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9 ,大小:153.96KB ,
资源ID:298337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8337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docx

1、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三、四、六单元教材培训材料胶南实验小学分校 曲振华总说明六年级下册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科书,本册把教学内容编排成六个单元,前五个单元教学新知识,完成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内容和任务。第六单元是总复习,将小学阶段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明晰学习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提高综合能力。总体来说,本册教材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具有创新性,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知识的呈现方式本册教材中的百分数的应用、圆柱与圆锥、比例、比例尺及统计的知识在传统教材中都有,知识点上没有太大的变化。编排时,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突出了学习方法的渗透,使学生在学

2、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学习。1创新的知识结构如圆柱和圆锥知识的学习,教材也改变了传统教材的编排思路,将圆柱和圆锥编排到一起,先认识圆柱和圆锥,再学圆柱的表面积,最后学习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这样,突出知识的本质。又如,传统教材是先学习比例尺,再学习正反比例的知识;而本册教材是先学习正反比例的知识后再学习比例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促进知识的迁移。2突出学习方法例如百分数应用的编排,传统教材当中安排了多个例题,一个一个地为学生讲解。本册教材在编排时,将一步的乘除法编排到一起,两步的乘除法编排到一起,目的是突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都先找单位“1”,理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只不过已知的条件与问题不同

3、而已。这样编排更有利于学生比较学习,同时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二、总复习的编排总复习改变了传统教材中为复习而大量练习的特点,真正体现对知识的回顾与整理。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课时少,统筹科学地安排好时间。由于小学数学的课时较传统教学时少了,而学习的内容并没有减少,尤其是这一个学期要将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回顾与整理。时间更为紧张。因此,学期初要科学安排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2适当把握教学目标,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教材呈现的知识面已经很宽泛了,教师不需再向外扩展,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教材所提示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渗透。以下是第一、三、四、六单元的教材解读。第一单元 山东假日游百分数

4、(二)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与分数知识的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同时在六年级上册学生学习了百分数(一)单元,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另一方面,生活中百分数可以说随处可见,学生又有着丰富的生活基础。本单元在知识的编排及情境的选择上都是立足于此基础之上。一、单元教学内容信息窗主题知识点信息窗一济南假日游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信息窗二青岛假日游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求这个数是多少。信息窗三曲阜假日游纳税、折扣。相关链结利息 具体内容如下:信息窗一:红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绿点,求一个数比另

5、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练习,认识成数,成数与百分数的改写。信息窗二:第一个红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a?%);第二个红点,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a(1?%);第三个红点,已知一个数和它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求另一个数x(1?%)=a。练习:一步的求单位“1” (x?%=a)(第3题);两步的乘法(第7题)a(1?%)(整体与部分),第12题a(?%?%)等百分数的应用。信息窗三:第一个红点,纳税中的知识,求营业税;第二个红点,有关折扣的知识。练习,个人所得税(第2题),汇费(第4题)。相关链接:利息。二单元教学(一)到了高年级,如何使用教材中的情境?课堂教学中是不是一定要进行情境教学

6、?情境究竟使用到什么程度?本套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提出情境教学无疑是正确的,通过情境来激活经验,通过经验的加工达到教学的目的。情境创设的前提是引起足够的经验(情感体验)。如果创设的情境不能对应于相应的经验,那么,这个情境不但无意义,反而成了干扰因素。本单元虽然有着旅游中的情境,但情境本身并不发生数学的作用,只是借助于其中的信息来解决数学问题。这也是高年级段情境的特点,其数学特点越来越突出。情境图部分更多地是数学信息,也就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条件,使得在教学时方便教师直接引入问题,展开探究。另一方面,对于旅游的情境,可能有的老师会感觉有些陌生,也可能有的老师会感觉到年代不新。当时

