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4.65KB ,
资源ID:296295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6295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米粒》教案最新.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米粒》教案最新.docx

1、小米粒教案最新小米粒教案案例背景:纲要指出:以儿童发展为本为主旨,服从于使每个幼儿全面地、和谐的地、富有个性地发展的学前教育总目标,并将这一目标蕴含于实现幼儿园课程的一切活动之中。音乐活动鼓上的小米粒是大班建构式课程动感天地主题中的一个教学活动,细细分析以后,我把目标定位为科学领域通过鼓上的小米粒感知物体振动的幅度和频率;第二目标定位在艺术领域感知音乐中强弱、快慢的变化并用肢体表现,体验鼓上的小米粒弹跳的乐趣。本活动倾向于让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而非被动灌输接受;倾向于建构重组织经验而非机械记忆,也就是使幼儿的学习由记忆向理解转化,由日常概念向科学概念提升。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从整个活动的效果来

2、看,从兴趣入手,幼儿兴趣浓,参与的积极性高;从旋律入手,从歌曲的重点入手组织教学,使孩子们学得轻松而有趣,较好的实现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整个活动重视智力的开发、身心的健康、情绪的发展、合作的精神、创造的萌发,体现了和谐发展的目标。分析:根据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运用了视听唱、整首教唱法、游戏法三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为了使振动的物理现象与歌曲的演唱有机结合,我先进行了一边敲鼓一边唱歌的演练。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为幼儿提供小鼓和米粒的游戏,让幼儿直观感受感知振动与发声的关系,任何发声物体都在振动着。鼓靠鼓面的振动发声;唱歌、说话靠咽喉声带的振动发声。力不断地作用于

3、鼓面就产生振动,米粒跳起来的高度直观地显现出振幅,米粒跳动的频率显现出振动的频率。鼓敲击的轻重不一样,鼓的振动幅度也不一样,米粒跳动的高低也发生相应变化。孩子们看到了这种物理现象也就很容易、自然而然地理解歌词内容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轻,米粒跳得低;小鼓休息了,米粒不动了。把学唱歌曲与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相结合,让幼儿在探究活动中感受、体验击鼓的不同力度和频率与鼓面上的小米粒的动态变化的关系这一物理现象,获得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帮助了幼儿理解、记忆歌词,目标也就水到渠成地达到了。同时通过图谱的演示,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这种整合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能引导幼儿积极地活动,在活动过

4、程中我注重互动、合作,使他们建构自己丰富多彩的经验。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通过游戏我是鼓,你是小米粒生生互动,这样能满足每个幼儿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进一步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也体验到了扮演小米粒的乐趣。建构式课程的主体是教师和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动静交替,层层递进。活动中,注重以游戏形式贯穿始终,在师幼平等、尊重和合作的条件下,师幼间建立交互主体的关系,使教师的教育机智和幼儿的主动建构相辅相

5、成,协同发展,共同建构成长的经验,在玩的同时体验了敲鼓的轻重与小米粒的动态变化关系。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充分体现愉快教学给小朋友带来的乐趣。没有最好的课程,只有更好的课程。在这个活动的构想和设计仍有不尽完善之处,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但我相信,经过所思所悟反思、分析、总结,一定能使更好的活动变得最好。活动目标:1.感知物体振幅的大小与频率的关系。2.尝试用强弱的变化来演唱并用肢体动作表现。活动准备:1.小鼓 2.米粒 3.图片一套活动过程:一、在实验中感知音的产生及振幅与频率的关系。(一)感知音的产生。1.出示鼓。这是

