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9 ,大小:62.77KB ,
资源ID:296266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6266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

1、四年级上册教案1 绿叶的梦教学内容:1 绿叶的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14各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碾磨、启蒙、标本、觅食、洋溢、清热明目、除痰止渴”等词语的意思。掌握11各要求会写的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掌握生字与新词。(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背诵课文的目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对树叶产生那么大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2、教学难点:说说童年的“我”为什么对绿叶那么着迷。主要教法:讲

2、读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请看这两幅画面,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师述:是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美好的回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绿叶的梦(板书课题),看看作者对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2.教师配上音乐,边出示相关课文内容的课件,边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楚生字词的读音。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得不好的地方反复读几遍。想一想:读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4.指导识字。(

3、1)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自主识字。(2)四人小组自学字音,给生字组词。 (3)利用字典理解字义,引导学生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4)让学生找出容易写错的生字。如“汇”字:“汇”字的最后一个笔画“竖折”不能写成“竖、横”两画。 三、表情朗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回忆了作者童年的哪些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些事?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练习,看谁读得好。3.播放配乐,齐读课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2.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1.认读生字词。 2.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1.过渡:同学们,这

4、节课我们将再一次走进作者的童年生活。2.绿叶为什么会使我着迷?齐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这段的写法有什么特点。3.同学们请看,多快乐的场面!(播放录像或看图讲述。)4.同学们,通过看录像(或看图),你们看到了什么?(“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5.默读第三自然段,把你感受到的作者搜集绿叶觉得很快乐的地方画出来,把重要的动词画出来,认真读一读。6.秋天的收获更大,请你们采用老师刚才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第五自然段的内容,看看有什么收获。先默读,再讨论。 7.同学们,请把眼睛闭上,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生活。 8.绿叶不仅带给“我们”快乐,还让“我们”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板书

5、设计1 绿叶的梦快乐的梦悠闲的梦 疯狂的梦 绿叶的梦 美丽的梦 对童年快乐时光的怀念,对大自然的热爱新奇的梦知识的梦遗憾的梦教学内容:2 芦叶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并会写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掌握相关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桅杆、舢板”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最后一段话,展开合理想象。 2、过程与方法:1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继续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合理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4进一步体会比喻等表达方式在课文中的

6、运用,积累优美的词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对芦叶船的喜爱之情。 2感受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带来的快乐,体会水乡孩子的心灵手巧与聪慧。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的方法,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2感受水乡孩子靠发挥自己的聪慧来创造快乐; 3体会作者的细致与生动地讲述经历的本领。 2、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主要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教学准备:纸折的小船、教学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

7、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走进江南水乡,走近芦叶船。(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效果。 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正音。(注意:“唾沫”的“唾”念“tu”,不念“t”,“沫”念轻声;“ 喇叭”的“叭”念轻声;“苇”念三声“wi”,而“桅”念二声“wi”,要区分清楚。) 2在小组中分段读课文,互相认真听读,正音。把自己错的句子画出来。 3自己把自己认为读得不够流利的词句再读一读。 4多媒体出示本课生词,开火车认读,正音。质疑。 芦叶 芦苇 桅杆 舢板 折叠 唾沫 喇叭 港口 崇明岛 蜘蛛网 大篷船 5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认读,学

8、生口头组词。 6识记生字。 重点指导:“芦”的下边是“户”而不是“卢”,“崇”的上面是“山”而不是“出”,“篷”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叠”的中间是“冖”,而不是“宀”,“港”的最后一部分由三笔组成,不要写成两笔,而且最后一笔是全封口,要写正确。 三、再读课文,小组探究。 1出示思考题,在小组中探究: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小组合作,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介绍自己家乡的环境。 第二部分(3-4):“我”和小伙伴们玩芦叶船。 第三部分(5-8):“我”和表兄到长江边上玩芦叶船。 (3)芦叶船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 (4)“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

