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9 ,大小:53.21KB ,
资源ID:297659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7659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当代学生》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翻译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代学生》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翻译及答案.docx

1、当代学生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篇翻译及答案1 鲁 人 徙 越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履为履之也, 而越人跣行; 缟为冠之也, 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 游与不用之国, 欲使无量, 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何如穷也?”(选自韩非子说林上)【说明】缟 (g o): 古代的一种白绢。铣( xi n):赤脚。【译文】鲁人自己善于织草鞋,(他的)老婆善于织白绢,(他们)想搬到越国去。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必定会很穷的。”鲁人问:“为何呢?”(那个人)说:“草鞋是用来穿的,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

2、蓬首垢面的,凭你所善于的技术,到用不着的国家去(糊口),想要不贫困,莫非可能办到吗?”鲁国人就反问他说:“到了不用我们专长的地方,我们能够指引他们穿鞋戴帽,跟着用途的不断推行,我们怎么会受穷呢?”【阅读训练】1解说以下划横线词语。鲁人身善织履( ) 或谓之曰( )履为履之也( ) 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 ) ( )2翻译下边这个句子。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3请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鲁人不可以徙越的原由。4你认为鲁人可不可以够徙越呢?请用自己的话说明原由。5自己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参照答案】1自己 有的人 穿 但是,表示转折 凭、用2略 3 略4此题答案较为开放。如:不可以徙。

3、鲁人没有从实质出发,越国人不穿鞋,不戴帽,假如徙越,不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此后的生活必定会穷途末路。可徙。鲁人能够指引越国人穿鞋戴帽,跟着鞋帽用途的不断宣传推行,就能够发挥他们的专长,往后的生活会愈来愈好。5( 1)凡做一事,拟订行动计划,一定先做检查研究,从实质出发,万不可以纯凭主观,灵机一动,鲁莽从事。经商特别要认识顾客的需要。(做事要吻合实质,实是求是,人实质出发,剖析客观条件,这才能收到优秀的成效。)(2)要学会换一种思路考虑问题,要善于对同一对象从不一样角度、不一样方面进行思想,进而得出自己的独到看法,这样才会创新,才能更好地掌握机遇。2农民殴宦尝有农民以驴负柴至城卖, 遇宦者 (

4、太监 ) 称“宫市”取之; 才与绢数尺, 又就索“门户” ( 指“门户”税 ) ,仍邀 ( 强要 ) 以驴送至内。农民涕零,以所得绢付之;不愿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民曰:“我有父亲母亲老婆,待此而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愿,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选自韩愈顺宗实录宫市)【译文】以前有一个农民,用驴驮着木柴到城里来卖,碰到宦官自称“宫市”拿走他的木柴,只给了他几尺绢,又就地讨取“门户”税,还强要(农民)用驴把木柴送到内廷去。农民哭了,把获得的绢又给了宦官,(宦官)不愿接受,说:“一定用你的驴把柴送到内廷。”农民说:“我家有父亲母亲、老婆、子女,等着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此

5、刻我把木柴给了你,不向你要价格就回去,你还不愿放我,我也只有和你以死相拼了!”农民就殴打了宦官。(街使的属吏捉住他上报,德宗颁诏将宦官废免,赏给农民十匹绢。但是,宫市其实不所以而改变,谏官与御史们频频规谏,德宗都不愿遵从。)【阅读训练】1.解说文中加点词:(1)才与绢数尺 (2) 农民涕零 (3) 不取直而归 (4) 遂殴宦官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以刀劈狼首 B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我有父亲母亲老婆,待此而后食。4. 文中卖柴农民与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遭受, 揭穿了

6、如何的社会现实?卖柴农民与卖炭翁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不一样?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参照答案】1.(1) 给 (2) 眼泪 (3) 通“值”价值 (4) 就 2.A 3. 略4.揭穿了“宫市”对劳感人民的盘剥、伤害。卖柴农民性情刚强,敢于奋起抗争;卖炭翁朴实和善,忍气吞声。3教课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而后知不足,教而后知困。知不足,而后能自反也;知困,而后能自强也。故曰:教课相长也。(选自礼记学记)【译文】即便有美味的食品,不吃,就不知道它味美。即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好。所以学了以后才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教人以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处。知