6、什么?它会唱歌吗?歌声会是怎么样的?仔细听一听。教师用鼓槌敲击小鼓,请幼儿说一说:“小鼓发出什么声音?”(咚咚咚)集体说一说:“咚咚咚,咚咚咚,小鼓在歌唱”。3. 教师再次敲鼓,辨别声音的大小。“小鼓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一会儿响,一会儿轻)4.讨论:鼓的声音哪里来的?(鼓的声音是鼓面振动起来才发出来的)我们怎样才能看到鼓在振动呢?(二)感知振幅的大小与米粒跳动的关系。1.出示米粒。谁来了?怎样让米粒跳起来?他是怎么跳的?(蹦蹦跳跳)集体学说:“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2.如果小鼓敲的响,米粒就跳的怎么样?如果小鼓敲的轻,米粒就跳的低?(教师演示)集体学说:“小鼓敲的响米粒跳的

7、高,小鼓敲的轻米粒跳的低。”3.鼓上的小米粒在干什么?集体学说:“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二、学习歌曲1.结合图谱学习歌词。2.告诉幼儿歌名,欣赏歌曲。3.分句练习,跟随琴声学习有节奏地朗诵歌词。4.幼儿随琴声演唱。5.尝试用强弱的变化来演唱。(1)讨论:小鼓敲的响,米粒跳的高,应该怎样来演唱?(重一点)小鼓敲的轻,米粒跳的低?应该怎样来演唱?(轻一点)(2)幼儿尝试练习。(3)集体演唱。三、学习用肢体动作表演歌词内容。1.集体边唱边表演。2.自由结对表演。四、活动小结:今天不但学会了歌曲,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大小与用力有关,用力大,声音响,用力小,声音轻。【教学

8、过程】一、魔力游戏观察生米粒1.同学们,你在吃饭的时候,都见到过哪些主食?2.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它就与常吃的主食有关。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袋生米。)3.对,今天的作文课,我们就来观察这小小的米粒。(板书课题)4.平常,你或许没有留意过它们。今天,我就请大家仔细地观察这小米粒。我把它放在了小组长的书箱里,把它拿出来,前后四人一起来观察。5. 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发现。教师预设的问题有:这小小的米粒如同什么一般大小?每个小米粒上面都有一个缺口,那个缺口就像什么呢?你看看它们的身上是否有花纹?它是白颜色的,能不能说的具体一点?用手使劲地捏一捏,能改变它的形状吗?把鼻尖凑近它,闻

9、见了什么气味?把它含在嘴里,什么味道?把鼻尖凑近它,闻见了什么气味?再把它含在嘴里,说说是什么味道的?(教师板书:大小、形状、颜色、软硬、气味、味道)6.在观察中,有哪些好帮手帮助你获取发现呢?(板画:眼、鼻、口、手)7.这些好帮手帮你获得了有关小米粒的哪些特点呢?8.小声地把这些发现连贯地说一说,给你1分钟时间,自己练习。指名说。二、魔力游戏观察熟米饭1.研究完生米,你们再来看看这个小袋里装有什么?(熟米)每当在家的时候,你是否留意爸爸、妈妈是怎样把它们蒸熟的呢?2.用你的好帮手再来细致地观察一下熟米,看看有什么发现?每组的小组长从书箱里拿出那袋熟米,把它倒在小盘子里。再来观察。3.哪个小组

10、来汇报?你们选派一位代表,来谈谈你们小组的发现吧。再请组内和组外成员补充。教师预设的问题有:熟米胖了起来,你知道它为什么胖了起来吗?米上的缺口,已经看不清了。米身上的花纹还有吗?它的颜色也变了,如果说生米穿着一身乳白色的衣服,那熟米就穿着鼻尖凑近它,闻到了什么?熟米都粘在了一起,就像三、我的魔力习作1.这节课上,同学们观察了生米和熟米之后,有了太多太多的发现。想想你在这次探索与发现中又有了什么体会。2.我开始在想:同学们用自己的小帮手去发现(板书:发现),又用自己的大脑这个大帮手去想象,在发现与思考中,产生了独特的感受(板书:感受)。现在就请大家用笔具体地叙述自己的发现(板书:具体),真实地表

