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154.25KB ,
资源ID:296967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6967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测试.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测试.docx

1、新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测试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测试一、选择题 1.关于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遭到破坏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萌芽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大规模的耕作、灌溉和放牧使生态系统日趋复杂和稳定 A. B. C. D. 2.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 B.农业革命以后,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2、 3.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读“世界某些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45题。 4.分析说明图中a、b、c分布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a为森林破坏严重区 B.b为酸雨严重区 C.c为荒漠化严重区 D.发达国家这些问题较少出现 5.图中世界和中国均有大面积区的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有() 森林的砍伐工业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上的扬尘汽车的尾气家庭炉灶烧煤大量开采煤、石油、天然气 A. B.

3、C. D. 6.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除经济和技术水平低的原因外,还有() A.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发达国家多 B.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C.对环境问题的无知 D.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环保意识强 7.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严重企业,违背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协调性原则 8.“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长期性原则 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下列哪一种人地关系的思想()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可持续发展论 C.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D.人

4、定胜天最近我国决定在部分城市率先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即在现有汽油中混入一定比例的乙醇,可以降低汽油的消耗,节省外汇,保护环境。据此回答10-11题。10.使用乙醇代替汽油的前途广阔,其原因是( )A.乙醇属再生能源,汽油属非可再生能源B.乙醇是一次能源,石油是二次能源C.乙醇可以改变石油的成分,提高能源利用率D.汽油价格太高11.使用乙醇代替汽油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是( )A.降低大气环境污染 B.推进汽车工业的发展C.延长汽车的使用时间 D.加快我国乙醇工业的发展12.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观念的是( )A.美国把一些排污较大的企业设在国外 B.中国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C.中美合作,建设全球气候

5、监测系统 D.沙特限制石油生产,发展沙漠旅游业1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下列哪一种人地关系的思想(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C.可持续发展论 D.人定胜天14.下列生产活动中,可能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的是( )洞庭湖区围湖造田 黄土高原修筑梯田 内蒙古高原退耕还牧 藏北高原上藏羚羊被大量偷猎A. B. C. D.15.“竭泽而渔,虽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句话启示我们( )A.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B.要保护生态平衡C.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D.要考虑区域差异16.下列举措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有( )营造上海外环线绿化带实行垃圾分类

6、收集消除苏州河黑臭现象建立现代化园区A. B. C. D.17.下列生产活动中,人类与环境对立的是( ) A.江南丘陵开辟茶园 B.呼伦贝尔草原垦草种粮 C.鄱阳湖退田还湖 D.将黄淮海平原的盐碱滩改造成良田18.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A.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的B.是18世纪中期,世界工业革命以后产生的C.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后就有了D.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了19.关于下图的错误选项是()A.发电厂的燃料中有炼油厂的废气B.该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C.水资源的消耗增加D.该模式既有利可图又减少了环境污染20.下面一些观点或主张,符合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物

7、质需求的增长,应加快经济数量增长在保护全球环境过程中,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转嫁污染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由于受技术水平限制,也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A. B. C. D.21.在“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中,数码表示的含义依次是( )A.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B.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C.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D.人口

8、素质不断提高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人口增长速度适中22.当今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表现为( )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量之间的矛盾 人口增长过快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人口增长过慢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矛盾 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不相协调A. B. C. D.23.下列条件中,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A.排放源高度低、大气稳定、盆地地形 B.排放源高度高、大气波动、高原地形C.排放源高度低、大气波动、盆地地形 D.排放源高度低、大气稳定、高原地形24.有关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人口的增长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生产与

9、治理同步A. B. C. D.25. 2004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太平洋发展中岛国特别机构会议,参加会议的岛国目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A.火山地震 B.大气污染 C.水体污染 D.海平面上升26.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因地而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 B.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C.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 D.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绿色能源”、“绿色奥运”是当今热门话题。据此回答

10、27-28题。27.下列“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食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食品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28.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利用作物病虫害的天敌等A. B. C. D.29.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的年代是( )A.古代 B.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 C.20世纪70年代开始 D.20世纪90年代开始30.下列活动有利于人地关系协调的是( )A.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C

11、.取缔小煤窑,关闭小电厂 D.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31.清洁生产包括( )利用清洁能源 清洁的生产过程 清洁的产品 清洁燃料技术A. B. C. D.32.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符合(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33.北京大兴县留民营村建设生态农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调整产业结构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开展综合利用 广开源流,开发建设新能源A. B. C. D.34.下列做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A.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C.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 D.禁止使用泡沫快餐盒二、综合题1.读下面三幅图,图a和图b的箭头表