7、道自己有所不足,而后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处,而后才能鼓励自己奋斗长进。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使的。【阅读训练】1解说句中加点词语( 1)不知其旨也 ( 2)虽有至道 (3)知困 ( 4)教课相长也2.翻译(1)学而后知不足,教而后知困。(2)故曰:教课相长也。3.教课相长集中论证了 _和 _的关系,说了然 _的道理。【参照答案】1.( 1)味美 (2)即便 ( 3)疑惑 ( 4)增进,促使2.( 1)学了此后才知道自己自己有不够的地方,教人以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处。( 2)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使的。3.教 学 教与学是相互促使的。4.樊重树木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

8、之。然积以光阴,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此栽种之不可以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选自齐民要术序)【说明】樊重:人名。梓漆:梓树和漆树。【译文】樊重以前想制作器物,他就先栽种梓材和漆树。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不屑一顾。但是在几年以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处。过去那些讥笑他的人,此刻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这说明栽种树木是不可以够停止的啊!俗谚说:“作一年的打算,不如种谷子;作十年的打算,不如种树。”说的就是这件事呀!【阅读训练】1.解说句中加点词语( 1)然积以光阴 ( 2)向之笑者 (3)咸来求假焉2.翻译(1)时人嗤之。(2)一年之计,莫如树

9、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3.“此之谓也”说的是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迪?【参照答案】1.( 1)但是 (2)以前 ( 3)都 2. 略3. 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作准备,有长久打算。 启迪:学习也是这样。5.颜回勤学回年二十九, 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 曰:“自吾有回, 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 “弟子孰为勤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勤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寿死矣,今也则亡。”【译文】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悲伤,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模范)更为亲密我。”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最勤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性情发到他人

10、身上, 也不重犯相同的错误。 惋惜短寿死了! 此刻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传记)【阅读训练】1.解说句中加点词语( 1)蚤死 ( 2)孔子哭之恸 ( 3)门人益亲2.翻译(1)弟子孰为勤学?(2)不迁怒,不贰过。3.孔子“哭之恸”的原由是什么?【参照答案】1.( 1)早 ( 2)极度悲痛 ( 3)更为 2. 略3.颜回年青轻就死了,此刻没有像他那样勤学的人了。6.王充博览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译文】王充少年时死了父亲,家村夫都赞誉他很孝敬。后到达了京城

11、,在太学学习从业的本事,拜扶风班彪为师。王充喜好宽泛,阅读而不拘泥于某些段落和句子。他家穷没有书,常常去逛洛阳街上的书店,阅读人家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背诵。天长地久,于是(他)宽泛地弄通了众多派别的学说。【阅读训练】1.解说句中加点词语( 1)乡里称孝 ( 2)师事扶风班彪 ( 3)一见辄能诵忆 (4) 遂博2.翻译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3.上文中“百家之言”中的“百家”是指什么?【参照答案】1. ( 1)赞誉 (2)以 为师 ( 3)就 ( 4)就 2. 略3.指诸子百家的着作,如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等。7.不记人过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

12、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可以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生不可以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时人皆服其量。(选自宋司马光涑水记闻,略有变动)【译文】吕蒙正相公不喜爱记住他人的过失。刚才担当参知政事,进入朝堂时,有一位中央官员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了呀 ?”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而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特别愤慨,命令诘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赶忙遏止不让盘问。下朝此后,那同事仍旧忿忿不平,懊悔当时没有完全盘问。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生不可以忘掉,不如不知道那个

13、人的姓名为好。(何况)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都钦佩吕蒙正的胸怀。【说明】吕蒙正( 994-1011 ):宋朝政治家。初任参知政事,初:刚才 ; 参知政事 : 官名 , 副宰相 ; 朝士 :中央官员。同列 : 同事。量:胸襟。【阅读训练】1.解说句中加点词语( 1)不喜记人过 ( 2)佯为不闻 (3)令诘其官位姓名 (4) 遂止之2.翻译(1)罢朝,同列犹不可以平。(2)不问之何损?3.上文赞叹了吕蒙正在如何的质量?【参照答案】1.( 1)过失、过失 ( 2)假装 ( 3)诘问 (4)遏止 2. 略3.吕蒙正为人正直,胸襟坦率,不喜爱记住他人的过失寻机报复。有胸

