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5.51KB ,
资源ID:2972646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7264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精品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精品学案.docx

1、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精品学案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炼字(精品学案)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 (释含义)第二步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第三步分析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情与景的关系,及写景方法)(明手法)第四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效果)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菩 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 长亭更短亭。(1)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

2、情达意上的作用。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题目。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4辽宁)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

3、回答问题。(8分)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 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注:艭:小船。海幢,即海幢寺。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3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1)

4、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 一个字?请简要分析。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

5、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9、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2006福建高考)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重阳高适节

6、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注】剥啄: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_A诗歌首联用“节物”点明时令重阳,后句“未开花暗示出诗人已年老。B诗歌颔联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仕途坎坷、家田荒芜却身处天涯的近况。C诗人用“东篱”的典故,凸显主题;用“白衣”“乌帽”作借代,意味深长。D颈联将门前的冷清与显贵身边的热闹进行对比,抒发恍如隔世的感叹。E本诗格调低沉抑郁,不同于诗人边塞诗的豪迈。且有一腔幽怨透纸而出。(2)本诗尾联有两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指出并结合诗句进行赏析。1、解题

7、指导了解题目要求后,要快速对全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漠漠烟如织”、“寒山”、“伤心”等词语来看,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应是一种忧伤、孤寂;从“楼上愁”、“宿鸟归飞”、“归程”等词语来看,所表达的应是一种思乡、思人的感情;“何处是归程?”应是一种思而不得。“空”应较好地表达出这种意境。答案 “空”字在诗中的意思是白白地。“空”字形象地写出了“楼上人”盼归无望、白白等候的落寞神情。它也传达出一种苦盼无果的孤寂、惆怅之情,增添了全诗的“愁味”。2、好。用一“闹”字,运用拟人手法,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闹”字不仅

8、有色,而且似乎有声,让读者仿佛看到了莺歌燕舞,繁花争艳的大好春光,表现了作者对春光的欣喜之情,为下文惜春作铺垫。3、解题指导从整首词来看,感伤中见旷达,情中含理,生动形象。“花褪残红青杏小”“枝上柳绵吹又少”春天即将逝去,伤春之情溢于言表。但另一方面,燕子翻飞,有动态活力,极具美感。墙里佳人笑声传来,别有一番情趣,但笑声渐无,佳人离去,多情中平添了几分被冷落的烦恼。伤春又有活力,喜悦又有烦恼,作者的旷达,可见一斑。答案“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有两种,答

9、一种即可。)4、“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分) “铿然”却表现了作者行走时的愉悦,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解析诗一开头便把东坡置于一片清景之中。僻冈幽坡,一天月色,已是可人,又加以雨后的皎洁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敷洒在澡雪一新、珠水晶莹的万物上,这是何等澄明的境界。市人为财利所驱,只能在炎日嚣尘中奔波,惟幽人才有雅事。后两句一个“莫嫌”,一个“自爱”,那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都在这一反一正的对比中凸现了出来。5、“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

10、海幢,造成一种出人意外、耐人寻味的效果,使画面具有动感。6、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7、“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8. 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9. “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

11、出山居环境的幽静。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认真阅读此诗并结合所学王维诗歌的特色,此题不难作答。第问应根据“遍”字本身的意义并结合句子所写的景物来分析,要注意和“稀”字的对比。10.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语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11、【答案】AD【解析】(1)A项,“节物点明时令重阳”有误,“节物”指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后句未开花暗示出诗人已年老”无根据,只是流露出诗人的惆怅;D项,“对比”意味不浓,且“

12、恍如隔世”也有误,颈联是抒发诗人处境的窘迫。故选AD。(2)“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空”“噪”二字特别传神。诗人年老鬓白,仕途不顺,回乡路遥,又恰逢重阳佳节,竟无人来访,独自端坐,用一“空”字流露出寂寞无奈的伤感悲愤之情。日暮时分,清风拂柳,归家的乌鸦叫声嘎嘎,聒噪不已,渲染出诗人内心的忧闷与凄凉。一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8.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练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试分析“坼”与“浮”二字的好处?“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

13、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诗人用这一雄浑壮阔的意境反衬出内心的孤独、凄凉。06辽宁卷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lu)确:山多大石问: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答案:“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了手杖碰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方对道路

