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63.59KB ,
资源ID:298169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8169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课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课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

1、新课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35。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会应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用除法验算乘法和求乘法中的未知数x。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从中感悟出数学的规律,促进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情促思。师:我们已学过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

2、分之间的关系,你还想学习什么?今天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板书课题)学生回答。(可能会出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二、探究新知1、理解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应用。(1)、验算(2)、求未知数x师:联系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猜一猜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有什么的关系?在乘法算式中,乘数又叫积 因数。师:有同学说:“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对吗?这样的例子你能举出吗?能举多少个?书上也有一例,请同学们 看书3例1,并将(2)(3)列式填在书上,想书下面的问题。 这个例子再次证明了乘法算

3、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了这个关系有什么用呢?请同学们想一想。问?怎样验算1243=516,为什么?还可以用别的方法验算吗?出示2436=1008,这道题计算的对吗?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对吗,根据是什么?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刚才同学们已讲它的作用还可以求未知数,你能举一个例子吗?学生讨论,汇报。(师将学生的猜想板书出来)学生举例。同桌同学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学生回答:验算 求乘法中的未知数x。学生回答。学生汇报:10083628,不等于24100824=42,不等于363624=864,不等于1008我看两个因数的个位数分别是4和6,它们的乘积个位就是4,而不是8,所以结果是错的。学

4、生举例,并解答。同桌左边的同学出一道求未知数的题给右边的同学解答,再交换进行。三、巩固练习。出示课堂作业:24x=624 x11=121x7=91 25+x=87547x=1786 x43=903独立完成。集体评讲。四、评价总结。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评价总结。教后反思:年 月 日 朱美华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七册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 年 月 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世纪和季度等知识 2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判断某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3记住各月的天数,闰年和平年的天数以及各季度的天数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 导入课

5、题 同学们,每年我们都要过好多的节日,其中只有一个日子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可能回答“六一”儿童节)那就是我们的生日。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吗?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间成立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二、探究新知1一年有多少个月?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讨论先研究哪一个问题,为什么?(1)、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出示年历片)(2)、仔细观察手中的年历片,你发现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发现的规律)(3)、指名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观察以后发现有的月份是非31天,有的月份是30天。 出示填空题:一年=( )个月 24个月=( )年 5年=( )个月 120个月

6、=( )年2认识大月、小月什么是大月、小月?我们有什么方法记住大月、小月呢?(相互讨论)3认识季度及世纪(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听到一年四季、“季度”这样的词。那么四季表示什么意思,一年有几个季度呢?季度又是怎样划分的?植树节在哪个季度?国庆节在哪个季度?(2)比年大的时间单位是“世纪”。100年是一个世纪。4认识平年、闰年 (1)、观察手中的年历片 为什么有的一年是365天,有时却是366天?你有什么方法弄明白吗? 判断是平年、是闰年?你是怎样判断的? (分别是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年) (2)、老师

7、出生在1964年,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 学生出生在哪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讨论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讨论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4)、1800、1900年为什么是平年而不是闰年? 阅读P.45带的字,知道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将下列的年份填到合适的圈里: 1978 1996 2004 1900 2000 2100 平年 闰年三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猜谜语1小宝宝,真希奇,身穿300多件衣。每天他要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打一物)2日历上的第一张和最后一张各是几月几日?每天撕一张,撕完一本日历要多长时间?一年里有多少个月

8、?是多少天?3整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世纪 年 月 日31天( )30天( )29天( )28天( )一个世纪是多长时间?1901年2000年是20世纪。2001年2100年是21世纪。你是怎样记住大月和小月的?怎样判断闰年和平年?平年全年有多少天:?闰年呢?二介绍上旬、中旬、下旬1我们习惯把一个月的110号叫做上旬,1120叫做为中旬,21号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叫做下旬。2每个月的上旬和中旬都是多少天?3一月的下旬是多少天?四月的下旬是多少天?二月的下旬是多少天?三实践运用1判断每天都有366天 ()1900年是闰年 ()在同一年度里有连续三个月是大月()2计算十月份有几个星期零几天?3抢答(