11、达自己的感受(板书:真实)。写发现时,可以参照大小、形状、颜色、软硬、气味,还有味道,也可以写其它方面的特点。回家后,把它与你的家人共同分享,好不好?板书:讲 评 课【教学过程】一、提出目标,明确任务1.常言说得好,“刀不磨不快,文章不改不好”、“文章不厌百遍改”。因此,对于我们自己写好的文章,一定要及时地修改。今天,我们就来评改昨天的习作。(板书:习作评改)2.请大家回想一下,这次习作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板书:具体地叙述发现,真实地表达感受。)二、自由朗读,体悟写法1.拿出自己的习作,读一读,把写自己发现的句子找出来。2.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教师预设的问题有:小作者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

12、写生米特点的部分,小作者是围绕哪几个方面来写的?描写熟米的部分中,小作者又是围绕着哪几个方面来写的?3.在你们完成习作时,我发现了有一位同学不是这样叙述的,我们来听一听。请穆为铮读一读叙述自己发现的部分。预设的问题的有:听出来了吗?他是怎么写的?你喜欢哪一种?4.喜欢哪一种方法,就采用哪一种,这就叫不拘一格地叙述自己的发现。三、品读赏析,体验成功1.很多同学的作文纸上都有红红的波浪线,这是告诉你,你写的句子十分的精彩,愿意把你写的精彩句子和我们一起分享吗?2.你们最喜欢谁写的句子?那好,我们请他们再读一读,说说它妙在何处?3.我还搜集了几位小伙伴写的精彩的句子,想再听听吗?听完之后,还要请你来

13、点评。(使用投影)四、边读边想,读中修改1.我的.电脑里还有两位小伙伴的句子,写得怎么样呢?请你读一读。(使用投影)2.你能再读读,帮助他们修改修改吗?五、修改习作,交流评议1.你们可真是修改的高手,下面请你们这些修改文章的高手来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吧。看看习作中的发现是否写得具体,感受是否真实,句子是否通顺。2.你在修改中,如果遇到了困难,可以向你的同桌请教,如果你已经修改完了,把你修改后的习作读给你的同伴听,请你的同伴说说,习作妙在何处,还有哪些美中不足之处。3.谁愿意读一读自己完美的习作?六、作业请将修改后的习作工工整整地抄写在习作本上。活动目标:1感知音的强弱变化,并创编米粒在鼓上的跳舞

14、动作,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2通过游戏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学习有节奏地米粒跳舞。3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小鼓 米粒 图谱 记录纸(画成鼓面的形状)大大的鼓面活动过程:一、节奏练习。1老师出示小鼓:“小鼓唱歌时声音是怎么样的?”2节奏游戏练习:师交代鼓和小朋友玩歌唱接力游戏的玩法。3. 师再次敲鼓:小鼓唱歌什么特别的地方?二、创编米粒在鼓上的跳舞动作。1出示米粒,猜测米粒在鼓上会发生什么变化,并进行验证。2启发幼儿创编米粒跳动的动作,教师进行记录。3出示图谱,听音乐和鼓声学学图上米粒跳舞的动作。4听音乐,让孩子做自

15、己创编的动作。三、看图演唱歌曲。1让孩子说说图上的内容。你看懂了什么?2听老师点图演唱一遍。3幼儿看图学唱一遍。四、玩游戏鼓上的小米粒1.交代游戏规则,重点强调音乐停地时候,谁站在鼓后面就由谁敲鼓。2.听音乐玩游戏,听鼓点用有趣的动作表现出来。教学反思:在幼儿操作感受鼓点的震动方面没有顾及全体幼儿,只有部分幼儿上来操作了,其他的幼儿都是旁观者,并没有亲身体验。纲要指出: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尝试。”本来,我也想多准备些鼓,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尝试,但我担心孩子们会乱,米粒撒在地上会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而取消了这个念