14、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例2:华子岗(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唏。: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写出了诗人在夕阳落下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也使人想见山色青翠可爱,柔和多姿。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正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所炼字大多用了一些修辞,或者有活用现象,又或者色彩浓烈。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副词、叠词、拟声词等。1、在分析效果时,如用修辞要写明所用修辞及其修辞效果。活用要具体指出如何活用。修辞:拟人、双关、比喻活用:使动2、结合词语的词性和特点来分析如何突出

15、意象,烘托意境的。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后人评价本句的中“垂”和“涌”用得极好,你认为呢?试简析这二字的妙处。放眼岸上,孤星在天边遥挂低垂,“垂”字反衬出原野的广阔无边。纵目江上,月光在波涛中翻动如涌,“涌”字赋予了画面动态感,烘托出大江激荡奔流的气势。这两句极好的渲染出一幅雄浑壮阔的意境,与上联意境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作者孤独的形象和凄苦的心境。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动词、拟人“溅”、“惊”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将情感赋予花和鸟,烘托出凄凉的意境,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动词、拟人、双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同时又一语双关

16、,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形容词“直”字展现了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给人以苍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为一体,画面雄伟壮观。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表颜色的形容词成对的黄鹂在草堂周围新绿的柳枝上欢唱。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自由翱翔。本句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勾画出春意勃发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沐浴在初春美景中愉悦舒畅的情绪。例: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表颜色的形容词、使动“红”、“绿”用作使动词。诗人通过樱桃、蕉叶转绿的动态,既增加了画面的色彩感,又道出了感叹时

17、序匆匆,春光易逝的情绪,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例: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叠词“纷纷”二字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而且生动地描写出蜂忙蝶乱的景象。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拟声词“萧萧”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落木瑟瑟飘落的声音,以动衬静,突出了周围环境的凄清。“滚滚”则状写出长江汹涌澎湃之状,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渲染出沉郁悲凉的意境。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例: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副词赏析“忽”字的妙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

18、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不经意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l小结: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一、题目类型: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你认为这首诗(联句)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二、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及该词所用的修辞格或词类活用的情况。(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有时也要考虑结构

19、上的作用。见教师书282页。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252页寄远(1):悠悠的作用。寄远 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孤迥:寂寥“悠悠”,写出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

20、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安闲,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下文“客心孤迥”作铺垫。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霜满地。悠闲自在白云千载空悠悠。水连绵斜晖脉脉水悠悠。第 三 课 时263页汉江临泛汉 江 临 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浮”、“动”两个动词下得极妙,非常扣题,写出“临泛”船身颠簸时的独特观感。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282页典例1新晴野望新 晴 野 望王维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

21、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氛垢:尘垢第三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简要分析。“明”、“出”二字用得尤其巧妙。“明”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银白色的河水在麦田外闪动着粼粼波光,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出”,将山峰拟人化了,雨后冲洗后的群山,在晴日照映下,碧峰秀出,比平时更富层次。这两个字充分显现出雨后“新晴”的特点。2014届高考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回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263页送柴侍御“同”字是否为

22、全诗的关键?263页密州出猎,“狂”在整首词中的作用。263页湖州歌“望”的作用。作业:四十六课时2观猎,6清平乐 村居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台城中“鸟空啼”的“空”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吗?它与鹿柴中的“空”字所表现的意境是否相同?请加以赏析。答:这两个“空”字表现的意境不同。“鸟空啼”的“空”是“白白地”、“徒劳地”的意思;既衬托出梦一般的景色,又暗含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台城历经变迁,已经面目全非,但不解情的大自然却一年一度春色

23、,连鸟儿也无谓地在啼鸣。这与杜甫的“隔叶黄鹂空好音”有异曲同工之妙。于乐景中注入哀情,反衬自然无情人有情,传达出诗人心灵深处的忧伤。鹿柴中的“空”是“空旷”之意,展现的是大山幽静、不闻人语的情境,表现宁静幽深的境界。(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注: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1)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表达方式、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

24、)(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字和曾诗中的“倚”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4分)答:(1)李诗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情;曾诗重在议论,表达了对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的憎恶之情。(2分,“悲叹之情”、“憎恶之情”各1分。意思对即可)(2)“逐”字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2分,手法1 分,效果1分。意思对即可);“倚”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突出了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2分,手法1分,效果1分。意思对即可)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