9、1)、小强满12岁,但他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2)、明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为什么?四拓展1小星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说一说是哪两个月?2要是连续住61天,刚好是两个月,是哪两个月?如果住了60天,住了59天呢?五评价体验1本节课讲了哪些知识?2利用本节课的知识说一句话。可以是以前发生过的,也可以畅想未来。如:2001年7月13号,我国申奥成功了。 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国北京举行。那年我几岁,争做一名志愿者等。三步计算应用题 钱婷教学内容:课本第3132页例3,以及练习七15题。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与三步计算应用题之间的联系,掌握三步计算

10、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进一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谈话导入:教学活动学生活动1、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上兴趣班?我们班好像有很多同学报名的是不是?举起手来让我们瞧瞧,人还真不少呢!师:这几天啊,钱老师对我们四年级同学兴趣班的报名情况做了一个调查,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调查结果?2、师出示:四年级同学参加美术班学习的有40人。参加作文班的人都是美术班的3倍。(师边读题边画线段图)美术班是40人 作文班是美术班的3倍师:看到老师的调查结果,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指名口述)板书 作文班有多少人作文班和美术班一共有多少?师:有了问题我们就得解决,那能不能你们自己解决?师:

11、板书并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列式?生回答问题。生口答生独立列式解答并汇报二、新授1、师:我们四年级同学上作文、美术班的真不少,那老师在调查时还发现了一个情况,我也把它记了下来,同学们仔细看看,看老师还调查出了什么?出示四年级同学参加美术班的有40人作文班的人数是美术班的3倍,奥数班的人数比作文班与美术班的总人数多5人?(板书) 总人数 多5人奥数班2、师:你们发现了什么?那老师现在想要知道奥数班有多少人?你们能不能帮我解决。出示:求奥数班有多少人?提示:做好的同学可以悄悄地跟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这么做,你们俩的想法是不是一致。3、师:现在,我想请一个同学把你们的悄悄话告诉我们

12、听好吗?4、比较:这道题和刚才那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指出:从两步三步,解三步题时,也要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来解答。生回答问题生独立列式解答生汇报列式及分析解题思路三、巩固练习1、师:老师突然发现,如果把题目中第三个条件改一个字,这道题就会变成一道新应用题,你们也找找看,看看是不是跟老师的想法是一样的。师:题目只改了一个字,最后的结果会怎样呢?2、师指出:题目中只稍作改变,就导致很大的变化,同学们在做题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认真审题!生试改生独立列式解答四、拓展延伸1、师:最近我们东关小学的小朋友课间10分钟玩的最多的是什么?看来同学们课间十分钟真是丰富多彩,我这里有一份来自我们班同学有关课

13、间游戏情况的报告。出示:级学生跳橡皮筋的有50人,踢毽子的人数比橡皮筋的4倍多15人。2、师:根据这些信息,你们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 踢毽子的有多少人? 共有多少人? 踢毽子的比跳橡皮筋的多多少人?生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生列式解答并说出分析思路五、布置作业练习七1、2、3任选一题让学生多一点乐学的空间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教学设计江苏省 陈圆方教学内容教材第70页例3、例4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46题。教学目标知识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十)、又比整百(整十)数稍小一点的数的简便算法,并能按简便算法正确计算。能力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判断等思维能力。情意让学

14、生在感受、体验、探索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体验成功,促进学生的发展。德育在探索中培养学生自觉学会和他人有效的合作学习习惯的。教学重点理解并学会这类题型的简便算法。教学难点减法的简便算法及灵活运用。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也要得到进步和发展”的理念。而这部分知识是计算教学,相对枯燥,因此我便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吸引学生主动、高效率地参与学习。在竞赛、跳绳、购物、我来当老师等情境中学习,学生必然会从中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同时也想让他们在探索中体验到生活中存在着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和变化,

