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81.23KB ,
资源ID:297849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7849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设计.docx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设计-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设计(总15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设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设计(两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一、体会课文是如何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的,鉴赏本文思路清晰,极有层次,不枝不蔓,文意明晰的特点。二、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三、积累文言词汇,学习课文造语平实而生动的特点。四、领略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风格。教学设想这篇课文可以按“言志”这一线索,从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分析

2、人物形象要与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写作特点结合起来。对孔子思想分析不宜过多。对孔子为什么要“与点”的问题,也不宜讨论过多。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因材施教”是被人所公认的科学的教育原则,在这方面儒家创始人孔子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二、明确目标1.体会课文是如何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的,鉴赏本文思路清晰,极有层次,不枝不蔓,文意明晰的特点。2.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3.积累文言词汇,学习课文造语

3、平实而生动的特点。4.领略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风格。三、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训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A.摄乎大国之间niB.风乎舞雩yC.夫子哂之chnD.冠者五六人gun2.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B.摄乎大国之间摄:夹处。C.且知方也方:义方,道义。D.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撰写,写作。3.下面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A.因之以饥馑因:继,接着。B.舍瑟而作作:发作。C.春服既成既:既然。D.其言不让让:使。4.下列各句中“如”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A.如或知尔B.求,尔何如C.如会同,端章甫D

4、.如其礼乐,以俟君子5.下面对加点词词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子路率尔而对求也为之鼓瑟希,铿尔夫子何哂由也A.相同,也相同B.不同,也不同C.相同,不同D.不同,相同6.与例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C)例:加之以师旅A.以吾一日长乎尔B.毋吾以也C.为国以礼D.以俟君子7.下面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C)例句:风乎舞雩A.如会同,端章甫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D.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8.下面这个句子的正确翻译是(B)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A.由做这件事,比它三年后,可使每人更有勇气,并且知道方法。B.我治理它(国家),等到

5、三年以后,就可以使那里的百姓勇敢善战,并且懂得为人的道理。C.由来治理它(国家),要用三年的时间,可以让每人有勇气,并且知道策略。D.我来做这件事,比三年后更使人有勇气并且懂得作战方略。9.下列译文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A.我比你们年纪都大,不要因此受拘束而不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请你们从政),那你们将怎么办呢?B.我比你们大一两天,不要老用我的说法。如果有人了解你们(请你们从政),那你们将怎么办呢?C.我比你们年纪都大,没有人用我了。如果有人了解你们(请你们从政),那么为什么不去呢?D.我比你们大一两天,不要老用我的说法。如果有人了解你们(请你们

6、从政),那么为什么不去呢?四、课文分析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这一部分,孔子向学生问志。但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孔子一出场,就给人以态度和蔼、思想明智、胸襟开阔的印象,可见孔子确实是一位高明的老师。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可分四个层次。第1个层次(“子路率尔”“夫子哂之。”):这一层次,写子路述说己志。孔子见子路不谦让,所以笑他。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第2个层次(“求,尔何如”“以俟君子。”):这一层次,写冉有述志。他“长于政事”,认为儒家的最高理想实现礼治,要等待君子协助才

7、能办到。第3个层次(“赤,尔何如”“愿为小相焉。”):这一层次,记述公西华述志。他很重视礼治,年龄虽小,态度却很谦恭。第4个层次(“点,尔何如”“吾与点也。”):这一层次,写曾皙述志。孔子对曾皙予以赞扬。这一部分,是写子路先回答说,他有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孔子对他的话不以为然,报之一笑。冉有的回答是:自己只有治理方圆几十里的小国的才能。公西华的回答更为谦逊,他说自己的才能只配做个小司仪官。孔子对冉有和公西华的话都没有立即表明态度。曾皙表示不愿做官,但他所描绘的师生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景象,是“礼治”的最高境界,集中而形象地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孔子对他的话非常