7、编排时,其出发点就是体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百分数。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有能力的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于教材中的思路,选取典型的学生身边的百分数引入教学;也可以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借助学生的搜集的资料引入教学。当然,在一开始教学的时候,还是建议老师们先把教材教好,然后再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综上所述,老师们要认识到:明确情境创设的目的十分重要。情境的创设应该是一门十分讲究的艺术,它是以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为基础的。当下,数学情境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误区,有的教师在情境里纠缠不清,无效耗费十多分钟;有的教师为了情境而情境。这些都应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些问题本身不是情境的问题,而是

8、我们使用情境的度及使用的艺术问题。(二)“应用题”的教学究竟何去何从?到底怎样教“应用题”?课堂上要不要提数量关系?方程解很麻烦,能讲算术方法吗?“百分数(二)”基本上是属于我们传统教学中的百分数应用题部分,新课标中取消了应用题一说,也就使得现实中的应用题变得模糊起来。应用题变成了解决问题,条件变成了信息,数量关系也很少了,突然之间不知道怎么教了。那么这一整个单元究竟如何把握?这一单元的教材有的老教师可能很难适应,教学时还是按以前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加大难度,增加算术法。这些都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新教材已经很强化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那样,学生的思维是顺向的。有些时候,其实不是学生不习惯,而是我们

9、的老师不习惯。本教材就突出用顺向思维解决问题,无论是单位“1”已知还是未知,都强化了数量关系的分析,只不过已知的条件与所求问题不同而已。仔细看一下各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教材对我们教学的导向。信息窗一:1找准“原有的基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单位1”该类关系的知识点在这里是第一次出现,学习分数知识时没有此类型的题目。因此,在教学时,首先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2004年民航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这句话的实际含义,然后可以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把2003年的客运量看作单位“1”,求2004年客运量比2003年增长百分之几,就是求2004年民航客运量比2003年增长的数

10、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然后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解答。2适当总结这类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帮助学生理清解题的思路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这类问题的基本的解题办法。这是一个概括提升学生思维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对于两种不同的方法,要引导学生讲明其算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注意教材中提供的第二种方法中计算0.490.47,除不尽需要保留三位小数。信息窗二:第一、由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迁移到这一类百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一个信息窗的知识是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学生的学习基础就是相对应的分数问题。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重视知识的

11、迁移性,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学习。教学时都可联系同类的分数问题,让学生借助同类的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解决百分数问题。找到基本的数量关系式:青岛旅游人数84%=海滨风景区旅游人数。第二,在对比中教学“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与“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与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教材中只安排一个例题,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对于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要顺势引导学生自主用方程解决。即其分析思路相同,都是先找到单位“1”,单位“1”乘百分之几得出另一个量,只不过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不同,所以用方程解决。通过这两个信息窗的分析,我们就可以

12、看出了所谓的应用题的教学思路,传统应用题的“根”我们不能丢,抓关键的数量关系仍然是我们的重点。只不过不能机械地去搬什么“标准量”“分率”“比较量”等,着重让学生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出数量关系式。对于方程解法,只是老师的不适应,没必要去教列除法算式去解决求单位1的问题。一方面用方程解决很利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思路也顺;其二,与中学代数知识接轨;其三,学生对于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不是特别清晰,因为解方程已不是根据各部分来解了。至于学生自主发现了用算术法来解也不能算错。(三)练习中解决问题的类型较多,传统教材中都是例题,现在都改到练习中了,但教学中还是要当例题去讲,一节课只能做两三道题,这种情

13、况怎么办?这种情况在前几册的教材中大家遇到过,在本册本单元的第二个信息窗大家可能还会有这种感觉。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我们是受着传统教材的影响,应用题按类型划分,一个类型一个例子,按类型去训练学生。新课标取消了应用题一说,想来就是为了避免那种不分析题的套类型的机械训练。另一方面,新教材这样编排是为了促使我们转变教学思路。参考了人教、北师、西师等新教材,他们在类似的题目的编排上也是少了又少,教材编写组也是在反复地比较与推敲之后这样定下来的。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一下,也就是在教学时着重从意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思路,举一反三。如一步的乘或除,都是同样的数量关系,只不过是条件与问题不同而已;两步的乘与除同

