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9 ,大小:739.50KB ,
资源ID:297265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7265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

1、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4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纲展示核心素养定位考查方向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人地协调观: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地域分异规律,说明人类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综合思维:能够分析地理环境要素间相互关系,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理解气候与自然带的关系,分析地域分异的表现及成因。区域认知:世界自然带的分布;不同区域地域分异的表现。地理实践力:观察校园植被,描述其特点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

2、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1.以区域地图、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要素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以区域地图、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3以区域地图、示意图为背景,考查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基础全面梳理一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生命出现以前化学演化环境演化以后生物演化(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1)表现: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自然地理环境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如温室效应增强。(2)要

3、求: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二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描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时应从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这五大组成要素展开。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的形成为例)自然地理要素对土壤的作用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气候直接影响

4、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相关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我国南北方土壤肥力特性差异成因(1)北方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较少,积累较多;北方雨水较少,水分蒸发较多,表层土壤盐分积累多,故呈碱性。(2)南方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多,积累少;南方雨水较多,淋溶作用强,故呈酸性。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1)资源开发利用影响到周围其他环境要素。(2)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相互影响。(3)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

5、,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三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分异规律成因表现典型地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更替低纬度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同纬度地带,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减沿经线延伸,随经度变化更替中纬度地区垂直分异规律随高度上升,温度降低,降水发生变化沿等高线延伸,垂直方向更替纬度较低、海拔较高的山地地方性分异规律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较小尺度的地域(1)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时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随山地海拔升高,

6、降水增多,可能会出现森林带,如天山。(2)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同一自然带,随纬度增高其分布的海拔降低。(3)山地中自然带基本沿等高线分布,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4)山体所在纬度越低自然带越复杂,纬度越高自然带越简单;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越复杂,海拔越低自然带越简单;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越复杂,相对高度越小自然带越简单。(5)山地中的雪线的高度与坡向有关,阳坡、背风坡雪线高,阴坡、迎风坡雪线低。2主要陆地自然带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它们的空间分异主要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制约。分布植被因纬度和热量条件差异分

7、出的种类森林自然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森林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等续表分布植被因纬度和热量条件差异分出的种类草原自然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以草本植物为主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荒漠自然带干旱地区旱生植物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四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1为了改善区

8、域生态环境,三江平原地区逐步退耕还湿。试说明三江平原地区退耕还湿对其他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提示:随着湿地面积的扩大,其调整气候的能力增强,气候条件改善,降水增多,昼夜温差缩小;湿地涵养水源的功能增强,有利于调节径流,河流水位季节变化缩小;湿地增多,有利于生物的生存,生物多样性增加等。2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不同地区农业类型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域分异规律。请举例说明地域分异规律在农业生产中的体现。提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我国北方地区种植甜菜;南方地区种植甘蔗;东北地区一年一熟,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内蒙古草原地区由东向西草场载畜量逐渐减少。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9、横断山区的垂直农业;天山牧场的转场。非地带性现象:新疆荒漠地区绿洲的形成。考点深度研析考点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并在此过程中产生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如下图所示: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整体性的表现举例说明意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10、实践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3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地理要素相互影响典例气候与地貌气候地貌云贵高原的岩溶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条件下;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地貌气候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气候与水文气候水文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变化小水文气候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气候与生物气候植物动物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植物气候森林茂盛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气候与土壤气候土壤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

11、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土壤气候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地貌与水文地貌水文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冰川地貌形成的湖泊水文地貌黄土高原的沟壑地形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等是河流沉积作用而成地貌与生物地貌生物阴坡、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在阳坡,冷杉在阴坡生物地貌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快了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的原因分析角度答题思路水热条件地处低纬度(热带),热量丰富,物种丰富,繁衍生长速度快续表分析角度答题思路水热差异跨纬度广,热