8、感慨,当即表示赞同。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这一部分写子路、冉有、公西华走后,曾皙向老师探问那三位同学的谈话如何。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谈的志向逐个加以评价。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子路的话表现得不谦让,所以笑他。而对冉有和公西华的谦逊态度是满意的,尤其是对公西华,从他的才德看,足可胜任一个大司仪官。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本文中,可看出他们师生关系十分融洽、非常平等。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每个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即使在日常交谈中,也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政事,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四个学生述志后,他高屋建瓴地将他们的发言上升到“礼治”,

9、将他们要做的事上升到与治国有关的高度,很有指导意义。课后作业熟读课文,完成“练习”二、三。【背景材料】一、孔子生平和论语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

10、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12下一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设计(两篇)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2、体会孔子的思想。3、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重点难点1、文言知识积累、学法探索。2、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一、导入新课: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为人类留下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他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实用。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鼓励几个学生自由发言

11、)。明确: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今天我们就通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来感受这位教育家的形象。板书标题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二、了解论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

12、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侍坐: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三、重点字拼音俟,音s莫,音m甫,音f哂,音shn相,音xing铿,音kng沂

13、,音y喟,音ku雩,音y冠,音gun实词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虚词注意它的用法。注意特殊句式的句子。重难点解决过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字词句,通过研讨解决困惑。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课文,教师答疑,帮助学生疏通课文。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摄:课文注释说“夹、迫近”,二者意义差别较大,不宜并选,选前一个义项即可。因之:之,指代师旅。亦:副词,这里有“只是”、“不过是”的意思。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不要。毋,不要。以,认为。这一句省略了成份,还原为“毋吾以于此而不言也。”,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

14、们。如,如果。或,有人。尔,你们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加之以师旅状语后置句,即以师旅加之,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以”,介词,用。四、指名学生口头翻译课文,教师点评,掌握重点知识:(一)、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句子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1、不吾知也2、毋吾以也3、则何以哉?翻译以前学过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1、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3、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4、何陋之有(陋室铭)5、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6、唯利是图(成语)寻找规律和方法:1、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2、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

15、宾语,宾语前置。3、以结构助词“是”、“之”提前宾语。(二)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的词1、吾一日长乎尔2、乎大国之间3、异乎三子者之撰4、浴乎沂,风乎舞雩这四个句子中的“乎”都相当于“于”,可翻译成比、在。(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尔”的用法1、子路率尔而对曰2、鼓瑟希,铿尔这两个句子中的“尔”是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后,相当于“然”3、尔何如?尔:代词,你(四)、翻译学过的句子,注意“如”的用法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3、宗庙之事,如会同。或者(五)、翻译下面句子注意“方”的用法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2、可使有勇,且知

16、方也:正道,指是非准则复习学过的知识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2、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正,才(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与”的用法1、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与:同意2、唯求则非邦也与大利与:语气助词复习学过的知识:1、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2、遂与外人隔绝与:和3、生三人,公与之母与:给予(七)、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用法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帽子。2、鼓瑟希,铿尔鼓:名词作动词,弹奏。3、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4、浴乎沂,风乎舞雩风:名词作动词,吹风练习:指名学生口头翻译下面的句子,特别要注意关键词。1、居则曰:

17、“不吾知也。”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3、可使有勇,且知方也。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5、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6、何伤乎?7、吾与点也。8、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五、学生讨论:1、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2、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学生发言,教师明确:1、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相对而言,本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这篇文章记叙了孔子师生谈话的整个过程,不仅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所以还应该把它看成一篇记叙文。2、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

18、):写孔子问志。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六、思考并回答:(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2)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3)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学生交流作业中的问题答案并发言。师生明确。1、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

19、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

20、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2、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3、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

21、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己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4、课文中的孔子既是一个有抱负,也是一个苦闷的活生生的形象。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附:板书设计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子路: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哂之(以其言不让)如或知尔冉有: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唯求则非邦也与则何以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非诸侯而何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曾皙: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吾与点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