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6.03KB ,
资源ID:2978219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7821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练习习题库.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练习习题库.docx

1、练习习题库练习习题库国学入门练习题库一、 选择题 1、要迅速了解赤壁之战真实而完整的过程,最好优先参考(C)A、资治通鉴 B、三国志 C、通鉴纪事本末 D、三国演义 2、下列何种体裁的史书被称为“正史” (A )A、纪传体 B、编年体 C、纪事本末体 D、典志体 3、对史记不同体例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A )A、本纪、表、书、世家、列传B、本纪、世家、列传、书、表C、本纪、世家、表、书、列传D、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4、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B )A、春秋 B、史记 C、汉书D、资治通鉴 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C )A、春秋 B、左传 C、史记D、资治通鉴 6

2、、以下关于史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A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断代史。B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C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采用了以 事件为中心记述历史的“纪事本末体”。D刘知几的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理论性著作。7、关于春秋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A春秋的作者据说是左丘明。B春秋的主旨,乃在于“借事明义” 。C春秋的“大义”主要包括复礼、正名和尊王。D“春秋三传”各有特色,从不同角度对春秋进行了阐释。8、研究古代的职官制度,首先要参考 的是(C )A、春秋 B、诗经 C、周礼D、仪礼 9、与“韦编三绝”有关的一部经书是 (B )A、诗经 B、易经 C、论语D、孝经 10、关于

3、周易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A周易第六十三卦是“既济”,第六十四卦是“未济”,这种卦序安排,体现出周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B“朝乾夕惕”这个成语,出自周易 。C八卦中的六爻,“六”表示阳爻, “九”表示阴爻。D周易里就有“与时偕行”的思想,这说明,“与时俱进”的观念,由来已 久。11、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A、“周易”的“易”既有“变易”之义, 又有“不易”之义,互相矛盾。B、小戴礼记由戴圣编就。C、研究古代的职官制度,首先应当参考周礼。D、尚书起初只称为书。12、关于尚书的说法,认识有误的一项是(D )A尚书确立了君权神授的天命观。B尚书确立了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系统。C尚书展示了

4、圣王的保民意识。D尚书是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多体裁文献汇编。13、关于诗经的论述有误的一项是 (C )A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汉初,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C“诗经六义”包括赋、比、兴、风、雅、颂,它们的分类标准是一致的。D诗经具有多重意义。14、关于“五经”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D ) A“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B“五经”经典文化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C“五经”中,易是天地之大道, 书是先王行事的记录,诗是先王之泽尚存背景下的情怀表达,礼是人们的行为规则,春秋是人间行事的价值判断。D“五经”属于应当抛弃的封建糟粕。15、关于“四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5、 (C )A“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四部先秦典籍。B“四书”是南宋朱熹为重新建立意识形态话语系统而确立的新的经典体系。C大学、中庸是仪礼中的两篇论文。D“四书”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考试内容。16、关于周易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A“周”有周人、周遍、周转三重含义; “易”有简易、变易和不易三重含义。B周易分为“经”和“传”两大部 分。C周易的价值在于“预测”。D周易的许多地方体现出深刻的哲理。17、关于春秋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B )A春秋是春秋二百四十多年历史的大纲,是孔子修订的“近代史教材”。B春秋左氏传的作者毫无疑问是左丘明。C春秋公羊传的作者传说是子夏的学生公羊高。D“春秋

6、三传”各有特色,从不同角度对春秋进行了阐释。18、目前流传于世的诗经版本是 (B )A、齐诗 B、毛诗 C、鲁诗D、韩诗 19、下面不属于诗经的一首诗是 (B )A、无衣 B、离骚 C、氓D、静女 20、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按照四分法,国学可以分为经、史、子 、 集 。B按照五分法,国学可以分为小学、 经学、史学、子学、文学。C按照三分法,国学可以分为义理之 学、辞章之学、考据之学。D按照两分法,国学可以分为经世之 学和修身之学。21、下列汉字不都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D ) A人手自止 B日月山水 C鸟马 牛羊 D豆求其朱 22、下列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 )A木马水日 B鱼龟

7、明亦 C江河刃火 D急在疆徙 23、下列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 )A木马水云 B鱼龟明元 C月燕兼慢 D雨首爪理 24、下列汉字不都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C ) A莫昔盥取 B益即棘步 C明刃 集云 D从比众休 25、下列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C )A既家象又 B涉泪天人 C众即祭杳 D武信领大 26、下列汉字不都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 ) A从比友本 B莫益即既 C及集 要盥 D泪武信众 27、下列汉字不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 A本末幕防 B请城歌铜 C 忍 草 松期 D梗架渡饱 28、下列汉字不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 (C )A招芳想堤 B妈让骄狼 C紫竿亦交 D河鼻腿在 29对甲骨文