12、示污染工业地理转移的趋向,图表明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a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 (2)在图b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 (3)根据图c分析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原因:_。(4)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需要健全环境法规,这些法规的主要作用是_。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3.近年来赤

13、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回答(1)(3)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2)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A.杭州湾 B.莱州湾 C.辽东湾 D.珠江口(3)赤潮是_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减少赤潮发生频率的最好办法是_。4下图为“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示意图”,试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概述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防治的建议。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材料一 农民日报2007年11月30日报告“我国农村地区生活能源的消耗,秸杆占31%,薪紫占25%,传统的炉灶秸杆薪柴的能源利用率只有10%15%。” 材料二 2007年12月5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节能减排”工作,争取完成“十一五”规划的节能减排目标。右图是“世界部分国家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量。” 材料三 交通工具尤其是近几年私人汽车的大量增加,使我国石油消费最大增,最近全国许多城市油价大幅提高,石油短缺,出现了排队加油的现象。据统计2006年我国汽车累计生产727.97万辆,以销售721.60万辆的总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农村居民生活所用能源

15、56%来自生物能,它带来的后果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出,与世界部分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出发,对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3)读“材料三”,鼓励私人购买汽车,能促进相关产业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除加剧石油短缺和交通拥挤外,还能产生 问题,说明解决该问题的措施。6.下图是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将下列字母填入相应的方格内:A资源的摄取 B产品生产制造 C产品废弃物处理(2)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传统生产方式只注意 处理,清洁生产方式却注意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 来评估产

16、品对环境的影响。(3)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是以 、 和 为目的。这使得人类的社会生产多以牺牲 、 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 、 危机。(4)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 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 、 、 ”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 和 ,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 和 。7.阅读下列三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联合国预测,如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到21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达到110亿。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则有可能达到190亿。这将与有限的就业需求之间形成尖锐的矛盾。材料二:联合国近期一

17、份报告发出警告,水资源缺乏将引发冲突。目前全球有80多个国家和40%的人口供水不足。如不采取有力的措施,更加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到2010年,世界许多地区将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并将因此发生冲突和战争。20世纪战争基本上源于石油竞争,而到21世纪,许多政治和社会纷争,将会以水资源为导火线。材料三:世界环境恶化是多方面的。全球气候正在变暖,海平面上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出现严重的“温室效应”,旱涝灾害增加;世界森林资源每年减少1%;臭氧层的损耗大大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并将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空气污染严重,大量废弃物将危害人类的健康和安全。(1)

18、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将下面备选答案填入相应空格内。备选答案: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严重 沙暴盛行 气候恶化 沿海低地被淹 全球变暖,气温升高 水旱灾害增多 农牧业减产 风沙侵袭良田 工业、交通工具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 (1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12)全球内陆年降水量减少(只填序号)(3)上述三组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A(点拨:在人类文明演变的各个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人地关系、环境问题以及人地关系思想都存在很大差异。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人类机械地迁徙,逃避自然的惩罚,尽管天命观和有

19、神论主宰着人们的思想,但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还是有了一些科学萌芽。 )2. 答案:D(点拨:1)原始的采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在人地关系中是被动的,受地的制约比较大,对地的影响比较小。故A项错。 (2)农业革命以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农业种植范围扩大。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和放牧等方式,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故B项错。 (3)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物质和农用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可以说,这一阶段人地系统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不是地区的、局部的,而是全球性的。故C项错。 (4)到了近代,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

20、严重性,并且这种认识逐渐向系统化和科学化发展。) 3. 答案:B(点拨:由于城市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生产和生活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这是产生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4. 答案:B(点拨:图中a应是荒漠化严重地区;b是酸雨严重的地区;c不应是荒漠化严重地区;发达国家酸雨等环境问题非常严重。) 5. 答案: D(点拨:b为酸雨严重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和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性燃料释放出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6. 答案:B (点拨: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也利用一些

21、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也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7. 答案:A(点拨: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则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8. 答案:B(点拨:“竭泽而渔”是人类与环境的对立行为。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它遵循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其中,持续性原则要求人类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与题中观点相符。)9. 答案:D(点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认