9、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2交流。 四、课堂小结。 师:小小的芦叶船带给作者儿时许多快乐。芦叶船在水上漂,它会漂向哪里?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芦叶船。 五、布置作业: 1写写字书。 2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把那部分语句画出来,多读几遍,下一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字词听写,同桌互评。 2齐读课文。 二、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1谈话导入。 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快乐。 (1)多媒体出示上节课的作业要求:课文哪些地

10、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把那部分语句画出来,和同学读一读,说一说。 (2)交流。注意:每交流好一部分,都要引导着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一读,进而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预设点: 第一自然段。 结合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通过读词句,引导学生去想象:如果你就是江边的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如读到“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我们就能想到这里的河道纵横交错,像迷宫似的,这样的水乡环境,一定是追寻自由快乐的孩子所喜欢的。 作者在这一段用了三个比喻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河道、芦芽、芦叶的样子,而且也让人领悟到了那勃勃的春意,使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家乡、对芦苇、对美好

11、春天的喜爱。 第三自然段。 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的描写,详细回忆了作者和小伙伴们玩芦叶船时的情景。表现出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巧手创造出一只只各具特点的芦叶船,充满着个性与创造,更充满了智慧。 第四自然段。 孩子放了芦叶船却还依然牵挂着它,总喜欢在第二天回来找寻。从孩子们的手艺不同,可以看出孩子们都非常地心灵手巧。他们还把找不到的芦叶船想象为“远航”,把能找到的称为“进港”,显得非常地有童真童趣。 第七自然段。 在这一段,让我们看到了小小的一个三桅杆的芦叶船竟然真的乘风破浪地开走了,真的是非常令人惊叹的。 这里,通过对表兄说话的语气和娴熟和动作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生活在江边的孩子的活泼、聪明与自信。

12、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三、比较语句,学习写作手法。 多媒体课件出示: (1)A、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 B、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2)A、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B、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说说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拓展延伸。 1出示第八自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想象芦叶船到底会漂到什么地方?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2小组交流。 3各组推荐想象合理的同学与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小小的芦叶船

13、把我们带入了作者的童年,你喜欢“我”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有怎样的童年生活呢? 六、布置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把生动优美的语言抄在积累本上。 2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话。 3课外阅读:故乡的芦苇 4自己用手头的材料也做一只小船,看看谁做得船有意思。板书设计板书设计:2 芦叶船我们在放学路上采芦叶做小船玩。芦叶船 把芦叶船放到家乡的小河、长江里。我和表哥到长江边去放芦叶船。我的遐想和对未来的向往教学内容:3 一只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作者表达的主体含义,体会本文采取对比和比喻的方式表达含义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研读课文,讨论交流,全体参与。 3、

1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研读课文,了解本文中所写的“珍珠贝”经历的磨难,以及由磨砺而成为珍珠的过程。体会作者借“一只贝”所表达的深刻含义。2、学会正确看待事物的方法,培养科学的辩证思维,能合理而全面地看待事物。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借“一只贝”所揭示的深刻内涵,理解如何正确看待外表华丽的事物与内涵丰富的事物的辩证方法。2、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文字,体会“一只贝”所包含历经磨难,坚韧不屈的内在品质,并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主要教法:读书感悟;合作探究;分享交流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示物激趣,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贝壳和珍珠实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这贝壳与珍珠

15、有什么关系吗?你们想知道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一只贝”的故事吗?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 尝试学习,读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3.合作学习。(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2)自由拼读词语。指名读、小组读。(3)四人小组交流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并说说生词的意思。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再次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2.你读懂了什么?3.默读课文,结合课后“学习链接”读懂课文,几下不理解的问题,然后提出来。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故事,想想

16、作者借助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四. 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 复习1.卡片认读生字词。2.听写生词。二. 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最棒。2.海边的贝壳很美,同学们知道这些贝壳是怎么来的吗?3.漂亮的贝壳让人赞美,但有一只贝壳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因为它不漂亮。后来,这只不漂亮的贝壳形成了什么?(一只罕见的大珍珠)这颗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呢?齐读第3、4段。4.珍珠真的像作者描述的那样形成的吗?(不是的,珍珠的形成是因为有杂物刺激。)你是怎么知道的?5.作者在课文中写道“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它只能默默地忍受”“这是用血和肉磨制成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6.