14、襟,更有智慧。8欲食半饼喻比若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嗔恙,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分者,应先食之。”(选自百喻经)【说明】嗔恙:责备自己有病。唐:空,陡然。【译文】比方有个人因为肚子饿的原由,要吃七个煎饼。他吃了六个半时就停下了,感觉很饱了。这时,他就责备自己有病,用手打着自己,说了这样的话:“我此刻吃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前方的六个饼都白白地浪费了。若是知道这半个饼就能吃饱,我就应当先吃这半个饼。”【阅读训练】1.解说句中加点词语( 1)因其饥故 ( 2)食六枚半已 (3)设知半饼能充分者2.翻译我今饱足,

15、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3.这个故事嘲讽了如何的人?【参照答案】1( 1)原由、缘由 ( 2)停止 ( 3)若是 2. 略3.嘲讽了那种不究因果而钻牛角尖、徒生烦恼的糊涂虫(愚笨的人)。9.反裘负刍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译文】魏国国君文侯出门游览,看见一个路人将裘皮衣服翻过来穿而后背柴火。文侯说:“为何将裘皮衣服翻过来穿而背柴火?”路人回答说:“我珍爱它的毛。”文侯说:“你不知道里皮磨坏了,那么毛就没地方附着了吗?”【说明】裘:皮衣。刍:柴火。【阅读训练】1.解说句中加点词语( 1)反裘而负刍

16、( 2)胡为反裘而负刍 ( 3)若不知其里尽2.翻译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_ 。【参照答案】1.( 1)背 ( 2)为何 ( 3)你 2. 略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10.管庄子刺虎有两虎争人而斗者 , 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 : “虎者 , 戾虫;人者 , 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选自战国策秦策二)【译文】有两只为争吃一个人而相斗的老虎,管庄子想要刺死它们。管与止住他说:“老虎,是凶恶的动物;人是它们的美味。此刻两只老虎因争吃人而相互争斗,小的必定会死,大的必定会受伤。你

17、等这两只老虎受伤后再刺杀他们,这就只用一个行为杀死两只老虎了。不用刺死一只老虎的力气,却能博得一下子杀死两只老虎的名望。”【阅读训练】1.解说句中加点词语( 1)管与止之曰 ( 2)子待伤虎而刺之 ( 3)则是一举 (4) 而有刺两虎之名2.翻译(1)有两虎争人而斗者。(2)人者 , 甘饵也。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_ 的道理。【参照答案】1( 1)遏止 (2)代词,指老虎 ( 3)行为 ( 4)却 2. 略3.做事应善于剖析矛盾,掌握机遇,用逸待劳,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11.齐人有好猎者齐人有好猎者,旷日长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

18、“君宜致力于耕种。 ”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种有获尔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选自吕氏春秋有变动)【说明】旷日:荒弃时间。致力:致:竭尽(精力) 、集中(意志) ;集中力量从事(某项事业) 。疾:急迫从事。【译文】齐国有个喜爱狩猎的人,荒弃了很多时间,可什么野兽也没猎到。回到家里,就感觉对不起老婆和孩子,走出家门,就感觉对不起朋友乡邻。他猎不到野兽的原由,是他的猎狗不好。 (他)想要买一只能狗, (但是家里又十分贫困,买不起。 )有个人对他说: “你应当全力种田。 ”这个狩猎的人说: “为

19、何?”那个人没有回答他。他就自己想到,该不会是想要我努力种田有了收获以后就能够买到好狗了吧?于是,他回家后就勤劳种田。勤劳种田,家里就富饶起来。家里富饶起来,就(有钱)买到了好狗,于是他每次狩猎的收获,常常超出他人。不不过是狩猎,很多事情都是这样。【阅读训练】1. 解说句中加点词语( 1)入 ( 2)家室 ( 3)宜(4)疾耕2.翻译( 1)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 2)得无欲吾致力于耕种有获尔后市良犬乎?3.读了这则故事,你遇到了什么启迪?【参照答案】1.( 1)回家 ( 2)老婆孩子(3)应当 ( 4)努力种田3.人在碰到困难时,不可以勉为其难,有时临时退后是为了更好地行进。败时,应当