22、为只要人们团结起来,就可以战胜大自然,体现的是人定胜天的思想。而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不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论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是从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意义上来阐述人地关系。) 10.答案:A(点拨: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非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同时乙醇代替汽油也减少了尾气排放,更有利于保护环境。)11.答案:A(点拨:乙醇燃烧不会像石油燃烧那样产生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23、12.答案:B(点拨: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的有利活动。)13.答案:D(点拨:人定胜天就是说人类是自然的主宰,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人地关系思想。)14.答案:C(点拨:围湖造田和藏羚羊被大量偷猎会引起生态环境恶化。)15.答案:C(点拨:竭泽而渔、焚薮而田,是破坏生物生存环境的错误做法,不利于人地的可持续发展。)16.答案:A(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可持续发展含义的理解和应用。营造上海外环线绿化带,是为了加强对城市的管理,进行城市功能分区,在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防护带,进行绿化,

24、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实行垃圾分类收集,这是为了保护环境和实现垃圾资源化。城市的环境污染表现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城市的水体污染可能导致鱼类死亡,也可能会发生“公害病”,为了保障人类的身体健康,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水体污染问题,消除苏州河黑臭现象就是其中的一项措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农业形成了一种颇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建立现代化农业园区就是为了发展生态农业。所以题中的都符合题意。)17.答案:B(点拨:呼伦贝尔草原地区是半干旱气候,垦草种粮会造成土地沙漠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人与环境的对立。)18.答案:C(点拨: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钩而不纲,弋不

25、射宿”的思想,也有保护正在怀孕和产卵的鸟兽鱼鳖以“永续利用”的思想和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的法令。)19.答案:C(点拨:从图中可以看出,炼油厂的废气作为燃料重新利用,冷却水养鱼或供暖再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0.答案:D(点拨:过快的经济增长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费,不符合持续性原则;污染严重的企业转嫁到发展中国家,不符合公平性原则。)21.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依据图中相互关系答题。)22.答案:C(点拨: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人口数量过多和人口增长增长过快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23.答案:A(点拨:污染源排放高度低、大气流动差、盆地地形不利于

26、污染物的扩散,。)24.答案:B(点拨: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是引起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25.答案:D(点拨:因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和一些岛屿威胁最大,如图瓦卢已经因海平面上升举国前往新西兰。)26.答案:C(点拨:环境问题的特点因地而异,城市地区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的污染物集中,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而乡村地区,因利用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从全球来看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较发达国家严重。)27-28答案:27.A 28.B(点拨:“绿色消费”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尽可能选用那些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

27、小或无污染的消费品,以较少或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并不是购买绿色的物品。“绿色食品”是指安全、无污染的食品。)29.答案:B(点拨:狩猎文明、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基本和谐,从18世纪产业革命开始人地关系矛盾迅速激化。)30.答案:C(点拨:控制人口数量,保护湿地,减少化肥使用,减少污染,是有利于人地协调的人类活动。)31.答案:B(点拨:清洁生产包括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32.答案:C(点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全球共同关注环境问题,共同参与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国际性公约。)33.答案:B(点拨:生态农业就是使用生物技术,以保护生态为目的的农业生产活动。)34.答案:B(点拨

28、: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造成木材的浪费,会使更多的森林遭到破坏。)二、综合题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从图和图中可以看出,污染工业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城市到农村的转移方向;从图中可以分析出,污染工业发生迁移是由于同等污染物排放量前提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比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污染控制费用高。 答案:(1)由发达国家指向发展中国家 (2)由城市指向农村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与乡村的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不同,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将重污染工业大量转移到环境污染控制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 (4)使人们有法可依,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2.解析:第(1

29、)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臭氧层空洞的形成是氟氯烃过量排放而致;全球变暖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而导致大气保温效应加强;酸雨是酸性气体(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与水汽结合而成的;森林锐减是人类滥伐森林导致的。第(2)题,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一般从三个方面着手: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发展(经济)问题。第(3)题,措施应与成因对照分析,然后再结合当今环境问题的热点加以分析。 答案:(1)自左向右依次为:a、c、b、d (2)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3)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

30、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合作。3.答案:(1)D(2)D(3)人为限制向海湾过量排放含磷洗涤剂。(点拨:赤潮是人类活动中向水体排放废水,造成海洋藻类物质繁生的现象,在比较封闭的、温暖的海域环境中,更容易形成。)4.答案:从自然条件方面看,全球变暖是主要原因。由此导致蒸发增加和地温上升,使河流的补给(冰川融水、土壤水)每况愈下,导致部分河段干涸,环境恶化。在人类活动中,滥捕滥猎野生动物,使得生态平衡被破坏;鼠害日益严重,以及过度放牧,是破坏草被和最终造成草场沙化的两大因素。制止对有益野生动物的滥捕滥猎,加强草场建设,提高畜牧业管理水平,是防止该区环境进一步恶化的主要措施。(点拨:本题图示,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展示了引起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