8、的特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A象形意味很浓 B笔画纤细, 圆笔少而直笔多 C异体字较多 D个体性很强30、对下面的汉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在古代汉语里,“皇后”的“后”不能写成“後”;方位词中的“後”不能写成“后”。B、在古代汉语里,“乡里”的“里”与 “表裏”的“裏”不是一个字。C、“禽”的本义是捕获鸟兽,引申为捕获的对象,鸟兽之总名。后来为它的本义另造了一个“擒”字。D、“子曰诗云”的“云”也可以写成“雲”。31、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是( A )A王国维 梁启超 赵元任 陈寅恪 B章太炎 黄侃 王国维 梁启超C王国维 梁启超 吴宓 李济 D蔡元培 梅贻琦 刘师培 胡适32、

9、“甲骨四堂”是指( A ) A郭沫若 董作宾 罗振玉 王国维 B王懿荣 刘鹗 孙诒让 罗振玉 C唐兰 容庚 陈梦家 于省吾 D王懿荣 罗振玉 李济 胡厚宣 33、下面不属于假借字的一项是(D )A、“而且”的“而”。B、“千萬” 的“萬”。C、“南北”的“北”。D、“鸟兽” 的“鸟”。3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A、在古代汉语里,“山谷”的“谷”不能写成“榖”;“五榖”的“榖”不能写成“谷”。B、在古代汉语里,“發射”的“發”与 “毛髪”的“髪”不是一个字。C、“腿”的左半部分应当是个“肉”字, “朕”字的左半部分应当是个“舟”字, “青”字的下半部分应当是个“丹”字, “期”的右半部分

10、应当是个“月”字。D、煎、熬、燕、魚下边的“四点水” 都是“火”字的变形。3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A、“页”的本义是“人头”,从“页” 的字大都与人头有关。B、“七月流火”的“火”指大火星。古人根据大火星的位置划分四时。C、“疆埸”本指田界、地边,引申为国界、边疆。“驰骋疆埸”也可写作“驰骋疆场”。D、 “字”的本义是生孩子,引申为文字。36、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 )A、“向,北出牖也。从宀,从口。”属于以形索义。B、“政者,正也。”属于因声求义。C、“弄,玩也。”属于直接释义。D、“老,考也;考,老也。”属于反义相训。37、成语“鹏程万里”、“扶摇直上”出自(C )A、诗经 B

11、、尚书 C、庄子D、论语 38、关于子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B ) A诸子兴起于春秋之末而盛于战国, 习惯上称为诸子百家。B诸子之中影响最大的是墨家。C法家的代表人物有商鞅、韩非等人。D名家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他们主要在分辨名与实的问题。39、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A如果说“史学”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德化系统的话,那么“文学”则是中国文化的监督系统。B传统四部分类中,“集”即属于文学文献。C所谓“别集”,是收录个人诗文的集子;所谓“总集”,是指众多人的文章汇编而成的集子。D所谓“类书”,是将古今资料分门别类汇于一编的书;所谓“丛书”,是按一定原则或目的丛聚起来的成套图书。40、下面说法错误的

12、一项是( A )A格律诗产生并流行于汉代。B骚体诗是由战国时著名诗人屈原所 创立的一种诗体,其代表作是离骚。C从内容上讲,文章可以分为记事体和论说体。D“赠序”是专为送别亲友而立的一种文体。二、 填空题 1、传统上,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并立,统称为 小学 。2、汉字的分化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引申义过多而引起的分化,一类是因为 假借义 过多而引起的分化。3、“四书”中 大学 、 中庸 出自 礼记。4、“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 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段话出自 陈寅恪 为 王国维 撰写的铭文。5、首先对甲骨文作出确认的 王懿荣被誉为甲骨文之父。6、 隶书 是古文字和今文字

13、的分水岭。7、古人常用的注音方法主要有 直音法 、 譬况法 、 反切法 。8、训诂学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形索义 、 因声求义、 直接释义 、据文考义和援事解义。9、 据法守职 、 秉笔直书 ,这是史家的一个传统,同时也是一种精神。10、史书的体例主要有 编年体 、 纪传体 、 纪事本末体 。11、天行健,君子以 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 厚德载物 。12、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道 。13、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14、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15、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16、朝闻道, 夕死可矣 。17、刘知几曾用八个字概括史之意义:记事载言 , 劝善惩恶 。18、我国第一部编年