20、着重考虑成功的策略。 )(做任何事情不可以一味蛮干,当失12.何梅谷之妻何梅谷,鄱阳人也。其妻老迈,好事佛,自旦至夕,必口念“观音菩萨”千遍。何梅谷以儒学闻于时,止之则弗从,弗止又恐贻笑士人。进退狼狈。一日,呼妻至一再,随夜随呼勿辍。妻怒曰: “何聒噪若是耶?”梅谷徐答曰: “仅呼半日,汝即我怒,观音一日被尔呼百遍,安得不汝怒耶?”老婆顿悟,遂止。(选自明程文宪中州野录 )【译文】何梅谷,是鄱阳人。他的老婆将要老了,喜爱拜佛念经,从清晨到傍晚,必定要嘴里念“观音菩萨”上千遍。何梅谷凭着儒学好而在当时出了名, (他想)阻挡他的老婆做佛事,但是老婆不遵从,不阻挡呢,他又怕给当时的读书人留下笑柄,

21、(这样使得他)骑虎难下。一天,他三翻两次地喊他老婆的名字,向来到夜晚也呼叫个不断。 老婆生气地说: “为何这么喧华呢?” 梅谷慢慢地回答说: “(我) 才喊了你半天,你就对我生气,观音菩萨一天被你呼叫上百遍,怎么能对你不生气呢?”老婆立时理解了,于是停止做佛事。【阅读训练】1.解说:( 1)垂 ( 2)夕 ( 3)止之则弗从( 4)贻2.翻译:观音一日被尔呼百遍,安得不汝怒耶?3.何梅谷为何“进退狼狈”?【参照答案】1.( 1)将( 2)傍晚 ( 3)指何梅谷妻每日念千遍“观音菩萨”这件事。 ( 4)留下。3.何梅谷妻每日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挡她她不听,不阻挡她呢,又唯恐会让读书人见笑。13.邴

22、原弃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 “童子何泣?”原曰: “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慨,故泣耳。 ”师恻然曰: “欲书可耳! ”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 吾徒相教, 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 诵孝经 论语。(选自明李贽初潭集卷十二 )【说明】邴原:三国时人,当时着名的学者,与管宁、华歆并称“辽东三杰” 。恻:同情。苟:假如,假如。徒:白白地。孝经 :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着作。 初潭集 :明朝思想家李贽所撰,共十二卷,系内府藏本,按内容分为五类:曰夫妻,曰父子,曰兄弟,曰君臣,曰朋友。每类之中又各有子目,皆

23、杂采先人事迹,加以考语。【译文】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经过书塾时不由得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 “小孩子为啥呜咽?”邴原说: “孤儿简单悲痛,穷人简单感慨。那些读书的人,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定都是有父亲母亲的孩子。我一来敬羡他们不孤独,二来敬羡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慨,所以而呜咽。 ”老师同情地说: “你想读书就来吧! ”邴原说:“我没有上学的学费。 ”老师说:“孩子,你假若有学好知识的理想,我能够白白地教你,不要你的学费。”邴原于是就进了学堂。 (他学习异样努力) ,一个冬季,就能娴熟地背诵孝经和论语 。【阅读训练】1. 解说:( 1)凡得学者 ( 2)苟 ( 3)徒( 4)资2.翻译:(1)孤

24、者易伤,贫者易感。(2)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3.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重的是什么?4.我们应当向邴原学什么?【参照答案】1.( 1)能够 ( 2)若是,假如( 3)白白地 ( 4)钱,学费3.发现邴原无学而泣,躬身垂问。得悉邴原出身后,宁愿舍弃自己的收入,免收邴原学费。这位老师“关心贫幼”、“帮助有志者成才”的质量值得每个人敬重。4.贫不丧志,发奋修业,并在学习中勤苦勤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4.晋人好利晋人有好利者,入市里焉。遇物即攫之,曰: “此吾可羞也,此物(吾)可服也,此吾可资也,此吾可器也。”攫已,即去。市伯随而索其直,晋人曰: “吾利火炽时,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

