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届高三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联考语文卷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联考语 文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
2、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绸缪/荒谬 脊椎/椎心 裙裾/生活拮据 攒钱/人头攒动 B屹立/起讫 馈赠/匮乏 沉疴/百舸争流 间谍/间不容发C旋律/舷梯 置喙/姻缘 赡养/瞻前顾后 横行/飞来横祸 D饯别/栈道 作揖/通缉 裨益/稗官野史 着装/不着边际 2下面一段文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大批爱国人士毁家纾难,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坚苦斗争,慷慨为国。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
3、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移天易日,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A 风雨如晦 B毁家纾难 C坚苦 D移天易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类似“石首事件”这样的热点事件,并不会因“时过境迁”而“事过境迁”,当地政府能否真正吸取教训,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B把身体的器官、血液像商品一样出售,人不仅自降为物的级别,人与人之间也失去了那一种应有的尊重。C当前,医患纠纷频出,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有专家认为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难解的“信任死结”所导致。D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
4、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4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慈善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一代人为此付出努力,我们 。希望社会各界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慈善政府要完善捐赠监督机制,让捐赠者放心广大群众也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媒体和舆论也要积极引导,肯定捐赠者的善行 精心呵护慈善文化这株幼苗的成长期待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文化尽早“破题”A. B. C. D.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子 贡 传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利口巧辞。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父母之国
5、,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贡请行,孔子许之。至齐,说田常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鲁弱吴强,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吾兵业已加鲁矣,奈何?”子贡曰:“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子贡南见吴王,说曰:“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且夫救鲁,名存亡鲁,实困强齐也。”吴王曰:“吾尝与越战,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夫伐小越而畏强齐,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难,智者不失时。今存
6、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越王除道郊迎。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勾践顿首再拜,遂问子贡。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子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此灭吴必矣。”越王大说,许诺。子贡还报吴王,吴王大说,遂发九郡兵伐齐。子贡因去之晋,说晋君
7、修兵休卒以待吴,晋君许诺。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删改)【注释】高、国、鲍、晏: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分)王置齐而伐越 置:安排越王除道郊迎 除:清除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诚:果真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 兵:兵器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分)二三子何为莫出 窃为王危之子胥以谏死 重宝以说其心夫伐小越而畏强齐 其志欲之而畏越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8、待我伐越乃可子贡在游说各国君主时,总在赤裸裸的利益之上,加上一层冠冕堂皇的道理外衣。下面都属于“道理外衣”的一组是(分)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夫勇者不避难,智者不失时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分)齐国阴谋家田常想谋反,但又担心高、国、鲍、晏四大权臣反对,于是准备发动对鲁国的战争以壮大自己的实力。子贡临危出使,辗转于各国,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成功分化瓦解他们,保存了鲁国。子贡凭着能言善辩,纵横捭阖,奔走于众多诸侯国中,最终使这些诸侯国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吴国和