14、样具有这个特点,所以教材提示着要从数量关系入手进行分析。通过这种训练,练习中一些所谓的新类型都会相应地运用同样的分析方法解答。这种情况在本单元中的信息窗二比较明显。我们来看一下信息窗二的练习。第1题是一道回顾百分数、小数、分数互化的题目,目的是为解决百分数问题的计算奠定基础。此题可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互化的方法。第2题是一道百分数问题的基本练习题。求小明、小华分别打了多少个字,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说清思路。答案:960040%=3840(个),960050%=4800(个)。还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第3题是一道“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

15、这个数”的题目。练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问题的解题思路,根据“座位总数5%=免费送出的门票数”的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答案:设这个足球场共有x个座位。x5%=1400,x=28000。该题也可以直接用除法解答:14005%=28000(个)。本题是对应第一个红点的练习,属半例题。第4题是利用百分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写出出油率的数量关系式,然后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通过比较,使学生体会到第(1)、(2)小题所用的数量关系式是相同的,只是已知数量与所求问题不同,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第7题是一道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题目。练习时

16、,先让学生分析数量间的关系,明确要求现存出土文献的件数,可以先求现存的件数占总件数的百分之几(即1-70%),再求现存的件数;也可以先求流失海外的件数,再求现存的件数。答案:5(1-70%)=1.5(万件)或5-570%=1.5(万件)。教学时要与例题进行对比,发挥线段图的作用,属半例题。第9题也是一个对比的题目,通过学生的自主解决,进一步体会两道题的解题思路相同,所用关系式相同,只是已知数量与所求问题不同,斛题方法不同。11、13题都是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其共同特点是:每道题都有两道小题,由于它们的已知数量和所求问题的不同,所运用的解答方法也不相同。练习时,可以在学生独立解答后

17、,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比较一下每道题目中两个小题在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从而加深对百分数的几类问题的理解。第12题,教师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交流,使学生明确该题有两种解题思路:一是先分别求出第一期和第二期修的米数,再求第一期比第二期多修的米数;二是先求第一期比第二期多修了全长的百分之几,再求多修的米数。这里不要求学生两种解题方法都掌握。答案:30040%-30030%=30(米)或300(40%30%)=30(米)。教学时要与例题进行对比,发挥线段图的作用,属半例题。正所谓,万变不离其中,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围绕基本的数量关系的。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

18、,我们的教师一定要紧紧围绕数量关系来教学。此外,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百分数的解决问题,教学时就控制在教材中的难度即可,不要再去人为地拓展加深。(2)信息窗二是本单元的难点,可以再适当增加1-2课时,进行综合练习,适当补充练习题。(四)一些实际应用的成数、税率、利率、折扣等知识学生了解不多怎么办?新教材中注重了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在信息窗一的练习中引入了“成数”,信息窗三是税率、折扣的知识,相关链接是关于利息的知识。在几个版本的新教材中这些都比较充分。我们逐个来看一下。1成数成数,是因着日常生活中的经常使用而引进的。出现在信息窗二后的练习之中。(成数,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如:明天的

19、比赛,你有几成的把握获胜;前年的收成比去年多了三成。工厂和商店有时减价出售商品,通称打“折扣”出售。简称打折。在目前的商品经济中,人们接触较多的是折扣。根据需要而学习的目的,折扣应用更为广泛。也因此将成数放在练习中,而折扣放在红点探索中,作为实际应用的典型例子)信息窗一后自主练习。第5题是一道具有例题功能的练习题。通过解决“今年核桃的产量比去年减少了几成”和“今年板栗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几成”等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成数”的知识。练习时,教师首先要结合教材中的注释向学生讲清“成数”的实际意义及其作用,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求“今年核桃的产量比去年减少了几成”与求“今