12、量差异大,物种丰富跨海陆(经度)广,水分差异大,物种丰富地形起伏大,垂直地带性显著,物种丰富面积广大,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物种丰富生存空间面积广大,地域辽阔,生物生存空间广、森林、湿地面积广,物种丰富天敌地形较封闭(远离大陆),天敌少人类活动地形较封闭(远离大陆)、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干扰少 (2016全国卷)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1)(3)题。(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 B降水量C积雪厚度 D植

13、被覆盖度(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年降水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思维探究答案(1)C(2)D(3)C考向1地理要素间进行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2019湖北武汉5月训练)南海诸岛雨量丰沛,热量充足,岛上的岩石主要是珊瑚、贝壳碎屑砂,质地疏松。诸岛面积小,海拔低,鸟类多,植被有200余种。除滨海地区外,土壤含盐量大部分较低。南海诸岛是一个独特的富磷生态系统,土壤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纽带。下图示意海岛生态系统与富磷土壤间的物质循环。据此完成(1)(2)题。(1)南海

14、诸岛除滨海地区外,其他地区土壤含盐量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气温低,蒸发弱 B降水多,淋溶作用强C植物多,吸收盐分 D距海远,海水影响小答案B解析南海诸岛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量大,A项错误;南海诸岛面积小,雨量丰沛,淋溶作用强,使岛上土壤含盐量降低,B项正确;植被主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较小,C项错误;南海诸岛面积小,岛上各地距海比较近,故D项错误。(2)南海诸岛土壤中富磷,磷的最主要来源是()A鱼类死亡分解 B植物死亡分解C鸟粪、鸟类残体 D珊瑚、贝壳碎屑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南海诸岛鸟类较多,鸟类食用富含磷的海产品,磷在鸟类体内富集,死亡后分解进入土壤中,结合图可知

15、,鸟粪也为土壤提供了磷的来源,C项正确;鱼类死亡后沉积在海底,分解后对岛屿土壤含磷量影响较小,A项错误;读图,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磷,死亡分解后,体内的磷再回到土壤中,对土壤中含磷量的影响较小,B项错误;珊瑚、贝壳碎屑不易被分解,所以对土壤磷的含量影响较小,D项错误。考向2地理环境要素变化对其他要素的影响(2018天津高考)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资料,回答(1)(2)题。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下图)及产生的影响。(1)对上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年蒸发量始

16、终不变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与1936年相比,2015年冰川面积大幅度减少,即冰川大量融化,这说明气温升高,因而年蒸发量变大,故A项错误。受冰川融化量增大的影响,河湖水量开始会增加;但随着冰川的减少,冰川融水量会减少,因而河湖水量会减少,故B项错误。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该地生态环境改变,会导致生物种类减少,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美国西北部山地,因而该地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据图可知,冰川消融殆尽,随着蒸发的不断加剧,湖泊可能演变成咸水湖,导致地表淡水资源减少,故D项正确。(2)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

17、要依据的是()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答案D解析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会因海平面上升而发生改变,故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作为海平面上升推断的依据,D项符合题意。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一般由地貌和气候(特别是气候)决定并体现,如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第一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确定气候类型和特征。第二步,概括出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第三步,与环境总体特征相联系,逐一分析其他要素的特征。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图。(2)地理环境某

18、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明确发生变化的要素(所牵的“一发”),然后逐一分析该要素变化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发生怎样的变化。以滥伐森林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例:(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首先明确这一区域发生的变化体现在哪些要素上,然后分析这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存在哪些要素上的联系,最后分析出其他区域发生的具体变化。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为例:考点2自然带与水平地域分异1气候类型分布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2陆地自然带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分

19、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别称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定义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做有规律地更替,或者说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伸展,呈条带状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做有规律地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伸展,呈条带状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重要因素水分 热量成因总结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水分从沿海到内陆递减续表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图示例典型案例

20、非洲沿20E经线自赤道向两极自然带的变化: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欧大陆中纬地区从沿海到内陆自然带的变化:森林草原荒漠(2017全国卷)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图一),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图二)。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

