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8.26KB ,
资源ID:297889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7889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原理第五章教育与人的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原理第五章教育与人的发展.docx

1、教育原理第五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教研室:教育学教研室 教师姓名:王华 授课时间:第五周课程名称教育原理授课专业和班级06级教育学专业授课内容第五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明确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别掌握教育对人的形成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人的特性、人的发展规律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教具和媒体使用展台、计算机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时间分配(100分钟)复习旧课: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引入新课: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归根结底是通过人的活动来

2、实现的,而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呢?讲授新课:一、人的哲学 1、人的特性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3、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与教育思想的科学变革 二、人的发展 1、什么是人的发展 2、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 归纳总结:人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关于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与作用,后面详细阐述。 5分钟45分钟45分钟5分钟板书设计第五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哲学 1、人的特性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3、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与教育思想的科学变革 二、人的发展 1、什么是人的发展 2、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 讲授新拓展内容课后总结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讲 稿讲

3、授 内 容更新内容第五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决定了教育的对象是人,确切地说是人的身心,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又是多方面的,教育作为因素之一在人发展中起什么作用,教育工作者怎样遵循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好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总之正确认识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效果。第一节 人的哲学一、人的特性1、自然属性:如食欲、性欲、自我保护三种。 从其起源的基础看,他们是与动物性相沟通的;但是从其发展和表现看,又与动物不同不能将人的自然本性简单归结为一般动物性,因为在人的自然属性中融合着社会和文化的因素,在其非理性的本能中融合着人所独有理性的能力。人所

4、以能做到这一点是由于人与动物不同的生物组织和肉体组织结构,还有因其组织,结构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功能。在组织结构上,人爱动物学分类中属于单独一科-人科。他的智力姿态,双足运动都是灵长类所不能比的。双手的释放,使人与动物有了与动物觅食不同饿 满足食欲的方式-生产劳动。而“一当人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分开来。2、社会属性:社会性最基本的是人类共生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它规定了脱离社会的单个人是无法生存的;社会对于个体来说是一个首要的前提,他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历史证明:人类文明史中没有任何一中生活不是以社会的生活为前提的脱离了社会脱离了社会话的存在他就无法成为

5、一个人“狼孩”就是生动的一例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人对社会的以来程度也就提高。3、人际关系中的社会交往性:交往是社会生活的人际交往中发生的各种往来,接触和联系。交往是团结个体的方式,同时也是发展这些个体本身的方式,人类通过交往,实现各种信息的传递,使彼此了解。交往也是社会个体有意识和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是人的本性才能价值战线的重要途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促进与作用人伦关系中的道德性:道德性是人在与他人,社会发生联系进行交往的过程中依据某中行为规范而行事的限定性。道德是靠社会舆论的力量规范人的言行,其判断与衡量的标准有善与恶,假与真,没与丑等。人的道德性使人的社会性不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与动物接

6、任的区分开来了。1、 精神属性:它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的精神活动的特征有能动性和创造性、自我意识、价值定向性。首先,人的精神活动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精神活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表现为人对外部世界反映的目的性,主动性和选择性。人从来不是消极的适应客观事实,人总是在明确的目的和计划性下,通过积极的改造客观环境,从而使客观世界更好的为人类服务。人的精神活动的创造性表现为人具有创造和超越显示的能力可以通过智慧的努力。变换现实存在创造显示中不曾直接存在的东西其次,人类精神活动的另外一个特性是自我意识。在反映客观显示中,人不仅能够认识外部课题,而且也能够认识自我本身,认识在即的胜

7、利,心理世界,把自己从周围世界中区别出来,看清自己和他人,和世界的关系。 再次,价值定向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人的活动,无论是认识还是实践都是追求价值,实现价值的过程。不能取得或实现价值,人类就不会给自己提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任务。 三种属性构成了人性的完整结构,它们在总体上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上的最深层次的揭示,是马克思在人的本质观上的独特贡献。1、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与动物比,动物只有自然性,没有社会性。而人不同,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高度统一,在人这里

8、即使是与动物类似的字人性,也仅仅是类似而已,人的自然性其实与动物的自然性有着很大的不同。2、人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人的能动性是指人是一个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自觉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表现在爱人是社会和社会关系的主体和承担者,同时也是社会和社会关系的创造者人通过主体的活动,不仅创造了自我,也创造了社会和社会关系3、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人的共性表现为人作为人类群体的一员,具有作为人的一系列共有品质,如语言,思维,意识,立志,情感,意志,劳动能力等,这是人类的一般本性。但是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影响等条件的不同,每个人又有着个人独立的特征,智力,体力,兴趣,爱好,性格,旗帜,才能,志向等等三、马克思

9、主义人的本质观与教育思想的科学变革 第一,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紧紧抓住人的现实性,确立了科学教育观的现实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坚持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奠定了教育思想的科学出发点。 第三,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确认人的本质的多样性和变化性,确立了教育思想的辨证发展观。 第四,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承认人的受动性与人的能动性的一致,为科学的学生地位观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五,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为科学教育原则的指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四、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人的发展:指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一是知识技能能力的发展,思想品德和