17、“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这句话你是怎样体会的?三. 指导朗读,陶冶情感四. 联系生活,拓展训练1.学完这篇课文后,你们敬佩那只不漂亮的贝壳吗?为什么?2.师总结:不惜牺牲自己,默默地奉献出最珍贵的东西。3.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我们周围有这种行为的人吗?说给大家听。五. 作业1.抄写生字词。2.预习第4课。板书设计3 一只贝备受折磨破烂不堪受到冷落 可怜默默忍受不求回报勇于奉献 可敬4 快乐的暑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说说你在本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快乐。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3)会认

18、本课的生字“憧、憬、泼、率”。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体会少年儿童渴望在大自然的阳光下自由成长的心愿,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教学难点:说说你在本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快乐。主要教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课题,激发阅读情感: 1板书课题。齐读二遍。 2读到课题,有什么联想? 3小结:“假期”的确是令人向往的,我们的许多梦想到要在那个时候实现。因此,“假期”也总是给我们留下美好记忆。让我们走进课文,重温假期的快乐。 二、轻声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要

19、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1自读课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2交流学习成果: 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解释难理解的词语。 练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 三、范读课文,练习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示范语气与停顿。 2自由练读,融入自己的情感,力争读出韵味。 四、结合自身或家庭实际,体会情感: 1学生自由谈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第一节:结束学校生活,开始暑假生活,重拾书本外的童年。 第二节:暑假生活的快乐情景。 第三节:孩子们在海边开心的嬉戏。 第四节:孩子们自由成长的愉快心情。 学生交流,如有问题,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诗歌内容一起解决。 2结合诗中具体诗句,说说自己在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快乐。 3结合

20、自己的暑假生活,说说孩子们还会有哪些活动。(学生自己谈,教师适时引导) 4有感情朗读全诗,抒发自己的情感与体会。 (同学互读指名读分读全诗齐读) 五、小结: 1为什么假期会带给我们如此的快乐?自由说。 2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享受我们的童年生活?同学互相交谈。 3总结语:拥有假期,拥有自由。在自由的时间里,我们更好的亲近大自然,实践自己的梦想,又为童年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回忆。 1 希望我们过好童年中的每一天。 六、作业练习: 1、熟读诗歌,记住诗中出现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阅读“语文百花园一”中的田园乐)板书设计4 快乐的暑假 学校生活 紧张、严肃 快乐的暑假 放

21、飞的心愿暑假生活 无拘无束、快乐成长教学内容:语文百花园一教学目标1. 读准字音,丰富词汇。2. 感受打比方的写法的好处。3. 阅读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 读、背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5. 通过言语训练提高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能说会道2、教学难点:学习仿写句子,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特点。教具准备:课件及图片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语海畅游汉字真有趣1.读一读,看谁读得最正确。2.读一读,想一想:每组的字为什么读音不相同?3.学生讨论。4.教师点拨:汉字就这么有趣,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5.让学生多读几遍,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并

22、理解每个字在词语里应该读特定的读音。6.拓展: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多音字吗?二. 语海畅游词语搭配1.出示“童年”开花图,以“童年”这中心词,让学生在四周填上合适的词语。2.如:童年趣事,童年生活,快乐的童年3.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4.拓展:你还能用更多的词进行搭配吗?如:美丽的田野、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的田野5.老师小结。三. 语海畅游照样子写句子1.自由读例句,体会句子的特点。2.学生讨论:这个句子描写的事物是芦苇,联想的事物是桅杆。把芦苇比作小船上的桅杆,我们把这样的句子称作“打比方的句子或比喻句”。3.学生照样子写几句打比方的句子。4. 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