15、体验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成果,体验到自己成为学习主人的乐趣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1、 出示口算题目。2、引导学生在计算中发现“秘密”。 1、师:左边的同学请算第一组题,右边的同学请算第二组题,时间15秒,看谁算得快又对。 164+10035+100351-100164+98135+297351-962、为什么左边的同学算得快而右边的同学算得慢呢?1、学生动手做题。2、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反馈所发现“秘密”。想通过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想通过做题来引导引导学生在计算中发现“秘密”。二、学习新知,探索简便算法。(一)探索16

16、4+98的简便算法。1.活动导入2.设计疑问。3.探索164+98的简便算法。4.做一做。(二)探索351-96的简便算法1.创设情境。2.列式,汇报算法。3.小组活动,模拟陈老师去收银台付款的情境。4.请学生上台表演。5.请学生仿照例题出一道减法的题目。(三)小结方法1.早就听说我们班有许多同学喜欢跳绳,那么你们能告诉老师1分钟能跳多少个?猜一猜陈老师1分钟能跳多少个?再猜一猜包老师1分钟能跳多少个?(出示:陈老师1分钟能打164个,包老师1分钟能跳98个。)2.,根据所给的两条信息,你现在能求出陈老师和包老师1分钟一共能跳多少个绳吗?3.怎样列式?怎样算比较简便?做完后小组内交流。(鼓励算

17、法的多样性)4.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完成135+297,做完同桌互查。1.星期六,陈老师和女儿到书店买书,我的女儿要买一套96元西游记,我带了351元钱,我付钱后,还剩多少元?2. 怎样列式?怎样算比较简便?做完后汇报算法。3.大家看看这个算式:351-96=351-100+4=255(元),想一想为什么要减去100再加上4呢?3.以同桌二人为小组,模拟陈老师去收银台付款的情境。4.哪一小组愿意上台表演?5.谁能仿照例题一道减法的题目给大家做一做。在例1和例2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为什么不一样?1. 学生猜想。2.学生思考。 3.学生动手列式,便独立探索简便算法。学生交流、反馈

18、自己的简便算法。4.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查。学生列式,探索简便算法后,汇报算法。学生思考、讨论、汇报。学生模拟陈老师去收银台付款的情境。学生上台表演。学生计算后汇报。学生思考、交流后,说说,比比总结加减法中的一些简便算法。(一)在这一环节中,我想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跳绳入手,一步步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接着解题中让学生自己做、自己说,说别人的,也说自己的。长此以往,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质疑能力很有帮助。同时,鼓励算法的多样性,可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通过这样设计,来加深学生对加法简便算法的理解和运用。(二)设计小组表演 “351-100+4”的活动,是想体现“寓教

19、与乐”的思想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理念。尽量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和发表意见的机会。同时想利用次环节来突破知识的难点。三、通过竞赛,深化知识内容。1、竞赛一:看谁列式多。2、竞赛二:看谁算得对又快。3、说一说、比一比。1、在下面两行中各选一数,并在所选的两数之间添上加号、减号使它们变成不同的算式。(1)426 、817(2)303 、5992、以小组为单位从以上算式中选择两题进行比赛,组内交流计算过程与结果,优胜者介绍方法与经验。3、小组交流,从以上的两个竞赛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以后做这类题型时,你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学生选数列式。学生选题、做题,并交流方法与经验。学生交流各自是发现,及警语

20、。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竞赛的情境,是想让学生在竞赛的学习中,既主动探究,又学会与他人友好合作,培养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三步计算应用题 李文新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24-26例1、例2。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三步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2、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种方法的解题思路。设计理念: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理解数学信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由学生自由提问、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力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