14、体通史是北宋司马光编写的 资治通鉴 。19、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史记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汉书 。20、典志体史书最有代表性的是被称为“三通”的 通典 、 通志 、 文献通考 。21、春秋“大义”的基本内容包括复礼 、 正名 、 尊王 。22、前四史包括 史记、 汉书 、 后汉书、 三国志 。23、春秋五霸是指 齐桓公 、 宋襄公 、 晋文公 、 秦穆公 、 楚庄王。24、许慎给指事字下的定义是 视而可识 、 察而见意 。25、校勘的常用方法有 对校 、 本校 、 他校 、 理校 、 物校 。26、周易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具有筮占功能,是一部 卜筮 之书;另一 方面,由于蕴含了博大精深的

15、思想内容, 又是一部 哲学 之书。三、 判断题 1、从总体上说,汉字的形体演变,分为字体形态的变化和字形结构的变化。V 2、说文中某个部首越多,它所代表 的事物同先民文化的关系就越密切。V 3“满招损,谦受益”、“玩物丧志”、“功亏一篑”都是出自尚书。V 4、老子、庄子和墨子都是属于道家学派。X 5、形声字的声旁均可表义,所以可以因声求义。X 6、“一字千金”的典故,与吕氏春秋有关。V 7、使用“曰、为、谓之”这三个术语时,被解释的词总是放在它们的后面。V 8、“读如、读若”主要用来注音;“读 为、读曰”主要用来指明通假。V 9、就中国文化、学术而言,“经”是源,史学、子学、文学是流。V 10

16、、礼记是解释周礼的书。X 11、章太炎被誉为“三百年乃得一见的史学大师”。X 12、“经”的本义是织机上的纵线,引 申为准则、法度,又引申为可以奉为准则的经典著作。V 13、“六经”中的“礼”指周礼, “五经”中的“礼”指礼记。X 14、“難”字本为鸟名,而借为艰難之“難”。V 15、带“冫”旁的字,多数跟“冷”有关系。V 16、“境”是为“竟”的一个引申义而造的字。V 17、使用“犹”字,表明用近义词作注; 使用“之言”、“之为言”这两个术语时, 必然是用音同或音近的词作注。V 18、黄侃曾被章太炎封为“天王”。V 19、大篆是今古文字的分水岭。X 20、“四点水”是“火”字的变形,带 四点

17、水的字都同火有关系。例如煮、煎、熬、燕等。X 21、髪和發,谷和榖,在古代可以通用。X 22、形声字的声旁均可表义,所以有 “其类在左,其义在右”的说法。X 23、“萬”字的本义是蝎子,借为千萬之“萬”。V 24、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史书。X 25、关于汉字的起源,学界通行的说法是仓颉造字。X 26、后和後,里和裏,在古代可以通用。X 27、“喬”的形旁是“高”,为了减少笔 画,省去了上面的两笔。这种做法叫做 “省形”。V 28、早期的儒者泛指一切知书识礼的知识分子。V 29、“二十五史”全都是纪传体。V 30、通鉴纪事本末的编者是南宋的袁枢。V 31、“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对男子的尊美之

18、称,正如“姬”是对女子的尊美之称。V 32、先秦时期的主要思想流派有一百家, 故有“诸子百家”之说。X 33、典志体是我国古代史书体裁之一, 也叫“政书”。V 34、老子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为 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V 四、 简答题 1、左传的文学特点有哪些? 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人物性格形神毕现,有立体感。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擅长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2、训诂学的意义有哪些? 为我们阅读古代文献提供了一种门径和方法。提高我们对汉语言文字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准确度 以帮助我们进行中小学语文教学。3、因声求义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所谓音同或者

19、音近,是指古音相同或者相近; 要有文献语言为佐证。4、什么叫国学? 近代以来运用现代和传统学术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学科 5、举例说明什么叫做反切。反切法就是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例如:好,呼告切。取“呼”字的声母,“告”字的韵母和声调,就拼合出“好”的读音。6、尚书的文化意义是什么? 尚书确立了君权神授的天命观; 尚书确立了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系统; 尚书展示了圣王的保民意识; 尚书倡导任人唯贤的思想; 尚书有许多修身养性的格言。创造出大量成语,丰富了汉民族的语言。7、礼记的价值有哪些? 是了解和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史料。其中许多内容对后世影响深远。8、运用“以形索义

