主治等知识的掌握。重点章节主要有第14章、第1018章、第2029章。难点章节是第68章。(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中药学教学以结合PPT课件进行课堂讲授的教学法为主,其中,要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也要运用PBL教学法,在教学中要多开展分组讨论的教学活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指导学习方法,并强化、抽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背诵掌握情况,既抓好平时教学,又要重视单元复习及总复习。采用观摩见习中药材饮片标本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对

6、中药学知识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中药学基础知识。部分章节还可采用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辅导方法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教学目标,完成共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策略、方式与手段。具体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以及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差异性灵活选择。(五)教学时数分配表本课程的总教学时数32学时,有关标本见习、影像教学等教学内容,可根据实际条件自行安排。中药学教学时数分配表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采用何种多媒体教学手段章节主要内容讲授实验实践指导自学小计1绪论11PPT为主2中药的起源及中药学的发展PPT为主3中药的品种、产地与采集PPT

7、为主4中药的炮制11PPT为主5中药的作用PPT为主6中药的性能22PPT为主7中药的配伍11PPT为主8中药的用药禁忌PPT为主9中药的剂量与用法PPT为主10解表药22PPT为主11清热药33PPT为主12泻下药11PPT为主13祛风湿药22PPT为主14化湿药11PPT为主15利水渗湿药22PPT为主16温里祛寒药11PPT为主17理气药11PPT为主18消食药自学PPT为主19驱虫药自学20止血药22PPT为主21活血化瘀药22PPT为主22化痰药11PPT为主23止咳平喘药11PPT为主24安神药11PPT为主25平抑肝阳药11PPT为主26息风止痉药11PPT为主27开窍药11PP

8、T为主28补虚药33PPT为主29收涩药11PPT为主30涌吐药自学31攻毒杀虫燥湿止痒药自学32拔毒去腐生肌药自学合计3232:部分章节可根据教学内容以PPT课件结合相应视频影像的方式进行讲授(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临床中药学,聂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6参考书:中药功效学,张廷模,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8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张廷模,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07中药饮片辨识基本技能实训钟赣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09话说中药:中华百草趣笔安铁生 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02中药功效“快快”记忆法王满恩,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09中国药典(一部),国家药典

9、委员会,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0网络资源:kc/C10/kclx-1.htm ttp:/(七)考核与评价考核形式:闭卷考试。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评分标准:闭卷考试占80%,形成性评价占20%(主要考察学生到课率、课后作业练习及标本实践等方面)。三、教学内容纲要中药学课程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 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中药与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药与中药学的概念;第二节 中药学的分化;第三节 中药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三、教学形式与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进行教学。第二章 中药的起源及中药学的发展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

10、发展概况,其中重点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药的起源第二节 中药学的发展。三、教学形式与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进行教学。第三章 中药的品种、产地与采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药的品种、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分的一般采收原则。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药的品种第二节 中药的产地第三节 中药的采集三、教学形式与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进行教学。第四章 中药的炮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火制法等常用炮制方法,了解其余炮制方法。

11、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药的炮制目的第二节 中药的炮制方法三、教学形式与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进行教学。第五章 中药的作用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药的基本原理与功效;熟悉中药的不良作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原理第二节 中药的功效第三节 中药的不良作用三、教学形式与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进行教学。第六章 中药的性能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气与味的综合效应。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

12、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时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四气第二节 五味第三节 升降浮沉第四节 归经第五节 毒性三、教学形式与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涉及到已经学习过的相关知识时,可通过思考、回忆的方式前后联系进行学习。第七章 中药的配伍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中药配伍的目的,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药的配伍。三、教学形式与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进行教学

13、。第八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了解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的内容。二、教学内容中药的用药禁忌三、教学形式与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进行教学。第九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和熟悉用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及确定剂量大小的依据。熟悉中药的煎煮时间与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不同要求。)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药的剂量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三、教学形式与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进行教学。第十章 解表药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发散风寒药与发散风热药的性能特点、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掌握药物7味,熟悉药物8味,了解药物3味。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熟悉使用解表药时发汗不宜太过,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及禁忌等注意事项。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掌握药:麻黄 桂枝 荆芥熟悉药:紫苏叶(附药:紫苏梗) 防风 羌活 生姜(生姜皮 生姜汁 煨姜)了解药:香薷 白芷参考药:细辛 藁本 苍耳子(附药:苍耳草)辛夷 葱白 胡荽 鹅不食草 柽柳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掌握药:薄荷 菊花 葛根(附药:葛花) 柴胡熟悉药:升麻 牛蒡子 桑叶 蝉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