21、的需要,以促使每个学生能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改题,拓展新知”部分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也利于以后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 师: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学校下个星期将举行三、四年级的广播操比赛,同学们愿意参加吗?我们学校四年级有几个班?三年级有几个班呢?2、如果四年级每班选48人参加,三年级每班选40人参加。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三年级有7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9个班,每班48人。(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用线段图表示出以上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师根据学生回答板

22、书出所提的问题)1、回答问题。2、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后与同桌相互交流,指名汇报。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 师:小组合作共同分析、研究、解决这些问题。2、 请大家思考:求“两个年级共有多少人参加?”与求“四年级比三年级多多少人参加?”解法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小结,并板书课题:三步计算应用题。1、合作交流,汇报解题思路和方法。2、汇报自己的看法。三、改题,拓展新知。将“四年级有9个班”改成“四年级有7个班”,该怎样解答呢?同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再对不同解法的思路进行比较、评价。四、练习,强化新知。1、 四年级同学进行广播操比赛,男同学站了24行,每行12人;女同

23、学每行14人,站了20行,女同学比男同学少多少人?2、你能改变某个条件,使这道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怎样改?1、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相互讨论,改编后列式解答,说出思路。五、全课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解答这些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回答问题。六、布置作业。练习六:2、3、5题。认真、独立完成。教后反思:和平行四边形交朋友 周祥教学内容:苏教版P133135页平行四边形和“练一练”,练习二十六5、6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的含义,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认识

24、平行四边形的高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关系。3、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等能力以及空间观念。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6根小棒(2根7厘米、2根5厘米、1根10厘米、1根3厘米),直尺和三角尺等。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大量感性知识的认识,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意义。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1、 投影仪出示以下图形: 提问:以上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征?指出: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板书)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哪些是四边形?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都是四边形。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新的四边形,这就是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二、 教学新课:1、 认识平行四边形: 在画的过程中你觉得这个四边形有何

25、特点: 1、 2、 3、 4、现在请同学们把你们小组的第一个信封打开,请各小组合作,仿照左边的四边形,在右边再画一个出来,并按下面的要求写上自己的想法。 提问:谈谈你们小组是怎样画的?你们小组觉得这个四边形有何特点?指出:大家在画的过程中已经发现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像这样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定义)出示 这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出示 这个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是由两组对边平吗?进一步强调,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出示 这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齐诵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做“练一练”1集体评讲订正。2、认识长方形

26、、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现在请同学们把你们小组的第二个信封打开,请大家合作,选用信封里的材料钉一个平行四边形。老师行间巡视。学生钉好以后,老师拿一个上来出示给大家看。提问:你们在钉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概括出特征:对边不仅平行,而且相等。(板书) 特性:容易变形。追问:你们选材时为什么不用3厘米和10厘米的?进一步阐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老师演示:将平行四边形还原成一个长方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对号入座:对照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大家来分析。提问:既然是平行四边形,它和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区别?它既然不同于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我们就叫它是什么平行四边形?以前我们学过正方形是

27、特殊的长方形。现在请看这个圆圈(老师板书画出圆圈) 大圆圈包含了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里面的小圆圈表示什么图形?再里面的小圆圈表示什么图形?谁能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关系?3、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我们认识过三角形的高和底,平行四边形也有高和底。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呢?请同学们看课本,然后向老师汇报。(P134)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平行四边形内画高,并注明图里的“高”和“底”。提问:高是怎样画出来的?高和底这两条线段的位置有什么关系?说明:也可以作为一组对边上的高。(小黑板出示另一个平行四边形,作另一组对边上的高)提问:这条高和哪条边垂直?(注明“底”和“高”)指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也是互相垂直的关系,所以底和高也是互相对应的。投影仪出示下列图形:指出以上图形的底和高。做“练一练”3强调:在确定“底”的时候,要注意它与高是对应的。三、 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了些什么?(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特征、特性以及它与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四、 课堂练习:1、练习二十六 5学生量出长度,写在书里图上相应的位置上。2、练习二十六 6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