20、”的方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以形索义应当依据小篆以前的字形;假借字不能以形索义; 为一个词的引申义而造的字不能以形索义; 避免望文生义。9、简述诗经的多重意义。可以作为当世执政者的参考; 可供后世为政者效法; 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 具有社交功能; 丰富了我们的语言。10、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主要在哪些方面深刻地影响着国人? 肯定人的现实价值,尊重人的生命。主张顺应和合理地满足人的欲望。“仁者爱人”,包含着对人们基本权利的承认和肯定。“民贵君轻”蕴含着“人民主体”的思想。积极面对人生和社会,砥砺奋发、努力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11、请说明编年体史书的优缺点。优点是便于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

21、间,了解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可避免叙事重复。缺点是记事按年月分列杂陈,不能集中叙述每一件事的全过程,难以记述不能按年月编排的内容,往往详于政治事件而忽略经济文化。12、请说明纪传体史书的优缺点。其优点是以历史人物为记述中心,把纪、传、书(志)、表等各种体裁形式加以综 合,融为一体,可以广泛地展现各类人 物的活动,通观一个历史时期的概况。缺点是记事分散重复,纵向的综合概括 力较差,难以清晰地表达历史发展的时 间顺序和各事件、各人物之间的相互联 系。13、重振国学的意义是什么? 有利于吸纳外来文明。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实现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意义重大。承担着为实现中国梦发掘传统的文化资源和思想指导理念的

22、任务。对于提升国人的道德标准,维持良好 的社会秩序意义重大。对于增强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意义重大。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发展。14、甲骨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象形意味很浓。笔画纤细,且圆笔少而直笔多。异体字较多。个体性不强。15、举出出自诗经的几个成语。(鸠占鹊巢、信誓旦旦、衣冠楚楚、不可救药、同仇敌忾、投桃报李、进退维谷、忧心忡忡、辗转反侧、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无所适从、逃之夭夭等等。)16、百家争鸣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哪些问题上? 人性的善恶问题 对待文明的态度问题 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分歧 名实之辨 仁爱和兼爱的争论 17、举例说明老子的观点之一。(主要 观点有无为而无不为;致虚致

23、,守静笃; 以柔克刚;大器晚成;保持低调;不争 而胜。)考试注意事项 一 以平常心态考试会发挥得更好。紧张时,闭眼,静一静。二 考前不给自己定科目考试分数目标会考得更好。三 审题要仔细要审完关键字要标识能减少失误四 遇到 3-4 分钟没思路的题可暂时放弃,演算很复杂的题可等容易简单的题做完后再做,切不可在一道题上消耗过多的宝贵时间。五 解题时只专心在本题上会大大提高正确率,一心二用易失误。六 以中等速度解题争取做一题对一题,做对比做完重要一万倍。七 会的题要保证全对,中档题要争取全对,不会的题争取不交白 卷。低档题和中档题全做对就能考上一本!八 力争一次做对,不要指望有时间检查和修改。九 整洁

24、清爽的卷面,正确的书写,会赢得改卷老师的欢喜。十 解题时要由易到难,尤其是理综卷可看成是一门课。容易的题先做,拿到了基本分,心踏实了,反而会发挥得更好。十一 解题推演要一步一步地推,跳步骤可能导致失误丢分。十二 草稿纸演算标题号,书写要整齐,以便查错方便。十三 考过的科目不要再去想它,一门心思准备后面的考试。十四晚上要早点休息,保证以最佳状态参加考试。十五 考试要带的东西要头天晚上准备好,以免遗漏,并放在最瞩目的地方。十六 考试前一天晚上把考试格言认真读一遍。高考和平时考试并无二样,所不同的只是高考内容广泛且综合, 囊括了小学,初中,高中所学知识。高考主要考核每个考生十二年 来所学知识的全面性

25、,灵活性和解题能力。统计过去历次高考情况,试题难易程度分配率大致排比为3:5:2,即一般难度的大约三成,中等难度的大约占五成,难度大点的所谓提高题约占二成。由此可见,只要能把中等难度以前的分数全都拿到,总分应该稳得 600 分。如果提高题再能拿到 30%应有的分数,那总分就可得 640650 分了。所以一定要有信心和决心,不要被高考所吓倒。当然对待每道具体试题,还一定要认真细心,不能有丝毫马虎大意才行。接到试卷后不要急着答题,先简略的浏览下卷间的篇幅及夹层面或背面有无试题(防止答漏题)以及试卷的说明和要求(或注意事项)。还要留意答案的相应位置。审题和解题应是同步进行的,每道题在解题前都必须用几