16、头。现在想想,只为了让教学保持有序而扼杀了孩子们的探究欲望,真是得不偿失。在最后的游戏环节,原本可以请幼儿三五成群结伴游戏,其中一幼儿当敲鼓人,其他幼儿当小米粒,然后互换角色,使幼儿充分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当时只考虑到教学的不要把时间拖得太长,而略了生生互动,这也是在以后的活动中应该引起重视的。设计意图: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通过游戏我是鼓,你是小米粒生生互动,这样能满足每个幼儿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进一步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

17、,在游戏中学习,也体验到了扮演小米粒的乐趣。活动目标:1、 通过鼓上的小米粒感知物体振动的幅度和频率。2、 感知音乐中强弱、快慢的变化并用肢体表现。活动准备:小米粒、音乐磁带、小鼓。活动过程:一、 跟着鼓唱歌。1、 小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2、 教师用鼓槌敲击小鼓。请幼儿跟着鼓槌唱歌。教师有节奏地敲鼓,幼儿用象声词咚唱出鼓的节奏二、 鼓的声音哪里来。1、 鼓的声音是振动发出来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看到鼓在振动呢?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出示米粒,介绍鼓上的小米粒受到振动就会跳舞。3、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敲得重,米粒跳得高,敲得轻,米粒跳得低三、 跳舞的小米粒。1、 教师边唱歌曲边敲鼓。问:鼓上的小米

18、粒是怎么跳舞的?小鼓敲得响,米粒怎样?小鼓敲得轻呢?2、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打节拍3、幼儿试着跟唱歌曲四、 游戏:我是鼓,你是米粒。地板代表鼓,全体幼儿蹲在鼓上,个别幼儿扮演敲鼓的人,部分幼儿扮演米粒,边游戏边唱。敲鼓的人用脚跺地板,或快或慢,或重或轻,扮演米粒的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活动反思:反思:本次活动幼儿直观地感知振动与发生的关系,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较高,他们在活动中游戏、表演、创编,展现出了自信心。这次活动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机会,小米粒在舞蹈时既有节奏,而且表演很丰富、很多样化,孩子们用自己的想法展现出不同的小米粒舞蹈情景。【活动设计】声波震动是一种有趣的传播现象,然而现在的孩子生活经验少

19、,往往看到了却不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因而设计本次活动,意在通过观察体验,引发幼儿对自己身边一些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从而从不同的方面感受科学的魅力,体验科学的有趣,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并感受声波震动传播的现象,萌发对科学活动的探究欲望。2、能观察到小米随着音乐音量的大小、节奏的快慢以及距离远近的变化而变化。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活动准备】提前做好的方便面薄膜盒,小米若干,音响,节奏快、慢的音乐,记录表。【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播放欢快的音乐,师幼一起随着音乐自由舞动,活跃幼儿情绪。师:多好听的音乐呀,让我们一起跳起舞来

20、吧!2、音乐结束,引出小米。师:小朋友们跳起舞来心情怎么样?老师这里有些小东西也想和你们一样高兴的跳舞呢。(出示小米)二、观察探索小米“跳舞”。1、请幼儿猜想小米如何“跳舞”,在什么地方“跳舞”。师:小米这么小,你们猜猜,他会怎样跳舞呢?在什么地方跳舞合适呢?2、出示方便面薄膜盒,简单介绍小米跳舞的舞台。师:小米很小,老师专门给他们准备了一个特殊的舞台,我们可以捏起一点小米均匀的撒在方便面薄膜盒上,观察探索。3、幼儿分组,尝试将小米均匀的撒在方便面薄膜盒上,观察观察。(1)第一次观察音乐的音量由小变大(注意不要长时间将音量开到最大,以免影响幼儿听力)。分别请几名幼儿说说所观察到小米的变化,用身

