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二年级数学234的乘法口诀教小学二年级数学2、3、4的乘法口诀教案详细介绍:教学目标(一)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了解乘法口诀的结构(二)初步熟记2,3,4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有关的乘法(三)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乘法口诀的含义,熟记乘法口诀,应用乘法口诀计算有关乘法难点:乘法口诀的结构,相邻口诀之间的联系教具和学具教具:29根同样长的小棒,投影片若干张学具:16根同样长的小棒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教师启发性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乘法,下面有几道乘法算式,谁能读一读乘法算式,并说一说各表示什么意思23读作()乘以(),表示()个()相加;34读作()乘以(
2、),表示()个()相加;45读作()乘以(),表示()个()相加;67读作()乘以(),表示()个()相加你们已经知道这些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能不能算出得数现在教师和你们比赛,看谁算得快(由于学生用加法计算,教师用乘法口诀计算,教师必然比同学算得快)你们想知道教师为什么算那么快吗?因为我是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乘法口诀是我国的一大发明,中国小朋友比外国小朋友乘法算得快,就因为中国小朋友会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3,4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1教师演示提问:(1)每组有几根小棒,有几组?(2)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说出;22=4,22=4,教师板
3、书)(3)谁能说一说22=4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2个2是4)教师叙述:我们编成口诀是二二得四,教师板书表示2个2得4乘法口诀中的第一个二表示乘数的2,第二个二表示被乘数的2口诀的后半部分是积(4)我们知道2个2得4,请观察小棒图说一说1个2得几,乘法算式怎样列?怎样编成乘法口诀(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逐一板书)板书排列为:221=2一二得二22=422=4二二得四2教学例2(1)指导学生操作我们学过三角形,谁知道三角形有几条边?请同学们用一根小棒表示三角形的一条边,摆出两个同样大的三角形(指名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2)引导学生编乘法口诀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2个三角形一共有多少根小
4、棒?谁能按例1的顺序根据图意写出加法算式,再写出乘法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33=6,32=6)32表示什么意思,试一试编一句乘法口诀(相邻两个同学可以互相讨论一下;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二三得六)请同学摆出3个三角形(指名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摆)在小组内试着说一说: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3个三角形共用多少很小棒怎样列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再编出口诀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33=933=9三三得九3教学例3以两人小组为单位,按一摆、二列、三编的顺序,口头编出4的乘法口诀一摆:每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二列: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三编:根据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
5、流教师板书如下:441=4一四得四44=842=8二四得八444=1243=12三四十二4444=1644=16四四十六教师在三四十二,四四十六这两句口诀编写时,为了读起来顺口便于记忆,凡是积为两位数时,不要写得,直接写出积就可以了2,3,4的乘法口诀编完了,谁能告诉大家,1乘以1得几呢?怎样编出口诀呢?教师板书:11=1,一一得一4整理找规律启发提问:(1)2,3,4的乘法口诀学完了,同学们看一下,2的乘法口诀有几句,3的乘法口诀呢?4的乘法口诀呢?1的乘法口诀呢?(2)每句口诀各表示什么意思?(3)2的乘法口诀后一句的积比前一句多几?3的乘法口诀呢?4的乘法口诀呢?找到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
6、们熟记乘法口诀(三)巩固反馈1基本练习(1)读1,2,3,4乘法口诀试记乘法口诀(2)背乘法口诀指名背、分组背2发展性练习(1)教师把口诀中的积擦掉,打乱顺序,任意指一句,由学生说出完整口诀(2)对口令一二()二三()一四()三三()二二()三四()二四()一三()四四()3应用性练习用乘法口诀,算出乘法算式中的得数口算并说出口诀21=()口诀:_32=()口诀:_22=()口诀:_42=()口诀:_33=()口诀:_44=()口诀:_41=()口诀:_43=()口诀:_11=()口诀:_课堂小结:今天大家一起编出了14的乘法口诀,希望大家熟记它课堂教学设计说明这一节是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一节,帮
7、助学生理解口诀的含义,认识口诀的结构,初步知道怎样编乘法口诀,就可以为后面59的乘法口诀教学打好基础本节课一开始,采用师生比赛的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乘法口诀的积极性在新课部分,2的乘法口诀是由教师演示,具体指导得出来的3,4的乘法口诀则由学生操作,逐步放手,在教师的帮助下,由学生编出口诀编出本节课要学的口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理找规律,目的使学生对口诀进行整体把握,便于熟记口诀巩固反馈时注意由浅入深,先按顺序记,打乱顺序记,对口令,最后应用口诀计算乘法算式的得数,逐步提高计算能力乘加、乘减教学目标(一)通过实例,帮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为后面推导相邻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二)培养学生求异
8、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难点:乘加、乘减是两步计算式题,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要记在心里,是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具和学具教具:实物图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基础训练(1)卡片口算(抽回几道题用哪句口诀)32=43=12=11=24=44=33=22=23=42=21=31=(2)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二三得六(23=6,32=6)一四得四(41=4,14=4)三四十二(43=12,34=12)二四得八(42=8,24=8)(3)列出算式说出得数4个2是多少?(24=8)3乘以4是多少?(34=12)被乘数是3,乘数是2,积是多少?(32=6)2引入新课教师拿出3盘
9、桃,每盘3个的实物图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桃,怎样列式计算?有的学生用加法:333=9有的学生用乘法:33=9教师肯定两种方法都对,哪种方法简便呢?(第二种方法)(二)学习新课1教师又拿出一盘桃,盘里只有2个桃与上面的3盘桃放在一起即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桃,怎样计算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小组内讨论,再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想出两种方法第一种:把每个盘子中的桃的个数加起来3332=11第二种:先求前3个盘一共多少个,再加上第4盘中的2个桃332=11这时教师在第4个盘里又添上1个桃,每盘都是3个桃,有4盘,一共有多少个桃?学生列出算式:34=12教师在第4个盘中拿走1个桃,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桃,能不能在
10、上面式子的基础上计算出来呢?学生会想到:341=112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同学们看上面两个算式332341这两个算式有几个运算符号(乘加、乘减),教师板书课题有两个运算符号就要分两步计算,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算出得数来的呢?第一个算式332,先求出3盘有多少个,再加上第4盘的2个,也就是先算乘,再算加再看第二个算式,341,先求4盘有多少个,再去掉1个先算乘,再算减因此,乘加、乘减的式题,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三)巩固反馈1尝试性练习我们用刚才同学们总结出来的方法,试一试做下面的题323=323=434=449=你们在试算过程中,做两步计算式题,发现应注意什么?(要记住第一步的得数,
11、再做第二步)2巩固性练习下面用同学们总结的经验计算各题(1)3乘以2是()再加上17是()3217=(2)4个3相加是(),再减5得()345=(3)被乘数是4,乘数是2,积是(),再加上25得()4225=3书面练习如果怕第一步的得数忘掉,可以在第一步的下面画一横线,写上得数,字可以写得小一些如在练习本上做下面的题4226=4414=3260=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
12、力提高很快。4思考性练习44443=?你还能写出别的算式来吗?可以写成443或431课堂教学设计说明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
13、”,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乘加、乘减是两步计算式题教学设计中采用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和减法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运算顺序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在组织练习时,先让学生试算,亲自体会一下两步计算式题,容易错在什么地方引起学生重视一定要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记住,再算第二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