26、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先认真思考一下试题的意义和要解答的问题以及如何去解答。审题要注意试题里关键词和字的意义,特制一些棱模两可的词和字一定要区分清楚。有时一遍弄不懂的就要两遍三遍,知道弄懂题意后再动笔作答。审题要集中思想,专心致志,不要一心挂两头,瞻前顾后,分散精力,打乱思维。思考到那一题就好像全张 试卷就只有这么一题。其他试卷题全都不存在似地。总之,思考试题时精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千万不可以思考了这一题又惦记着那一题。也不要怕审题耽误时间,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题审好答案明朗了,下笔要流利些,顺当些,时间省在里面不说,更重要的是避免了不必要的失分。解题次序应自第一题起向后依次逐题解答。这一题解答结束

27、了才能解答下一题,不能跳(挑)题或选题等乱解一通。这样容易出 现答乱题或者在解这一题时大脑还同时想着那一题的混乱现象,最 容易出差错。所以解题时为了集中思维,有秩序的解答,一定要按 试题的顺序一题一题的解下去。这样才能避免精力分散,思维混乱, 甚至答题张冠李戴等现象。解题时如遇到难度较大且繁杂,花费时 间较多的试题或答到中途后面感觉棘手甚至答不下去的试题,可先 暂放一下(记准要在答题处留足够多的答题位置)待试题解光后剩 有时间的话再回头继续认真的去解,总之,不要被难题繁杂题耽误 太多时间。作文主要是要审好作文题,固作文分数多,写走了题失分也多。所以在动笔写文章前一定要先审好作文题。根据所给条件

28、弄清楚要 怎么写,写些什么,写什么体裁。必要时(时间许可)可将主题思 想,分段及段落大意拟出来。所以作文的审题及准备工作费时较多。只有将主题思想扣准了,才能写出切入主题思想的文章,这才能得 高分。选择题,改正题或只在答案里填写编号等一类试题,不仅要认 真审题,而且还要一词一字地细细推敲,正确理解试题要表达什么意义,有时还要将待选的词或字代入试题,看选用哪个词或字去使试题的意义更完善,更恰当,这就是要选的正确答案。数理化的数字答案如不给计算器计算的话,就一定要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计算出来再填到答案里。千万不能图省事心算来计算数学答案,这很容易算错或记错。所有试卷的卷面都要整洁,字迹要清晰,让阅卷人看

29、的清楚舒服。尤其语文卷(包括作文)的卷面更要整洁,字迹更清晰工整, 标点符号准确,少用错别字,潦草字或缺胳膊少腿的字。做好的试题不能轻易改动。整个试卷都解完了,如果还剩有时间只能用来解暂时丢来下未完成。其他已做好的试题不能轻易重审, 更不能轻易的改动。因为试卷做完了,大多数人都认为任务完成了, 万事大吉了,昏昏然了,思想马上就放松了。这时再回头看试题, 眼睛都模糊了,字也看不清了,头脑好像被东西遮住似的,迷迷糊 糊的。这样不经意的随便动笔,很容易让原来做对的题改错了,好 好的得分题被改成失分题。所以一定要记住,千万千万不能将已做 好的试题随意重新审查,随随便便改动。只能用这剩余时间重新审 查丢

30、下来未解或解完的试题以及确有把握确实做错的试题。就是这 样子也不要急于动笔,可光将眼睛闭一会,让大脑稍事休息会,然 后再重新振作精神,再通过认真审题,找出错在什么地方,应如何 解或者如何纠正。千万千万不可以不通过认真仔细推敲而随意更改 了事,这很容易出差错。所以在试卷做完后剩余有时间想再动笔, 一定要慎之又慎,千万不可以草率行事。以上是我根据考场应试时容易疏忽以及心理活动方面几个应注意的地方,在这里提醒你一下,希望在考前一两天将这看几遍,将自己置身于考场的实际情况对比对比,让大脑留有深刻印象,以防在考场应试时犯别人或自己以往常犯的毛病。我想在临场应试时, 只要注意这些地方,虽不能帮你多考多少分数,但是帮你少失些分应完全可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