23、互相纠正。5.老师小结。四. 背诵古诗,积少成多1.轻声读古诗,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2.将古诗大声读给同桌听,同桌专心听,欣赏,指点。3.再读诗句,想象画面,比谁读得最有味道。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诗句。 5.拓展:课外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五. 阅读平台一只小鸟1.轻声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2.细读短文,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并说说为什么?3.再读短文,讨论:(1)你想对那只小鸟说些什么?(2)你还想对用子弹打鸟的孩子说些什么?第二、三课时一、学习“能说会道”1.创设情景,引导说话。播放童年的歌曲,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2.明确交流要求。

24、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课文中绿叶的梦的作者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最令他觉得有趣、难忘的是采集绿叶,制作标本。而芦叶船的作者最难忘的是采芦叶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现在,我们来回味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选择一件最有意思,令自己最高兴的事,讲给同学听,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3.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向全班同学说。4.师生合作评价: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规范流畅,是否能把最有趣的地方说具体。5.评出“故事大王”。二. 学习“笔下生辉”1.激发习作兴趣2.明确习作范围和要求(1)读题(2)说说你明白了什么?(3)交流:本次习作要求是什么?你准备选择哪一件事来写?3.提出要求,指导习

25、作(1)回忆自己和别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2)在众多的童年趣事中,选择一件你认为最有趣,最难忘的写下来。学习本单元的写法,把最有趣的地方写具体。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5.小组互动评一评:小组内互阅、互评,看看哪个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写具体。6.修改作文。第一单元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本单元学习的脉络,对童年生活有一定了解,需要在扩大知识面上努力。教学内容: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认“霜、寺、”会写“遍、渐、霜、愁、眠、苏、寺”。2、理解古诗的意思,想像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从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3、有感情地

26、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过程与方法: 朗读理解法、质疑、讨论、探究、自学法、配乐朗读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像结合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教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洞庭湖图片。师: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2.板书课题(望洞庭刘禹锡);齐读课题。 3.创设情境。请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

27、和配乐朗诵。) 二、学习诗文 (一)交代学习古诗的方法“五读法”。 (二)运用“五读法”读古诗。 1.一读读通,咬准音。 检查自学效果,正音。2.二读读懂,知大意。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诗人月夜遥望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3.三读读精,解词义。 指名读第一、二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根据书后注释练说诗意。 重点理解“潭面无风镜未磨”。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读第三、四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根据注释说意思。 重点理解“白银盘”“一青螺”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4.四读读会,悟意境。 配乐读古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 5.五读会读,有感情。(

28、进行配乐朗读。)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前往观光旅游的人很多。我们将来要有机会,可以去看看洞庭湖,好好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作业 想象洞庭湖中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板书课题:菊花。 2.师生交流有关诗人元稹的资料。 3.课件出示菊花的图片。 二、抓字眼,明诗意 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注意读好“舍、斜、尽”。) 2.再读古诗,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 (“绕舍”是什么意思?“似”是什么意思?“更”是什么意思?) 3.分小组学习,可查字典,联系上下文

29、或生活实际来理解字词的意思。 4.师生共同讨论,理解诗句大意。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这两句的意思是:一簇簇秋菊环绕着房屋开放,好像是到了隐士陶渊明的家。我一遍又一遍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觉得太阳已渐渐西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两句的意思是:在百花中我并不是对菊花情有独钟,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可观赏的花了。 同桌互相说一说诗意,指名说。 三、提出问题,悟情境 1.学生分小组针对诗中词语提几个“什么样”和“怎么样”的问题。 2.师生共同归纳。 秋天的菊花开得怎样? 诗人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观赏菊花? 菊花开过后大自然中什么样? 3.针对这些问题,想一想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是什么样的。 四、想画面,咏诗句 1.想象当时的画面,说说诗人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诗人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发出由衷的赞美) 2.咏诗句,指导读出赞美的语气。 采取分组练读、评读的形式。 3.试背这首诗。 五、作业 根据你的想象,把诗中描写的景象画下来。 第三课时一、谈话,引入课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