21、体动作学一学小米是怎样变化的,并引导幼儿在黑板上做简单记录。小结:声音越大,小米跳的越高;声音越小,小米跳的越低。(2)第二次观察:播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幼儿观察小米的变化。播放节奏慢、舒缓的音乐,幼儿观察小米的变化。小结:播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时,小米跳的快、跳的高;播放节奏慢的、舒缓的音乐时,小米跳的慢、跳的低。(3)第三次观察:引导幼儿观察小米的变化与方便面薄膜盒距离音响远近的关系。播放节奏快、动感的音乐,将方便面薄膜盒放在离音响远点的地方,幼儿观察小米的变化。播放同一首音乐,将方便面薄膜盒放在音响的旁边,幼儿观察小米的变化。小结:播放音乐时,方便面薄膜盒离音响远,小米跳的慢或不跳;方

22、便面薄膜盒离音响近时,小米跳的快、高。三、讨论交流1、请幼儿猜想小米为什么会跳舞。2、声波震动传播的现象:声音会引起震动形成看不见得声波,传给最近的物体,声波本想传给方便面薄膜盒,薄膜上有小米,所以一起动了起来。这就是声波震动传播现象。【活动延伸】小米在声波的震动下可以跳舞,这里还有些碎纸屑,他们能不能跳舞呢,还有哪些东西可以进行尝试呢,我们可以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一起探究。内容与要求:1、通过观察、感受体验,区分音的强弱、轻重,创编鼓声的不同节奏型。2、在反复听赏的基础上,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3、体验鼓上的小米粒弹跳的乐趣。并有感情地进行表达表现。活动准备:音乐录音,鼓、彩色米粒指导要点

23、:一、听鼓声进行节奏练习,并创编鼓声的节奏型。1、师:“看,这是什么?听,小鼓在歌唱。”、x x x xx x(1) 小鼓唱了什么?(咚咚 咚,小鼓在歌唱。)我们一起学学。(拍打节奏)(2) 听小鼓又唱了什么?x.x xx x小鼓唱了什么?一起来说一说。2、创编节奏型。小鼓还会怎样唱呢?请个别小朋友来敲鼓,大家一起学二、欣赏音乐,感受欢快的情绪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说说这音乐的感觉?(活泼、欢快)听了这音乐你想干吗?2、出示小米粒,引导幼儿观察,区分音的轻、响,强弱,米粒跳跃的高低变化。师:“瞧,你们动听的音乐把可爱的米粒也吸引来了,它今天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想在

24、鼓上为你们跳舞了,想看吗? 仔细看看米粒是怎样跳舞的?”(听音乐敲)师:“你发现米粒是怎么跳舞的?”“怎样跳来跳去的?为什么跳的高?”说说学学。小结:原来,小鼓敲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敲的轻,米粒跳得低。师:“我们完整的把米粒跳舞的样子来说一说。”(注意强弱)三、感受歌曲,理解歌曲内容,并能区分音的强弱。师:“有一首歌就是讲了小米粒在鼓上跳舞的样子,听小米粒是怎样跳舞的?”(幼儿说师唱)哦,原来是这样跳舞的。我们一起听听。师:“小鼓还唱了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听。”(听音乐范唱)四、幼儿学唱歌曲。1、师:“嗯,听的真仔细,下面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吧。请小鼓听听我们唱的怎么样。”2、小鼓说你们唱

25、的真好听,还想听一次,你们愿意唱吗?3、你们想表演米粒在鼓上跳舞吗?那请小朋友用腿做鼓面,手做米粒,边唱边表演。师:“刚才发现有的米粒能随音乐的强弱一会儿跳的高一会儿跳的低,其他的米粒你们行吗?那我们再来表演一次。”五、分析、处理歌曲。1、师:“在歌曲中有两句:小鼓敲的响,米粒跳的高,小鼓敲的轻,米粒跳的低,你觉得这两句怎样唱更好听?敲的响你觉得用什么声音来唱?我们用有力的声音学学。那敲的轻呢应该唱的怎么样?我们用轻一些的声音唱唱。2、师:“经过小朋友这样处理唱的更好听了,我们把它们唱到歌曲里去吧。”3、师:“小米粒在鼓上蹦蹦跳跳可开心拉,那我们应该怎样来演唱呢?”“那我们有表情的用轻快、活泼