20、年核桃的产量比去年减少了百分之几”的解题思路相同,只是要把最后的结果化成成数。答案:(1) (150-120)150=20%,减少二成;(2) (460-400)400=15%,增加一成五。第6题是成数与百分数互化的题目。要注意让学生交流改写的方法,即成数改写成百分数,先把成数改写成十分之几(分子可以是小数),再改写成百分数;百分数改写成成数,先把百分数写成十分之几的分数(分子可以是小数),再改写成成数。属半例题。2税率与折扣安排在信息窗三中,分别是两个红点部分进行探索。这一部分所用的数学知识比较简单,关键是让学生理解纳税及税率的知识。也因此,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调查有关纳税的知识,再在

21、课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也可以作为课堂上学习的素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题意,重点明确求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营业额的3%是多少,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求营业税”问题的基本方法:税额=营业额税率。折扣,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对打折的理解,从而理解一折就是十分之一,写成百分数就是10%,表示现在的价钱是原价的10%;八五折就是十分之八点五,写成百分数是85%,表示现在的价钱是原来的85%;总之,几折就是十分之几,写成百分数就是百分之几十。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并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练习题中,第

22、2题是一道解决“个人所得税”的题目,这道题第一要让学生了解有关“个人所得税”方面的知识。第二,解决后还要引导学生比较两个问题的异同。第三要结合练习向学生进行依法纳税的教育。第4题是一道求汇费的题目,是纳税问题的拓展。练习时,先让学生理解汇率的含义即汇费占汇款总数的百分之几,然后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答。第5题与第9题建议同时做,对应的是第二个红点的内容,让学生独立做,第9题是实际解决问题的题目,难度也不大。第10题是选作题,根据实际情况可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让学生选择去做。练习时,可先让学生分别弄清三家商店不同的促销方式,然后再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其中A和C店的比较好理解,A店

23、的购买价:0.510090%=45(元)C店的购买价:0.5100=50(元),5080%=40(元),不好理解的是B店,需要把5+1看作一份,100(5+1)=16(份)4(本),需要买516+4=84(本)0.584=42(元),比较三个结果得出结论:从C店购买合算。课外实践,介绍了百分点和负增长的知识,课前要让学生广泛地搜集有关“百分点”、“负增长”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结合实际理解意义,进行充分的交流,活动结束后可以制作成数学小报。总之要通过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广泛地了解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知识,这对于学生学习百分数这一单元有极大的帮助。3利息(相关链接)第一,联系生活,重在理

24、解相关术语。教学时,可从到银行存钱、取钱的话题引入,也可以课前让学生到银行了解相关储蓄的信息,课上组织学生交流。学习这一部分的关键在于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上,因此我们要结合情境图,讲清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等术语的含义。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率,怎样根据利率表求利息,怎样求税后的利息。在此基础上,进入红点“到期时应取回多少元钱?”的问题,解决有关利息问题。第二、理清解题的思路是关键。这道题共分三步解决:第一步:按利息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利息:第二步计算出按20%的税率交纳个人所得税后的税后利息;第三步将本金加上税后利息得出到期时应取回的钱数。学生完成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结,理清

25、解题的思路。第三,利息与利息税在不断地变化,教材中不是最新的,怎么办?平日考试当中要不要扣除利息税?这是件很头疼的事情,在教材修订意见时,不断地有老师提出利率应该是最新的,可是我们的教材修改的速度远不及利率调整的速度,仅08年一年好象就调了11次,改不胜改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数据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让学生了解一种生活中的情况,掌握方法。出于这个思考,就可以对利率是否最新而不必计较。另一方面,对于利息税,现在又调整了没有,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材当中仍然保留着有利息税的情况,其目的也是让学生掌握这种情况下的实际解决问题。毕竟利息税的暂时取消也不代表着今后永远没有了。所以,对于利率和利息税