9、越国,原先强大的吴国灭亡了,原先濒临灭国的越国则崛起。吴国以救鲁的名义入侵齐国,打败齐国后,与晋国争霸,但最终未能如愿。吴军被晋军大败的消息传出后,越国趁机突袭吴国,吴国形势急转直下,曾经不可一世的吴王夫差也最终身死。越王勾践为了让吴王夫差放心前去攻打齐国,以使自己得到再次崛起的机会,除了派人给吴王送上贵重的宝物,他还在吴王面前表示,自己愿意带上越国兵马助吴王一臂之力。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吴 王 果 与 齐 人 战 于 艾 陵 大 破 齐 师 获 七 将 军 之 兵 而 不 归 果 以兵 临 晋 与 晋 人 相 遇 黄 池 之 上 吴 晋 争 强 晋 人
10、 击 之 大 败 吴 师 越 王 闻 之 涉 江 袭 吴 杀 夫 差 而 戮 其 相 破 吴 三 年 东 向 而 霸。(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 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定风波黄庭坚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注释】作者被贬黔中所作。鬼门关:即石门关,今四川奉节县东,两山相夹如蜀门户。两谢:谢瞻、谢灵运,二人曾在戏马台前赋诗为乐。 (1)上片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气候特点?这样的描写在全
11、词中有什么作用?(分)(2)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2) ,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 (诗经关雎)(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一种文学史论点认为:宋明“理学”主张以“理”灭“情”,走到极端,等于灭绝了人性感情,于是引起文学的反抗声音,致力于宣扬“情”的
12、美好及其所受的压抑遏制,如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演杜丽娘与柳梦梅的故事,是其“冲破封建礼教”的典型代表作。由此,遂又进而引起评论,说红楼梦是继承发展了牡丹亭,是更强烈彻底的以“情”反“理”,云云。是这样的吗?说是说非,不由个人爱憎,应从曹雪芹书中的客观内涵来审断,即红楼梦一书虽曰“大旨谈情”,究其本意,是否即可从此一句话引申出一个“唯情主义”的认识结论来?事实并不十分难晓,稍加梳理,便可分明。先说“理”到底是什么。汉字的“理”,本是从“玉”而作,本义即玉石的纹理之美。由此而生的引申义,即层次、条理、秩序以至规矩、规律,皆属于“理”。那么,人类社会一旦形成而且发展,其为“众人的关系”的组织法
13、则、管理规定、道德观念,自然要随时代条件而产生变动。这种“理”是可以沿、可以革、可以制、可以废的,但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基本关系的必要性,却是不能一概消除的否则结果是混乱、争夺、欺凌、吞噬。儒者多讲“理”,少讲“情”,用意是顾虑“情”会泛滥,“情”需要“社会、伦理、道德化”。其实,仁、义、礼、信,哪个又不是“情”在内主呢?比如,“无情的仁爱之心”,实际上会有这么一种“纯理性”的“仁德”(观念行为)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深究此义。他重情,但不废理。他的小说中内证分明,不难列举。书到第58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是全书的一大关目,作者在回目中第一次把“情”和“理”摆在了平列的地位而大书特
14、表,非同等闲字样。这回书说的是,宝玉病起,园中散步见藕官因悼念死去的同伴菂官在清明节这日为之烧纸受到不睦婆子的挟制。宝玉设词救之,但又嘱他不可在园中烧纸(“以后断不可烧纸钱,这纸钱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的遗训”)这是非理的做法。事后,宝玉从芳官探知:藕、菂小旦小生因做戏而相爱恋,菂官一死,藕官痛不欲生,故旧情不绝,为之焚祭。然他又与现在的蕊官相爱,一如昔时之于菂官此又何解?盖藕官自有一番“痴理”,以为夫妻死别,不应从此独身自守,而应续娶,方合理,只要不忘了亡者的旧好就是真情了。宝玉听了这一席话,合了己意,大为赞叹欣喜。雪芹原文的这段文字无论从故事情节还是从作者思想上讲,都是异常重要的关节所在。
15、一面是“情真意重”一句要言,同时一面则是不可妨“大节”与不能“不是理”。其次,再说与“理”密不可分的那个“礼”。礼,居孔门“六艺”之首,与“乐”同为华夏古文化的冠冕。礼是“仪式”“理”的体现或形式化。礼者何?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层次秩序交互关系是也。所以宝玉明确指定:礼须合乎孔子之训,而祭亡者烧纸钱是“异端”。孔子一句概括“礼”的话:“祭如在”。宝玉则以“诚”“信”“敬”三字为之疏解阐发。诚、信,是什么?就是一个“真”,虚伪的对立面。所以,宝玉憎厌世俗的“峨冠礼服”的祭吊之假礼,只求一炉一水,一茶一果,便召来受者之享佛、神、鬼三者也只享真情诚意。以上说明,宝玉并非俗论所说的以情反理,这只是人为的“强词”和浅见,夸张了宝玉的“叛逆性”和“反封建”。实际是什么?是反世俗,叛虚伪,但也未拒绝未轻薄孔子的古训。宝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