26、的声音来唱好吗?”4、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呢?我们来给它取个名字吧。嗯,就叫鼓上的小米粒,下面我们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把这首鼓上的小米粒唱一唱吧。六、拓展练习,进一步体验歌曲中小米粒的乐趣。师:“嗯唱的真好听。小朋友,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有趣吗?想不想来学一学、跳一跳啊,那我们把这里当成一个大鼓,我们做小米粒听着音乐边唱边跳舞好吗?”七、游戏:鼓和米粒老师敲鼓,小朋友做米粒,请幼儿排好队,听鼓声的快慢、高低走路,最后随鼓声出活动室。活动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喇叭通电后的振动现象。2、尝试操作的方法,提高仔细观察、探索发现的能力。3、能够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4、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

27、别人的快乐。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活动准备:1、每桌一筐低音喇叭、一筐1号电池、一碗小米。2、ppt、播放器。活动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探索通电后喇叭的振动现象,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在操作过程中,能够通过小米在喇叭的跳动感知喇叭的振动现象。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1、引导幼儿观察电池、喇叭。2、提醒幼儿正确取放喇叭,不要碰喇叭中间很软的地方,要拿喇叭的两边,摆放的时候喇叭口要朝上。二、探索如何使喇叭发出声音。1、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喇叭发出声音呢?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3、请1-2名幼儿演示操作过程。4、教师小结:当喇叭上的两根线分别连接电

28、池的正极、负极上时,电路通了,喇叭就会发出声音了。三、感知喇叭通电时小米在喇叭上跳动的现象。1、请幼儿给喇叭接上电池,观察喇叭是否发出声音呢?用手摸一摸喇叭口,说一说有什么感觉呢?(喇叭口在轻轻振动)2、把小米放在通电后的喇叭上会怎么样呢?3、幼儿操作并观察小米的跳动现象,启发幼儿用比较确切的语言表达小米“跳舞”的样子。4、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5、小米为什么会跳舞呢?6、教师小结:喇叭通电后引起的振动使小米跳起“舞”来。四、探索接上不同数量的电池,小米在喇叭上的跳动的幅度有什么变化呢?1、接上不同数量的电池,在喇叭上的小米会有什么变化呢?2、幼儿操作,启发幼儿相互合作,并仔细观察接上不同

29、数量的电池,小米跳动的不同情况。3、刚才你们是怎么玩的?你们发现了什么?4、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小米的活动图,帮助幼儿梳理知识。5、教师小结:电池接的越多,喇叭振动的越厉害,小米就跳的越高。五、游戏:快乐的小米。教师做喇叭,小朋友做小米。老师说出电池的数量,“小米根据电池的数量来跳舞。比如老师报“1节电池”。“小米”跳的低、老师报“3节电池”“小米跳的高”。反思:以上活动过程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充满“动感”的画面。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觉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兴趣。所以本节活动孩子们都是在不停的操作,振动是物体运动的一种方式,也是幼儿可以理解的一种物理现象。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以触觉为手段让幼儿感知物体的振动,其感受相对比较微弱。在“会跳的小米”中,将喇叭较为细微的振动借助小米的跳动使其更为明显,更易为幼儿所觉察。这一做法在材料的选择及活动的构思上无疑是别具匠心的。在这一活动中老师摒弃了“传授灌输”的教学方式,为孩子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的极具操作性的活动,使孩子沉浸在欢乐的带有游戏性质的自主活动中,使其思维和感官处在兴奋与敏感的状态,最终使孩子的情感表现、感知效果都达到了比较理想的境地。在现场,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