26、,大家在教学中就根据实际的题目来进行计算,按题目当中的利率和利息税来计算。三单元教学注意问题本单元的教学中,因为都是真实的数据(例如第5、6页的红点2、3),难免存在着数据较大,难于计算的问题。教材在修订的时候,考虑到了这些因素,在老师们的建议下,已经做了大量的修改,可能还会有计算难度较大的情况,建议老师们可以对计算结果要求降低,或只列算式不计算。(尽管我们提可以使用计算器,但实际教学中老师们都不愿意让学生带计算器,因为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自觉性,能控制住在需要用的时候才用。但同时注意,并不是任何题都可以只列式不计算)第三单元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7、,它是进一步学习比例尺和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比例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加深对数量关系的认识,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量怎样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并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单元教学内容信息窗主题知识点信息窗一运输大麦芽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信息窗二生产记录情况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图像信息窗三啤酒生产计划反比例的意义信息窗四装运啤酒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二单元教学(一)概念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本单元的三个信息窗基本是属于概念教学,对于比例及各部分名称等都是给定的,象这样的内容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我们以信息窗一为例来分析一下。本信息窗选取了运输大麦芽

28、的素材,引出对运输量和运输次数之间关系的认识。这对揭示数量关系间的正比例关系是非常贴切的。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素材中蕴含的数量关系,而不要过多的讨论啤酒的生产流程。引导学生关注其中蕴含的运输量和运输次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展开对比例意义的探究。教学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分别找出第一天和第二天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各是多少,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两个比有什么关系,从而发现:两个比的比值相等,然后列出等式。在学生充分探究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再作说明: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并介绍比例各部分的名称。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可以再给学生出示一些比,让学生找出哪些能组成比例;

29、也可以借助自主练习第3、4、5题进行练习;还可以出示能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如:2、3、4、6,让学生组成不同的比例。通过这些形式的练习,加深对比例意义的理解。教学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以“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作为引领,放手让学生先猜测,再通过计算进行验证, 让学生独立经历探索的过程。然后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教学第三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想办法求出未知项,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明确,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利用已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能求出未知项x

30、的值。然后教师向学生说明: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对于练习中的情境同样需要好好把握。如第5题提供了一种小组活动的练习形式。练习时,可先由教师出示一组比,学生说出能与之组成比例的另一组比,并说明思考的方法。然后再放手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练习中来,以巩固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第8题是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灵活应用的题目。练习时,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充分地交流,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先找出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再根据比例的意义写出比例;也可以先找出乘积相等的两组数,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不要只满足于学生说出能不能组成比例,还要说出原因。在技巧方面,最大数乘最小数等于中间两书相乘,最

31、好让学生自己悟出来。(二)正反比例判断时是否还需要去详细地说明理由?第二个信息窗第一个红点是正比例的意义,第三个信息窗的红点是反比例的意义。主要是研究数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为什么要学习正反比例呢?)(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绘制地图需要应用比例尺的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还经常用到两种量之间成正比例关系或成反比例关系。比例的知识还是进一步学习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的基础。如:物理学中象气温与气压成反比关系、物体放出的波长与其本身的温度成反比关系、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正比关系等;地理学中气温与海拔高度成反比关系、气温与纬度成反比关系等。) 正比例研究的是一个量增

32、大,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大;一个量减小,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小。反比例研究的是一个量增大,另一个量随着变小;一个量减小,另一个量随着变大。与传统教材相比,取消了机械的专用名词,如相关联的量。在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时,也不要求叙述成“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速度也跟着变化,速度与时间的积也就是路程一定,那么时间和路程是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是反比例关系。”这样固定的格式。教学时,要通过有效地方式让学生在理解意义的同时,体会量与量之间的变化规律,适度的进行函数思想的渗透。只要学生能够做出正确判断并能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即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应尽量给学生表述理由的机会,只要充分地表述才能够理清思维,也能够充分地反映出思维的有序性。在练习时,特别注意让学生叙述理由。如信息窗二第2题是对正比例意义的巩固练习。通过此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