10、审美的发展。二是包括对客观事物的一向和态度这良种反映是密切相关的。人们往往是从认识的客观事物中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意识和态度。同时人们的不同意象和态度对于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展又有很大的影响。良种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也就是心理发展的两个方面 人的发展分为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上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有顺序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生理方面身体的发展是先头部后四肢,先中心后边缘。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活动必须根据身心发展的这一特点循序渐进的进行。无论是知识技能的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都应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

11、等。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人的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总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不同的年龄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教育的基本依据换言之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对不同阶段的儿童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如果千篇一律不看对象教育工作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例如皮亚杰注重智慧和结构的认知的变化按照儿童智慧发展分成四个大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成运算阶段。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1)在胜利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生长不均衡。 (2)在心理发展方面儿童的发展存在关键期和

12、最佳期。发展亦有不平衡的方面。 同时人的身心发展还有关键期,例如少年期就是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一个关键期。4.人的身心发展还具有个别差异性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这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性别带来的胜利机能等方面的区别,其次从个人的角度看表现在不同儿童的同一方面发展的饿速度和水平的各不相同不同青少年儿童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年轻一代山根心发展的个别差异决定了 教育活动的因材施教参考书目:1.黄 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王道俊、扈中平:教育学原理,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3.柳海明:教育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版 4.瞿

13、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 6.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7.瞿葆奎主编,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8.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大象出版社1993年版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教研室:教育学教研室 教师姓名:王华 授课时间:第五周课程名称教育原理授课专业和班级06级教育学专业授课内容第五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明确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别掌握教育对人的形成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

14、人的发展观、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教学难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主导作用教具和媒体使用展台、计算机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时间分配(100分钟)复习旧课: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引入新课: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归根结底是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的,而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呢?讲授新课:一、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及作用 1、 遗传2、 环境3、 教育4、 个体主观能动性 二、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顺序性 2、阶段性 3、个别差异性 4、不平衡性归纳总结:总之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很多,充分考虑它们的影响作用,把

15、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科学进行人才的培养。5分钟65分钟25分钟5分钟板书设计第五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及作用 1、遗传2、环境3、教育4、个体主观能动性 二、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顺序性 2、阶段性 3、个别差异性 4、不平衡性讲授新拓展内容课后总结略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讲 稿讲 授 内 容更新内容 第二节 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及其作用 发展: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一、遗传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 1、遗传(遗传素质):是指儿童从父母和种系发展过程中继承下来的生理外部上的特点。 2、作用: (1)是人的身心发

16、展的生理或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胜利解剖上的特点,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印度狼孩的故事: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在孤儿院里,人们首先对他们进行了身体检查,发现他们身体的生物系统

17、是正常的,虽然营养不良。人们还发现这两个狼孩虽然长得与人一样,但行为举止却完全和狼一样,他们白天睡觉,夜晚活动,常常像狼那样嚎叫,他们用四肢爬着走路,用手直接抓食物送到嘴边吃。于是研究者就在人类的正常社会环境里对其进行训练,教他们识字,教他们学习人类的基本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然而,其中阿玛拉不幸死亡,卡玛拉在四年之后(大约十一二岁)才开始能够讲一点点话,智力水平也才相当于一个普通的婴儿的智力水平。据美国自然史杂志1976年4月号刊登的一篇书评说,“狼孩”的发现者、孤儿院的主持人辛格在他所写的狼孩和野人一书中,详细地记载了他和妻子一起如何努力把这两个像狼的女孩转化为人的经过,书中还附有美国人类学

18、家津格的评论。(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遗传的差异性对人的饿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4)遗传素质还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对人的影响在人的发展不同阶段作用不同 3、遗传决定论: 观点:人的发展由先天遗传下来的素质决定,由自然本能的自我扩张所推动,向着自我倾向发展,才能、爱好由倾向决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无足轻重。 错误:违背了人的认识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美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味的教育。”我国“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19、。二、环境是人发展的客观条件: 1、环境:指围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以各种影响的客观世界。 教育学的环境指学校以外的人们直接接触的自然社会环境。 2、作用: (1)为人们身心发展提供了外部的客观条件,对人的身心发展程度起一定的制约作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 (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内容和进程;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的发展方向和性质 (3)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但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社会实践;社会的精神文化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内容 (4)环境影响中大量的是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相互冲突的。环境对人影响的特点是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偶然性。材料:孟子,名柯。战国

20、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

21、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3、环境决定论: 观点:(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看作环境的消极的适应者)认为生长在某种环境中的儿童,只能成为某种样子的“环境决定论”;在政治上形而上学地认为家庭出身决定一切的“唯成份论”。 错误: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三、教育在

22、人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狭义):略 主要指学校教育。 2、作用: (1)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目的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2)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3)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它通过受专门训练的教师来培养学生;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4)教育能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并能有效控制环境对人的影响。教育可控制和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限制和排除一切不良环境的干扰利用和发展一切积极因素的作用,以确保个体发展的方向,但是教育的主导并不是万能的。3、教育万能论: 观点:

23、认为教育可以无视遗传与环境的影响,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错误:脱离开遗传与环境谈教育,它不可能实现对人发展的主导作用,更不是万能的,不会去超越一定社会的制约去培养人。 “教师取消”、“学校取消”。 霍德里奇:“任何先进的多功能及其在社会学习的人面前,充其量是一台玩具而已。”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 1、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特性。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发展的巨大的、内在的潜力和动力,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2、产生:客观环境提出客观要求引起人们的需求(要),构成发展的内因或动力,从而产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表现:人的活

24、动表现出来的。 人的活动包括:生命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人的生命活动和心理活动渗透在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中,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总之:影响人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分为:社会因素的是环境和教育,属于个人因素的是遗传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人的身心发展是在遗传基础上,受教育者积极自觉参加下,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经历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连续不断的矛盾变化过程。第二节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与教育运用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结合心理学知识自学。第三节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由于教育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制约,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使教育适应年

25、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一、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身体的、心理的各指标 “学不躐等”、“揠苗助长”、“凌节而施”。二、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发展心理学上一般把儿童个体的身心发展分为如下六个阶段: (1)乳儿期(出生1岁)。 (2)婴儿期(13岁)。 (3)幼儿期(36、7岁)。 (4)童年期(6、711、12岁)。 (5)少年期(11、1214、15岁)。 (6)青年初期(14、1517、18岁)。 童年期:注意身体、认识过程、个性心理方面的教育内容、方法;

26、少年期:身体和心理发展方面的教育内容、方法; 青年初期:身体、智力活动和个性心理发展的教育内容、方法。三、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发展的差异性,主要指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发展上存在个别差异,包括身体素质、智力水平、个性倾向、性别差异等很多方面。 首先是表现为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 其次是表现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四、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施以恰当的教育: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阶段、年龄特征和变化,速度等大体相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中的稳定性和差异性; 发展的可变性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

27、下,人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同一过程的不同侧面。可变性:不同年龄阶段间的变化与同一年龄段中的变化。稳定性和可变性就好像物种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和变异一样,共同构成了人的发展的基本过程。 发展的不均衡性是指人的发展虽然是有顺序的,但其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它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发展的同一方面上,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不均衡。二是人的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均衡,显示出一定的关键年龄或最佳时期。 五、发挥教育主导作用的条件 如上所述,在人的发展上,教育不是起绝对的主导作用,人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育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对个体而言,教育既可以

28、是积极的,也可以是中性的甚至是消极的。教育经验、师资水平、物质条件、学生原有水平以及社会上各种外在因素都可以影响到教育主导作用的发展,教育的主导作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教育的自身状况 教育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和效果的大小,与教育自身的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物质条件影响教育的速度和规模 教育的物质条件是教育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教育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教育的物质条件包括校园地理环境、校舍(办公室、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操场、教工学生宿舍、浴室、商店等)、教育设备(桌椅、黑板、幻灯机、照相机、摄像机、电视机、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

29、材、安全、防火、卫生、体育设施等)、图书、教材、教学辅助资料、办公用品、学习文具等。 (二)教师素质高低制约着教育的水平 教师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这样的赞誉:“你不仅是活的知识库,不仅仅是一名专家,善于把人类的理智财富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在他们的心灵中点燃求知愿望和热爱知识的火花。你是创造未来人的雕塑家,是不同于其他人的特殊雕塑家。教育创造真正的人,就是你的职业。社会把你看成能工巧匠,我们国家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能工巧匠。”教师的专业性是构成教育主导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能力和智慧,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三)

30、教育管理水平制约着教育功能的发挥 教育管理是对特定教育系统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进行合理组合,使之有效运转,以实现教育目标的协调活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管理工作至少要涉及到以下九个基本要素:目标、机构、职位、人员、财物、时空、信息、文化、法律等,任何一个要素出问题,都会给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家庭环境因素 (一)家庭经济状况 有研究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对儿童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好坏影响着儿童所能享用的教育资源的质与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儿童享受教育的年限和在何等资源条件的学校就读。同时,家庭经济状况也制约着家长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精力和经济的投入程度。但这种影响作用是有限的。 (二)父母的文化水平 有关研究表明,儿童的发展、家庭教育的质量与家长的文化水平成正比。家长的文化水平越高,其教育能力和家庭教育水平就越高,儿童发展的基础就越好,发展的潜力就越大。 (三)家庭的人际氛围 家庭的人际氛围是家庭成员在经常状态下占优势的、一般的态度与感受,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个非自然的主观因素。一般而言,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家庭气氛,增强了家庭内部的群体凝聚力,保证了家长教育影响的效果,这对子女的学习和品德发展是有利的;相反,专断的、紧张的、经常有冲突的家庭氛围,对于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势必产生不良的作用和结果;平淡的、不活跃的、关系疏离的家庭气氛,导致子女与家长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