25、不知为尔物也。尔幸予我,我若荣华当尔偿。 ”市伯怒,鞭之,夺其物以去。旁有哂之者,晋人戟手骂曰: “世人好利甚于我,常常百计而阴夺之,吾犹取之日间,岂不又贤于彼哉?何哂之有?”(选自明宋濂龙门子凝道记 )【说明】攫( ju ):争夺。羞:通“馐” ,美好的食品,这里当动词用,意为“吃” 。市伯:市场上的管理官吏。直:通“值” 。哂( shn):讥笑。戟( j )手:竖起中指与食指如戟形。这是骂人时欺侮人的动作。【译文】有个贪财的晋国人,走进市场。碰到东西就取,说: “这个东西我能够吃,这个东西我能够穿,这个东西我能够珍藏,这个东西我能够用。 ”拿了就走。管理市场的官吏追出来和他要钱,这个晋国人

26、说: “我刚才自私自利,两眼晕眩、发热,天下的东西都仿佛是我本来就有的,不知道是你的东西了。幸亏你给了我,我假如此后发了财就还你钱。 ”管市场的官吏生气了, 用鞭子抽打他, 把他拿的东西夺回来就走开了。旁边有人讥笑他,晋人伸手指着他骂道: “世上贪财的人比我还要严重, (他们)常常想方想法用阴谋强抢财物,我还只可是是白日去抢,莫非不是比他们好多了吗?有什么可笑的?”【阅读训练】1.解说:( 1)即去 ( 2)索 ( 3)予( 4)甚于2.翻译:( 1)皆若己所固有。( 2)何哂之有?3.就短文最后晋人的话,发布一下你的看法。【参照答案】1( 1)走开 (2)求取( 3)给 (4)比 严重3固然

27、强抢不是什么值得夸奖的,但晋人的辩白却也令人沉思。好利是人类广泛的本性,最好的做法自然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但表面君子风采,提及清廉大方激动,而背后却得寸进尺,为自己利益挖空心思者,实在比这晋人还要差!因为他们多了一条更拙劣的品德虚伪!15范仲淹罢官范文正公守邠( bn)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 (shng),见缞绖( cu di)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 f ng)殓棺椁( gu)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 zhu)给之,使毕其事。坐客叹息有泣下者。【译文】范仲淹镇守邠州时,空暇的时候带领部下和官员登上城楼准备酒宴 ,还没有举起酒杯,

28、就看见几十个衣着孝服的人正在筹备装殓之物。他立刻派人去咨询,本来是一个旅居在外的读书人死在了邠州,将要埋葬在近郊。下葬时入殓的衣服、棺材外面的套棺都没有准备。范仲淹很伤感,立刻撤掉了酒菜,重重地救援了他们,让他们能达成装殓这件事。在坐的客人所以而叹息甚至有感人得流下眼泪的人。【说明】邠( bin )州 :古州名 ,在今陕西境内。觞 (shng):酒杯。缞绖( cu di):丧服,此指穿着丧服。营理 :筹备。寓居士人 :借居在外的读书人。赗 (f ng) 殓 :下葬时入殓的衣服。椁 (椁 )(gu): 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套棺) 。彻:通“撤” 。赒( zhu):救援。【阅读训练】1.解说:( 1)亟 ( 2)具 ( 3)怃然( 4)毕2.翻译:(1)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2)坐客叹息有泣下者。3.从上文中摘出最能表现范仲淹“天生下以后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4.这个故事表现了范仲淹如何的质量?【参照答案】1( 1)赶忙,赶忙 ( 2)具备,齐全( 3)失落的样子 ( 4)结束,完成3亟令询之、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4.表现了范仲淹体贴民生困难、心系百姓疾苦的道德风采与人品魅力。16一孔之见宋人有学者,三年反而名其母。其母曰: “子学三年,反而名我者,何也?”其子曰: “吾所贤者,无过尧、舜,尧、舜名。吾所大者,无大天地,天地名。今母贤可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