21、异 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 B降水C光照 D土壤思维探究答案(1)B(2)D(3)A考向1自然带的分布和判断右图为一张反映“有孔叶片排水”现象的照片。读图,完成(1)(2)题。(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答案A解析据图文材料可推知该地区降水极为丰富,故图示为热带雨林的景观,出现在热带雨林地区。(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A长白山天池湖畔 B重庆嘉陵江沿岸C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D武夷山九曲溪边答案C解析我国西双版纳

22、澜沧江畔纬度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热带季雨林分布,夏季会出现图示现象,C项正确;长白山天池湖畔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重庆嘉陵江沿岸和武夷山九曲溪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不会出现图示现象,A、B、D三项错误。考向2纬度地带分异(2019山西太原期末)下图示意世界某著名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读图,完成(1)(3)题。(1)该山脉位于()A非洲 B亚洲C北美洲 D南美洲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该山脉位于从10N到50S之间,只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符合该条件,故D项正确。(2)该山脉山麓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

23、异规律答案C解析该山脉山麓自然带呈现南北差异,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故C项正确。(3)影响该山脉山地阔叶、针叶林带的海拔从赤道向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 B热量C降水 D土壤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该山脉山地阔叶、针叶林带的海拔分布从赤道向南逐渐降低。从赤道向南纬度增加,热量降低,故B项正确。考向3干湿度地带分异(2019浙江仿真模拟)2018年8月13日,两列中欧班列从山西临汾开出,经满洲里出关,途经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波兰,于9 月4日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这是来自山西的中欧班列首次抵达德国。下图示意中欧班列路线。据此完成(1)(2)题。(1)临汾和杜伊斯堡的自然植被分别是()A落叶阔叶林、

24、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答案A解析临汾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杜伊斯堡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故选A项。(2)中欧班列沿途自然植被的变化最能体现()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B解析中欧班列沿途自然植被的变化表现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体现了自然带的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B项正确。水平地域分异的分析思路(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规律):主导因素是热量,在高纬度、低纬度地区最明显。(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规律

25、):主导因素是水分,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考点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2)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2自然带垂直分布特点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如下图所示:(1)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纬度地带分异的变化规律。(2)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4)同一自然带:阳坡高于阴

26、坡;随纬度的升高,其分布的海拔降低。(5)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多于阴坡自然带数目。3分析影响山地雪线和林线的因素(1)雪线的分布雪线是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2)影响山地雪线和林线的因素项目影响因素过程原理雪线纬度(温度)山地降水坡度、坡向人为因素与环境变迁等纬度越低(高),0 等温线出现高度越高(低),雪线越高(低)。同一座高山湿润气流迎风坡固态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坡度大,冰雪重力作用强,不利于冰雪储存,雪线高。人为因素与环境变迁通过影响气温、降水影响雪线高度变化林线纬度坡向海陆位置、大气环流中的位置风、土壤状况等纬度越低(高),获得太阳

27、辐射能量越多(少),热量越充足(缺乏),山地林线分布越高(低)。一般同一座山体的向阳坡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阴坡,山地林线分布较低。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一般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同纬度相比,沿海(内陆)地区降水丰富(不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低) (2016全国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2)题。(1)磷高累积区是(

28、)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思维探究答案(1)A(2)C考向1垂直地域分异(2018天津高考)结合图一和图二中的信息,回答(1)(2)题。(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一中景观的地点,是图二中的()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天山。据图一可知,云杉林出现在海拔1 4002 700米之间,山麓为草原,说明该景观位于天山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据图二可知,甲地位于天山向西敞开的河谷地带,有利于接收来自大西洋的水汽,迎风坡降水较多,水分条件优越,故A项正确;乙、丙、丁三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且乙地海拔低于1 000米,丙地海拔超过3 000米,故B、C、D三项错误。(2)在图一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 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 D山麓草原答案C解析天山北坡因位于大西洋、北冰洋湿润水汽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云杉林。考向2雪线的判断(2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