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41.42KB ,
资源ID:295335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95335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毛概笔记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毛概笔记总结.docx

1、毛概笔记总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中国化)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涵义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实质1.6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1.7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8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9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10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1.11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思想体系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1.12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

2、容 1.1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1.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1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17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形成发展过程1.18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1.19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2.1 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2.2 实事求是的基本内容 、实质和核心2.3 实事求是的三个基本点2.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2.5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2.6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需要注意那两点2.7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3、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2.8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2.9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3.1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的根本任务、时代特征)3.2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3.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革命的对象、革命的动力、为什么农民是主力军3.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3.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为什么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3.6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与区别3.7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3.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

4、领3.9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3.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3.1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4.1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4.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4.3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4.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即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施,三大改造的完成)4.5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4.6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4.7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标志和重大意义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5.2 社会主义的本

5、质5.3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5.4 科教兴国的基本含义5.5 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6.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的形成和发展6.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6.3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6.4 初级阶段长期性的根本原因 6.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6.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6.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三步走” 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章1.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中国化(必要性)?答: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人民求解放、富强的需要;第二、这是马克思主

6、义实现世界化、发展、完善及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和永葆生命力的需要;第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第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还在于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中国化(可能性)?答:第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适应,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中国化的一大前提;第二、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与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发展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契合点;第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涵义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

7、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即民族化)。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答:区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体过程, 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8、理论成果。联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能产生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历史进程之中,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的形成和发展,则能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进程。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实质答: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伟大创新;江泽民 “三个代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十六大以后,胡锦涛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十八大? 重要意义:(1)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9、2)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3)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实 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它既要求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体化、当代化,又要求把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1.6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答:1、毛泽东思想最基本的科学涵义:(1)说明和界定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2)说明和界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关系;(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三个是:(1)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3)是中

10、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7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党的成立到大革命失败1921-1927)形成(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和中期 19271935)开辟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 成熟(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19351945)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 1945 1957197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8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答:6个基本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的理论)3个活的灵魂(

11、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1.9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1.10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答: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的历史根据;邓小平设计和领导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并在这场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新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和实践经验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现实的依据。从历史的实践基础

12、来讲,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就现实的实践基础来讲,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11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思想体系 答:第一,邓小平理论中有一个坚实的哲学思想;第二,邓小平理论中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第三,邓小平理论中有一系列内在联系的重要观点。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1.12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答: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2、社会主

13、义初级阶段理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和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这个科学判断,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思想准备;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把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长处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找到了一种新的实现形式,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

14、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1.1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指导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三,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意义:邓小平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20世纪后期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1.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15、性1)世情的发展:当今国际形势的新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世界政治格局在多极化中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2)国情的变化:我国社会生活发生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3)党情的挑战:党自身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1.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前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进俱进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主要内容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16、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党的领导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由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构成的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

17、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全国各族人民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三个代表”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16“三个代表”重

18、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答: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理论指南;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4、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17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形成发展过程历史必然性:1、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2、现实基础: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重要借鉴: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论形成发展过程:酝酿形成:20022006年 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基本成熟:2007年 胡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和十七大报告中系统阐

19、述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深化发展:2008年至今1.18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20、义打下坚实基础。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是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协调发展就是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

21、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 与 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努力搞好“八个统筹”,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1.19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答: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

22、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第二章2.1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答:基本要求:(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注重调查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2实事求是的基本内容 、实质和核心答:基本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事实出发;从实践出发;从群众出发;从国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第一个办法是要学习和运用马列主义的理论;第二个办法是要联系中国革命的实际;第三个办法是要联系党内的思想实际。)3、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相结合、相统一实质和核心:“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

23、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2.3实事求是的三个基本点答:* 一切从实际出发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检验标准和目的2.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答:其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其二,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其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前提和基础;其四,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

24、然要求和结果,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和进一步深化的表现。2.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答: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2.6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需要注意那两点答:第一,并非任何标新立异的观点都是理论创新。第二,理论创新必须来源于、服务于,并落脚于实践创新2.7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答:(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起点,是构筑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基石;(2)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

25、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3)实事求是是新时期伟大实践的基本特点。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从一般的意义上说,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任务。解放思想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原先形成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其中既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不准确或错误部分的纠正;也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正确部分的坚持。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2)实事求是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全部内容之中的活的灵魂;(3)实事求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2.8马

26、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答: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一是与时俱进的,二是一脉相承的,它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过程2.9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答:1、走自己的路,是实践经验(革命经验、建设经验、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2、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3、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4、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三章3.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答: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社会是一种畸形的社会。原因: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

27、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腐朽的封建主义制度,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直接关系:这实际也是中国革命的直接目标与根本目的之间的关系。中国革命的直接目标就是推翻“三座大山”,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革命的根本目的

28、,是解放生产力,真正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2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答:概括:a、1926年前后,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c、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理论成熟d、抗战胜利后,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总结: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中走向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形成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3.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革命的对象、革命的动力答: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

29、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最凶恶的敌人;封建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对象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领导阶级)、农民是无产阶级最重要最可靠的同盟者(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一支重要力量(基本动力)、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动力之一)为什么农民是主力军:农民在近代中国具有潜在的革命性,因为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侵略和现代世界市场的冲击所带来的进一步贫困化和不安全感,使他们萌发了民族主义;现存国家制度的腐败无能,无法为他们提供政治保护,使他们产生了建立新制度

30、的政治要求;土地占有的不平等和封建经济剥削,使他们提出了解决土地等问题的经济要求。因此,中国农民容易接受革命理论并与现代工人阶级携手联合3.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答:特点:无产阶级是中国最先进的阶级,与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共同的特征);即身受三重压迫、分布集中、与农民有密切的联系(特殊的优点)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这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一方面,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自身的弱点使他们不可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另一方面,无产阶级的优点和特点又使它能够领导革命取得胜利。3.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答: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原

31、因革命的性质是由社会的性质、由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国的革命是向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而不是向着一般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其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什么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列宁说:“资产阶级革命是不超出资产阶级的即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范围的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它不仅不会消灭资本主义的基础,反而会扩大并加深这种基础”。前途是社会主义国内方面:一方面,中国缺少走向资本主义的强有力的阶级力量;另一方面,中国存在着深厚的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力量。国际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是20世纪的历史潮流;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又住址中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3.6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与区别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指的是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革命。相同点:革命的对象、动力是相同的;不同点: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的前途、国际联系等,是不同的。3.7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答:二者的密切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必要条件;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3.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答: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P76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这就是新民主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